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肝病的预测模型:MELD评分与CTP分级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敏 王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68-471,共4页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 meld评分 预测模型 CTP 肝脏储备功能 治疗方案 临床医生 肝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评分预测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率的研究
2
作者 张隆群 黄平 王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 ̄2005年11月33例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受者术前MELD评分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依据MELD评分结果将受者分为3组(≤20,21 ̄30之...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短期生存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 ̄2005年11月33例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受者术前MELD评分及术后3个月、6个月的生存率,依据MELD评分结果将受者分为3组(≤20,21 ̄30之间,≥30),分析比较各组生存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他们术中的尿量。结果:术后3个月总的生存率为90.1%(30/33),6个月的生存率为81.8%(27/33),MELD分值≤20的受者与分值在20 ̄30之间患者的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2.3%(P=0.86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ELD分值≥30的受者术后3个月生存率与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12和0.041)。术后存活时间大于3个月的受者术中尿量为126.2±118.9m1/h,术后3个月内死亡的受者为25.3±22.6ml/h,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1)。结论:1.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前MELD评分不能完全预测术后的生存率,因为两者不存在线性关系,只有在达到一临界点的时候,生存率才出现明显下降;2.术中尿量可以综合评价术前、术中各种因素对肾功能的损害程度以及术后肾功能状况,而且与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 生存率 meld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及CTP评分系统对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贞利 范作鹏 +1 位作者 柳雅立 张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62-2466,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Tureotte-Pugh评分(CTP评分)系统预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7月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新... 目的研究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Child-Tureotte-Pugh评分(CTP评分)系统预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7月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家医院收治的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49例,随访3年,终点事件为死亡。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资料,计算患者MELD和CTP评分,根据CTP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CTP A级组(评分5~6分)(n=8)、CTP B级组(评分7~9分)(n=23)及CTP C级组(评分≥10分)(n=18);根据随访期间患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n=12)和生存组(n=37)。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用于判定CTP、MELD评分对死亡的预测能力。Kaplane-Meier生存曲线用于判定不同CTP、MELD评分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采用log-rank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两种评分系统对患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MELD评分中位数为13.443(8.792~18.379),死亡组MELD评分为19.844(15.487~25.412),明显高于生存组11.578(8.597~15.785)(Z=-3.511,P <0.001)。CTP分值在6~12分,CTP A、B、C级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6.3%(8例)、46.9%(23例)及36.7%(18例)。随着CTP评分增加,患者病死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8,P <0.05)。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A、B、C级组病死率分别为:0、13.0%、50%(χ~2=10.343,P <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MELD <14.294 4组(n=26)患者3年预后显著优于MELD≥14.294 4组(n=23)(χ~2=14.893,P <0.001)。CTP评分等级越高,患者3年转归越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3,P <0.05)。CTP分级对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预后预测的AUC为0.780(95%CI:0.639~0.922),MELD评分的AUC为0.840(95%CI:0.722~0.958),两种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63,P> 0.05)。结论 MELD及CTP评分均可预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死亡风险,两者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相当,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扩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静脉闭塞性疾病 终末期肝病模型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砚薷 杨逸成 +8 位作者 杨倍蓝 曾绮娴 刘冰洋 赵青 罗勤 赵智慧 杨涛 柳志红 熊长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分析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731例PAH患者,根据MELD-X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评... 目的:分析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731例PAH患者,根据MELD-X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评分(≥9.94分)组(n=113)和低评分(<9.94分)组(n=618)。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MELD-XI评分与PAH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731例PAH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PAH 334例(45.7%),特发性PAH 287例(39.3%),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PAH 75例(10.3%),遗传性PAH 19例(2.6%),肺静脉闭塞病13例(1.8%),药物和毒物相关性PAH 3例(0.4%)。平均年龄(37.3±14.2)岁,女性547例(74.8%)。患者出院后随访中位时间18(9,28)个月,53例发生全因死亡,全因死亡率为7.2%。高评分组与低评分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5.9%(18/113)和5.7%(35/618)。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评分组生存率低于低评分组(P<0.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ELD-XI评分是PAH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30,95%CI:1.527~8.631,P=0.004)。结论:MELD-XI评分是评估PAH患者预后的简易且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改良版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全因死亡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郑盛 朱为梅 +1 位作者 刘海 王玉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938-939,共2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hild-Pugh(CrCTP)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分别计算1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患者(死亡组)和7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好转患者(对照组)的MELD、Child-...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hild-Pugh(CrCTP)分级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的意义。方法分别计算1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死亡患者(死亡组)和79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好转患者(对照组)的MELD、Child-Pugh及CrCTP分,并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MELD、Child-Pugh及CrCTP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的ROC的AUC比较中,MELD评分(0.849)>CrCTP分级(0.815)>Child-Pugh分级(0.756)(P<0.05)。结论MELD评分在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方面优于Child-Pugh分级及CrCTP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CHILD-P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首次MELD评分及其衍生评分对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赖曼 王鑫 +4 位作者 姚勤伟 刘海霞 许瀛 何莉 栗光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9-49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首次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衍生评分MELD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MELD联合血乳酸(MELD-Lac)评分对于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肝衰竭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8 d的生... 目的探讨术后首次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其衍生评分MELD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MELD联合血乳酸(MELD-Lac)评分对于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肝衰竭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8 d的生存情况分为早期生存组(110例)和早期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MELD评分、MELD-Na评分与MELD-Lac评分对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预测的最佳截取值,以评价不同评分预测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的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首次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L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首次MELD评分、MELD-Na评分、MELD-Lac评分预测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的AUC分别为0.653[95%可信区间(CI)0.515~0.792]、0.648(95%CI0.514~0.781)、0.809(95%CI 0.718~0.900),最佳截取值分别为18.09、18.09、19.97,约登指数分别为0.398、0.380、0.525,灵敏度分别为0.680、0.680、0.840,特异度分别为0.720、0.700、0.690。MELD-Lac评分预测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的AUC大于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术后首次MELD评分及MELD-Na评分对于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预测能力一般,而术后首次MELD-Lac评分是肝衰竭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生存率更为可靠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乳酸(meld-Lac)评分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早期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对死亡的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张洁 卢放根 +3 位作者 欧阳春晖 程宗勇 王学红 刘小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分级(C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72例已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分级(C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72例已死亡的肝硬化病例组,并且根据最终死亡主要原因是否与消化道大出血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分为大出血死亡组和非大出血死亡组,以及88例肝硬化住院并好转出院的患者作为好转组,记录他们入院首次的临床资料,均进行MELD和CP评分和比较。结果:死亡组CP分值为10.264±2.028,MELD评分为22.230±13.451,好转组CP分值9.318±1.644,MELD评分15.37±6.201,两组之间两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好转组比较,大出血死亡组的两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大出血死亡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CP分级为C级和高MELD评分(≥30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好转组。死亡组中低MELD评分(<20分)和CP分级A级的患者中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死的占70%以上。ROC曲线分析显示剔除大出血死亡因素后,MELD评分系统和CP分级短期死亡风险预测精确度明显提高。结论:MELD评分和CP分级系统对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均有一定价值,分值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在排除大出血死亡的前提下,MELD评分系统和CP分级系统均对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生存预测更准确。MELD和CP分级评分系统存在不足,尤其对低MELD(<20分)和CP分级A级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不高,需要联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共同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死亡 Child-Pugh分级(CP分级)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评分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评价的价值 被引量:19
8
作者 陈瑞玲 罗瑞虹 +3 位作者 崇雨田 吴元凯 赵志新 高志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预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4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肝硬化进行分组,进行MELD评分,观察MELD分值的变化并比较慢性重型乙型病...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预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4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肝硬化进行分组,进行MELD评分,观察MELD分值的变化并比较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差异。【结果】①所观察病例的MELD评分均在20分以上(包括20分);其中肝硬化组(46例)的MELD值为31.89±1.07,慢性肝炎组(118例)为34.03±0.81,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间MELD分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患者起病时有无肝硬化的基础,可能对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影响不大。②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率在20≤MELD<30为42.4%(28/66),30≤MELD<40为73.2%(52/71),MELD≥40为96.2%(26/27),MELD分值越高,病死率越高。【结论】MELD评分系统是一种适用于我国而且比较可靠的预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短期预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慢性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Na评分对逆行灌注法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危国庆 程远 +2 位作者 蔡秋程 杨芳 江艺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5例行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原位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ELD-Na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MELD-Na评分... 目的探讨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5例行经下腔静脉逆行灌注法原位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MELD-Na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MELD-Na评分≤10分(115例);B组为10分<MELD-Na评分≤20分(118例);C组MELD-Na评分>20分(82例)。比较3组受者术前、术中各项指标。术前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Na^+等;术中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腔静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输红细胞量、输血浆量、总补液量等。统计3组受者肝移植术后早期AKI的发生率及分期情况,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术前MELD-Na评分与AKI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3组受者术前BUN、Alb、TB、PT-INR、MAP、N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中的腔静脉阻断时间、出血量、输红细胞量、输血浆量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1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1周内AKI发生率64.8%(204/315),其中A、B、C组术后AKI发生率分别为43%(49/115)、71%(84/118)、87%(71/8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术前MELD-Na评分与AKI分期存在正相关(r=0.442,P=0.000)。结论MELD-Na评分不仅可以作为术前病情评估指标,也是术后发生AKI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逆行灌注法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血清Na^+ meld-Na评分 术后并发症 急性肾损伤 预测 血清肌酐 血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I与MELD评分对肝移植前肝功能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寻航 黄仲奎 龙莉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80-1983,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与MELD评分对肝移植前肝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2例CTP分级C级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计算肝移植前HAP、HPP、TLP和HAI,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各项CT灌注参数与MELD评分...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与MELD评分对肝移植前肝功能评价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22例CTP分级C级行肝移植的肝硬化患者及20例对照者,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计算肝移植前HAP、HPP、TLP和HAI,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各项CT灌注参数与MELD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肝移植前肝硬化组HAP、HPP、TLP、HAI(%)分别为(38.85±4.09)、(59.77±7.97)、(98.63±8.83)ml/(min·100ml)和(39.55±4.31)%。慢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脏的灌注值与临床评价肝功能的MELD评分存在负相关的关系,MELD与HPP(r=-0.814,P=0.000)、MELD与TLP(r=-0.775,P=0.000)。结论CT灌注参数可反应肝移植前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其与MELD评分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指标在MELD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向姝 秦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265-3267,共3页
自Child-Turcutte—Pugh(CTP)分级应用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新的能客观反映终末期肝病患者严重程度的预后评价系统。2002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将MELD作为美国新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取代CTP分级.用于评定终末期肝病患者... 自Child-Turcutte—Pugh(CTP)分级应用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新的能客观反映终末期肝病患者严重程度的预后评价系统。2002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将MELD作为美国新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取代CTP分级.用于评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肝移植的先后顺序。其结合反应肾功能的血肌酐指标.被认为更全面反应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指标 meld 应用 终末期肝病 模型 肝病患者 器官分配 结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W、NLR联合MELD评分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12
作者 梁利民 徐鹤翔 +1 位作者 郑吉顺 章媛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1例,以死亡为终点事件,根据患者随访1年的疾病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n=126)和死亡组(n=55),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RDW、NLR、MELD水平差异,运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RDW、NLR患者的1年生存率变化。最后通过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对RDW、NLR、MELD评分进行联合,评估多变量联合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价值。结果:181例随访1年死亡55例,存活126例,死亡组入院时NLR、RDW、MELD评分均高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后显示,NLR、RDW及MELD评分是预测患者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DW、NLR及MELD评分预测患者1年预后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4.65%、2.58、16.6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2、0.764、0.862;MELD评分联合NLR的AUC为0.870,MELD评分联合RDW的AUC为0.876,MELD、RDW、NLR三者联合的AUC提高至0.884。结论:MELD、RDW、NLR三者联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年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独MELD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预后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曼 徐曼曼 +2 位作者 王鑫 栗光明 陈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88,共7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短期病死率高。肝移植是ACLF患者的唯一治愈方法,但供肝短缺和分配系统的限制使得只有少数患者能接受移植。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一种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急性肝功能恶化,伴随肝脏和肝外器官衰竭,短期病死率高。肝移植是ACLF患者的唯一治愈方法,但供肝短缺和分配系统的限制使得只有少数患者能接受移植。基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器官分配体系存在低估ACLF患者肝移植紧迫性的风险,开发更好的评估工具以确定哪些ACLF患者最有可能从肝移植中受益是当务之急。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主流的ACLF定义、ACLF肝移植治疗适应人群的选择以及ACLF肝移植预后的评分进行综述,以期为ACLF患者肝移植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器官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预后 静态评估 动态评估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交换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14
作者 邓凯 崔佳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1-676,共6页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采用血浆交换人工肝治疗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35例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血浆交换... 目的分析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采用血浆交换人工肝治疗的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35例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血浆交换人工肝组(54例)和常规组(81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模式治疗,血浆交换人工肝治疗组根据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情况,选择以血浆交换为中心的人工肝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疗效、细胞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人工肝治疗组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527.96±1504.21)显著高于常规组(1854.75±940.23)(P=0.004);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合并糖尿病和肝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30、0.030);人工肝治疗组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介素-6、C反应蛋白、甲胎蛋白、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以及直接胆红素/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值分别为<0.001、<0.001、0.040、0.030、0.040、0.006),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40);人工肝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感染、腹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0、0.020);人工肝治疗后患者白介素-6、C反应蛋白、甲胎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结论病情复杂的ACLF患者更推荐直接采取以血浆交换为中心的人工肝治疗,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动态监测白介素-6、C反应蛋白、甲胎蛋白可作为人工肝疗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治疗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体积与各种生理参数及不同肝功能评分间的关系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萱 薛华丹 +2 位作者 刘炜 孙昊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体积与各种生理参数及不同肝功能评分与肝硬化患者肝体积参数间的关系。方法运用64层螺旋CT扫描测定44例对照组及17例肝硬化患者总肝体积(TLV),探讨肝体积与体重、体表面积、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计算肝硬化组患者体积参数... 目的探讨肝脏体积与各种生理参数及不同肝功能评分与肝硬化患者肝体积参数间的关系。方法运用64层螺旋CT扫描测定44例对照组及17例肝硬化患者总肝体积(TLV),探讨肝体积与体重、体表面积、年龄、性别的相关性。计算肝硬化组患者体积参数与Child-Pugh(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的肝脏体积为(1249±248)cm3,与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呈中等正相关(r=0.5285,r=0.5754,r=0.6210;均P<0.01),与体块指数呈较弱的正相关(r=0.3074,P<0.05),与年龄呈较弱的负相关(rs=-0.3342,P<0.05)。消除体重影响后,不同性别间肝体积差异无显著性。肝硬化患者的TLV为(1044±300)cm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与体重、体表面积无相关性。不同CTP分级所对应的肝体积参数间差异无显著性。MELD评分与患者TLV无相关性(r=-0.4496,P>0.05),与患者肝体指数显著相关(r=-0.6937,P<0.05)。结论对照组的肝脏体积受多种生理因素影响;肝硬化患者的肝脏体积与MELD评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与CTP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肝脏体积 肝硬化 Child—Pugh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氏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 被引量:42
16
作者 张鑫彤 祁兴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63-363,共1页
【据《Hepatology》2016年10月报道】题:卡氏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作者Tandon P等)识别肝硬化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死亡风险对于患者出院后管理至关重要。来自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Tandon等确定了一项基于卡氏评分(karn... 【据《Hepatology》2016年10月报道】题:卡氏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死亡风险(作者Tandon P等)识别肝硬化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死亡风险对于患者出院后管理至关重要。来自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的Tandon等确定了一项基于卡氏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的易于应用的预后模型。16家三级肝脏病学研究中心构成的北美终末期肝病研究组前瞻性招募非择期入院的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需在出院后1周时评估KPS。根据KP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氏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阿尔伯塔大学 肝病研究 埃德蒙顿 肝脏病学 死亡风险 研究中心 肝性脑病 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预测模型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蓓蓓 管世鹤 +3 位作者 杨凯 王爱华 潘颖 张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9-623,共5页
目的建立预测模型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生化及血凝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预测... 目的建立预测模型评估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生化及血凝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预测临床结局的独立因素并建立回归方程及新型预测模型。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新型预测模型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数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新型预测模型在预测HBV-ACLF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124例HBV-ACLF患者中,28例死亡患者,死亡率为22.6%;Logistic回归方程多变量筛选出直接胆红素(DBIL)与凝血酶原时间(PT-S)是影响HBV-ACLF患者3个月临床结局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方程及新型预测模型,死亡组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新型预测模型与MELD分数呈正相关性(r=0.629,P<0.0001);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新型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6,明显高于MELD评分的AUC(0.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IL与PT-S是HBV-ACLF患者3个月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包含DBIL与PT-S的新型预测模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12分肝硬化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的早期肝衰竭
18
作者 王然 祁兴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80-280,共1页
【据《Radi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2分的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早期肝衰竭的发病率、结局和预后指标(作者Luca A等)本研究旨在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2分的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 【据《Radi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12分的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早期肝衰竭的发病率、结局和预后指标(作者Luca A等)本研究旨在评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2分的肝硬化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发生早期肝衰竭(early liver failure,ELF)的发生率、结局和预后指标。本研究回顾性纳入1999年9月-2012年7月期间行TIPS治疗且治疗前MELD评分≤12分的21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性140例;平均年龄为55.9岁;病毒性肝硬化患者146例(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分流术 meld 经颈静脉肝内门 终末期肝病模型 TIPS 顽固性腹水 预后指标 观察终点 本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肝病肝移植患者诊断和评估标准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贾亚男 李瀚 +1 位作者 李先亮 贺强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1,368,共7页
肝移植是危重症肝病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但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高。考虑到供肝短缺及相关手术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移植时机。因此对危重症肝病肝移植的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全面评估病情,是决定治疗方案的一... 肝移植是危重症肝病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但手术风险高,围手术期病死率高,术后并发症高。考虑到供肝短缺及相关手术风险,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移植时机。因此对危重症肝病肝移植的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和全面评估病情,是决定治疗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对于危重症肝病的评估标准很多,除了比较经典的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外,还发展出了许多其它评估标准,各个移植中心也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诊断标准,各评估标准之间也存在争议,本文即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肝病 肝衰竭 评分系统 肝移植 诊断标准 评估标准 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MELD分值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范荣山 白贤女 +1 位作者 刘蕴刚 刘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6-287,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患者 重型肝炎患者 腺苷蛋氨酸 药物治疗 meld 分值 终末期肝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