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消化道穿孔的危险因素及诊疗策略
1
作者 赵文玉 傅燕 +2 位作者 段亚娇 唐娟 倪静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0-587,共8页
经过50年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经成为胆胰管疾病的首选诊疗手段,但其术后发生胰腺炎、出血、穿孔等主要并发症仍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术后消化道穿孔死亡风险极高。因此,探究ERCP术后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诊... 经过50年的发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经成为胆胰管疾病的首选诊疗手段,但其术后发生胰腺炎、出血、穿孔等主要并发症仍是临床面临的一大难题,其中术后消化道穿孔死亡风险极高。因此,探究ERCP术后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诊断穿孔,制订精准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ERCP术后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介入放射学·腹部分册》出版:对比传统腹腔镜手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结石效果分析
2
作者 任海兵 江新平 +3 位作者 金锦莲 孙书林 周海燕 冯进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胆结石是指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胆囊和胆管统称为胆道系统,又称胆石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流行病在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肥胖、多产、40岁女性,称为“3F”女性,女性(尤其3F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此外... 胆结石是指在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胆囊和胆管统称为胆道系统,又称胆石症,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该流行病在成年人发病率约为10%~15%,好发于肥胖、多产、40岁女性,称为“3F”女性,女性(尤其3F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0~60岁。此外,胆结石发病率还与地域、民族、饮食习惯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经济发达地区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系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介入放射学 饮食习惯 胆结石 传统腹腔镜手术 胆石症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家速 刘枫 李兆申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4-1418,共5页
急性胰腺炎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尽管使用了多种预防性措施,其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其特异性抑制剂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很有前... 急性胰腺炎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尽管使用了多种预防性措施,其仍是临床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关注,其特异性抑制剂为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提供了新的很有前景的方向。本文就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与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急性胰腺炎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发病机制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在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侯明 郭蕾 +1 位作者 毕严斌 王月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3-965,共3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行ERCP患者566例,男292例,女274例,年龄40~70岁,体重40~8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 目的分析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日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行ERCP患者566例,男292例,女274例,年龄40~70岁,体重40~85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组(D组),每组283例。F组先给予芬太尼100μg,D组给予地佐辛5mg,3min后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mg/kg,术中调整丙泊酚用量在3~5mg·kg^-1·h^-1,维持BIS值在50~55。记录患者丙泊酚总用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呃逆、呛咳、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统计术后48h内患者出院情况。结果D组苏醒时间(5.1±1.1)min明显短于F组(5.6±2.5)min(P〈0.05);D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4%和0%)明显低于F组(9%和1%)(P〈0.05);术后48h内D组出院率(30%)明显高于F组(18%)(P〈0.05)。结论丙泊酚2mg/kg联合地佐辛5mg/kg应用于ERCP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丙泊酚 地佐辛 日间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邓朝晖 蒋丽蓉 许春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9-361,共3页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 随着儿科内镜技术的发展,小儿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开始得到重视,它具有提供详细胰胆管系统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优点,是胰胆管疾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治疗性ERCP如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重复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6
作者 仲冬梅 顾方乐 陆介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7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低血糖 观察 护理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宁 高华 +2 位作者 向妍睿 文友民 朱秀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03-1506,共4页
目的了解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7-12月144例ERCP手术病例,对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单病种付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7-12月144例ERCP手术病例,对病原菌分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4例ERCP患者胆汁标本送检率93.75%(135/144),共检出213株菌株,阳性检出率79.34%(169/213),其中革兰阴性菌91株(53.85%),革兰阳性菌48株(28.40%),真菌30株(17.75%)。排前3位的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草绿色链球菌。使用抗菌药物12种,总计182次,使用次数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唑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总体上,第3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类药物使用频次最多,占68.68%(125/182);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占25.82%(47次),其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使用最多。平均用药疗程9.42 d;抗菌药物人均费用3451.80元,占药品费用41.52%。结论该院治疗性ERCP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该研究可为制定单病种付费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病原微生物 单病种 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最新指南解读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飞 缪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5-231,共7页
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出现,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和首选的方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ERCP相关诊治指南不断发布及更新,文中就ERCP相关的一些热点... 20世纪60年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出现,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ERCP已经成为诊断和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和首选的方法。近年来,全球范围内ERCP相关诊治指南不断发布及更新,文中就ERCP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如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和处理、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处理、急性胆管炎的处理、胆管狭窄的处理、胰管结石的处理、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等问题,结合相关指南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恶心呕吐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4
9
作者 游凯 罗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筛选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2016年7月18日至8月31日全凭静脉... 目的筛选全凭静脉麻醉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2016年7月18日至8月31日全凭静脉麻醉下行ERCP的患者90例,男47例,女43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随访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有33例(36.7%)患者发生恶心。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3.73,95%CI 1.36~10.27)、有PONV/晕动症史(OR=4.39,95%CI 1.40~13.76)、术后3h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OR=5.22,95%CI 1.30~20.95)是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有PONV/晕动症史、术后3h血淀粉酶>3倍正常值是全凭静脉麻醉下ERCP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后恶心呕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4
10
作者 缪林 李全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53-1156,共4页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消化内镜高级诊疗技术之一,自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历了从诊断到治疗的艰辛历程。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消化内镜高级诊疗技术之一,自应用于临床以来,经历了从诊断到治疗的艰辛历程。在短短几十年中ERCP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胰胆疾病 适应证 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后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被引量:4
11
作者 宛星宇 毛屏 +1 位作者 范中宝 柳青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158-3162,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P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接受ERCP+EST治疗的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PE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接受ERCP+EST治疗的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术后静脉应用选择性NSAIDS治疗,对照组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将总人群分为高风险人群亚组和平均风险人群亚组,分为观察组a(n=31)和对照组a(n=27)、观察组b(n=15)和对照组b(n=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高风险人群亚组:观察组PEP发生率降低、腹痛持续时间减少、腹胀持续时间减少、恢复进食时间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减少、VAS疼痛评分降低、QoR⁃15评分升高、术后血淀粉酶(AMS)及血脂肪酶(LPS)降低(P<0.05)。平均风险人群亚组:观察组术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呕吐次数增多、恢复进食时间减少(P<0.05)。结论针对高风险人群,静脉应用选择性NSAIDS可以有效预防PEP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康复质量;但针对平均风险人群,NSAIDS对于PEP的发生、手术预后及术后康复质量无明显改善,且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及一定程度上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急性胰腺炎 手术并发症 高风险人群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春秋 马颖才 +1 位作者 朱志勇 袁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并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292例,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并行ERCP取石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入组292例,根据有无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复发组31例和未复发组261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胆道情况和胆石情况等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筛选出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结石数量≥2个和胆管直径≥14 mm两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0、5.61,P值均<0.05),而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0.10,95%可信区间:4.11~98.25,P<0.05)。结论既往有胆囊切除史是导致ERCP取石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复发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范燕云 林梦婕 +1 位作者 林振和 刘文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所有接受ERCP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AD分为PAD组(67例...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PAD)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及其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7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所有接受ERCP的3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PAD分为PAD组(67例)和非PAD组(284例)。分析并比较PAD组与非PAD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不同PAD与十二指肠乳头相对位置(包绕型、并列型、边缘型)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取石效果(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性肿瘤、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胰腺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D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升高(P<0.05)。边缘型PAD患者胆总管结石发生率高于包绕型、并列型(P<0.05)。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与非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取石成功率、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中少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可能是胆总管结石的病因之一;PAD对ERCP取石效果的影响是有限的,只要熟练掌握内镜下操作技巧,注意手术方式,ERCP取石对PAD合并胆总管结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憩室 十二指肠 胆总管结石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美辛栓剂量递增预防高危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家速 刘枫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2-802,共1页
【据《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11月报道】题:直肠吲哚美辛栓剂量递增预防高危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作者Fogel EL等)胰腺炎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尽管... 【据《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9年11月报道】题:直肠吲哚美辛栓剂量递增预防高危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一项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作者Fogel EL等)胰腺炎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尽管直肠100 mg吲哚美辛栓能有效降低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但最佳剂量尚不明确,且胰腺炎的发生率仍较高。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Fogel等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试验,比较了两种剂量方案的直肠吲哚美辛栓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栓 高危患者 双盲试验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 剂量递增 剂量方案 最佳剂量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130例的护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少华 顾晓涛 +1 位作者 姚英 陆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0期775-776,778,共3页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 逆行 老年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翠 鲍峻峻 +3 位作者 刘晓昌 丁少桢 梅俏 许建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NAG-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NAG-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双氯芬酸钠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双氯芬酸钠组患者ERCP术后立即肌注奥尔芬1支(含双氯芬酸钠75 mg),对照组不肌注。收集2组患者术前、术后3 h及术后24 h血液,行淀粉酶检测,并观察腹痛发生情况,计算2组患者PEP发生率。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血浆中NAG-1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满足球形检验时,采用单变量方差分析,不满足球形检验时,采用Greenhouse-Geisser校正方法。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双氯芬酸钠组PEP发生率(4/60,6.67%)显著低于对照组(12/60,20.00%)(χ~2=4.62,P=0.03)。双氯芬酸钠组术后3 h[(202.70±120.44)U/L vs(283.57±178.39)U/L]、术后24 h[(209.13±157.14)U/L vs(305.97±208.69)U/L]淀粉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6、2.03,P值均<0.05)。同时,双氯芬酸钠组患者ERCP术后3 h血浆中NAG-1 mRNA和蛋白表达较术前及对照组术后3 h明显升高(P值均<0.01)。结论双氯芬酸钠具有预防PEP发生的作用,可能与促进NAG-1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二氯芬酸 非甾体类抗炎药激活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消化内镜学会2014年6月指南更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预防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晓青 钱家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主要推荐: (1)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推荐,在没有禁忌情况下所有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或后即刻常规直肠给予100 mg双氯芬酸或吲哚美辛。此外,对于 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高危人群,强烈推荐预防性放置5-F... 主要推荐: (1)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推荐,在没有禁忌情况下所有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前或后即刻常规直肠给予100 mg双氯芬酸或吲哚美辛。此外,对于 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高危人群,强烈推荐预防性放置5-Fr胰管支架。在高危病例中如果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有禁忌、无法放置预防性胰管支架或放置失败,可以舌下含服250μg三硝酸甘油酯(GTN )或弹丸式注射生长抑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胰腺炎 欧洲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曹立军 黄应文 +7 位作者 贺学强 莫春荣 熊红 周先宝 卢水焕 王林 罗燕英 蒋世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57-2961,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超高龄(≥85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超高龄(≥85岁)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obstructive suppurativecholangitis,AOS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接受急诊ERCP治疗超高龄AOSC患者(观察组36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85岁接受急诊ERCP治疗AOS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对照组79例),比较两组间ERCP操作的难度及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4级难度操作例次为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RCP操作成功率为85.37%,对照组操作成功率为90.20%,两组间操作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RCP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86%,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20%,高于对照组的8.82%,但两组间术后总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穿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4.88%,高于对照组的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ERCP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89.8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的前提下,急诊ERCP治疗超高龄AOSC患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急诊 超高龄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效果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婉彤 崔波 +1 位作者 许兆柱 宋丹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评价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284例,男145例,女139例,年龄65~90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评价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284例,男145例,女139例,年龄65~90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环泊酚组(C组)与丙泊酚组(P组),每组142例。记录镇静成功例数,入室前(T_(0))、诱导后(T_(1))、进镜时(T_(2))、置入十二指肠乳头时(T_(3))、退镜时(T_(4))、苏醒时(T_(5))的HR、MAP、SpO_(2)。记录镇静诱导成功时间、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记录注射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镇静成功率均为100%。与P组比较,T_(1)—T_(5)时C组HR明显增快,MAP、SpO_(2)明显升高(P<0.05),镇静诱导成功时间明显延长(P<0.05),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缩短(P<0.05),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与环泊酚均可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ERCP手术麻醉,与丙泊酚比较,采用环泊酚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更短,注射痛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丙泊酚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老年 注射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继恒 高革 史久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7例行ERCP的术后并发症,7例为迟发性胆道出血,对出血时间、疾病谱、出血量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患者均存在胆管炎症,出血时间在术后2...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007例行ERCP的术后并发症,7例为迟发性胆道出血,对出血时间、疾病谱、出血量和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出血患者均存在胆管炎症,出血时间在术后24 h至2周,出血量为少量至中等量(≤1000 ml),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ERCP术后迟发性胆道出血临床罕见,内科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出血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