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平 张啸 +2 位作者 张筱凤 张喜平 应荣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3-985,98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均先行ERCP+EST+ENBD,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腹腔镜治疗:其中Ⅰ型10例、Ⅱ型6例均手...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均先行ERCP+EST+ENBD,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腹腔镜治疗:其中Ⅰ型10例、Ⅱ型6例均手术成功,成功率80%;另1例Ⅱ型、2例Ⅲ型,1例Ⅳ型患者转开腹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1周经胆管造影后拔除ENBD管,其中1例胆总管有残留结石,予以ERCP取净结石。术后住院时间平均(9.8±1.5)d。随访15个月,1例反复发作胆管炎,并发现有胆管狭窄,予以ERCP下放置塑料内支架支撑数月后好转,余患者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及结石复发。结论ERCP联合腹腔镜治疗Mirizzi综合征创伤小,疗效好,但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力掌握好适应证,Ⅲ型、Ⅳ型患者开腹手术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IZZI综合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银新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4年6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联合LC治疗,试验组进行ERCP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大勇 郭宏志 +1 位作者 李权 吴金海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060-1063,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接收的122例高龄胆...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同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继发性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接收的122例高龄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随机分为ERCP+LC组、LCBDE+LC组,各61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淀粉酶(AMS)]、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ERCP+LC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短于LCBDE+LC组,术中总失血量少于LCBDE+LC组(P<0.05)。ERCP+LC组结石清除率(98.36%)高于LCBDE+LC组(86.89%)(P<0.05);术后1 d,ERCP+LC组血清CRP、IL-6水平低于LCBDE+LC组(P<0.05);术后1 d,ERCP+LC组血清TBIL、AMS、AST、ALT水平均低于LCBDE+LC组(P<0.05);ERCP+LC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LCBDE+L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联合同期ERCP治疗高龄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手术创伤较小,炎症反应较轻,可有效保护患者肝功能,促进高龄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杨婵 南旭 +2 位作者 王贵花 吴祥琴 何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ERCP联合LC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于贵州航天医院行ERCP联合LC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护理前,两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生理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联合LC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胰胆管联合刷检在壶腹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5
作者 陈皓伟 潘长宝 +3 位作者 陈炜炜 陈娟 邓登豪 徐庆成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胰胆管联合刷检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ERCP治疗的59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胰胆管联合刷检(胰胆管联合刷检组,n=10...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胰胆管联合刷检治疗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行ERCP治疗的59例壶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胰胆管联合刷检(胰胆管联合刷检组,n=10)和单独胆管刷检(胆管刷检组,n=49)。比较两组患者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病理阳性检出率、胆红素下降幅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胰胆管联合刷检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病理阳性检出率为70.0%(7/10),单独行胆管刷检的病理阳性检出率为22.4%(11/49),两组患者病理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胆管刷检组发生3例术后并发症,胰胆管联合刷检组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单独行胆管刷检相比,胰胆管联合刷检更有助于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壶腹部恶性梗阻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胰胆管联合刷检 胆管刷检 细胞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手术室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许兆龙 陈正民 +2 位作者 孙发缔 李乃树 姚超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8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在复合手术室中运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在全凭静脉麻醉或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完... 目的探讨在复合手术室中运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1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先在全凭静脉麻醉或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完成ERCP胆管取石,接着完成LC。结果18例顺利完成ERCP联合LC同期治疗,3例改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无中转剖腹手术,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8例,无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复合手术室中运用ERCP联合LC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简化了手术流程,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复合手术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麻醉效果
7
作者 闫诺 马玉倩 李宏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38-44,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并探讨其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E1组、E2组和E3组,各35例。E1组、E2组和E3组分别给予艾司...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麻醉效果,并探讨其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E1组、E2组和E3组,各35例。E1组、E2组和E3组分别给予艾司氯胺酮0.20、0.35和0.50 mg/kg,静推15 s后,均给予丙泊酚1.00 mg/kg静脉注射。记录患者摆好左侧卧位后(T_(0))、诱导成功时(T_(1))、内镜置入喉部时(T_(2))、括约肌置管或切开时(T_(3))和苏醒时(T_(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麻醉恢复时间和麻醉恢复后15 min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_(0)时点比较,E1组T_(1)、T_(2)、T_(3)和T_(4)时点HR和MAP降低,E3组T_(1)、T_(2)、T_(3)和T_(4)时点HR和MAP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2组T_(1)、T_(2)、T_(3)和T_(4)时点HR和MAP无明显变化(P>0.05);与E3组比较,E1组和E2组T_(1)、T_(2)、T_(3)和T_(4)时点HR和MAP较低,且E1组明显低于E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1组比较,E2组和E3组丙泊酚用量减少,且E3组明显少于E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3组比较,E1组和E2组苏醒时间较短,且E2组较E1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1组比较,E2组和E3组苏醒后15 min疼痛VAS评分较低,且E3组较E2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1组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E2组和E3组(P<0.05),E3组拟精神症状和视觉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E1组和E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头晕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5 mg/kg的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患者ERCP,呼吸循环更稳定,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丙泊酚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老年患者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王磊 李子烨 +2 位作者 吴帆 谭国钳 王百林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4期8-17,共10页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超高龄(≥9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肝胆外科行ERCP治疗的年龄≥65岁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90岁的患者为超高龄组,...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超高龄(≥9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肝胆外科行ERCP治疗的年龄≥65岁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90岁的患者为超高龄组,年龄≥65岁且<90岁的患者为非超高龄老年组。将两组患者的性别、结石数量、结石大小、胆囊结石、乳头周围憩室和胆总管插管等基线资料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进行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石取净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共有428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纳入研究(超高龄组45例,非超高龄组383例),通过1∶1倾向评分匹配对基线资料进行匹配后,得到超高龄组44例和非超高龄组44例。超高龄组和非超高龄组的伴随基础疾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36/44)和65.91%(29/44),P=0.189],但超高龄组脑卒中发生率[34.09%(15/44)和6.82%(3/44)]和ASA分级(Ⅲ级或Ⅳ级)[97.73%(43/44)和38.64%(17/44)]明显高于非超高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ERCP手术成功率[90.91%(40/44)和93.18%(41/44)]、结石取净率[65.91%(29/44)和81.82%(36/44)]、并发症总发生率[43.18%(19/44)和27.27%(12/44)]和中位住院时间(15.00和14.50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RCP治疗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治疗超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优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胆总管结石 超高龄老人 安全性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琦 杨勇 +1 位作者 辛国军 张亚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23年5月258例接受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ERCP与LC间期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6月-2023年5月258例接受ERCP联合LC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ERCP与LC间期不同分为:A组(≤24 h)、B组(24~72 h)和C组(>72 h)。结果C组LC手术时间为58.0(46.0,73.0)min,明显长于A组的43.5(35.3,51.0)min和B组的43.0(35.0,51.0)min;C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为31.3%(21/67),明显高于A组的8.9%和B组的8.1%;B组行四孔法LC的3例(2.2%),明显少于A组的7例(12.5%)和C组的9例(13.4%),C组住院总时间长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再次ERCP率、LC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P术后24~72 h行LC是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安全、有效、易行和经济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阿迪力江·阿不力克木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3期65-67,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试验组实施ERCP。...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试验组实施ERCP。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试验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并发症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应用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老年患者麻醉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张淼淼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宿迁市沭阳仁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联合... 目的研究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宿迁市沭阳仁慈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40)实施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观察组(n=40)实施瑞马唑仑联合舒芬太尼进行联合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刻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完全清除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中体动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麻醉前、术后清醒时,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进镜时、进镜后10min,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5.00%比25.00%;χ^(2)=6.275,P=0.012)。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老年患者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可提升麻醉效果,术后疼痛程度更低,生活质量以及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老年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腹腔镜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15
12
作者 向巧君 雷春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1期58-60,共3页
总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的完善、心理护理、ERCP术中配合、ERCP术后护理、LC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ERCP术后联合LC... 总结了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序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准备的完善、心理护理、ERCP术中配合、ERCP术后护理、LC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认为ERCP术后联合LC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标准术式之一,护理人员的标准化宣教和术后专科护理能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对患者术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手术前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联合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段卫星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6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ERCP联合...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联合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ERCP联合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先行内镜下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放置鼻胆管,再在腹腔镜下行硬性胆道镜保胆手术,回顾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4.1±10.3)min;术中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一次取石成功。术后鼻胆管导管造影,无胆总管结石残余。患者总住院时间5~9 d,平均6.4 d。结论 ERCP联合腹腔镜下硬性胆道镜保胆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 硬性胆道镜 保胆手术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胡勇 高琦 +1 位作者 张翔 周先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胆管结石患者78例,按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胆管结石患者78例,按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观察组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相关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应激反应、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结石残留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长、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结石残留率(0.00%,0/39)低于对照组(10.26%,4/39)(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创伤小、并发症少,可减轻肝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结石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使用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复杂结石的分析
15
作者 刘姣 朱巧 范建梅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使用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复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与传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疗效获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镜中...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使用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胆总管复杂结石的治疗效果,及与传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疗效获益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镜中心及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RCP手术治疗的胆总管复杂结石症患者。分为成像辅助组(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辅助ERCP术,n=24)和对照组(常规ERCP术,n=26)。比较2组手术指标、康复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评分标准、焦虑自评量表等临床疗效获益和医疗成本上的差异。结果成像辅助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总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第一次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成像辅助组切口出血、胆管炎和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仅中度疼痛的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胆直视成像系统辅助下ERCP术能够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符合快速康复和精准微创治疗的理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胆直视成像系统 激光碎石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8
16
作者 谷化剑 郭宇廷 +4 位作者 韩民 喻超 陈自力 潘耀振 孙诚谊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道手术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10例肝内胆管结石位于Ⅰ和Ⅱ级肝管与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BDEL)联合激光碎石术,术中胆管一期缝合或放置T管,比较两种术式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31.82%,其中ERCP组(51.06%)残余结石率高于LBDEL组(17.46%)(P<0.05),术后恢复LBDEL组优于ERCP组。378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结石残余率为8.20%,其中ERCP组(3.68%)残余结石率低于LBDEL组(11.63%)(P<0.05);术后恢复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中LBDEL组胆漏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ERCP组;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穿孔方面ERCP组发生率高于LBDEL组。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治疗时出现2例消化道穿孔导致死亡。结论 LBDEL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但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ERCP优势不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LBDEL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可保持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该项技术易于普及到基层医院,令广大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失败后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许兆龙 龚兵 +3 位作者 田兴梦 龚双庆 黄奕江 余文侠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不成功时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 1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拟分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ERCP患者,行常规ERCP治疗失败,立即静吸复... 目的对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不成功时如何选择治疗方式及时机。方法 1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拟分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ERCP患者,行常规ERCP治疗失败,立即静吸复合全麻下完成LC+胆管探查取石术(LCBDE)。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LC+LCBDE,并取净结石。术后3例出现高淀粉血症,全组无胆漏、肠漏、胆管炎、胰腺炎和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ERCP治疗不成功的患者,急诊行LCBDE是安全、可行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肝外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6
18
作者 陈安 柏强善 谭凯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1期57-64,共8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老年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于该院治疗的104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老年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行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试验组行LC联合ERC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前和术后1 d应激反应和凝血功能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住院总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石残留率低于对照组(0.00%和13.46%,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术前延长,且试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血清谷丙转氨酶(GP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谷草转氨酶(GOT)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与对照组的13.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CBDS的老年患者实施LC联合ERCP治疗,不仅可以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及肝功能,促进术后康复,还可提高结石清除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内镜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作安 张建民 +1 位作者 钱长春 查文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8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6月于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微创...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5年6月于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微创手术治疗的170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ERCP+EST组(简称ERCP组,n=97)和LC+LCBDE组(简称LCBDE组,n=7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结果 (1)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两组患者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胆总管内径、手术取石成功率及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组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短或少于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CBDE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稍低于ERC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与LCBDE治疗单纯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可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睿 张海阳 +3 位作者 曹学冬 宋鑫 陈晓东 张晞文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5期48-55,共8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困难插管患者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ERCP插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ERCP插管,不做胰管切开,研究组在行常规ERCP插管的基础上,行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统计两组患者插管成功时间、成功插管率和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和血淀粉酶水平;统计两组患者预切开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两组患者术后3、6和12个月的反流性胆管炎和复发性胰腺炎发生情况,评价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成功插管时间缩短,成功插管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第1天CRP、IL-6和血淀粉酶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急性胰腺炎4例,出血2例,穿孔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0%,研究组出血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2个月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降低,术后3、6和12个月复发性胰腺炎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对ERCP困难插管患者全身炎症影响较轻,血淀粉酶指标正常,且未增加术后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插管成功率,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胰管括约肌预切开术 血淀粉酶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