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让体育精神植根于心——大学体育终身意识的培养要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曹在池
-
机构
鲁东大学体育学院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第24期178-179,共2页
-
文摘
高校的体育教育,是强化学生身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为了让学生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社会发展,教师必须要创新体育教育的思想与方式。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为了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养成体育训练的习惯,需要进一步探讨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要点,只有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全。
-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教育
终身体育意识
-
分类号
G80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黄小龙
-
机构
福建省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
出处
《教师》
2024年第15期78-80,共3页
-
文摘
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应实行的生活理念。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对终身体育行为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体育教学,要将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作为重要任务,落实到日常的课程教学中。文章作者在分析终身体育意识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缺乏的现状与表现,着重阐述立足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让终身体育意识引领中职学生的健康行为。
-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中职体育
体育兴趣
体育社团
-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
- 3
-
-
作者
蒋永泉
-
机构
福建经贸学校
-
出处
《教师》
2024年第31期78-80,共3页
-
文摘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释放消极情绪,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与体育素养。文章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以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中职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体育品德与核心素养,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策略
-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
被引量:38
- 4
-
-
作者
李卫国
李康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部
-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3,共2页
-
文摘
通过文献资料、访问调查 ,探讨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对策。提出除选项课与俱乐部教学形式外的其他有效措施 :树立“休闲体育”观念 ;培养体育消费意识 ;发展对某项目的浓厚兴趣 ;
-
关键词
大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消费
休闲体育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sports consumption
leisure sports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改革大学体育教学
被引量:26
- 5
-
-
作者
余平
孙竞波
-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体育部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2,共2页
-
-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体育教学
体育锻炼意识
培养
适宜
迅速发展
中国
健康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161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3
- 6
-
-
作者
刘英
-
机构
五邑大学体育部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48,共3页
-
文摘
积极探索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
Keywords
P.E. teaching,Life long P.E. consciousness,Cultivation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探析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及制约因素归因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张素霞
杜伯武
-
机构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9-160,共2页
-
文摘
本文依据成人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从科学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积极推进学校体育社会化等层面,对成人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及其制约因素归因,并进行了简要探讨与分析。
-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制约因素
归因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培养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索
被引量:21
- 8
-
-
作者
周辉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
-
出处
《体育学刊》
2000年第5期36-38,共3页
-
文摘
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运动 ,兴起全民锻炼的高潮。高校体育如何适应这一形势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已经显得非常重要了。文章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并与全民健身接轨进行了实验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
-
关键词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高校大学生
体育教学改革
全民健身运动
高校体育
探索
锻炼
实验
高潮
-
Keywords
university student
exercise prescription
physical fitness
sports consciousness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
被引量:7
- 9
-
-
作者
沈洪钧
-
机构
襄樊学院体育系
-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5,共2页
-
文摘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培养,而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础,而终身体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其核心是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对于学校体育改革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
高校
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
-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4
- 10
-
-
作者
陈晓芝
-
机构
湖北中医学院体育部
-
出处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3-85,共3页
-
文摘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旨在通过阐述终身体育的概念、高校体育文化及高校体育的价值,明确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指出高校体育要从多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
关键词
大学生
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lifelong sport
lifelong sports awareness
cultivating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8
- 11
-
-
作者
张华文
-
机构
宿迁学院
-
出处
《体育科技》
2005年第4期91-93,96,共4页
-
文摘
对终身体育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其意义做了简要阐述,并从教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及激发锻炼动机等方面入手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看法。
-
关键词
培养
学校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
Keywords
train
school P.E.
awareness of lifelong P.E.
-
分类号
G807.0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参加体育协会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陈文东
-
机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
出处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3-95,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本校204名体育协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体育协会对大学生终身体育和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中开设体育协会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满足他们对体育教育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满足他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为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关键词
体育协会
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能力
-
Keywords
athletic association
lifetime athletic eonsciousness
athletic ability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王梓媛
-
机构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5期132-132,共1页
-
文摘
高职学校是培养教育人才、师资力量的重要基地,因此,体育课教学除正常的满足其身心发展的要求之外,还要致力于发展与未来职业有关的名项能力。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同时它还是一种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由于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使得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成为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浅析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崔浩
-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第6期89-89,95,共2页
-
文摘
大学的体育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的最后一个体育教学环节,它不仅能够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活动的进行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但是大学体育教学也是最不受重视的一个学科,在学科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本文笔者在分析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基础上,探究如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
关键词
大学体育教学
终身体育意识
重要性
途径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论健康快乐体育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郑海娟
-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第13期58-59,共2页
-
文摘
健康快乐体育是21世纪倡导的一种先进教育理念,也是学校贯彻执行、师生热爱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框架、教条、固有、守旧的教学模式,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新理论知识和教学理念、掌握新的信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特有的教学观念,使学生在平等、自主、互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享受健康快乐体育带给他们的乐趣和兴趣,使他们在健康快乐的体育锻炼氛围里找到锻炼的源泉,从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本文试通过健康快乐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论述,提出终身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起大家对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视,并从中获得通过体育锻炼带来的健康成效,使健康快乐体育成为人们终身锻炼重要途径。
-
关键词
健康快乐体育
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高校体育改革中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思考和体会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孙赫男
-
机构
贵州理工学院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3期180-181,共2页
-
文摘
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改革的主旋律,终身体育理念要求学生将体育锻炼贯彻终身,并主动学习和采用多种形式的锻炼方式和教育模式。本文分析了终身体育思想的内涵与价值,探索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问题,总结高校体育改革背景下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方法。
-
关键词
高校体育改革
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生
教育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大学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3
- 17
-
-
作者
张伟
-
机构
衡水学院体育学院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第14期187-188,共2页
-
文摘
体育改革的深入进行,让健康教育理念在大学教育中建立,体育教育更加重视学生运动习惯和体育意识的形成。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终身体育意识,强调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重要价值,并提出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
关键词
大学体育
体育教育
大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培养策略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3
- 18
-
-
作者
郑星
-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体育教研室
-
出处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55-57,共3页
-
文摘
实施素质教育 ,在我国教育界已形成了共识。在推进和发挥素质教育作用的同时 ,对大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分析 。
-
关键词
大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素质教育
体育锻炼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优化体育教学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刍探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潘小华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汾湖高级中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9年第7期61-62,共2页
-
文摘
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奠定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在理论层面深化学生的认知,在实践层面开展竞赛活动,在评价层面立足于全面多维的评价方式。
-
关键词
高中体育
终身意识
核心素养
习惯
-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
- 20
-
-
作者
董晓东
-
机构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年第8期81-81,共1页
-
文摘
高职院校体育属于学校体育教育的终极环节,也是链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关键的一环,还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培训技能的重要阶段和绝好时期。因此,怎样树立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就是学校和体育工作者的最重要的职责。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要通过不同渠道、不同方位、不同形式,有针对的引起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热情,形成习性,教导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和自我保健,夯实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石,以满足当代素质教育、社会发展和未来生活的要求。
-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终身意识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