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85—2000年中国育龄妇女和生育旺盛年龄段妇女的结构变动
1
作者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6期60-61,共2页
人口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一般生育率,在妇女平均预期终身生育水平和生育间隔基本稳定或变动不大,即生育模式没有多大改变的条件下,根据受育龄妇女人数,尤其是受生育旺盛和较旺盛年龄段妇女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大小而产生不同幅度或方向...
人口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一般生育率,在妇女平均预期终身生育水平和生育间隔基本稳定或变动不大,即生育模式没有多大改变的条件下,根据受育龄妇女人数,尤其是受生育旺盛和较旺盛年龄段妇女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大小而产生不同幅度或方向的波动,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将归属非稳态人口的范畴中,这是做人口分析时,决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年底为计算时间口径的育龄妇女人数,生育旺盛期间各年龄段妇女数,随着时间变化,其变动如下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年龄段
人口结构变动
终身生育水平
生育
模式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人口分析
非稳态
年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孩次递进比及其在中国人口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解振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36,共6页
本世界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给困难重重的人口控制又增添了一份困难,人口的年龄结构朝着不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大批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自1985年起先后涌进了生育队伍.这一历史性的人口...
本世界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给困难重重的人口控制又增添了一份困难,人口的年龄结构朝着不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大批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自1985年起先后涌进了生育队伍.这一历史性的人口变动以其迅猛的势头,迅速地改变着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和婚姻结构,改变着已婚妇女的孩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次
终身生育水平
发展指数
省区
育龄妇女
初婚率
中国人口
生育
率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孩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八十年代人口控制基本估计与若干学术焦点问题辨析
3
作者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20,共9页
截止到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发表,80年代全国大陆历年人口总数与自然变动指标,国家统计局都已公布。仅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0年代全国历年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来分析,是不难得出80年代较70年代末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结论。...
截止到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发表,80年代全国大陆历年人口总数与自然变动指标,国家统计局都已公布。仅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0年代全国历年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来分析,是不难得出80年代较70年代末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结论。 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全国大陆总人口(以下特指全国人口)113368万,相对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全国总人口100818万,只要稍加推算,客观数值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1982年人口普查之后的历年全国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普遍偏低。尤其是1988年至1990年的三年间,自然变动指标差异则更加明显。准确地推算两次人口普查间的历年全国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既是科学分析80年代人口控制的基本依据,也是80年代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数据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和
生育
率
人口普查
人口控制
终身生育水平
抽样调查
变动指标
生育
模式
自然增长率
育龄妇女
出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85—2000年中国育龄妇女和生育旺盛年龄段妇女的结构变动
1
作者
马瀛通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中心
出处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6期60-61,共2页
文摘
人口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和一般生育率,在妇女平均预期终身生育水平和生育间隔基本稳定或变动不大,即生育模式没有多大改变的条件下,根据受育龄妇女人数,尤其是受生育旺盛和较旺盛年龄段妇女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大小而产生不同幅度或方向的波动,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将归属非稳态人口的范畴中,这是做人口分析时,决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前提。以年底为计算时间口径的育龄妇女人数,生育旺盛期间各年龄段妇女数,随着时间变化,其变动如下所述。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年龄段
人口结构变动
终身生育水平
生育
模式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人口分析
非稳态
年龄结构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孩次递进比及其在中国人口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
3
2
作者
解振明
机构
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36,共6页
文摘
本世界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动给困难重重的人口控制又增添了一份困难,人口的年龄结构朝着不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的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动:大批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自1985年起先后涌进了生育队伍.这一历史性的人口变动以其迅猛的势头,迅速地改变着育龄妇女的年龄结构和婚姻结构,改变着已婚妇女的孩次结构.
关键词
孩次
终身生育水平
发展指数
省区
育龄妇女
初婚率
中国人口
生育
率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孩次结构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八十年代人口控制基本估计与若干学术焦点问题辨析
3
作者
马瀛通
机构
中国人口情报研究中心
出处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2-20,共9页
文摘
截止到1990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发表,80年代全国大陆历年人口总数与自然变动指标,国家统计局都已公布。仅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0年代全国历年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来分析,是不难得出80年代较70年代末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结论。 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全国大陆总人口(以下特指全国人口)113368万,相对1982年人口普查时的全国总人口100818万,只要稍加推算,客观数值反映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1982年人口普查之后的历年全国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普遍偏低。尤其是1988年至1990年的三年间,自然变动指标差异则更加明显。准确地推算两次人口普查间的历年全国人口数与自然变动指标,既是科学分析80年代人口控制的基本依据,也是80年代人口增长控制呈反弹态势的数据说明。
关键词
总和
生育
率
人口普查
人口控制
终身生育水平
抽样调查
变动指标
生育
模式
自然增长率
育龄妇女
出生率
分类号
C924.2 [社会学—人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85—2000年中国育龄妇女和生育旺盛年龄段妇女的结构变动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孩次递进比及其在中国人口分析中的应用
解振明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八十年代人口控制基本估计与若干学术焦点问题辨析
马瀛通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