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展鹏 胡奕山 +1 位作者 刘伟军 林本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复位内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复位内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优良率为89.74%,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伤椎前高压缩比为(92.65±4.12)%,高于常规组的(81.65±3.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内植骨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黄彬铖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78-79,共2页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 目的探索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及术后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伤椎矢状面指数(SI)、Cobb’s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80.54±15.36)min、(194.54±30.69)ml、(9.54±2.67)d,均优于观察组的(115.65±10.88)min、(268.57±30.55)ml、(19.53±3.3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分别为(26.65±2.22)mm、(99.54±2.69)%,均高于对照组的(20.54±3.69)mm、(54.23±4.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I、Cobb’s角分别为(4.44±2.03)、(3.54±2.22)°,均小于对照组的(18.57±3.54)、(17.74±2.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较为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胸腰椎骨折 效果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永锋 叶劲 +2 位作者 邹仲兵 欧荣通 林伟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5期121-122,共2页
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的方法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4月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螺钉系统进行固定治疗,然后使用X线和计算机... 目的了解胸腰椎骨折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治疗的方法 ,探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3年4月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螺钉系统进行固定治疗,然后使用X线和计算机体层摄影对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失状面指数(SI)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进行测定,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失状面指数(SI)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s角、伤椎失状面指数(S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对胸腰椎骨折进行治疗,伤椎前缘高度恢复良好,固定疗效固定,对减少伤椎高度丢失和促进伤椎神经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神经功能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1
4
作者 魏传付 李念虎 +4 位作者 张文焕 徐展望 辛健 娄春彪 岳亮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伤椎组37例、跨伤椎组31例。经伤椎组采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经皮... 目的比较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经伤椎组37例、跨伤椎组31例。经伤椎组采用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跨伤椎组采用经皮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伤椎矢状面Cobb角。同时观察两组术中与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跨伤椎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经伤椎组(P均<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P>0.05。两组术后1年ODI均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P均<0.05),而术前和术后1周比较P均>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同期ODI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P均<0.05);经伤椎组术后1周与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P均>0.05,而跨伤椎组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和伤椎矢状面Cobb角较术后1周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术中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12~18个月,仅跨伤椎组有2例出现螺钉松动、断钉或连接杆移位等情况。结论经皮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胸腰椎功能,恢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并能维持伤椎矢状面Cobb角,但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在维持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矢状面Cobb角方面远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经皮跨椎椎弓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邓海棠 陈友明 +1 位作者 成本强 谢旭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 目的对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与跨节段置钉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共收入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记为Ⅰ、Ⅱ组,每组各31例。Ⅰ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Ⅱ组患者采用跨节段置钉治疗,比较复位成功率,术后可进行影像学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的比值和Cobbs角,比较随访期间内固定失效、丢失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升高,第Ⅰ组升高的程度较第Ⅱ组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治疗后,第Ⅰ组患者Cobbs角普遍较第Ⅱ组患者小,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更显著。经术后随访观察发现,第Ⅰ组31例患者中固定无失效,第Ⅱ组患者中有4例失效,出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等情况,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Ⅰ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内固定丢失的情况,第Ⅱ组患者中有7例内固定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椎体骨折脱位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钉置入治疗的疗效较行跨节段置钉治疗的疗效好,且持续时间长,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伤椎椎弓根 跨节段 胸腰椎体骨折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德智 应永生 +1 位作者 李应斌 罗玉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9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 目的观察经伤椎椎弓根内置短螺钉内固定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胸腰椎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以微创经皮经伤椎椎弓根内置6枚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以微创经皮跨伤椎椎弓根内置4枚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1 d与术后3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不同时点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压缩度和腰椎活动度,记录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P<0.05);两组VAS评分、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腰椎活动度均有所提升(P<0.05);手术后,观察组右旋、屈伸活动度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1个月、1年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DI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1年观察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跨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相比,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大,但在改善腰椎活动度、维持远期Cobb角和椎体前缘压缩度方面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经皮经伤椎椎弓根置钉 经皮跨椎椎弓根 椎体功能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