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张倩倩 秦藜韦 +2 位作者 于欢 李树杰 王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23-928,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与成人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外科术后... 目的分析术前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XI)评分与成人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CAS-AKI)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心脏外科术后发生CSA-AKI的患者351例,根据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分为CRRT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基于倾向性匹配法对两组进行1∶1匹配。单因素分析两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S-AKI行CRRT治疗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评价预测效能。结果共74例行CRRT患者,匹配出74对患者。经倾向性匹配后,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均无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MELD-XI评分、EuroSCORE评分、术前尿酸、术前尿素、术前中性粒/白细胞比值(NLR)、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钾离子、术中乳酸、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围术期应用IABP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术前MELD-XI评分高(OR=1.176,95%CI 1.009~1.371,P=0.039),EuroSCORE评分高(OR=1.670,95%CI 1.274~2.190,P<0.001)是CSA-AKI行CRRT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XI评分和EuroSCORE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7分和5.5分,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7和0.832,两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1。结论术前MELD-XI评分高和EuroSCORE评分高是CSA-AKI行CRRT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两者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术前MELD-XI评分>10.7分,EuroSCORE评分>5.5分时应引起临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 排除国际标准化比值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EuroSCORE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联合血清钠预测肝硬化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毕春山 展玉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联合血清钠(SNa)对肝硬化并发症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114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当天MELD评分和SNa,分析其与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低钠血症及MELD评分≥18时肝硬化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MELD评...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联合血清钠(SNa)对肝硬化并发症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记录114例肝硬化患者入院当天MELD评分和SNa,分析其与肝硬化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低钠血症及MELD评分≥18时肝硬化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MELD评分联合血清钠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率敏感性76.5%,特异性86.5%。住院期间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患者MELD评分及SNa水平与无并发症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ELD和低钠血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血清钠 并发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梗阻性黄疸手术风险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张晓剑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liver disease,MELD)对梗阻性黄疸手术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按照MELD评分结果将两组患者分为3个小组。观察组患者于Ⅰ期行经皮... 目的研究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odel for end-stage-liver disease,MELD)对梗阻性黄疸手术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梗阻性黄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按照MELD评分结果将两组患者分为3个小组。观察组患者于Ⅰ期行经皮穿肝胆管引流术(PTCD),Ⅱ期再行开腹手术,解除胆道梗阻。对照组患者未经PTCD,直接行开腹手术,解除胆道梗阻。结果观察组MELD评分<10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与对照组相同MELD评分小组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10分≤MELD<20分组及MELD≥20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相同MELD评分小组(P<0.05)。结论 MELD评分在评估围手术期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手术风险方面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梗阻性黄疸 手术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储备功能与其Meld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4
作者 龙黎 熊晏 罗新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储备功能与其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慢性肝炎组(n=50)及... 目的:分析终末期肝病患者的肝储备功能与其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00例终末期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的不同,将这100例患者分为慢性肝炎组(n=50)及肝炎代偿期组(n=50)。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肝脏纤维化定性实验及肝脏硬度检测。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15 min血中ICG滞留率(ICGR15值)、ICG血中清除率(ICGK值)及肝脏硬度值;比较Meld评分不同的患者其肝脏纤维化的面积。结果:慢性肝炎组患者的ICGR15值及肝脏硬度值均低于肝炎代偿期组患者,其ICGK值高于肝炎代偿期组患者,P<0.05。Meld评分≥26分的患者其肝脏纤维化的面积大于Meld评分为16~25分的患者;Meld评分≥26分的患者其肝脏纤维化的面积大于Meld评分为10~15分的患者;Meld评分为16~25分的患者其肝脏纤维化的面积大于Meld评分为10~15分的患者,P<0.05。结论:终末期肝病患者肝脏纤维化的面积越大,其肝脏的储备功能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肝储备功能 meld评分 肝脏纤维化定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国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7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肝癌晚期患者按照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成研究1组30例(评分30-39分)和研究2组28例(评分≥40分),两组患者均给予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在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肝癌晚期患者按照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成研究1组30例(评分30-39分)和研究2组28例(评分≥40分),两组患者均给予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情况和介入治疗3个月后的病死率,分析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和病死率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的关系。结果研究1组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研究2组(P〈0.05);研究2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研究1组(P〈0.05)。结论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可用于评价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情况、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和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 晚期肝癌 介入治疗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评分结合降钙素原评估终末期肝病预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宋梅 汪明星 +2 位作者 李乐 何进伟 何丽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9期254-256,共3页
目的为评估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的预后,将MELD评分结合降钙素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患者90例,常规检测肝脏生化、PC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收集患者是否有肝性腹水... 目的为评估终末期肝病住院患者的预后,将MELD评分结合降钙素原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患者90例,常规检测肝脏生化、PCT、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收集患者是否有肝性腹水、脑病等临床病症。通过MELD评分计算公式计算MELD分值,MELD分值=3.8×ln(胆红素mg/dL)+11.2×ln(INR)+9.6×In(肌酐mg/dL)+6.4×病因学(胆汁淤积或酒精为0,其他为1)。PCT检测阳性阈值为0.5ng/mL。结果生存组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PCT水平、MELD评分呈进行性下降趋势,而死亡组的PCT水平、MELD评分则呈上升趋势。结论MELD评分、PCT水平均可用于预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MELD评分与PCT水平联合分析,在评价预后方面优于单独使用MELD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d评分 降钙素原 终末期肝病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伴肝硬化的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预后的评估
7
作者 刘念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meld评分 肝切除术后 肝硬化病人 肝细胞癌 肝病模型 终末期 预后 肝硬化患者 疾病严重程度 等待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温热艾灸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倩 赵丽娜 +3 位作者 王志华 夏梦甜 郑艳华 张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温热艾灸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终末期肝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温热艾灸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终末期肝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温热艾灸治疗,连续治疗20 d。比较两组腹围、体重、24 h尿量、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腹围、体重低于治疗前,24 h尿量多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腹围、体重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腹围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0、20、30 d,两组MELD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MEL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温热艾灸能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腹围和肝脏功能,降低MELD评分,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 艾灸 终末期肝病 腹围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的预后分析
9
作者 沈广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6期229-229,232,共2页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并与Child-Pugh评分系统作比较,分析两者评价肝硬化预后的优缺点,并判断MELD评分联合血清清蛋白水平对预测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目的:探讨MELD评分对肝硬化患者死亡危险预测的准确性,并与Child-Pugh评分系统作比较,分析两者评价肝硬化预后的优缺点,并判断MELD评分联合血清清蛋白水平对预测肝硬化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0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分析。结果:MELD≤10分患者病死率为3.33%;11~17分患者病死率为33.33%;≥17分患者病死率为80.00%。结论:MELD模型能准确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而Child-Pugh评分也可较准确预测其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代偿期肝硬化 终末期肝病模型 Child—Pugh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评分体系在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清 姚宏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49-50,共2页
对1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和3个月,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不同MELD评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存活者与死亡者的MEL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随MELD分值升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随之升... 对11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别观察1个月和3个月,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不同MELD评分患者的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存活者与死亡者的MEL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随MELD分值升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死率随之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认为动态进行MELD评分可用以评价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与MELD评分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伍姣 张知洪 +1 位作者 陈令民 李亦明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肝硬化患者87例为试验组,另选同期82名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对象间肝功能及血清AngⅡ的水...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及与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肝硬化患者87例为试验组,另选同期82名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对象间肝功能及血清AngⅡ的水平。结果肝硬化组病人血清ALT、AST、TBil、AngⅡ水平较高,ALB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水平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肝硬化患者血清AngⅡ水平在不同Child-Pugh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不同分值间An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AngⅡ水平与MELD评分存在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0.459,P=0.000)。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血清AngⅡ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未合并腹水患者(P<0.01)。结论随着肝硬化病情进展,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不断升高,与肝功能指标及MELD评分存在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N末端脑纳肤水平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小静 蔺淑梅 +5 位作者 郑书琴 叶峰 张曦 邸莹 李岳礁 张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9-382,38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MGB1水平,并对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 目的初步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重型乙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MGB1水平,并对其中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入院后第7天、第14天血清HMGB1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同时进行相关化验指标的检测,根据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2002年标准版公式即:MELD分值=3.8×ln[胆红素(mg/dL)/18]+11.2×ln(INR)+9.6×ln[Cr(mg/dL)/88]+6.4×(病因:胆汁性或酒精性0,其他1),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MELD评分计算。结果正常对照组、慢性HBV感染组、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μg/L)分别为:14.29±4.01、49.68±7.72、61.92±15.42,重型乙型肝炎组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HBV感染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HMGB1水平(μg/L)分别为:62.02±16.16、62.59±14.9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HMGB1水平与MELD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动态检测发现,死亡组患者入院后血清HMGB1水平持续下降,而存活组患者入院后血清HMGB1水平下降至第7天后出现再次上升趋势。结论 HMGB1可能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有关;血清HMGB1水平与MELD评分及患者预后未见明显相关性;动态检测血清HMGB1水平,可能对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乙型肝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评估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虎平 马艳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9期3495-3498,共4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LC)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LC)患者,男142例,女66例,年龄(50.6...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LC)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硬化(LC)患者,男142例,女66例,年龄(50.6±6.8)岁,其中HBV相关LC代偿期(HBV-CLC)患者123例(HBV-CLC组),HBV-DLC患者85例(HBV-DLC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临床资料对HBV-LC患者发生HBV-DLC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HBV-CLC组、HBV-DLC组患者RDW变异系数(RDW-CV)、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是否有HBV-DLC作为因变量,把RDW-CV、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INR及MELD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RDW-CV、MELD评分是HBV-LC患者发生HBV-DLC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RDW-CV联合MELD评分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0.990及0.984。结论RDW升高有助于HBV-L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肝损害程度的判断,RDW能够有效预测HBV-DLC的发生,同时联合MELD评分进行诊断时,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失代偿期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肝脏体积对乙肝后肝硬化程度的量化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梓朗 张茂 +4 位作者 利民 刘宁 韩晓玉 刘钦成 廖彩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T肝脏体积在乙肝后肝硬化程度量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组织活检术前1周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三期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肝脏三维立体重建并计算CT肝脏体积。术前评估患者肝... 目的探讨CT肝脏体积在乙肝后肝硬化程度量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0例,肝组织活检术前1周行64层螺旋CT薄层扫描+三期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肝脏三维立体重建并计算CT肝脏体积。术前评估患者肝硬化临床分期,计算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分析CT肝脏体积与肝组织病理分级、肝硬化临床分期和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 30例患者CT肝脏体积明显小于理论肝脏体积(P<0.05)。肝组织病理分级4A、4B、4C级者,肝硬化临床分期1、2、3、4期者,MELD评分<10分、≥10~<20分、≥20~<30分者CT肝脏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肝组织病理分级、肝硬化临床分期和MELD评分均与CT肝脏体积呈负相关(r分别为-0.55、-0.78及-0.52,P均<0.01)。结论CT肝脏体积可作为乙肝后肝硬化程度的一个量化诊断指标;CT肝脏体积越小,肝组织病理分级越重、临床分期等级越高、MELD评分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CT肝脏体积 CT检查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病理分级 临床分期 量化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分析
15
作者 冀文丽 王勤英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科学、准确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4月—200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重型肝炎住院患者37例,入院起观察3个月,分存活组和恶化死亡组,对两组的资料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 ELD... 目的:科学、准确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4月—2007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科重型肝炎住院患者37例,入院起观察3个月,分存活组和恶化死亡组,对两组的资料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 ELD)评分并与精对苯二甲酸(PTA)进行比较,分别做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两组间M EL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TA具有相关性,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 ELD评分和PTA均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主要指标,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评估
16
《现代医院》 2016年第5期768-768,共1页
ACLF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对治疗的决策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临床上主要通过反映肝功能的指标组成的评分系统来判断ACLF的预后,目前常用的有英国皇家大学医院(KCH)标准、终末期肝病模型(... ACLF患者由于病情严重,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对治疗的决策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临床上主要通过反映肝功能的指标组成的评分系统来判断ACLF的预后,目前常用的有英国皇家大学医院(KCH)标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CHILD—PUGH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1I)、序贯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2013年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协作组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基础上建立CLIF—SOFA评分,将器官衰竭是ACLF诊断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评估 慢加急性肝衰竭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终末期肝病模型 评分系统 器官衰竭 SOFA评分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