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O任期、终极产权与会计盈余质量 被引量:37
1
作者 陈德球 雷光勇 肖童姝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16,共14页
本文旨在剖析CEO任期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从微观行为角度揭示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机理,为理解盈余管理"不易观测"的关键因素提供微观证据。基于2004—2008年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盈余质量与CEO任期显著正相关,并... 本文旨在剖析CEO任期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从微观行为角度揭示影响企业盈余管理的机理,为理解盈余管理"不易观测"的关键因素提供微观证据。基于2004—2008年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盈余质量与CEO任期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正相关性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在不同的政府层级控制的上市公司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CEO任期与公司盈余质量的正相关性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在CEO离任的前一年,CEO有较强的动机来进行盈余管理,降低公司盈余质量。根据研究,我们认为,建立市场化的CEO评价体系,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层激励制度成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CEO激励机制的中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任期 盈余质量 终极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关联性——基于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汤业国 徐向艺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3,共7页
以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假说与壕沟效应假说为基础,利用中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基于终极控制人的不同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两组... 以股权激励的利益趋同效应假说与壕沟效应假说为基础,利用中国中小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对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基于终极控制人的不同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小上市公司的经营者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终极产权性质对这种关联性具有显著影响,即在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激励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则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技术创新 中小上市公司 终极产权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理论视角的股权性质与盈余管理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饶茜 晏国菀 康康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73,共5页
文章借鉴终极产权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科学划分,就股权性质及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最终控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非政府控股的企业;中央政府最终控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 文章借鉴终极产权理论,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科学划分,就股权性质及盈余管理程度的相关性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最终控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非政府控股的企业;中央政府最终控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中央政府控股企业和地方政府控股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分别高于非政府控股的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性质 终极产权理论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与公司价值--对中国上市公司激励与壁垒效应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孟晖 沈中华 余怒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1期62-68,共7页
在终极产权的框架下,通过对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文章检验了公司大股东的激励效应与壁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适当集中,一方面具有提高公司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二者发生偏离,... 在终极产权的框架下,通过对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文章检验了公司大股东的激励效应与壁垒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适当集中,一方面具有提高公司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控制权超过现金流权,二者发生偏离,公司的价值下降。对国有公司而言,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对价值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家族公司而言,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却与价值显著负相关,二者的偏离程度越大,公司的价值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激励效应 壁垒效应 公司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控制下的私利行为及其治理——基于异质控制机制的研究述评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星 付强 蒋水全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4期1-6,共6页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 有学者通过追溯产权控制路径研究,发现很多国家的上市公司受到终极控股股东的控制。终极控股股东通常通过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和优先表决权的一股多票等方式实际控制着上市公司,对公司行使不对称的控制权与所有权,从而引起控制权私利行为等代理问题。文章从终极产权控制理论发展脉络出发,重点梳理和总结了双重股权结构、金字塔股权结构和交叉持股等三种异质终极产权控制机制下的控制权私利行为及其治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异质控制机制 控制权私利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喻凯 徐琴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我国2006年底已经实施了股改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盈余模型检验了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已经实施了股改的上市公司,股权仍然相对集中;当上市公司属于... 以我国2006年底已经实施了股改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采用收益-盈余模型检验了终极产权性质、第一大股东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已经实施了股改的上市公司,股权仍然相对集中;当上市公司属于国家终极控制时,盈余质量会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第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控制能力与盈余质量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能力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性质 第一大股东 盈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股权结构与财务履约差异——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贺勇 刘冬荣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91,共8页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多边契约,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结果。缔约主体的专用性投资要有相应的财务收益作为回报,而企业绩效评价应该是考核企业财务履约的情况。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指标,并按终...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系列多边契约,是要素所有者交易产权的结果。缔约主体的专用性投资要有相应的财务收益作为回报,而企业绩效评价应该是考核企业财务履约的情况。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指标,并按终极产权观点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类,实证研究了2004年—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履约的情况。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终极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财务履约存在类别差异,国资部门控股的国有上市公司和私有产权上市公司的财务履约表现要好于其他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履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财务履约 终极产权 股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终极产权论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忠诚 王宗军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8年第2期86-89,共4页
文章依据终极产权理论,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进行重新划分,分为国有终极控制权和非国有终极控制权。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和股权内生变量的前提下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比例与国有... 文章依据终极产权理论,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进行重新划分,分为国有终极控制权和非国有终极控制权。采用面板数据方法,在控制样本选择偏差和股权内生变量的前提下研究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控制权比例与国有控股公司绩效CFOA、M/B呈显著的倒U性关系,而与传统绩效指标ROE、ROA无显著关系,在非国有终极控股公司中则不存在上述关系。流通A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确定。样本选择偏差、机构投资者和外资股对公司绩效也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股权结构 公司绩效 样本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法治水平与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林 盛强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5-167,共3页
近年来,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终极所有权方法,研究了内部治理机制、法治水平及公司特征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从治理层面提出了约束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政策... 近年来,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是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文章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终极所有权方法,研究了内部治理机制、法治水平及公司特征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从治理层面提出了约束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法治水平 控股股东 掏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产权异质性、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
10
作者 杨红 张栋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终极产权异质性、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引入控股股东终极产权性质后,国有控股公司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有着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中央部委控制公司的投资-现金流...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终极产权异质性、股权结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实证发现,在引入控股股东终极产权性质后,国有控股公司相对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有着更强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中央部委控制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比地方政府和一般国企控股公司更低。且股权制衡度增加引致所有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下降,股权制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有抑制作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其他大股东持股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异质性 股权结构 过度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干预、终极产权与现金持有水平——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洪洁 陈少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3,共9页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终极产权,从政府干预的动机和机会视角,兼顾政府干预的“扶持”效应和“掠夺”效应,理论推演政府干预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对不同终极产权性质公...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和终极产权,从政府干预的动机和机会视角,兼顾政府干预的“扶持”效应和“掠夺”效应,理论推演政府干预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以及政府干预对不同终极产权性质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选取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8—2015年15595个有效样本观测值,运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OLS法)实证检验政府干预、终极产权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干预和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负相关;相比于非政府控制企业,政府干预对政府控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强;相比于中央政府控制企业,政府干预对地方政府控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影响更强。该研究结论可以为制定我国公司现金持有策略,改善政府干预制度环境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终极产权 现金持有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中的几个问题
12
作者 谷澍 王友前 《财会通讯(上)》 1995年第1期3-4,共2页
产权关系明晰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特征,理论界和企业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然而,认识到某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认清了该问题,更不等于解决了该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产权关系仍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本... 产权关系明晰是现代企业最本质的特征,理论界和企业界对此早已达成共识。然而,认识到某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不等于认清了该问题,更不等于解决了该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对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产权关系仍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有必要加以澄清。本文拟在这方面作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产所有权 产权关系 收益权 国有资产产权 占有权 终极产权 几个问题 处分权 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透明度对公司过度投资与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兴亮 夏成才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9,共11页
本文基于2002~2009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验证了国有控制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而非国有控制公司既存在融资约束又存在过度投资。对于国有控制公司,信息透明度发挥了治理作用,显著减少了过度投资;然而由于政府干预而使其承担... 本文基于2002~2009年深交所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验证了国有控制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而非国有控制公司既存在融资约束又存在过度投资。对于国有控制公司,信息透明度发挥了治理作用,显著减少了过度投资;然而由于政府干预而使其承担的社会性负担等原因,即使在透明度较高的公司中依然存在过度投资。信息透明度同样治理了非国有控制公司中的代理问题,高透明度的公司主要存在融资约束,而非过度投资;但因制度环境的制约,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并没有显著降低这些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产权 信息透明度 政治关系 过度投资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股权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国强 张俊民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6,共9页
基于中国高管股权激励契约中股利保护性条款的特殊制度安排,本文采用Relogit模型与多元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其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未控制公司规模下,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未实施激励的公司更具有... 基于中国高管股权激励契约中股利保护性条款的特殊制度安排,本文采用Relogit模型与多元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其现金股利支付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未控制公司规模下,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未实施激励的公司更具有现金支付倾向,且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更高。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股权激励 现金股利 终极产权 Re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春梅 马小茜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79,共9页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推行以剩余索取权为核心的股权激励契约是旅游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缓解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法权上生产资料国有与事实上人力资本私有这一内在制度冲突的有效路径。然而自2005年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以来,A股旅游上市公司仍未突破以年薪制为主导的管理层薪酬契约非效率均衡状态,管理层"象征性持股"与"零持股"现象普遍。本文以终极控制权为逻辑起点,采用Baron和Kenny提出的逐步法,对中国本土情境下A股旅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契约实施困境的制度成因与经济后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以年薪制为主导的薪酬契约设计中,管理层低持股困境对旅游上市公司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国有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金字塔式控股结构是其症结所在。建议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类推进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从产权架构顶层设计出发探索国有旅游上市公司改革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契约 人力资本 终极产权 产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16
作者 赵荣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3,共2页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赵荣华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促进社会的高度分工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市场经济既可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可以适应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赵荣华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促进社会的高度分工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市场经济既可以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可以适应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市场经济,但市场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人财产权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资本主义 宏观调控 按劳分配原则 终极产权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所有制形式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7
作者 张翠敏 王建辉 《经济与管理》 1998年第2期41-42,共2页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张翠敏王建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 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张翠敏王建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合作制企业 股份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所有制形式 终极产权 财产所有制 组织形式 社会资本 实现形式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