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著再造与经典生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国行旅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蕾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3-165,213,214,共15页
在经典生成包括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原著会被再造,原著再造的结果产生经典。莎士比亚戏剧的中国行旅,就是一个原著再造和经典生成的典型过程。就莎士比亚早期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而言,林纾《吟边燕语》、戴望舒《罗密欧与裘丽叶达》等... 在经典生成包括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原著会被再造,原著再造的结果产生经典。莎士比亚戏剧的中国行旅,就是一个原著再造和经典生成的典型过程。就莎士比亚早期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而言,林纾《吟边燕语》、戴望舒《罗密欧与裘丽叶达》等都使戏剧故事逐渐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田汉第一个译出了全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徐志摩、曹未风、曹禺、朱生豪、梁实秋、孙大雨等都用各自的方式和观点弥合了之前译本的不足,再造了莎剧的生命。傅光明的“新译”则在“原味儿”的实践中,解决了“原著”的版本问题,成就了译本自身的经典性。经典的生成正是于再造原著的过程中让作品“走向完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著再造 经典生成 《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 傅光明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命文艺:创作主体与经典生成——以原生态延安文艺为中心
2
作者 吴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7-131,共5页
原生态的延安文艺本身很复杂,从前期的"多元共生"到后期倡导"工农兵方向",存在一脉相承的联系。革命战争年代对文艺服从性和服务性的要求,助推或限制了文艺经典的生成,但不同艺术门类仍然存在差别,就是同一艺术门... 原生态的延安文艺本身很复杂,从前期的"多元共生"到后期倡导"工农兵方向",存在一脉相承的联系。革命战争年代对文艺服从性和服务性的要求,助推或限制了文艺经典的生成,但不同艺术门类仍然存在差别,就是同一艺术门类的不同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也存在明显的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艺 延安文艺 创作主体 经典生成 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成素——一种非经典分泌蛋白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刚 王清明 +2 位作者 陈吉中 范国才 陈惠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7-351,共5页
肝细胞生成素(hepatopoietin ,HPO)是一种分泌蛋白.为了研究肝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途径,利用SignalP软件分析了HPO的氨基酸序列,但HPO序列中没有经典分泌蛋白的信号肽.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HPO能以双体形式从细胞中分泌出来.特异性体外阻... 肝细胞生成素(hepatopoietin ,HPO)是一种分泌蛋白.为了研究肝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途径,利用SignalP软件分析了HPO的氨基酸序列,但HPO序列中没有经典分泌蛋白的信号肽.Western印迹实验证明,HPO能以双体形式从细胞中分泌出来.特异性体外阻断实验表明,布雷菲尔德菌素A(brefeldinA)和莫能菌素(monensin)都不能阻断HPO的分泌,说明HPO并不通过经典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ER -Golgi)途径分泌;优降糖(glyburide)对HPO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说明HPO的分泌并不是由ABC1(ATP bindingcassette)转运子介导的;DNP和NH4Cl也不能刺激HPO的分泌,说明内体 溶酶体系统不参与HPO的分泌.上述结果表明,HPO是一种非经典分泌蛋白(non classicalsecretoryprotein) ,能以双体形式从细胞中分泌出来.但和已知的非经典分泌蛋白IL -1β不同,HPO的分泌并不是通过ABC1转运子介导的,内体 溶酶体系统也不参与其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成 经典分泌蛋白 IL-1β ABCl转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思路、大视野下的关羽研究——读刘海燕《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
4
作者 王丽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刘海燕 《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 中国 文学评论 《三国志演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刘三姐”经典传播中的文化借重模式 被引量:3
5
作者 区茵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文化借重"是指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为获得赢效的传播效果,自觉地利用其它优势或强势文化符号,将其作为传播的主题要素以助其传播成功的一种特殊策略。"刘三姐"在其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误读"与&... "文化借重"是指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为获得赢效的传播效果,自觉地利用其它优势或强势文化符号,将其作为传播的主题要素以助其传播成功的一种特殊策略。"刘三姐"在其文化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误读"与"挪借"模式、"印象"模式、"寻找"模式、"经典重绎"模式、"异质同构"模式和"恶搞"模式等六种模式,以期由对"借重模式"的讨论而引发了今后如何对文化资源加以激活利用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三姐 经典生成 文化借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