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按国际准则计算的中国终端用能和能源效率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庆一 《中国能源》 2006年第12期5-9,共5页
本文论述能源平衡统计的国际准则及中国能源平衡存在的问题。按国际准则计算了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量和结构以及物理能源效率。2005年,按国际准则计算的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1307Mtce,其中农业占4.4%,工业58.6%,交通运输16.3%,民用、商业... 本文论述能源平衡统计的国际准则及中国能源平衡存在的问题。按国际准则计算了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量和结构以及物理能源效率。2005年,按国际准则计算的中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1307Mtce,其中农业占4.4%,工业58.6%,交通运输16.3%,民用、商业和其他20.7%。中国物理能源效率(热效率)为36.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8个百分点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平衡 终端能源消费 能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端用能产品十年能效发展路
2
作者 贺婷婷 彭妍妍 张超然 《制冷与空调》 2016年第1期76-80,共5页
终端用能产品是国家相关重点节能制度和政策的主要关注对象,本文依托能效标识备案信息系统中的权威数据,从制冷空调、家电产品、电子和办公设备、工业设备、照明产品等各领域依次分析其能效水平和市场结构历史演变情况,以期全面呈现终... 终端用能产品是国家相关重点节能制度和政策的主要关注对象,本文依托能效标识备案信息系统中的权威数据,从制冷空调、家电产品、电子和办公设备、工业设备、照明产品等各领域依次分析其能效水平和市场结构历史演变情况,以期全面呈现终端用能产品行业10年来能效发展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用能产品 能效水平 市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的路径及建议
3
作者 李希南 韩超 《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3期38-41,共4页
提升清洁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是实现经济脱碳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方式。本文梳理了北京市终端用能电气化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了提升电气化水平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的路径,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建议,助力本市率先... 提升清洁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是实现经济脱碳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方式。本文梳理了北京市终端用能电气化现状及最新进展,分析了提升电气化水平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了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的路径,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建议,助力本市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用能 电气化水平 双碳目标 能源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家庭终端用能约束模型研究
4
作者 彭先见 龙恩深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2年第2期126-131,共6页
将影响城镇住宅用能终端能耗的影响参数归结于三个约束性指标:用能设备功率、用能时间、设备综合运行率,并分析了各个约束与这三个约束性指标的关系,提出了城镇家庭用能终端约束模型。
关键词 建筑节能 用能终端 约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
5
作者 王振杰 胡超 +1 位作者 聂志喜 张远帆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69,共10页
针对现有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存在误差积累并且定位与航向精度较低,从而导致PD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改进的PDR(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iPDR定位方法,将GNS... 针对现有行人航位推算(PDR)方法存在误差积累并且定位与航向精度较低,从而导致PDR/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组合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改进的PDR(iPDR)/GNSS组合导航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iPDR定位方法,将GNSS载波相位历元差分技术计算的航向角引入PDR航向估计中,减小由陀螺漂移引起的航向累积误差。其次,基于因子图优化将GNSS绝对位置与iPDR定位结果相融合。最后,利用智能手机采集的实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DR方法相比,iPDR方法的定位精度提高了62.0%,航向精度提高了33.7%;与基于卡尔曼滤波的iPDR/GNSS组合方法相比,基于因子图优化的iPDR/GNSS方法在定位精度上提高了39.8%,有效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行人航位推算 组合导航 智能移动终端 载波相位差分 因子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
6
作者 陈维义 何凡 +1 位作者 王哲 董理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112,共10页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撞角和能量消耗等因素构建了最优制导问题;通过定义零控脱靶量对状态方程降阶,得到了简化后的最优制导问题;基于变分法求解出了COPGL-CTIA的制导指令。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COPGL-CTIA的制导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制导律,COPGL-CTIA能够降低防御导弹所需过载、提高拦截精度和实现终端碰撞角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 最优制导 预测制导 终端碰撞角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终端铅封缺陷超声图像卷积神经网络识别
7
作者 方春华 周固 +4 位作者 邵斌 胡冻三 夏荣 欧阳本红 普子恒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共8页
高压电缆终端铅封因安装工艺不当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会出现孔洞、脱粘或裂缝等缺陷,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为解决传统超声检测铅封缺陷是因通过人工观察超声图像而存在的效率和准确率偏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 高压电缆终端铅封因安装工艺不当以及在外力作用下会出现孔洞、脱粘或裂缝等缺陷,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稳定运行。为解决传统超声检测铅封缺陷是因通过人工观察超声图像而存在的效率和准确率偏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压电缆终端铅封缺陷超声图像识别方法,可以自动从铅封缺陷超声图像中学习特征并完成缺陷分类识别。建立了4种典型铅封缺陷超声图像样本库,搭建了铅封缺陷超声图像识别模型,采用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超声图像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卷积神经网络试验参数,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出铅封不同类型缺陷,准确率可以达到100%,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抗干扰能力强,对铅封缺陷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在实际的终端铅封缺陷检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终端 铅封 超声图像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矩阵Toeplitz特性的5G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设计
8
作者 冯雪林 石晶林 +1 位作者 戴曼 刘林 《高技术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对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移动通信处理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基带信道估计算法的高性能和低复杂度设计、矩阵处理动态范围提出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相关矩阵托普利兹(Toeplitz)特性的信道估计算法。依据信道的相干带宽特性计算信道相关矩阵并保留必要的较低矩阵阶数;基于相关矩阵的Toeplitz特性设计低复杂度的递归求逆算法,并针对加权矩阵乘法的元素重复性将矩阵乘法化简为矩阵点乘,简化加权矩阵运算;同时引入跟踪信噪比变化的缩放补偿因子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分别进行缩放和补偿。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可在达到优异的信道估计性能条件下,有效降低运算复杂度,并极大降低算法矩阵处理的动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终端基带 信道估计 均方根 托普利兹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研究
9
作者 侯涛 魏建鹏 牛宏侠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50,共13页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扰动以及速度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以预设性能控制理论和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的速度控制方法。首先,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的内部和外部的未知干扰进行估计和补偿;然后,通过采用预设性能函数把系统跟踪误差转换为一个变化误差,并控制变化误差在一定的范围,间接保证了系统跟踪误差始终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其次,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面和高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速度控制律,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系统误差可以在有限时间内收敛于平衡点;最后,结合CRH3型列车参数和郑西高铁中西安北站—渭南北站段(950.620~1010.970km)实际线路数据,分别在没有干扰和有白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对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预设性能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的高速列车控制方法对速度和位移的跟踪精度较自抗扰的控制方法和非奇异终端滑模的控制方法有显著的提高,且对列车受到的干扰能够精确地估计和补偿,实现了对列车的运行期望曲线的高精度跟踪。该研究可以提高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为高速列车提供一种新的速度控制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预设性能控制 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高速列车 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在终端本地部署的解决方案与发展研究
10
作者 戴国华 武晓鸽 詹文浩 《移动通信》 2025年第3期100-106,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DeepSeek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深入探讨了DeepSeek在终端本地部署的背景、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从硬件适配、端网协同、多模型适配和完整体验交付四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DeepSeek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开源大模型,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深入探讨了DeepSeek在终端本地部署的背景、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并从硬件适配、端网协同、多模型适配和完整体验交付四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建议。首先硬件适配通过量化压缩和多线程并行化技术,可显著降低模型对硬件资源的需求;端网协同能力适配借助边缘计算技术和智能调度算法,可有效减少网络延迟和带宽占用;多模型适配与混合式AI能力的构建,可提升终端设备在多样化应用场景中的灵活性;完整体验交付与产品创新则实现了用户体验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还分析了DeepSeek在智能家居、智能驾驶和工业检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DeepSeek在终端设备上的高效部署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本地部署 硬件适配 端网协同 AI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镍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的W波段波导终端
11
作者 张博 张勇 朱华利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对镍波导在亚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损耗进行测量,并设计一款基于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的波导终端,用于多端口波导器件测量和功分器端口隔离。该波导采用简单紧凑的反对称矩形探针结构将电磁能量从波导高效耦合至微带,随后传输至梳状的S... 对镍波导在亚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损耗进行测量,并设计一款基于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的波导终端,用于多端口波导器件测量和功分器端口隔离。该波导采用简单紧凑的反对称矩形探针结构将电磁能量从波导高效耦合至微带,随后传输至梳状的SSPPs终端。其中,微带电路和SSPPs电路制作在一个石英衬底上,金属电路为电镀的金属镍。利用SSPPs的带阻和金属镍的高频高损耗特性,实现了电磁能量的衰减和吸收。在W波段(75~110GHz)对所提出的镍SSPPs波导终端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W波段,该波导终端的回波损耗超过15 dB,对应的电磁吸收率超过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吸收 匹配负载 波导终端 波导过渡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培育探究
12
作者 卢冬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在当今时代下,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教育领域中,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应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通过移动... 在当今时代下,移动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教育领域中,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应用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通过移动终端的有效使用,以提升当前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通过探究移动终端在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应用,可为高校英语教师提供更加科学且实用的教学方案,使英语专业的教学在创新与发展方面得到深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终端 应用型高校 英语专业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和博弈的终端区飞机进场排序优化
13
作者 廖勇 赵世昌 +1 位作者 吴煜昕 张丹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93-97,107,共6页
随着航空需求增长,中国推进多机场终端区的构建,如“一市两场”计划。然而,多机场终端区的扩展带来了进场排序混乱和拥堵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机场终端区飞机进场排序模型。为减少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通过零和博弈理论平衡机... 随着航空需求增长,中国推进多机场终端区的构建,如“一市两场”计划。然而,多机场终端区的扩展带来了进场排序混乱和拥堵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机场终端区飞机进场排序模型。为减少权重确定的主观性,通过零和博弈理论平衡机场、航空公司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的目标,将零和博弈模型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选择最优目标函数和解,并结合多个目标函数及其权重,实现混合策略Nash均衡,得到客观权重。最终通过精英保留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并在某终端区进行实例验证。结果显示,相比传统多目标优化方法,零和博弈模型有效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实现了三方的Nash均衡,优化了排序过程,提高了终端区域的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场终端 飞机进场排序 零和博弈 精英保留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5年AI终端发展呈现八大趋势
14
作者 程贵锋 《通信世界》 2025年第1期28-29,共2页
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已然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持续重塑生活、变革生产方式,并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大模型在终端侧变现已成为行业共识,AI终端将成为驱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对整个行业发展趋... 当前,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已然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持续重塑生活、变革生产方式,并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大模型在终端侧变现已成为行业共识,AI终端将成为驱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对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芯片、操作系统、终端厂商到运营商,从软件到硬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入局大模型和AI终端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发展趋势 产业变革 行业共识 人工智能 终端厂商 新业态 AI 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臂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迭代学习轨迹跟踪控制研究
15
作者 陈涛 李晓娟 +1 位作者 刘建璇 王立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5,147,共12页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融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为保证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设计采用饱和函数趋近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 针对机械臂建模参数精准性与扰动不确定性的精确轨迹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与迭代学习控制相融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为保证跟踪误差的收敛速度,避免收敛中的奇异性问题,设计采用饱和函数趋近律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其次,为进一步提高轨迹跟踪精度,设计误差迭代学习控制器,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收敛性分析。最后,在Simulink软件中搭建所提方法的控制系统,进行迭代控制与对比控制仿真实验,并同步开展机械臂跟踪控制真机实验。结果表明:在迭代实验中,关节最大平均稳态误差提升了72%;在对比实验中,与比例微分(PD)型迭代学习控制和PD型线性滑模控制相比,最大平均稳态误差分别提升了97%、51%,最大响应调整时间分别减少70%、50%;在真机实验中,机械臂跟踪误差稳定在[-0.05,0.05] rad区间内。实验结果充分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为解决机械臂轨迹跟踪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迭代学习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56可控震源采集终端的研制和应用
16
作者 王光德 刘志刚 +2 位作者 刘小峰 法炜 曹文娟 《物探装备》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可控震源数字化平台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终端(以下简称采集终端)是新研发用于对EV-56可控震源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的车载设备,采集终端能够结合EV-56可控震源的CAN总线系统对可控震源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同时还能够扩展采... 可控震源数字化平台系统的实时数据采集终端(以下简称采集终端)是新研发用于对EV-56可控震源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的车载设备,采集终端能够结合EV-56可控震源的CAN总线系统对可控震源运行状态进行实时采集,同时还能够扩展采集独立的外部RS485类型传感器数据。通过4G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通讯等方式进行信息传输,采集终端采用基于MQTT的网络通讯协议对数据在采集终端和服务器平台间进行传输。本文就EV-56可控震源CAN电路系统特点、采集终端的接口扩展功能、数据通讯特点、MQTT通讯协议以及初步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终端卫星通讯 CAN总线电路系统 MQTT M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设备报修重复信息抽取研究
17
作者 李晖 秦广久 +2 位作者 王明刚 王立辉 谭启忠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7期81-84,89,共5页
高校设备报修数据具有多模态和复杂性的特征,当数据量过大而不能存储在单个节点时,需要对数据增量压缩,以实现对故障信息的多层级转达,但增量压缩会产生重叠增量,只关注关键词频次而不考虑零散化的多维度特征,会导致重复信息抽取的F1分... 高校设备报修数据具有多模态和复杂性的特征,当数据量过大而不能存储在单个节点时,需要对数据增量压缩,以实现对故障信息的多层级转达,但增量压缩会产生重叠增量,只关注关键词频次而不考虑零散化的多维度特征,会导致重复信息抽取的F1分数较低。故提出基于移动终端的高校设备报修重复信息抽取研究。设计一种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该协议通过报修信息格式标准化和压缩处理,以解决数据量不断增大的问题,优化移动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将压缩后的报修信息从移动终端传输至服务器,提取并整合包括关键词频次、文本长度、平均句子长度以及语义特征在内的多维度零散化报修信息特征,并输入到SVM模型中,实现重复信息抽取。测试结果显示,应用所设计方法后报修重复信息抽取的F1分数最大值达到了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修信息 高校设备 特征提取 重复信息抽取 移动终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非奇异终端和超螺旋滑模扰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
18
作者 梁庭福 李鑫帅 +1 位作者 王鹏康 毛汉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6-203,共8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在运行过程中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会因参数时变和外部扰动导致控制性能下降严重,传统线性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收敛速度慢、存在抖振...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在运行过程中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会因参数时变和外部扰动导致控制性能下降严重,传统线性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 SMC)收敛速度慢、存在抖振等问题,设计了层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hierarchical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HNSTSMC),以线性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 PID)滑模面作为内环、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面为外环构建层次滑模面,采用改进型趋近律,保证速度跟踪误差全局快速收敛;为了进一步提高层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与减小抖振,利用超螺旋滑模扰动观测器(super-twisting sliding mode disturbance observer, STSMDO)对控制器中存在的未知量在线辨识并进行前馈补偿。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对PI控制、传统滑模控制、层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基于改进型负载转矩观测器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NFTSMC+LTOB)和HNSTSMC+STSMDO复合滑模控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NSTSMC+STSMDO复合控制在电机空载情况下,额定转速响应无超调、调节时间为0.013 s,突加2 N·m负载情况下,最大速度波动为130 r/min,恢复时间为0.004 5 s,带载切换到0.5倍额定转速,调节时间为0.127 s,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层次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 超螺旋滑模扰动观测器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本安型车载终端的设计
19
作者 徐希宝 李新 +2 位作者 方世巍 喻川 范成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1期21-23,共3页
设计选用MT6739模块作为智能交互处理平台,选用STM32F207VET6单片机为外围接口通信处理芯片,通过4G、Wi-Fi信号与矿用网络进行数据上传,通过485、CAN总线与定位基站、外设进行数据交换,通过AHD/CVBS信号接收最多4路摄像头/热成像仪信号... 设计选用MT6739模块作为智能交互处理平台,选用STM32F207VET6单片机为外围接口通信处理芯片,通过4G、Wi-Fi信号与矿用网络进行数据上传,通过485、CAN总线与定位基站、外设进行数据交换,通过AHD/CVBS信号接收最多4路摄像头/热成像仪信号并以LCD屏实时显示。与功能单一的车载终端相比,该系统有集成度高、接口丰富等优点,可广泛用于各种矿用机械,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6739模块 车载终端 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三维数据底板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赵得意 周婉 +4 位作者 孙瑞敏 邱芬 黄一昀 黄云 时开鑫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7期39-42,共4页
该研究聚焦于数字孪生三维数据底板在移动终端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其技术架构、功能特点及在水利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探讨移动终端如何借助数字孪生三维数据底板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交互、决策支持和服务创新,以满足数字孪生建设对三维... 该研究聚焦于数字孪生三维数据底板在移动终端的应用。通过深入分析其技术架构、功能特点及在水利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探讨移动终端如何借助数字孪生三维数据底板实现更高效的信息交互、决策支持和服务创新,以满足数字孪生建设对三维实景数据底板展示跨平台要求。该系统采用移动终端混合开发模式,减少对原生Android开发依赖,利用Cesium三维地球可视化引擎,实现三维数据底板中多源异构数据在移动终端集成展示,为挖掘数字孪生三维数据底板在移动终端应用的巨大潜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三维数据底板 移动终端 跨平台 开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