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清中血红素氧化酶-1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凡 喻陆 +1 位作者 张智敏 石海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浓度;采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血...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红素氧化酶-1(HO-1)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浓度;采用ELISA方法定量测定血清HO-1、IL-6,化学发光法测定CRP,硫代硫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结果终末期肾衰患者透析前HO-1、CRP、IL-6、MDA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显著;血液透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变,血清HO-1、CRP水平较透前升高,IL-6、MD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终末期肾衰患者体内炎症加重,抗氧化防御酶水平随之提高;血液透析能够提高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清中HO-1、CRP水平,同时血液透析能够清除一定的IL-6和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衰 血液透析 血红素氧化酶-1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膜性肾病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7
2
作者 刘春凤 徐元钊 +3 位作者 丁小强 傅辰生 张志刚 郭慕依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6,208,共6页
目的 总结 8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患者早期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 ,分析肾脏存活率 ,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3- 2 0 0 1年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 8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 ,对其中获得随访的 4 4例 ,以进展至终末... 目的 总结 86例特发性膜性肾病 (IMN)患者早期临床及病理资料特点 ,分析肾脏存活率 ,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83- 2 0 0 1年我院经肾活检证实的 8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 ,对其中获得随访的 4 4例 ,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 (ESRF)或血肌酐浓度 (Scr)增加 1倍 (肾功能恶化 )作为终点判断标准 ,采用Kaplan Meier曲线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别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  86例IMN患者中 ,蛋白尿 >3.5 g/ 2 4h占 5 4 .7%,肾病综合征占 4 4 .2 %,血尿 2 9.1 %(肉眼血尿仅 1例 ) ,高血压 2 3.3%,肾静脉血栓 3.5 %。病理分期以Ⅰ、Ⅱ期为主 ,占 96 .5 %,小管 间质病变程度较轻。病理改变与肾活检前病程、Scr正相关 ,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以发病日为随访起点 ,5年肾脏存活率 96 %,1 0年 6 1 .8%;以肾穿刺日为起点 ,5年肾脏存活率84 .5 %,1 0年 5 5 .6 %。肾活检时的Scr和血胆固醇浓度与IMN预后相关。结论 肾活检时的Scr和血胆固醇浓度可能是预测IMN预后的有用指标。IMN患者应早就诊 ,早穿刺 ,以了解病情指导治疗 ,从而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 预后影响 COX比例风险模型 内生肌酐清除率 胆固醇浓度 临床病理资料 IMN 2001年 回顾性分析 功能恶化 血肌酐浓度 终末期肾衰 病综合征 静脉血栓 活检 存活率 Scr 早期临床 判断标准 预后分析 肉眼血尿 病理分期 病变程度 病理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
3
作者 季曙明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56-259,共4页
病历摘要男性,48岁,住院号81223。因头昏、乏力6个月,恶心、呕吐1个月,于1982年8月12日入院。检查:血压21.3/12.0kPa,面色苍白,胸骨左缘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肝脾未及。Hb42.0g/L,BUN39.6mmol/L,Scr 1521.6μmol/L,Ca<sup>2+</sup... 病历摘要男性,48岁,住院号81223。因头昏、乏力6个月,恶心、呕吐1个月,于1982年8月12日入院。检查:血压21.3/12.0kPa,面色苍白,胸骨左缘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肝脾未及。Hb42.0g/L,BUN39.6mmol/L,Scr 1521.6μmol/L,Ca<sup>2+</sup>3.36mmol/L,P<sup>3-</sup>3.42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2ml/min,尿量200ml。双肾B超检查:左80×40mm,右68×40mm,未见囊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贫血 心包摩擦音 内生肌酐清除率 性骨病 终末期肾衰 面色苍白 囊性病变 血细胞压积 碳酸氢盐血透 慢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建造一个卓越的腹膜透析中心 被引量:15
4
作者 俞雨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终末期肾衰(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巨额的治疗费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难以承受^1。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作为一项独特的治疗手段已被临床普遍接受,并列为尿毒症肾脏替... 终末期肾衰(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治疗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巨额的治疗费用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难以承受^1。腹膜透析(peritonealdialysis,PD)作为一项独特的治疗手段已被临床普遍接受,并列为尿毒症肾脏替代一体化治疗众多措施之首选^2-3。但是,由于PD患者普遍居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衰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荷芹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7期534-534,共1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终末期肾衰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的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6
作者 季曙明 黎磊石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52-153,共2页
如何长期保持理想的动静脉血管通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血液净化患者的长期生存和康复能力及动静脉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有密切关系。我们采用静脉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45例长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了观... 如何长期保持理想的动静脉血管通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血液净化患者的长期生存和康复能力及动静脉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有密切关系。我们采用静脉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45例长期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了观察。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45例均为终末期肾衰血透患者(男34例,女11例,年龄18~72岁);造瘘时间1~84个月。45例患者以左前臂桡动脉与头静脉端-端吻合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造影 血管通路 血透患者 终末期肾衰 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康复能力 挠动脉 左前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