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及其深刻意蕴
1
作者 路淑英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2-98,共7页
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是它有别于具体、实证科学,屹立于世界科学领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又是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智慧之源。形而上学对终极问题的追问主要表现在对外部世界、对人与社会、对天人之际三个方面的追问。对外部... 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是它有别于具体、实证科学,屹立于世界科学领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又是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智慧之源。形而上学对终极问题的追问主要表现在对外部世界、对人与社会、对天人之际三个方面的追问。对外部世界的追问,认为只有以"无"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才能正确说明宇宙的开端;对"理念"的追问,是要阐明理念与存在何者"在先"的问题。关于人的追问主要围绕"人是什么"和"如何看待人的死亡"两个问题展开;对社会的追问,主要考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观点。对天人之际的追问,揭示了中外哲学家的主要见解。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为科学的发展指明了研究方向,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及人生具有深刻指导及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学 终极问题 死亡 天人之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德格尔与老子思想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419-425,共7页
道的概念渊源流长 ,老子对道做了突破性提升 ,使其成为中国思想中最富想像力的核心词语。海德格尔在其思想的核心问题及主导词语上同老子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汇通。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二者的相同和相异 。
关键词 存在 生成 海德格尔 老子 哲学思想 精神语言 终极问题 自然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综述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慧 高雪 +4 位作者 高倩 李艳艳 和思敏 余红梅 王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9-636,共8页
随着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兴起,如何从广泛群体中发现不同亚人群的异质性是现代医学的终极问题和目标,由此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精准预防和治疗可以得到更大的成本效益。解决此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寻找病因学和人群健康效应异质性的原因,从... 随着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兴起,如何从广泛群体中发现不同亚人群的异质性是现代医学的终极问题和目标,由此开展更有针对性的精准预防和治疗可以得到更大的成本效益。解决此问题的出发点就是寻找病因学和人群健康效应异质性的原因,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交互作用,以确定对不同卫生干预措施有显著健康收益的亚组[1-3]。医学研究中交互作用研究的结局通常是二分类变量,如疾病或某个事件是否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学 个体化治疗 成本效益 现代医学 终极问题 病因学 二分类变量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所谓“围绕规范”——续谈方法论意义上的规范宪法学 被引量:32
4
作者 林来梵 郑磊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8-144,共7页
在解说性的传统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的当下我国宪法学界,方法多元化的现象也已次第呈现,“规范宪法学”或可视为其中一端。它不是完全突兀的个人构想,而是秉承了“规范(性)法学”的深厚传统以及有关“规范宪法”学说的理想;它主张适度地返... 在解说性的传统方法仍占主导地位的当下我国宪法学界,方法多元化的现象也已次第呈现,“规范宪法学”或可视为其中一端。它不是完全突兀的个人构想,而是秉承了“规范(性)法学”的深厚传统以及有关“规范宪法”学说的理想;它主张适度地返回规范主义,但又不至于完全退到法律实证主义的立场;它以宪法解释学为核心的方法定位,但又涵盖更多的方法论上的视角和手段;它以三种的姿态力图“围绕规范形成思想”,但又不断躬身自问“围绕”什么样的“规范”这一超“法教义学”的终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学 方法论意义 法律实证主义 主导地位 传统方法 规范主义 法解释学 终极问题 “规范” 法学界 多元化 教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如何在一起? 被引量:29
5
作者 樊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共11页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哲学辩证要求调整关于文明的理念与态度,由"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回到"我们&... 人类文明的终极问题是什么?不是"人应当如何生活"的道德问题,而是"我们如何在一起"的伦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哲学辩证要求调整关于文明的理念与态度,由"轴心文明"走向"对话文明",回到"我们"的第一人称复数,回到人类文明史的简洁智慧,回到人的生命和生活本身。苏格拉底之死、上帝之怒—孔子周游、老子出关,中西文明的诞生史虽万种风情,却以悲剧和喜剧的不同体裁演绎着同一主题,这便是人类从伦理世界中分离和回归的悲怆情愫。"上帝死了—尼采疯了"、"打倒孔家店",现代文明的"青春期危机"反绎了同样的文化密码,只是问题式由"我们如何在一起"的终极追问,演进为"我们能否在一起""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终极怀疑。走出危机,有待哲学地反思:"‘我’,如何成为‘我们’?""‘我们’的世界缺什么?"。"我们在一起"的和而不同,需要两大哲学条件,一是伦理,二是"精神",它凝聚为一个口号和信念:"学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问题 “我们” “在一起” 轴心文明 对话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南的多元信仰文化看世界宗教之和谐 被引量:1
6
作者 余云峰 马书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海南的地理空间不大,却呈现出五种宗教信仰文化和谐共存之态势,足见其宽阔与包容的文化空间。本文对比了海南黎、苗族的原始多神信仰、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回答,以及它们的教义与律法,发现这五种宗教在信仰的... 海南的地理空间不大,却呈现出五种宗教信仰文化和谐共存之态势,足见其宽阔与包容的文化空间。本文对比了海南黎、苗族的原始多神信仰、道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回答,以及它们的教义与律法,发现这五种宗教在信仰的宗旨、本质以及核心的灵性教义方面有诸多的共性,而它们的不同则体现在婚葬、祈祷方式、斋戒、奖惩等具体的社会教义上,宗教之间的这些非本质差异是宗教与时俱进之特征所致。如果所有的宗教信徒都能奉行促进人类的爱与和谐的原则,那么世界宗教之和谐就将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和谐 终极问题 宗教演进观 灵性教义 社会教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底有哪些东西是超越的?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汀阳 《哲学分析》 2011年第6期147-153,共7页
越是遥不可及的终极问题就似乎更吸引人,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假如人生千岁,生活的许多问题就会有很大变化,比如说,教育、工作和时间观念会有所变化;假如人生万岁,所有问题就恐怕会有实质变化,人们的道德、
关键词 终极问题 时间观念 人生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法理学的根基要从研究方法论入手
8
作者 陈金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2-23,共2页
构建法理学的根基要从研究方法论入手河南大学法律系陈金钊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在《法理学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没有根基的法理学"的命题。回顾我国法理学科的近百年发展历史,我们认为这一命题对中国法理学发展也有意义。在当今... 构建法理学的根基要从研究方法论入手河南大学法律系陈金钊美国著名法学家波斯纳在《法理学问题》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没有根基的法理学"的命题。回顾我国法理学科的近百年发展历史,我们认为这一命题对中国法理学发展也有意义。在当今较为权威的法理学教科书中,法律没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理学 研究方法论 法学思维方式 法哲学 法学方法论 学科根基 终极问题 《法理学问题 解释学法学 社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护律师职业伦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瑞华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共1页
【专题导引】在公众热议的刑事案件中,律师的职业伦理几乎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甚至可以视为终极问题。这充分折射出职业伦理在律师执业中的重要地位。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问题,目前却主要以新闻热点或社会公共话题的面目示人,鲜有作为... 【专题导引】在公众热议的刑事案件中,律师的职业伦理几乎都成为绕不开的话题,甚至可以视为终极问题。这充分折射出职业伦理在律师执业中的重要地位。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问题,目前却主要以新闻热点或社会公共话题的面目示人,鲜有作为学术专题的严肃讨论。学界应该做出有立场、有态度的回应,本专题即顺势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执业 刑事案件 职业伦理 终极问题 新闻热点 公共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是要死的”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共1页
在期刊研究方面,张伯海先生是我的坚实引导者,影响至深的当属第一课。那是1991年深秋,他在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任上,我在河南郑州谋饭。有一次,我陪同有关领导到署里办事,他留我在他办公室单独谈了一会儿。所谈其他内容都忘了,但那句&q... 在期刊研究方面,张伯海先生是我的坚实引导者,影响至深的当属第一课。那是1991年深秋,他在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任上,我在河南郑州谋饭。有一次,我陪同有关领导到署里办事,他留我在他办公室单独谈了一会儿。所谈其他内容都忘了,但那句"期刊是要死的"是永远记得的。他语调轻缓、舒徐,于我则无异于晴天响雷。当时的新闻出版署因东四南大街办公楼正在建造中,而借中国出版外贸公司办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事业 第一课 中国出版 期刊研究 河南郑州 综合类期刊 东四 我不知道 数字传播 终极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的起源
11
作者 胡传胜 《学海》 1990年第1期28-32,共5页
一、信仰与终极问题相联系提起信仰,人们总觉得它是很遥远的东西。信仰离生活太远。另一方面,信仰问题好像随时会钻出来,折磨着每一个不仅沉于生活而且思考生活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度,一旦“我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与人照面,
关键词 终极问题 现代人 原始经验 原始人 理性 信仰问题 悲剧感 生活观念 生与死 上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
12
作者 詹启辉 邱慧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1,共3页
一、课文背景《我为什么而活着》是苏教版必修五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中的一篇课文。该板块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体认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 一、课文背景《我为什么而活着》是苏教版必修五第二板块“伟大的情思”中的一篇课文。该板块旨在让学生体验人类文化经典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精华,认识人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体认人与宇宙的关系,进而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活着 文化经典 学生体验 精神境界 终极问题 人生论 宇宙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