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也谈物理学的实在问题——请教于陈嘉映教授
- 1
-
-
作者
成素梅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哲学分析》
2012年第4期16-29,196,共14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量子测量解释"(项目编号:05JJD72020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BZX00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近代物理学是随着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的确立而发展起来的。物理实在论经历了机械实在论、经典实在论和量子实在论三个发展阶段。关于物理学的实在问题的讨论是由微观粒子的不可观察性、量子力学的概率性、非定域性等特征引起的,并不等同于数学世界是否实在的问题。科学是哲学—科学的继承者,但不是哲学的"终结者",而是哲学的"改造者"与"推动者"。我们在讨论物理学的实在问题时,应该区分出三个不同层次的实在:自在实在、对象性实在和理论实在。物理学理论是在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过程中完成的,是对自在实在的模拟,是在谈论实在和理解实在,而不是在描述实在。这是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观。
-
关键词
经典实在论
量子实在论
理论实在
谈论实在
-
Keywords
classical realism
quantum realism
theoretical reality
reality-in-discussion.
-
分类号
N0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量子实在与多层次物质观──兼答孙凯飞同志的质疑
- 2
-
-
作者
张华夏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16-22,共7页
-
文摘
本文依据辩证法和系统论将物质客体的性质划分为内在性质和关系性质,并将这种划分推广于物质世界,将它的性质划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认为二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划分对于讨论量子力学哲学有重大意义。爱因斯坦的实在论强调内在性质,是实体实在论,玻尔的实在论则是关系实在论。他们之间的分歧还在于没有认识量子世界与宏观世界在实在性上的区别。本文作者提出多层次物质观和多角度的科学实在论,同时承认量子世界、经典世界、现象世界、经验世界和理论世界,并强调它们在实在性上的区别。
-
关键词
内在性质
关系性质
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实体实在论
关系实在论
量子实在
经典实在
-
分类号
O413
[理学—理论物理]
-
-
题名美本体说与多世界理论
- 3
-
-
作者
张奎志
-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8年第6期76-83,共8页
-
文摘
美实在是一种有别于物理实在、感知实在的特殊存在,它明显地带有主体和客体的“共生”性。现代科学的兴起变革了传统的实在论。量子论、相对论已经证实了经典力学所主张的客观实在也是观测主体和被测对象间的“共生”结果。建立在现代实在观上的多世界理论认为,感性的现实世界是一个可以由多个观测主体以多种抽象方式所把握的多图景世界,对现实世界进行抽象得到的本体论模型并非只有一个,而是不同的人对现实世界抽象方式不同所得到的本体论模型也不同。多世界理论关于多个世界本体论模型的确立,对于解决美本体问题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关键词
多世界理论
感性世界
第一性质
第二性质
实在观
客观实在
物理实在
固有属性
经典实在
经典力学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