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止经营会计准则的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端明 干彦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43,共5页
本文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终止经营(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中国香港会计准则在终止经营的界定、确认和计量以及列报和披露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我国终止经营会计准则... 本文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终止经营(征求意见稿)》与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澳大利亚会计准则、中国香港会计准则在终止经营的界定、确认和计量以及列报和披露等方面进行对比,并对我国终止经营会计准则的修订提出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止经营 会计准则 企业 资产出售 信息披露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的历史沿革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耿建新 苏聿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53-59,共7页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回顾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在我国逐步形成至正式发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我国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准则与现行国际同类准则进行比较,探讨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本... 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回顾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在我国逐步形成至正式发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我国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准则与现行国际同类准则进行比较,探讨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本土需求”和“国际趋同”两大动因,并对如何在实务中运用该准则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有待售资产 处置组 终止经营 历史沿革 国际趋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经营”准则的国际比较与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平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9-21,13,共4页
终止经营主要关系到对企业业绩的评价问题 ,终止经营会计主要解决区分终止经营和持续经营信息 ,提高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现金流量、盈利能力及财务状况进行预测的能力。
关键词 终止经营 准则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经营客体界定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江春霞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26-30,共5页
终止经营业务会计问题自1973年提出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界学术及实务工作者的重视和讨论。终止经营客体界定是终止经营会计处理的基础,确定终止经营客体界定范围及界定标准有助于增强会计实务的可操作性和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及... 终止经营业务会计问题自1973年提出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会计界学术及实务工作者的重视和讨论。终止经营客体界定是终止经营会计处理的基础,确定终止经营客体界定范围及界定标准有助于增强会计实务的可操作性和所提供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及可比性。终止经营客体范围由业务分部扩大为企业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业务上的复杂性决定现有关于终止经营客体具体确定步骤的准则规定在会计执行上可操作性不强,一份可操作性强的执行标准更能够解决会计上终止经营业务的客体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止经营 客体界定 会计信息可比性 决策有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经营的披露问题研究
5
作者 朱康萍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5,共5页
企业经营通常是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企业决定对某个部门、分公司或子公司终止经营,无论被终止经营的部门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会对当期及以后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区分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的信息,对财务报告使... 企业经营通常是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企业决定对某个部门、分公司或子公司终止经营,无论被终止经营的部门是盈利还是亏损都会对当期及以后期间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因此,区分持续经营和终止经营的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评估和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经营业绩、风险与回报等是极为重要的。文章对终止经营的披露问题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止经营 定义 披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止经营列报思考
6
作者 卢秋声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2,共3页
一、终止经营及会计问题研究 (一)终止经营的界定目前,终止经营会计问题引起会计界广泛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出台了相关的终止经营会计准则,将终止经营在制度上予以规范。我国只在2... 一、终止经营及会计问题研究 (一)终止经营的界定目前,终止经营会计问题引起会计界广泛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出台了相关的终止经营会计准则,将终止经营在制度上予以规范。我国只在2002年颁布《终止经营征求意见稿》,随后财政部于2007年颁布新的会计准则,旨在使新准则与国际趋同,但在准则内容上缺失终止经营。在证监会网站上查阅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时发现,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涉及到终止经营业务。由于终止经营和清算破产都是业务的终止,因此,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止经营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列报 会计问题 上市公司 经营业务 征求意见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有待售资产确认、计量与列报规则深度解析
7
作者 马永义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1-94,共4页
一、前言伴随《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用指南(2018)(以下简称42号指南)的发布,"持有待售资产"科目应运而生,该科目用来核算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在42... 一、前言伴随《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应用指南(2018)(以下简称42号指南)的发布,"持有待售资产"科目应运而生,该科目用来核算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中的资产。在42号指南发布以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围绕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持有待售处置组中的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有待售 非流动资产 资产确认 终止经营 列报 企业会计准则 深度解析 应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准则与其他准则衔接问题研究
8
作者 季国民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1,共4页
为进一步与国际准则趋同,解决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实务操作问题,财政部于2017年颁布CAS42--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下文简称“持有待售准则”),为规范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分类、计量和列报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大大... 为进一步与国际准则趋同,解决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实务操作问题,财政部于2017年颁布CAS42--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下文简称“持有待售准则”),为规范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分类、计量和列报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大大提升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然而在准则实施过程中发现,持有待售准则与其他准则,如固定资产准则、无形资产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债务重组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等之间未能进行很好地衔接,造成准则之间内在逻辑不一致,同一交易事项由于适用不同准则,其账务处理也不同,给实务工作增加了一定的操作困难。本文以案例的形式,通过比较持有待售准则与其他准则处理问题的差异,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持有待售 非流动资产 交易事项 债务重组准则 终止经营 列报 账务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置损益的利润表列报问题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卓然 王月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83,共3页
2017年12月25日,财政部针对2017年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修订了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修订后的利润表中新增“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位于“投... 2017年12月25日,财政部针对2017年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修订了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修订后的利润表中新增“资产处置收益”项目,位于“投资收益”项目之下,“其他收益”项目之上,成为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 终止经营 非流动资产 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处置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清算所得的确定及相关所得税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学军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6,共2页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因为特定原因终止经营时,清理企业财产、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并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清算按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类:解散清算、撤销清算和破产清算。解散清算是指企业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股东大会或者股东会的决议以... 企业清算是指企业因为特定原因终止经营时,清理企业财产、收回债权、清偿债务并分配剩余财产的行为。清算按其产生原因可以分为三类:解散清算、撤销清算和破产清算。解散清算是指企业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股东大会或者股东会的决议以及合并分立的需要,在企业解体时进行的清算;撤销清算是指由于企业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清算 清算所 所得税处理 解散清算 撤销清算 终止经营 企业财产 剩余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知识
11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3,共1页
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指市场经营者因为出现阻碍继续经营的特定事项而主动终止经营或者依法被强制终止经营,经清算后由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注销,从而终止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和法人资格的法律程序和制度。市场机制由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 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指市场经营者因为出现阻碍继续经营的特定事项而主动终止经营或者依法被强制终止经营,经清算后由行政主管机关核准注销,从而终止市场主体经营资格和法人资格的法律程序和制度。市场机制由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市场退出等制度组成,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是市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市场作用正常发挥的内在因素。市场主体能够顺畅退出是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知识 关联 终止经营 退出机制 市场机制 主管机关 法律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界
12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27,共1页
持有待售准则有关问题解读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进行解读,内容涉及会计科目、拟结束使用而非出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公允价值的确定、持有待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衔接... 持有待售准则有关问题解读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进行解读,内容涉及会计科目、拟结束使用而非出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公允价值的确定、持有待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衔接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流动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 长期股权投资 终止经营 会计科目 公允价值 会计处理 财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业界
13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7-127,共1页
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征求意见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修订)(征求意见稿)》,就政府补助的范围、相关会计科目的使用、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等三个问题征求意见。
关键词 政府补助 会计科目 终止经营 待售 企业会计 金融资产转移 车船税 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发票 美国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