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互联网平台审计目标
1
作者 郑石桥 周通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2-17,共6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类平台、政务类平台和公益类平台的共同属性,提出一个平台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平台审计目标的核心内涵是希望通过平台审计得到的结果,平台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台审计终极目标,而平...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基于企业类平台、政务类平台和公益类平台的共同属性,提出一个平台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平台审计目标的核心内涵是希望通过平台审计得到的结果,平台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台审计终极目标,而平台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是平台审计直接目标。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都需要审计主题来承载,平台信息承载的审计目标是真实性和效益性,平台行为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合法性,平台制度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健全性,平台算法系统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健全性,平台安全系统承载的审计目标是安全性。上述审计目标,从终极目标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提升该方面的水平或传递该方面的信号,从直接目标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发现该方面的问题。在审计实施中,各个直接目标还要分解为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各个审计主题分解形成的审计标的。本文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平台审计目标的认知,并为完善平台审计制度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平台审计终极目标 平台审计直接目标 平台审计具体目标 平台审计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宇立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15-121,共7页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 政府审计目标是政府审计关系人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希望得到的结果。审计终极目标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委托人希望政府审计能抑制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政府审计帮助自己更好地履行经管责任或证明自己不存在代理问题或次优问题。审计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项目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生产让委托人及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体现在审计产品内容、审计产品定位和审计产品种类方面;项目目标是政府审计机关希望通过特定的项目审计所得到的结果,它是总目标在特定审计项目的体现;具体审计目标是特定审计主题所承担的审计目标在特定审计事项上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目标 国有资源经管责任 终极审计目标 直接审计目标 审计关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素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129,共6页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 内部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前者是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后者是审计人的目标。内部审计终极目标是抑制消极因素,促进组织目标达成,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终极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内部审计直接目标是生产让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审计产品,不同的内部审计功能定位下,直接目标的具体内容不同。直接目标是终极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生产具有一定属性的审计产品,而终极目标是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之后的效果。审计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产品类型和产品内涵,这两方面的供给与需求匹配了,就出现审计满意,否则,就会出现审计期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审计直接目标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产品类型 审计产品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工程审计目标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石桥 时现 王会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92-95,共4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体现工程特征的工程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工程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工程审计得到的结果,区分为工程审计终极目标和工程审计直接目标,前者是工程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目标,其内容是希望通过工程审...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体现工程特征的工程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工程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工程审计得到的结果,区分为工程审计终极目标和工程审计直接目标,前者是工程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的目标,其内容是希望通过工程审计来抑制代理人在工程类经管责任履行中的负面问题,后者是工程审计机构的目标,其内容是希望通过工程审计来发现代理人在工程类经管责任履行中的负面问题并促使其整改,表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不同的工程审计主题和工程审计业务有不同的直接目标。直接目标促进终极目标实现的路径包括揭示路径、威慑路径和抵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类经管责任 负面问题 工程审计目标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审计目标: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6
5
作者 郑石桥 彭康晓雨 周敏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160,共5页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都希望通过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及次优问题,以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企业类经管责任,这是企业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则希望发现代理人的代... 基于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企业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企业类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都希望通过审计来抑制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及次优问题,以促使代理人更好地履行其企业类经管责任,这是企业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则希望发现代理人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这是企业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中,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的具体情形不同。审计直接目标需要审计主题来承载,信息主题承载真实性目标和效益性目标,行为主题承载合规性目标和合理性目标,制度主题承载健全性目标。在审计实施中,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还要再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与之相对应,将基于各审计主题的审计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抵御路径和威慑路径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类经管责任 审计终极目标 真实性目标 合规性目标 健全性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工审计目标: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会金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9-155,共7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工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工审计目标是人们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军工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作为审计需求者希望通过军工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军工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军工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二者都可以表述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但含义却不同。军工审计终极目标是指提升上述四方面的水平,军工审计直接目标是指寻找上述四方面的问题。军工审计机构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这些审计目标都是与一定的审计主题相联系的,在审计实施中,还必须对这些审计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审计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审计标的,与此相适应,基于审计主题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也就称为审计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 次优问题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目标 被引量:4
7
作者 郑石桥 蔡梦珏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56-160,共5页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目标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终极目标主要是本行政区公众、本级人大、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的审计目标,也包括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的目标,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目标。终极目标是抑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责任履行中的代...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目标分为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终极目标主要是本行政区公众、本级人大、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的审计目标,也包括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的目标,直接目标是审计机关的目标。终极目标是抑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以促使本级政府更好地履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相关责任,并增加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可信度。直接目标区分为审计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前者与审计主题相匹配,后者与审计标的相匹配,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中的财务信息,其审计总目标是真实性,审计标的分解为交易或事项、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它们都有各自的审计具体目标;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其审计总目标是健全性,按制度所规范的事项和控制环节分解为审计标的,具体审计目标都是设计健全性和执行符合性。终极目标是直接目标的基础,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震慑路径和抵御路径服务于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 审计目标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军队审计目标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会金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03,共6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队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审计直接目标,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审计终极...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军队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审计终极目标,审计机构希望通过审计得到的结果称为审计直接目标,审计直接目标要服务于审计终极目标。具体而言,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委托人希望通过审计来抑制代理人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方面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代理人希望通过审计来揭示其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方面的次优问题,或者传递不存在上述四方面问题的信号;实施军队审计的审计机构,必须寻找审计客体在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些目标都可以归结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资源类委托代理关系 军队审计终极目标 军队审计直接目标 经典审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审计目标:一个理论框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石桥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关于宏观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是宏观审计的起点和归宿,称为宏观审计终极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称为宏观审计直接目标。本级人大... 本文以经典审计理论,提出一个关于宏观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资源类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审计目标是宏观审计的起点和归宿,称为宏观审计终极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要服务于终极目标,称为宏观审计直接目标。本级人大和上级政府作为委托人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提升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水平,促使本级政府更好地履行其经济社会责任。本级政府作为代理人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其次优问题的揭示机制,其宏观审计目标与委托人相同;本级政府如果将宏观审计作为信号传递机制,则希望通过宏观审计来传递本级政府履行经济社会责任的相关信息真实、相关行为合法、相关绩效水平较高、相关制度健全这四方面的信号。服务于委托人、代理人的宏观审计目标,宏观审计机构的直接目标可以归结为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健全性,不同情形下的内涵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社会责任 宏观审计目标 宏观审计直接目标 宏观审计终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6-160,F0003,共6页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依赖本级政府与本级国有单位之间的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本级政府和本级国有单位的审计目标是终极目标,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是直接目标。... 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个关于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的理论框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依赖本级政府与本级国有单位之间的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本级政府和本级国有单位的审计目标是终极目标,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是直接目标。从终极目标来说,本级政府是抑制本级国有单位在履行其财务报告责任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本级国有单位的终极目标有多种情形,不同的审计需求会导致不同的审计目标;审计机构的审计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与审计主题相匹配,财务信息审计总目标是真实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总目标是健全性,上述审计主题要分解为审计标的,上述各审计主题的总目标也要分解为具体目标并落实到各审计标的;审计机构的直接目标服务于本级政府终极目标的主要路径包括揭示路径、抵御路径和震慑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目标 国有资源委托代理关系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审计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目标: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11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41-145,共5页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这种审计得到的结果,委托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审计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这种审计来抑制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这种审计得到的结果,委托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审计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这种审计来抑制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直接目标是找出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推动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应用。不同的审计主题,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对于资源环境业务行为和财务行为,审计直接目标是合规性;对于资源环境相关信息,审计直接目标是真实性;对于资源环境相关制度,审计直接目标是健全性。上述审计直接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还需要以审计标的为基础,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威慑路径和抵御路径来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 资源环境审计 审计主题 审计终极目标 审计直接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部审计处理处罚权
12
作者 王淼 孙丽丽 +2 位作者 钱琨 吕君杰 郑石桥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8-42,共5页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一种观点主张不进行责任追究。文章认为,责任追究会有积极效果,但也会有一些消极后果,权衡利弊,还是应该进行责任追究,没有责任追究,内部... 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要进行责任追究,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进行责任追究,另外一种观点主张不进行责任追究。文章认为,责任追究会有积极效果,但也会有一些消极后果,权衡利弊,还是应该进行责任追究,没有责任追究,内部审计终极目标难以实现。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由哪个机构来进行责任追究,有多种模式。相对来说,发起责任追究模式对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的效率高、效果好。关于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如何进行责任追究,需要单独制定《内部审计发现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要区分不同类型的问题、问题的严重程度和不同的责任程度,分别制定处理处罚条款,并要与本单位其他领域的处理处罚规定相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审计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责任追究 内部审计处理处罚 问题严重程度 问题责任程度 内部审计终极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