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楚君 王斌 +2 位作者 王康 肖晓鹤 杨明兴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60-61,共2页
目的:探究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72例,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选择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 目的:探究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与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72例,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数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选择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对照组选择经皮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疗效、伤椎恢复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脊柱生理弯曲、疼痛程度、椎体高度均出现不同程度减轻或恢复,但两组术后伤椎恢复情况、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皮跨伤椎内固定联合PVP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单节段椎体骨折 临床疗效 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皮跨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未东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 目的探讨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活动能力评分、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obb角、活动能力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后凸畸形、腰背疼痛和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加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效果确切,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降低术后矫正角度的丢失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节段固定 弓根 椎椎体内植骨 胸腰椎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1
3
作者 魏传付 李念虎 +4 位作者 张文焕 徐展望 辛健 娄春彪 岳亮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伤椎组37例、跨伤椎组31例。经伤椎组采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经皮... 目的比较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伤椎组37例、跨伤椎组31例。经伤椎组采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矢状面Cobb角。同时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跨伤椎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经伤椎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1年ODI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P均<0.05),而术前和术后1周比较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同期ODI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经伤椎组术后1周与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P均>0.05,而跨伤椎组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2~18个月,仅跨伤椎组有2例出现螺钉松动、断钉或连接杆移位等情况。结论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胸腰椎功能,恢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并能维持伤椎矢状面Cobb角,但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在维持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方面远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 经皮跨椎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董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3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单节段胸腰段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钟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分别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对比两组手术指标、伤椎影像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手术指标,观察组切口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2)手术后,观察组伤椎后凸畸形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大于对照组(P<0.05)。(3)手术后,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治疗效果优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联合伤椎置钉,可有效改善患者腰背部功能及伤椎影像学指标,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 Wiltse入路椎弓根内固定 椎置 单节段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巩小明 韩跃武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这3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这3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他们受伤椎体... 目的:探讨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对这34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这34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他们受伤椎体的高度均恢复正常。在这34例患者手术结束后,我院对他们进行了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受伤椎体高度下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的情况。结论: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好,固定牢靠。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固定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吉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相结合,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全部患者为单一椎体损伤,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进行结合治疗.结果 通过对患者治疗后3~... 目的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相结合,应用于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全部患者为单一椎体损伤,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进行结合治疗.结果 通过对患者治疗后3~6个月的跟踪随访结果表明,40例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消失,骨折部位恢复至伤前状态,手术前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愈合状况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及副作用的产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与经椎弓根植骨术针对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伤骨的复位及恢复效果,重建椎体的伤前高度,并对脊柱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及副作用,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 固定 经椎弓根植骨术 胸腰椎爆裂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单向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喻磊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0期5636-563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单向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商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钉方式分为对照组(伤椎及上、下相邻椎体均置入万...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单向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商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置钉方式分为对照组(伤椎及上、下相邻椎体均置入万向钉,n=34)和观察组(上、下相邻椎体置入单向钉,仅在伤椎处置入万向钉,n=34)。比较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厚凸矫正情况,记录疼痛评分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术后,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厚凸矫正情况均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及ODI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单向椎弓根螺钉和万向椎弓根螺钉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可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厚凸畸形矫正水平,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功能恢复方面与单纯给予万向椎弓根螺钉疗效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椎弓根内固定 万向椎弓根 单向椎弓根 椎前缘相对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肖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62-63,共2页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8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患者...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联合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8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段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或者内固定松动等情况,患者的伤椎恢复良好,Cobb's角矫正无明显异常情况。结论采用伤椎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联合使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 自体骨植骨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纪标 徐小卒 +1 位作者 郑闽前 宋长志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加椎管间接减压并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植骨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13例。结果经7~55个月随访,平均33个月。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90%以上,椎管狭窄症状明显改善。复查X线片未见复位的椎体高度丢失。复位后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无明显后凸畸形,Frankel分级获得1~3级以上改善。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需积极手术治疗,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置钉内固定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可有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椎 爆裂性骨折 椎内植骨 弓根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宁杰辉 唐凯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55-56,共2页
目的总结90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 目的总结90例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伤椎固定方案,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方案,并且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病患在治疗效果方面的对比差异十分显著(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联合植骨对提高胸腰段椎体骨折有效性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加快骨折愈合速度,还能使之伤椎骨质整体强度达到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加强内固定 植骨 胸腰段椎体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德智 应永生 +1 位作者 李应斌 罗玉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根内置4枚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时点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压缩度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P<0.05);两组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腰椎活动度均有所提升(P<0.05);手术后,观察组右旋、屈伸活动度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DI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但在改善腰椎活动度、维持远期Cobb角和椎体前缘压缩度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 经皮跨椎椎弓根 椎体功能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展鹏 胡奕山 +1 位作者 刘伟军 林本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复位内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复位内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89.7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伤椎前高压缩比为(92.65±4.12)%,高于常规组的(81.65±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立君 刘岩 卫力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6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PSF)联合伤椎置钉同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各20例。微创组采用PPSF联合伤锥置钉治疗,传统组采用传...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PSF)联合伤椎置钉同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与传统组,各20例。微创组采用PPSF联合伤锥置钉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椎体影像学参数、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度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度均优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微创组(2.60±0.65)、(0.80±0.68)分低于传统组的(5.30±0.72)、(2.65±0.9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SF联合伤椎置钉不仅能有效恢复和维持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伤椎高度,减小后凸Cobb角,而且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传统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 椎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海棠 陈友明 +1 位作者 成本强 谢旭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为Ⅰ、Ⅱ组,每组各31例。Ⅰ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Ⅱ组患者采用跨节段置钉治疗,比较复位成功率,术后可进行影像学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比较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丢失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升高,第Ⅰ组升高的程度较第Ⅱ组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第Ⅰ组患者Cobbs角普遍较第Ⅱ组患者小,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更显著。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第Ⅰ组31例患者中固定无失效,第Ⅱ组患者中有4例失效,出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Ⅰ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丢失的情况,第Ⅱ组患者中有7例内固定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的疗效较行跨节段置钉治疗的疗效好,且持续时间长,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置入 跨节段置 胸腰椎体骨折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亚洲 王祥善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889-890,共2页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植骨融合联合后路... 目的探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2例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治疗前及1 a后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简易健康状况量表(SF-3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55%(29/31)]比高于对照组[70.97%(22/31)],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患者ODI和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1/31)]低于对照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植骨融合联合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骨折 植骨融合 后路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回顾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振华 卜秀丽 +1 位作者 王功国 王均动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和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及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伤椎植骨与伤椎置钉及单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180例胸腰段骨折患者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A、B和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单纯短节段固定,伤椎置钉及椎弓根伤椎植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日本整形外科学腰椎疾患治疗成绩(JOA)评分等。结果 B、C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JOA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患者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Cobb矢状面角度及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短节段和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短节段固定治疗,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微创等优点,有助于改善固定稳定程度,避免术后矫正角度过度丢失,并提高腰椎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椎植骨 椎置 短节段固定 胸腰段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3
17
作者 戴思雨 季祝永 +3 位作者 张文祥 韩乃富 陈余庆 谭相齐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研...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可以增加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性融合以及恢复伤椎体的高度,减少内固定导致的松动、断裂和塌陷,提高手术效果和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椎弓根 椎体内植骨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对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Cobb角前缘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钱重阳 杜瑞利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76-78,91,共4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分别施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正中入路...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3例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分别施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正中入路全推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观察72 h.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于术前及术后7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检测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随时记录术后72h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1),术后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术后72 h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缩短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 椎旁肌间隙入路有限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后正中入路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 术中出血量 手术时间 术后下地时间 疼痛程度 椎前缘高度 COBB角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黄彬铖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及术后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矢状面指数(SI)、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0.54±15.36)min、(194.54±30.69)ml、(9.54±2.67)d,均优于观察组的(115.65±10.88)min、(268.57±30.55)ml、(19.53±3.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分别为(26.65±2.22)mm、(99.54±2.69)%,均高于对照组的(20.54±3.69)mm、(54.23±4.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I、Cobb’s角分别为(4.44±2.03)、(3.54±2.22)°,均小于对照组的(18.57±3.54)、(17.74±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较为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 胸腰椎骨折 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骁腾 郭小伟 潘玉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 目的比较经伤椎椎弓根与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43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科布角度(Cobb角)、疼痛程度、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邻近椎间盘退变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压缩率、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模拟疼痛评分(VAS)、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UCLA分级优于对照组(Z=2.238,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确切,在恢复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方面效果较佳,有利于减轻邻近椎间盘退变,缓解患者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 椎椎弓根内固定 椎间盘退变 椎体前缘压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