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被引量:14
1
作者 皮家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4-37,101,共5页
人生是人追求实现自身目的与价值并不断否定超越自身的活动过程。人生目的是在生活之基础上生成的,人生目的是引导生活向前发展的力量,它是终极性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幸福是人们通过社会劳动,在能力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 人生是人追求实现自身目的与价值并不断否定超越自身的活动过程。人生目的是在生活之基础上生成的,人生目的是引导生活向前发展的力量,它是终极性的、永恒的和唯一的。幸福是人们通过社会劳动,在能力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着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活动并创造属于自己美好生活的现实过程。根据人生目的的性质、特点与要求,只有幸福能够被确定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在得出这一结论前,我们必须对幸福的含义有所界定,在此之后,则必须对幸福作为生活之终极目的的疑虑予以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观 价值观 幸福 人生的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是道德教化的终极目的——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生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6期3-7,19,共6页
现代性教育以强有力的规训和塑造方式把人制造成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工具 ,并且向接受规训的人承诺“成为”工具之后的幸福。教育因此背离了人及道德。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 ,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 ,而且为教育等所有... 现代性教育以强有力的规训和塑造方式把人制造成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工具 ,并且向接受规训的人承诺“成为”工具之后的幸福。教育因此背离了人及道德。康德的“人是目的”的绝对命令 ,不仅为道德实践提出了绝对目的 ,而且为教育等所有关涉人的精神成长的条件提出了绝对要求。道德教化必须先验地以人为目的 ,尊重人格尊严 ,使人自己展开理性的翅膀 ,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实践理性 终极目的 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劳动法的直接目的与终极目的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在范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具有双重性。倾斜保护劳动者系劳动法的直接目的,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则是劳动法的终极追求。两者各有其不同的指向、内涵、功能与作用机理,不能相互取代与吸收。劳动法的终极目的对直接目的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制约性... 劳动法的立法目的具有双重性。倾斜保护劳动者系劳动法的直接目的,而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则是劳动法的终极追求。两者各有其不同的指向、内涵、功能与作用机理,不能相互取代与吸收。劳动法的终极目的对直接目的既具有包容性,又具有制约性,以求保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和谐共处。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的支持与限定作为基本理念始终贯穿于劳动法的各项制度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目的 终极目的 包容性 差异性 制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幸福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启龙 《职教论坛》 2008年第23期4-6,共3页
幸福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职业院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 幸福为人自我实现后得到的一种满足感,一种需要和欲望满足后的状态和心理体验,是人生永恒的追求。职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帮助个体寻求自我幸福的使命。职业院校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幸福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发现幸福、体验幸福的能力;完善教育过程,帮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幸福;通过引导,提升幸福追求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职业教育 教育目的 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大旅游的构建理想与旅游终极目的的回归——以光山县边地潜开发区马畈周区为例
5
作者 陶玉霞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2-304,308,共4页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最大弊端在于对旅游的终极目的认识不清,从而导致经济目的优先,乡村原始的文化和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应该从长远着眼,从边地潜开发区着手,构筑乡村大旅游的建设理想,实现旅游终极目的的回归。
关键词 边地潜开发区 乡村大旅游 构建理想 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死亡与健康死亡释义——兼论健康死亡作为医学终极目的的伦理意义
6
作者 陶功定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6年第3期57-58,64,共3页
文章对健康和死亡本质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健康死亡”的概念,并提出和初步论证了“医学终极目的是实现健康死亡”的命题.
关键词 健康 死亡 健康死亡 医学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的终极目的
7
作者 侯俊萍 《理论月刊》 2004年第9期105-106,共2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经过文化的规则,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培养。本文从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关系以及国际教育对人才的要求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终极目的——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龙珠 王中海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7期32-33,共2页
通过对教育终极目的的认识,分析了多种关于教育终极目的的论点,揭示了这些论点具有共同的基础,即教育是一门生存的艺术,它的终极目的应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 教育 终极目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终极目的之我见 被引量:2
9
作者 汤宇梅 郑玉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9期8-9,共2页
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教育的应然状态大相径庭甚至相悖,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教育终极目的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满性并帮助他们做好幸福... 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与教育的应然状态大相径庭甚至相悖,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教育终极目的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幸福——学生的幸福、社会的幸福、全人类的幸福。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的完满性并帮助他们做好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准备,学校生活本身也应该是快乐和幸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终极目的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观——以辨析与确立作为道德存在者的人乃自然之终极目的
10
作者 高小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102,共9页
从康德的宗教哲学着手,涉及到他论述人性的根本恶与神之恩典,奇迹与拣选,德行的王国与奥秘,对神之侍奉与蒙恩,证实神之此在的自然神学与道德神学,乃至由自然的目的论而确立人作为道德存在者才是自然之终极目的,进而确认人之极善者即圣... 从康德的宗教哲学着手,涉及到他论述人性的根本恶与神之恩典,奇迹与拣选,德行的王国与奥秘,对神之侍奉与蒙恩,证实神之此在的自然神学与道德神学,乃至由自然的目的论而确立人作为道德存在者才是自然之终极目的,进而确认人之极善者即圣人孔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宗教 作为道德存在者的人 自然之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终极目的的讨论
11
作者 朱本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以谁为主,为谁服务,不仅是社会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制约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应以适应社会为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就本质而言,就终极目的而言,教育应... 以谁为主,为谁服务,不仅是社会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问题。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制约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应以适应社会为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但就本质而言,就终极目的而言,教育应以人为主,为人的潜能充分全面地发展服务。人们有理由发问:究竟是社会牵着人的鼻子走呢,还是人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教育理论本末倒置,现在应该颠倒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异化 终极目的 传统教育理论 适应社会 教育主体性 教育改革 教育人本论 适应论 以人为主 经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终极目的:让人活得更有尊严——今日之教育就是明日之中国
12
作者 李四海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4X期29-31,共3页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以...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充分自由发展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唯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作为人的一般属性的特殊性,既学生具有发展性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作为学习的人,从人的根本需求,人的根本目的上讲就是:学习如何生存;学习怎样生活;学习怎样使生命有价值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目的 中国 尊严 以学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 教育理念 目标确立 自由发展 全面发展 全体学生 以人为本 个体差异 发展需要 最大限度 一般属性 根本需求 学习 特殊性 发展性 强调 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弛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26-31,共6页
作为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研究应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于生成。本文通过职业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分析,构建出职业教育目的的层级解析体系,即基础目的为关注人的生存能力,高级目的为关注人的生长能力,终极目的为关注... 作为职业教育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研究应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于生成。本文通过职业教育目的质的规定性分析,构建出职业教育目的的层级解析体系,即基础目的为关注人的生存能力,高级目的为关注人的生长能力,终极目的为关注人的人格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目的 基础目的 高级目的 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垄断法立法目的与保护消费者权益 被引量:14
14
作者 颜运秋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反垄断法立法的目的具有宣示性和导向性,为所有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提供价值基础。有学者认为反垄断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效的公平竞争秩序;但我们认为,相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而言,这种目的只是工具性的。这在立法上有明显的体现、... 反垄断法立法的目的具有宣示性和导向性,为所有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提供价值基础。有学者认为反垄断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效的公平竞争秩序;但我们认为,相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而言,这种目的只是工具性的。这在立法上有明显的体现、在学理上有充分的理由并在司法上有广泛的实践。我国未来的反垄断立法、执法与司法应当将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反垄断的终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垄断立法 反垄断诉讼 终极目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的目的性定义与价值世界 被引量:8
15
作者 鲁品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7-13,共7页
价值的目的性定义与价值世界鲁品越东南大学文学院世界是不以人的目的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非人格化的世界。然而由于有了人,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物质世界被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色彩,从而又成为一个人格化的价... 价值的目的性定义与价值世界鲁品越东南大学文学院世界是不以人的目的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非人格化的世界。然而由于有了人,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物质世界被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色彩,从而又成为一个人格化的价值世界。作为这一事实的反映,哲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 内在价值 社会关系网络 外在价值 客观价值 终极目的 价值世界 人的价值 使用价 主观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幸福是教育的目的吗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亮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1,共3页
就当前的研究而言,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在形而上学的维度上缺乏前提的充分辩护,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事实的细致分析。幸福通常是一个人在目的或理想实现过程中的满足状态或愉悦体验,具有直接性、依存性、内生性的特点,因而与教育... 就当前的研究而言,将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观点,在形而上学的维度上缺乏前提的充分辩护,在经验的层面上缺乏事实的细致分析。幸福通常是一个人在目的或理想实现过程中的满足状态或愉悦体验,具有直接性、依存性、内生性的特点,因而与教育目的的抽象性、实体性、外在性存在某些龃龉。重要的不是为教育专设一个"幸福"的目的,而是要使学生真正在自我实现、自我调适、与人合作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审计目的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兵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何谓审计目的 ?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还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正确回答这些问题 ,对于合理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和正确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审计的需求方和供应方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审... 何谓审计目的 ?审计目的与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还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法 ?正确回答这些问题 ,对于合理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和正确指导审计实践活动均具有重要意义。从审计的需求方和供应方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审计目的和审计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两者各自涉及的领域不同。审计目的涉及的是审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问题 ,而审计目标回答的是审计主体 (审计信息供给者 )为满足审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审计目的包括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 ,审计的直接目的是降低信息风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目的 审计目标 直接目的 终极目的 债权人 经营管理者 投资者 审计需求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道德哲学的“目的”之维 被引量:3
18
作者 詹莹莹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83,共5页
康德伦理学被视为义务论的典范,因而许多研究主要围绕其"义务"(Pflicht)概念展开,探讨自律的意义和道德法则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康德著作中不乏关于"目的"(Zweck)的论述,甚至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建构了一个体... 康德伦理学被视为义务论的典范,因而许多研究主要围绕其"义务"(Pflicht)概念展开,探讨自律的意义和道德法则的重要性。但实际上,康德著作中不乏关于"目的"(Zweck)的论述,甚至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建构了一个体系完备的目的体系,这对于深入理解义务和幸福、自律与自由之间的关系而言尤为关键。本文尝试对康德关于目的概念的定义和目的论体系的建构做出考察,进而分析康德道德哲学的目的之维,从而分析目的何以沟通自然与自由的问题,并阐释将作为道德存在的人视为创造的终极目的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自然 终极目的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治目的的合理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4,共12页
人类创造政治是有目的的,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政治目的很不相同,因此政治目的存在着合理与否的问题。政治目的可划分为根本性、总体性目的和派生性、单一性目的,前者可视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或终极政治目的。终极政治目的的合理性问题是... 人类创造政治是有目的的,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政治目的很不相同,因此政治目的存在着合理与否的问题。政治目的可划分为根本性、总体性目的和派生性、单一性目的,前者可视为政治的终极目的或终极政治目的。终极政治目的的合理性问题是政治哲学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终极政治目的合理与否是一种政治是否具有应有价值或者说是有利还是有害的根本前提和最终根据。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终极政治目的各不相同,思想家对这一问题也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理论回答。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马克思提出的“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转换为“社会中所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真正合理的终极政治目的。这一终极政治目的的合理性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本性的要求,而且从历史上各种幸福观中吸取了养分,因而具有综合性和超越性。终极政治目的可以说就是政治理想的终极目的,政治理想则是对如何实现终极政治目的的谋划或设计,两者实质上是一致的。合理的政治目的得以实现,政治的本性才能真正得到实现,政治才能具有它应有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目的 终极政治目的 政治哲学 政治理想 政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索·感悟
20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语文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在语言情境的学习中养精神,在人文教育的滋养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 语言情境 人文教育 生命成长 语言文字 语文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