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的围手术期配合51例病例系列报告
1
作者 吴婕 李萍 +3 位作者 仇晓霞 周平红 黄志恒 黄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0-303,共4页
背景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一项微创技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POEM治疗AC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经验。设计病例... 背景经口内镜食管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是治疗儿童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一项微创技术。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和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POEM治疗AC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经验。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日确诊为AC并接受POEM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POEM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案。主要结局指标POEM时长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1例POEM治疗AC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9例,女22例,手术年龄8.1(3.1,11.5)岁;病程12.0(6.0,24.0)个月;手术时长28.0(25.0,30.0) min。51例术前Eckardt评分4.0(2.0,4.0)分,末次随访37例Eckardt评分0(0,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要就诊症状为呕吐38例(73.1%),吞咽困难26例(50%)。末次随访病例中,35例呕吐和胸痛症状均消失,其中31例未再出现吞咽困难。术后1个月23例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中食管通畅20例,食管不同部位略窄或狭窄3例。术后6个月36例行胃镜检查,15例提示食管或贲门通畅,13例见肉芽组织或黏膜增生,10例可见食管炎。11例(21.6%)发生并发症,其中术中出现气胸伴SpO_(2)下降1例,术后出现气腹6例、皮下气肿4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因手术效果不佳行二次手术2例。截至末次随访,37例随访时长(5.9±3.2)年,1例于术后2年因脓毒症死亡。结论 POEM治疗儿童AC疗效肯定,高质量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方案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长,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护理配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翟亚奇 令狐恩强 +4 位作者 李惠凯 秦治初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99-1402,共4页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 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目的比较横开口法与纵开口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病人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09 月间在我院行POEM术的53例A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相关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结果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其中横开口法组41例,纵开口法12例,平均随访5月(3~24月),症状缓解率96.2%(51/53)。术后Eckardt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7.5 vs 0.6,P〈0.05)。横开口组手术用时65.0±18.0 min,略快于纵开口组74.1±18.2 min,但在隧道建立和环形肌切开过程中,明显快于纵开口法组36.3±9.0 min vs 45.4±10.5 min;10.2±4.6 min vs 15.5±5.5 min P〈0.05)。同时,横开口组在皮下积气等气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纵开口法组(9.8%(4/41) vs 41.7%(5/12) P〈0.05)。横开口组中另有4例术中发生黏膜穿孔(4/41,9.8%)。4例内镜下有反流性食管炎表现(4/537.5%),LA-A、 LA-B级各2例,其中1例无明显症状。两组均无均无胸腔积液,出血,纵膈炎及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横开口法POEM不仅有效显著缓解患者症状,且更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皮下气肿、气胸等气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横开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3
作者 马晓冰 令狐恩强 +11 位作者 李惠凯 翟亚奇 柴宁莉 彭丽华 王向东 杜红 孟江云 王红斌 朱静 郭明洲 王潇潇 卢忠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2-897,共6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OEM治疗的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 目的通过大样本临床资料,筛选出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OEM治疗的439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长、隧道开口方式、肌切开方式、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等资料。结果 439例患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28.7%(126/439)。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月~48月),症状缓解率94.5%(344/364),术前Eckardt评分vs术后Eckardt评分6.7±1.5(2~10)vs1.2±1.1(0~5)(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年度(以2015年为参照,2011年之前OR=9.454,95%CI为2.499~35.76;2012年OR=2.177,95%CI为0.794~5.974;2013年OR=3.975,95%CI为1.904~8.298;2014年OR=1.079,95%CI为0.601~1.940)、隧道开口方式(以纵行开口为参照,倒T型开口OR=0.369,95%CI为0.165~0.824;横行开口OR=0.456,95%CI为0.242~0.859)是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肌切开方式(以眼镜式为参照,渐进全层肌切开OR=0.363,95%CI为0.059~2.250;内环肌切开OR=2.137,95%CI为0.440~10.378;内环肌切开+球囊塑形OR=4.385,95%CI为0.820~23.438;全层肌切开复发率为0)是复发的影响因素。结论随年度推移并发症发生风险逐渐减小,在3种隧道开口方式中倒T型开口对并发症的控制作用最优。综合复发、手术时长等因素,渐进全层肌切开较其他肌切开方式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切除食管固有肌层平滑肌瘤 被引量:33
4
作者 郭智慧 龚伟 +5 位作者 彭阳 叶秀杰 周丹 黄颖 智发朝 姜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82-2084,共3页
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粘膜下肿瘤目前多采用胸腔镜下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亦可用来切除源于固有肌层的粘膜下肿物,但是出现穿孔的风险大,穿孔以后内镜下闭合难度高。我们在开展ESD的基础上,借鉴经口内镜下括... 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粘膜下肿瘤目前多采用胸腔镜下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粘膜下切除术(ESD)亦可用来切除源于固有肌层的粘膜下肿物,但是出现穿孔的风险大,穿孔以后内镜下闭合难度高。我们在开展ESD的基础上,借鉴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断术的经验,成功采用经口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物切除术切除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粘膜下肿物1例,相对于ESD操作,即使出现穿孔,亦可轻松闭合隧道口,有效防止气体以及消化液外漏。因此,经口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切除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粘膜下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粘膜下肿瘤 固有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Heller手术与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蒋彬 张灵敏 +2 位作者 孙天宇 谭群友 王如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199-2204,共6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Heller手术(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LHM)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探讨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1... 目的比较腹腔镜Heller手术(laparoscopic heller myotomy,LHM)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探讨POEM术后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治疗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腹腔镜Heller手术加部分胃底折叠术(Dor)为腹腔镜组(LHM组);31例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为内镜组(POEM组),随访至2019年4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胃食管反流并发症(包括胃食管反流症状、病理性酸反流、食管炎)的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LHM组和POEM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HM组和POEM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26/30)和90.3%(28/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Ecardt评分、下段食管静息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EM组术后胃食管反流症状(3/27 vs 11/20,P=0.018)、病理性酸反流(4/26 vs 12/18,P=0.024)、食管炎(2/28 vs 9/22,P=0.023)发生率显著高于LHM组。临床相关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在POEM组更高(1/29 vs 7/24,P=0.026)。结论 LHM与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疗效相近,但是POEM手术缺乏抗反流措施,可导致胃食管反流发生率升高,术后应密切随访并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腹腔Heller肌切开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胃食管反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6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袁云香 唐岸柳 +2 位作者 沈守荣 廖湘祁 王晓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在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cardia,A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2例确诊为AC行POEM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在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cardia,AC)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2例确诊为AC行POEM治疗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62例患者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14~68(43.2±5.6)岁,Eckardt评分II级(4~6分)25例,III级(≥7分)37例(其中Eckardt评分12分者20例),有13例曾行贲门球囊扩张2~3次。1例因黏膜下层严重粘连改行经胸贲门肌层切开术。POEM操作时间为(60.8±15.1)min,术后有14例出现轻微皮下气肿,5例气腹经腹腔穿刺排气好转,2例支气管痉挛致低氧血症,经正压给氧1 h后好转。术后住院时间为(4.3±1.2)d,随访时间为(11.4±5.4)个月,治疗有效率100%。结论:POEM是治疗AC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敏珍 顾虹艳 +1 位作者 赵慧华 陈文茜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7期45-46,共2页
对20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术后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86例,气胸28例,膈下气体47例,迟发性出血1例,感染2例,均保守治疗痊愈;术后3~7d出院,术后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吞咽困难得到解除。提出术后密切观察,... 对203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术后出现纵隔及皮下气肿86例,气胸28例,膈下气体47例,迟发性出血1例,感染2例,均保守治疗痊愈;术后3~7d出院,术后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吞咽困难得到解除。提出术后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纵隔及皮下气肿、气胸、膈下气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可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娟 王文静 +4 位作者 赵桂平 王拥军 李鹏 吴咏冬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8-981,共4页
目的探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因AC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并成功行POEM治疗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 目的探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因AC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并成功行POEM治疗的8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OEM术后AC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6例(7.41%)患者POEM术后出现AC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3年。与未复发组相比,性别(P=0.04)及吸烟史(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发病年龄、病程、饮酒史、综合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IRP)、术前食管宽度及食管贲门固有肌层厚度在两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是POEM术后A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84,P=0.04)。结论吸烟史是POEM术后A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不同方式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蒲文凤 代剑华 +3 位作者 袁月 陈瑶 吴宏博 彭贵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与全层肌切开术及切开长度≤5 cm与切开长度>5 c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并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5... 目的比较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与全层肌切开术及切开长度≤5 cm与切开长度>5 c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并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行环形肌切开为环形肌切开组,32例患者行全层切开为全层切开组;28例患者切开长度≤5 cm为短切组,28例患者切开长度>5 cm为长切组。分别比较4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前、术后食管最大直径变化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组术前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食管最大直径、术前Eckardt评分、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形肌切开、全层切开、长切、短切4组术前Eckardt评分分别与术后1、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层切开组与环形肌切开组相比,术后Eckardt评分1个月[(0.50±1.07)vs(0.71±1.04)]、6个月[(0.53±1.10)vs(0.50±0.78)]、12个月[(0.37±0.75)vs(0.42±0.82)],术后6个月食管最大直径[(26.44±7.88)vs(24.00±5.82)mm]以及气体并发症[(5/24)vs(13/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切组与长切组相比,术后Eckardt评分1个月[(0.46±0.83)vs(0.71±1.42)]、6个月[(0.39±0.68)vs(0.64±1.19)]、12个月[(0.32±0.72)vs(0.46±0.84)],术后6个月食管最大直径[(24.81±7.87)vs(25.98±6.37)mm]以及气体并发症[(9/28)vs(9/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建议采用经口内镜下食管环行肌切开术,且以切开长度≤5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并发症 Eckard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既往内镜/外科治疗后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灿 刘丹 +2 位作者 杨荟玉 史阳 刘冰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既往内镜/外科治疗后的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的23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POEM术前是否实施过...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既往内镜/外科治疗后的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的23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POEM术前是否实施过内镜或外科手术,分为有治疗史组(50例)和无治疗史组(181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结果:无治疗史组发热发生率低于有治疗史组(P<0.001);两组皮下气肿,皮下气肿合并气腹,皮下气肿合并气腹、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显著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有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史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仍然适用POEM治疗,POEM治疗依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扩张 Heller肌切开术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迟缓症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世宁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2期360-360,共1页
贲门失迟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EA)是原发性食管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支配食管和食管下括约肌的神经元退化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误吸、反酸、胸痛和体重减轻等。治疗的目的在于减低食管下括约肌... 贲门失迟缓症(esophagealachalasia,EA)是原发性食管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支配食管和食管下括约肌的神经元退化为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误吸、反酸、胸痛和体重减轻等。治疗的目的在于减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使食物顺利进入胃内。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深入,新的医疗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涌现,内镜下治疗EA技术逐渐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迟缓症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内镜甲状旁腺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敏 周娅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6-37,共2页
总结1例经口内镜甲状旁腺瘤切除及甲状旁腺三角肌移植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喉返神经保护良好,无声音嘶哑的表现,无切口内出血及伤口感染发生;术后第2天复查甲状旁腺素已达正常水平,第4天康复出院。提出做好术前访视... 总结1例经口内镜甲状旁腺瘤切除及甲状旁腺三角肌移植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喉返神经保护良好,无声音嘶哑的表现,无切口内出血及伤口感染发生;术后第2天复查甲状旁腺素已达正常水平,第4天康复出院。提出做好术前访视、充分准备手术用物,熟悉手术步骤,术中妥善保存标本,知晓该类手术患者的特殊护理要点,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 甲状旁腺瘤 切除术 甲状旁腺三角肌移植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轻瘫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姜亚 林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78-1983,共6页
胃轻瘫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胃肠动力障碍疾病之一,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特发性胃轻瘫(原发性)和糖尿病胃轻瘫(继发性)多见。胃排空延迟是诊断胃轻瘫的必要条件,而改善胃轻瘫是现阶段临床难点之一。饮食调整和促动力药物是目前... 胃轻瘫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胃肠动力障碍疾病之一,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特发性胃轻瘫(原发性)和糖尿病胃轻瘫(继发性)多见。胃排空延迟是诊断胃轻瘫的必要条件,而改善胃轻瘫是现阶段临床难点之一。饮食调整和促动力药物是目前治疗胃轻瘫的基础,近年来新兴诊疗技术的发展为胃轻瘫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近年来胃轻瘫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以期为提高临床胃轻瘫诊疗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肌轻瘫 诊断 治疗 促动力药 肉毒素 胃电刺激 经口内镜下胃幽门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