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关于“绍兴和议”与秦桧归宋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嘉川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95,共8页
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了关于“绍兴和议”与秦桧归宋问题的讨论,这是推进宋史研究的一件好事。但由于有些学者在史料的占有、分析和运用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疏误,以致不但重复了过去已被驳倒的观点,而且在“绍兴和议”与秦桧评价等问题上... 近年来,学术界掀起了关于“绍兴和议”与秦桧归宋问题的讨论,这是推进宋史研究的一件好事。但由于有些学者在史料的占有、分析和运用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疏误,以致不但重复了过去已被驳倒的观点,而且在“绍兴和议”与秦桧评价等问题上又出现了新的错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和议 秦桧 陆游 郎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与江北的互动——绍兴和议后宋廷对北部沿边地区的开发和治理 被引量:2
2
作者 许起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121,共12页
绍兴十一年(1141)底,宋、金双方签订和议。此前,宋与金、伪齐的战争不断,淮东、淮西、京西、湖北四路经济遭到毁灭式破坏。和议后,此四路成为南宋的沿边地带,宋廷依赖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北方移民和江南居民到... 绍兴十一年(1141)底,宋、金双方签订和议。此前,宋与金、伪齐的战争不断,淮东、淮西、京西、湖北四路经济遭到毁灭式破坏。和议后,此四路成为南宋的沿边地带,宋廷依赖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北方移民和江南居民到淮南四路开垦荒田。与此同时,宋廷在江南等地推行经界法,接着大规模出卖官田,为开发和治理沿边地区提供大量钱物,刺激了江南土豪前往江北垦荒。江南、江北的资源配置合理,南宋北部沿边地区的经济恢复很快,成绩斐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和议 北部沿边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和议后宋廷对军队的整治
3
作者 许起山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102,共12页
两宋之际,战争频仍,军队势力趁机扩张,将士行为恣肆,朝廷权威屡遭蔑视,军纪败坏,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干扰,民受其害。是时,南宋的御敌和平乱,端赖军中将士,对他们往往少罚多赏,一些将士变得更加骄横。宋金两国在绍兴十一年底达成和议,战争... 两宋之际,战争频仍,军队势力趁机扩张,将士行为恣肆,朝廷权威屡遭蔑视,军纪败坏,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干扰,民受其害。是时,南宋的御敌和平乱,端赖军中将士,对他们往往少罚多赏,一些将士变得更加骄横。宋金两国在绍兴十一年底达成和议,战争结束,宋高宗开始整治军队。宋廷对退伍将士主要以安抚为主,使其脱离军队后能够过上稳定的生活。但对军中将领却长期不予升迁,驳去其军功,收缩其权力。同时,严肃军纪,收回军队财权,限制军中自营经济,调整军队垦田策略,重回北宋时期崇文抑武的传统。经过一番整治,宋高宗牢牢控制了军队。军人地位与战前相比急剧下降,收入大幅度减少,才有了殿前司使臣施全刺杀宰相秦桧的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和议 宋高宗 军队 整治 崇文抑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绍兴和议”期间的文学生态
4
作者 沈松勤 《中文自学指导》 2007年第3期3-12,共10页
高宗和秦桧为了“绍兴和议”,在以严刑和峻罚摧残正论、禁锢政敌的同时,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歌功颂德的文化运动。作为决定“绍兴和议”期间文学生态的环境因子,这一高压政治既使创作主体锐气顿失,灵光耗散,卓识幽闭,呈观出集体怔忡症与... 高宗和秦桧为了“绍兴和议”,在以严刑和峻罚摧残正论、禁锢政敌的同时,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歌功颂德的文化运动。作为决定“绍兴和议”期间文学生态的环境因子,这一高压政治既使创作主体锐气顿失,灵光耗散,卓识幽闭,呈观出集体怔忡症与失语症,又诱发了其极易被政治异化的文化“基因”,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使之奔竞于适应高压政治的以歌功颂德为内涵的话语系统中,创作了汗牛充栋的谄诗谀文,文坛呈观出一派“弥望皆黄茅白苇”之势,成了宋代文学史程中的一个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兴和议 高压政治 歌功颂德 文学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兴和议新论
5
作者 任崇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隆兴和议是宋金双方继绍兴和议之后签订的第二个和议,历来为后世所訾议,一则云:“宋朝在完全有能力继续抵抗的情况下,凭空割去大片土地,达成了可耻的所谓和议。”一则云:“金国在卖国贼汤思退的配合下,再度获得了胜利。
关键词 完颜亮 隆兴和议 金国 绍兴和议 宋金 《金史》 张浚 皂角林 榷场 采石之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兴冤狱与南宋初年的政治变奏
6
作者 董春林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7-152,176,共6页
绍兴年间的群体性冤狱事件,并非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常规手段,而是一种游移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政治行为。贯穿于绍兴冤狱审刑过程始终的有罪推定思想,并没有使案发告讦行为及罪证脱离法律规则,即使是结案时的严刑罪名,也建构在即时的法... 绍兴年间的群体性冤狱事件,并非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常规手段,而是一种游移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政治行为。贯穿于绍兴冤狱审刑过程始终的有罪推定思想,并没有使案发告讦行为及罪证脱离法律规则,即使是结案时的严刑罪名,也建构在即时的法理基础上。绍兴冤狱法律解析背后的政治视点,可以归结为绍兴和议国策的即时实施,从而直接透露出南宋初年宋高宗政权不惜触动道德天平而制造冤狱的政治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冤狱 绍兴和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视域下南宋绍兴冤狱的政治取向
7
作者 董春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绍兴年间的群体性冤狱事件,并非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常规手段,而是一种游移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非规则政治行为。贯穿于绍兴冤狱审刑过程始终的有罪推定思想,并没有使案发告讦行为及罪证脱离法律规则,即使是结案时的严刑罪名,也是建构在... 绍兴年间的群体性冤狱事件,并非政治集团争权夺利的常规手段,而是一种游移于法律与政治之间的非规则政治行为。贯穿于绍兴冤狱审刑过程始终的有罪推定思想,并没有使案发告讦行为及罪证脱离法律规则,即使是结案时的严刑罪名,也是建构在即时的法理基础上。绍兴冤狱法律解析背后的政治视点,可以归结为绍兴和议国策的即时实施,从而直接透露出南宋初年宋高宗政权不惜触动道德天平而制造冤狱的政治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初年 冤狱 绍兴和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南宋孝宗朝初年与金人的和战——兼论对张浚和史浩的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何忠礼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6期102-106,共5页
本文通过对南宋孝宗朝初年与金人和战过程的论述,分析了张浚和史浩在这中间的不同态度。认为像张浚那样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只会高谈抗战的人,并非真正的抗战派;反之,像史浩那样知己知彼、以议和为策略,以抗战和收复失地为长期... 本文通过对南宋孝宗朝初年与金人和战过程的论述,分析了张浚和史浩在这中间的不同态度。认为像张浚那样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只会高谈抗战的人,并非真正的抗战派;反之,像史浩那样知己知彼、以议和为策略,以抗战和收复失地为长期奋斗目标的主守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浚 宋孝宗 《宋史》 完颜亮 绍兴和议 参知政事 民族心理 敌我力量 张木式 隆兴和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孝宗“恢复”图治述评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德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54-59,共6页
所谓“恢复”,是指南宋孝宗即位以后,为恢复北方失地和提高南宋在宋金关系中的地位而进行的军事的、外交的努力.在南宋历代帝王中,孝宗以锐意恢复倍受封建文人、史家的交口称誉,并且对孝宗的恢复不成无不表示痛惜之情.由于以往的论著对... 所谓“恢复”,是指南宋孝宗即位以后,为恢复北方失地和提高南宋在宋金关系中的地位而进行的军事的、外交的努力.在南宋历代帝王中,孝宗以锐意恢复倍受封建文人、史家的交口称誉,并且对孝宗的恢复不成无不表示痛惜之情.由于以往的论著对这一史实研究不够,记载又失于简略,使人们对孝宗恢复图治的情况缺乏了解.本文将对孝宗未竟的恢复事业进行考察,并对其恢复方略进行客观评价. 一、隆兴北伐及其失败要全面考察孝宗恢复的全过程及其成败得失,首先有必要对金朝完颜亮南侵以来宋金关系的发展作一个概略的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宋金关系 金朝 恢复热 隆兴和议 宋孝宗 北伐 绍兴和议 全过程 两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兵制改革及其特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其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5-67,共3页
邓小南认为,对"祖宗之法"的不断诠释过程,寄寓着士大夫们建树统治规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并折射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理想;而对于"祖宗之法"不恰当的倚重与抬高,则是酿成赵宋因循保守政风乃至关键时刻无所作... 邓小南认为,对"祖宗之法"的不断诠释过程,寄寓着士大夫们建树统治规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切期望,并折射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理想;而对于"祖宗之法"不恰当的倚重与抬高,则是酿成赵宋因循保守政风乃至关键时刻无所作为的重要原因之一。葛金芳认为,宋代虽然仍以农业立国,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之基础上,已经生长出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张其凡认为,宋代兵制改革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军队的职业化、雇佣化;军权直接隶属于皇帝,军队成为皇帝的私兵;军队领导机构的多元化;重视禁军的选拔、补充和教阅,严阶级,劳其力;以及在兵力配置上"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等方面。何忠礼认为,北宋的科举改革不仅有利于政治的清明和中央集权的巩固,而且还推动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繁荣与进步,其所获实效确实不容低估。李华瑞认为,士大夫们在王安石变法中所表现出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变法措施中显现出的近现代社会经济理念的诸多端倪,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其表现在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要远大于当时变法无论成败与否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制改革 宋代 熙丰变法 战争形势 绍兴和议 宋太祖 宋真宗 宋神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的和战之论与“规模”说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山松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4期107-110,共4页
本文根据南宋有关和战问题的言论与事例,指出对于宋人的和战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主和未必就是投降,主战也未必对恢复事业有利。文章还结合对南宋“规模”说的述评,提出恢复、投降与和、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原则问题,... 本文根据南宋有关和战问题的言论与事例,指出对于宋人的和战之说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主和未必就是投降,主战也未必对恢复事业有利。文章还结合对南宋“规模”说的述评,提出恢复、投降与和、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原则问题,而后者是策略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关系 《宋史》 抗金恢复 李纲 史弥远 宋高宗 绍兴和议 黄山松 辛弃疾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孝宗的中兴之道鉴示
12
作者 卞开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4,共3页
在宋代历史上,南宋孝宗赵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史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赵是“已趋式微”的宗室弟子,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被宋高宗选中,意外成为皇位继承人。继位后,宋孝宗立志恢复中原,中兴国家,表现出与宋高宗偏安一隅、... 在宋代历史上,南宋孝宗赵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史称“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赵是“已趋式微”的宗室弟子,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他被宋高宗选中,意外成为皇位继承人。继位后,宋孝宗立志恢复中原,中兴国家,表现出与宋高宗偏安一隅、苟且偷生截然不同的进取气象。在其统治时期,国内秩序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由此开创了南宋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史称“乾淳之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太祖赵匡胤 皇位继承 虞允文 道鉴 偏安一隅 采石之战 绍兴和议 主战派 军事力量 胡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靳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4期56-61,共6页
从1120年到1142年,由于宋、金都忙于战事,虽然双方对建立榷场贸易的问题进行了商讨,但此时尚不具备建立榷场所需的和平环境,因此,直到绍兴和议后的1142年五月,双方榷场贸易才建立起来。“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 从1120年到1142年,由于宋、金都忙于战事,虽然双方对建立榷场贸易的问题进行了商讨,但此时尚不具备建立榷场所需的和平环境,因此,直到绍兴和议后的1142年五月,双方榷场贸易才建立起来。“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因为当时宋金双方是互相对立的并存政权,彼此互称南朝、北朝,互不统属,这种关系决定了宋金之间诸关系的确定,都是以政治、军事为基点和指导思想的。考察宋金榷场贸易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榷场 贸易交往 宋金 绍兴和议 指导思想 军事 政治 经济的 特点 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14
作者 任崇岳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89,共9页
综观金国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宋金之间桴鼓相攻之时多,朗月霁风之时少,远不如宋辽关系融洽和谐。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于蔡州,从此,这个女真族建立的国家便销声匿迹于史乘之上。全面论述宋金关系,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说清楚的,本文只就宋... 综观金国一百二十年的历史,宋金之间桴鼓相攻之时多,朗月霁风之时少,远不如宋辽关系融洽和谐。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于蔡州,从此,这个女真族建立的国家便销声匿迹于史乘之上。全面论述宋金关系,不是一篇短文所能说清楚的,本文只就宋金关系中争论较多的几个问题略陈己见,以期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关系 宋辽关系 女真族 二十年 陕西 绍兴和议 河南 金国 韩世忠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敦儒的晚期隐逸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叔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4期78-82,24,共6页
朱敦儒是以隐逸词人“世外希真”扬名于世的①。一部《樵歌》正为其隐逸风致写照。朱敦儒先后曾有过两次隐居生活,南渡前隐于洛川,致仕后隐于嘉禾。与此相适应,他的隐逸词也可以分作早期隐逸词和晚期隐逸词。不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 朱敦儒是以隐逸词人“世外希真”扬名于世的①。一部《樵歌》正为其隐逸风致写照。朱敦儒先后曾有过两次隐居生活,南渡前隐于洛川,致仕后隐于嘉禾。与此相适应,他的隐逸词也可以分作早期隐逸词和晚期隐逸词。不过,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他的晚期作品都大大超过他的早期作品。本文试对他的晚期隐逸词作一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敦儒词 隐逸词 致仕 嘉禾 绍兴和议 社会风尚 政治环境 江南 统治者 反对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散关遗址小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仲操 《人文杂志》 1985年第6期74-75,共2页
关于古散关遗址,流行的说法是在大散岭上。但从文献记载来看,散关地址是不固定的,所有关址都在沿散谷水(即清姜河)的谷道里。《后汉书·顺阳怀侯嘉传》“岑引北入散关”下,李贤注谓:“散关故城在陈仓南十里,有散谷水因取名焉。”这... 关于古散关遗址,流行的说法是在大散岭上。但从文献记载来看,散关地址是不固定的,所有关址都在沿散谷水(即清姜河)的谷道里。《后汉书·顺阳怀侯嘉传》“岑引北入散关”下,李贤注谓:“散关故城在陈仓南十里,有散谷水因取名焉。”这是汉代散关的地址,约当今益门镇附近,所守是在散谷水的下游。《水经注》记散关在扞水(即清姜河)成东北流向的地段,这是南北朝时的散关,应在益门镇至观音堂之间,所守在中游。《括地志》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大散关 陈仓 伐宋 观音 元史 绍兴和议 蒙古 顺阳 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前期的财政亏空与度牒出卖述补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庠 《齐鲁学刊》 1988年第3期42-47,共6页
有关宋代僧道度牒的出卖及其与宋代经济的关系问题,历来受到研究宋代财政者的注意,田光烈先生并曾有专文作过综合的论述。但学者所述于南宋部分多从简略,且在史实的征引方面不无可议之处,故今试就个人所见,再对南宋前期,主要是高、孝两... 有关宋代僧道度牒的出卖及其与宋代经济的关系问题,历来受到研究宋代财政者的注意,田光烈先生并曾有专文作过综合的论述。但学者所述于南宋部分多从简略,且在史实的征引方面不无可议之处,故今试就个人所见,再对南宋前期,主要是高、孝两朝的财政亏空与度牒出卖问题作一些补充论述,以期拾遗补阙,或不为无益。宋代国家财政,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史上,可说是最困难的时期,这在南宋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南宋偏安王朝以一隅之地,豢养着数量同北宋不相上下的百万军队及数量一度超过北宋一倍的数万名官吏,其支费之巨可以想见。而定都临安后,宫禁等土木之役又渐次兴起,各项繁杂的祭祀活动也很快恢复,花费动辄数千万贯。为满足愈衍愈众的大批皇室宗亲的享乐,每年也要拨出上千万贯。而统治者的贪污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前期 度牒 绍兴和议 中国封建王朝 财政危机 宋代经济 补充论述 发展史 祭祀活动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代的市场和商业及其与宋之间的互市 被引量:2
18
作者 林文益 《财贸研究》 1988年第2期58-65,共8页
一、金代的市场和商业 (一)金代的市场 女真族自阿骨打建立金国以后,社会经济比之过去有很大发展,但主要以游牧为主,靠近中原地区则农牧兼作,虽然已经有交换,但“其市无钱,以物博易。”①许元宗出使金国时记载:“无市井,买卖不用钱,惟... 一、金代的市场和商业 (一)金代的市场 女真族自阿骨打建立金国以后,社会经济比之过去有很大发展,但主要以游牧为主,靠近中原地区则农牧兼作,虽然已经有交换,但“其市无钱,以物博易。”①许元宗出使金国时记载:“无市井,买卖不用钱,惟以物相贸易。”②北宋微宗政和五年(1115)、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为金,以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为都城。北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灭辽,成为东北地区强国。相继南侵破宋,侵入中原黄淮流域,南宋偏安。绍兴和议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阿骨打 绍兴和议 女真族 北宋徽宗 元宗 榷场 宣和 金宣宗 河东北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玠治蜀刍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汉生 骆兆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83-89,共7页
绍兴十年(1141),南宋朝廷和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将大散关(陕西宝鸡县南)沿汉水、淮河以北的土地,拱手送给金国,并岁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换得苟安江左,继续过那“且把杭州当汴州”的追欢逐乐的日子.正当金国对南宋进行... 绍兴十年(1141),南宋朝廷和金国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将大散关(陕西宝鸡县南)沿汉水、淮河以北的土地,拱手送给金国,并岁贡白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换得苟安江左,继续过那“且把杭州当汴州”的追欢逐乐的日子.正当金国对南宋进行军事打击和经济掠夺的时候,北方蒙古族强大起来了,其领袖铁木真在斡难河会盟各部酋长,被推为成吉思汗后,始建成统一的蒙古族国家.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蒙古族 整顿吏治 四川人民 治蜀 宋王朝 金国 绍兴和议 经济掠夺 成吉思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史稿》评介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规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由何忠礼、徐吉军两位先生所著的《南宋史稿》一书已于1999年4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此表示祝贺。两宋立国三百二十年(960~1279),其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刚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是隋... 由何忠礼、徐吉军两位先生所著的《南宋史稿》一书已于1999年4月由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在此表示祝贺。两宋立国三百二十年(960~1279),其中,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南宋一百五十三年,刚刚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是隋、唐封建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但是,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绍兴和议 欧阳修 贾似道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社会 《习学记言序目》 宋史研究 宋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