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经典模式生物——耐格里阿米巴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嘉曦 杨清林 +1 位作者 魏泽林 徐国良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模式生物作为选定的物种用于揭示具有普遍规律的生物学现象。传统上只有少数生物被广泛研究,但现代研究工具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扩展现有的研究对象,包括较少研究和更不寻常的生物。阿米巴作为一种自由生活的原生生物,由于其易于区分的爬... 模式生物作为选定的物种用于揭示具有普遍规律的生物学现象。传统上只有少数生物被广泛研究,但现代研究工具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扩展现有的研究对象,包括较少研究和更不寻常的生物。阿米巴作为一种自由生活的原生生物,由于其易于区分的爬行阿米巴状态和游动鞭毛体状态,长期以来被视为基体和鞭毛体组装的研究模型。最近,耐格里阿米巴全基因组测序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着重介绍其基因组测序揭露的新功能和生物学特征,包括兼性厌氧代谢、广泛的级联信号通路、原始生物学进化地位和分化,从而为开展非经典模式生物研究提供新颖的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模式生物 耐格里阿米巴 基因组 代谢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德育模式特点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洛湘 陈树文 孔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53-55,共3页
在世界德育实施体系中,除我国的德育模式外,经典德育模式有三种:德目主义模式、全面主义模式和混合德育模式。它们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三种德育模式的特点、差异对于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德育模式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经典德育模式 特点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魔幻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璐 蔡军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26,共3页
有关魔幻电影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其电影语言与技术手段的运用之上,实际上,尽管魔幻电影构建出的是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但电影本身与其他故事片并无区别,叙事性依然是电影的根本属性。观众对魔幻电影的痴迷,除来源于电影给予观众的... 有关魔幻电影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其电影语言与技术手段的运用之上,实际上,尽管魔幻电影构建出的是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世界,但电影本身与其他故事片并无区别,叙事性依然是电影的根本属性。观众对魔幻电影的痴迷,除来源于电影给予观众的视觉冲击外,很大程度上也与电影的叙事有关,从叙事模式上对美国魔幻电影进行观照是极有必要的。文章从叙事母题选择、叙事结构设置、叙事元素安排三方面,解读美国魔幻电影的经典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幻电影 美国 经典叙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参与式预算改革的优化模式与制度逻辑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逸帅 苟燕楠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3-89,共7页
国外优化的参与式预算实践已显示出了推动预算治理、激发代议机构活力、提升责任、改进服务绩效的制度潜力,本文从这一实践兴起的根源出发、通过对国外优化模式的梳理,指出我国参与式预算实践不仅要重视预算过程各个阶段目标、机制和程... 国外优化的参与式预算实践已显示出了推动预算治理、激发代议机构活力、提升责任、改进服务绩效的制度潜力,本文从这一实践兴起的根源出发、通过对国外优化模式的梳理,指出我国参与式预算实践不仅要重视预算过程各个阶段目标、机制和程序的设计,还应从理念的更新、互动平台的搭建、参与与绩效的整合及公民的培训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参与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预算 经典模式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型大学模式的现实表达与路径依赖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叶 冯国境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3,59,共9页
创业型大学崛起已成为"全球现象",沿着非同质路径发展。向创业型大学的努力高度依赖环境、文化,并不适合所有的大学。而特定的高等教育模式与传统潜在地规定了创业变革路径的选择,使创业型大学呈现多元表达形式与路径依赖。... 创业型大学崛起已成为"全球现象",沿着非同质路径发展。向创业型大学的努力高度依赖环境、文化,并不适合所有的大学。而特定的高等教育模式与传统潜在地规定了创业变革路径的选择,使创业型大学呈现多元表达形式与路径依赖。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模式演变的视角,切入透视"洪堡"、"拿破仑"、"盎格鲁-撒克逊"三大经典高等教育模式及基于此演化而来的"盎格鲁-美国"模式与传统中的创业型大学演变史,归纳并分析处于持续演化中的"洪堡"-研究创业型、"拿破仑"-教学创业型、"盎格鲁-撒克逊"-教育创业型与"盎格鲁-美国"-研究创业型四种模式的具体表达形式和路径依赖。创业型大学的形成缘于传统与现实的博弈,创业型大学模式的个性表达是基于特有高等教育模式的自我选择,创业型大学生态的形成有赖于模式匹配与协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模式 经典高等教育模式 学术创业 大学组织变革 大学第三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智力发展与记忆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振云 许淑莲 孙长华 《心理学报》 1985年第3期243-249,共7页
本工作采用我国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了140例成人智力老化的研究,各年龄组在性别、文化方面均相匹配。本工作结果基本上重复了国外用韦氏智力量表所看到的“智力老化的经典模式”,但我国的20岁组成绩较差。这表明横断法研究可能... 本工作采用我国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进行了140例成人智力老化的研究,各年龄组在性别、文化方面均相匹配。本工作结果基本上重复了国外用韦氏智力量表所看到的“智力老化的经典模式”,但我国的20岁组成绩较差。这表明横断法研究可能受群体历史文化背景影响的问题。此外,智力与记忆相关显著(r=0.55),记忆老化发展趋势与作业量表分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智力发展 韦氏智力量表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记忆老化 历史文化背景 发展趋势 横断法 经典模式 量表分 相关显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的实证分析框架:建构与运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南志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5,共5页
以大学自主权为核心构建大学治理的实证分析框架,将其分为程序性自治、实质性自治、人事治理以及资金治理四个维度。通过对政府中心、学术自治和市场驱动三种大学治理经典模式的比较,证明该框架具备基本的操作性能,能够为大学治理的纵... 以大学自主权为核心构建大学治理的实证分析框架,将其分为程序性自治、实质性自治、人事治理以及资金治理四个维度。通过对政府中心、学术自治和市场驱动三种大学治理经典模式的比较,证明该框架具备基本的操作性能,能够为大学治理的纵深性探索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经典模式 实证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概念质疑
8
作者 E.费雷德贝格 李友梅 《社会》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44,共2页
经典观点认为,组织是通过确定的、具有理性目标而得以统一和协调,并被完全结构化了的整体,它是为这些目标服务才存在的。 随着组织研究的深化,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经典模式提出质疑。首先是由于限定合理性思想的引入,并对... 经典观点认为,组织是通过确定的、具有理性目标而得以统一和协调,并被完全结构化了的整体,它是为这些目标服务才存在的。 随着组织研究的深化,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对上述经典模式提出质疑。首先是由于限定合理性思想的引入,并对各个层次上的人的行动施加影响,从而使组织的合理性与情感性(即所谓的人类行为的非理性)之间相对立的这一事实成为可能。其次是由于一切组织都具有潜在的无秩序特征,从而使组织的真实运转与经典模式中假设的协调不相符合。第三是由于组织边际的人为特征,从而使寓于行动结构和行动范围的组织弹性得以显著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概念 决定者 环境特征 行动范围 非理性 合理性 解决办法 经典模式 组织成员 组织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思考
9
作者 康继祥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11,共3页
回顾中国共产党同“左”的和右的错误斗争的历史,真可谓几度艰难,才使旧中国变为新中国,几度曲折,才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上改革开放的沧桑正道。往事不忘,今日之师。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又... 回顾中国共产党同“左”的和右的错误斗争的历史,真可谓几度艰难,才使旧中国变为新中国,几度曲折,才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走上改革开放的沧桑正道。往事不忘,今日之师。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为什么又提出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本文认为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是防止“左” 警惕右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改革开放 科学社会 思维定式 纵深发展 经典模式 邓小平同志 思想根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人大脑的语言中枢
10
作者 张博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3期71-72,共2页
本文介绍语言功能区的经典模式、语言功能区与其他皮层之间的广泛联系以及语言中枢的特定功能区的作用和损伤后果。
关键词 语言 经典模式 联系 特定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创伤理论评述——历史、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雪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近年来,创伤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研究热点日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就文学领域的创伤研究而言,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创伤研究在文学批评实践与理论探讨两大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创伤研究者对创伤文学文本... 近年来,创伤研究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研究热点日益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就文学领域的创伤研究而言,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创伤研究在文学批评实践与理论探讨两大领域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创伤研究者对创伤文学文本批评的偏重造成理论探索相对滞后。已有研究多立足于创伤理论的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学科基点,缺乏必要的文学视角作为参照,意味着创伤理论的文学建构仍是一个亟待挖掘与开拓的研究领域。其二,创伤概念产生的历史与文化的情境表征了其与生俱来的西方特性,同时也揭橥了这一概念特有的历史文化语境与研究对象。然而,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并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鉴于此,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文学中的创伤研究,尤其是文学创伤理论研究,在梳理其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有利于推动国内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伤理论 解构主义 经典创伤模式 文化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