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颇族织锦纹样中的文化基因提取及审美特征
1
作者 冯艾卓 夏帆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共9页
景颇族织锦是景颇族中具有鲜明族群特征的文化遗产之一。文章通过对景颇族织锦本体的基因要素解读,重点从图纹方面对景颇族织锦文化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深入剖析了图纹基因中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图纹中文化基因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景颇... 景颇族织锦是景颇族中具有鲜明族群特征的文化遗产之一。文章通过对景颇族织锦本体的基因要素解读,重点从图纹方面对景颇族织锦文化基因进行识别与提取,深入剖析了图纹基因中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图纹中文化基因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出景颇族的审美特征。研究表明,景颇族织锦纹样具有一定的叙事功能,较好保存了景颇族族群的集体记忆和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其核心基因表现为传统技艺下包含“菱形纹、‘’形纹、曲折线形纹”三要素,其中菱形元素是由景颇族原始表意文字中代表生存基础的图纹意象演化而来,最具民族文化代表性,由此进一步揭示景颇族织锦的纹样基因和造物手法下的民族审美特征,为后续的景颇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织锦纹样 文化基因 六元论 造物艺术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保护及创新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峥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63,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龙山地区土家织锦纹样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创新应用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进行整理解析,剖析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转化策略,对纹样... 研究旨在探讨龙山地区土家织锦纹样的数字化保护以及创新应用策略。通过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类型及其发展进行整理解析,剖析龙山土家织锦纹样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转化策略,对纹样依次进行采集、解析、解构和储存的数字转化处理,建立包含图形元素数字资源库、骨骼结构数字资源库和色彩搭配数字资源库的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资源库,实现纹样的数字保护、资源共享和数据应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从而进一步搭建龙山土家织锦纹样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基于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织锦纹样服务生态,推动地域文化产业的创新转型发展,为民族传统纹样的活态传承与产业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土家织锦纹样 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库 数字化服务平台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户感性评价的高昌织锦纹样再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詹秦川 杜国龙 +1 位作者 张璇 王显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47,共9页
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对传统高昌纺织品纹样元素的传承和发展,以高昌织锦纹样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用户感性评价的高昌织锦纹样再生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与专家、设计师等讨论选取出12个高昌纹样代表样本;同时结合在书籍... 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更好地实现对传统高昌纺织品纹样元素的传承和发展,以高昌织锦纹样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用户感性评价的高昌织锦纹样再生设计方法。首先,通过与专家、设计师等讨论选取出12个高昌纹样代表样本;同时结合在书籍、期刊、网络搜集的10对描述和反映高昌文化的词对,进行用户问卷调查,得到高昌织锦纹样因子的感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昌织锦纹样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最后依据聚类分析结果结合用户对高昌织锦纹样因子的喜爱度选出3种纹样进行分解与重构,结合智能绘图软件生成最终的设计方案,并在丝巾上进行设计应用,得出系统的高昌织锦纹样元素在丝巾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对高昌织锦纹样融合现代审美、注入感性元素、实现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织锦纹样 感性工学 感性评价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蕃时期的织锦纹样初探
4
作者 格桑多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2期80-89,共10页
吐蕃使用织锦现象在汉藏文献中多有体现,仅见于文献的品种有绫、绢、锦、帛、缣、缯等,吐蕃人使用的丝织品可谓种类丰富。然而文献所记载的仅仅是个概念,未能涉及纹样风格内容,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吐蕃时期的织锦纹样提... 吐蕃使用织锦现象在汉藏文献中多有体现,仅见于文献的品种有绫、绢、锦、帛、缣、缯等,吐蕃人使用的丝织品可谓种类丰富。然而文献所记载的仅仅是个概念,未能涉及纹样风格内容,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吐蕃时期的织锦纹样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文章以青海都兰吐蕃墓出土文物和部分流失海外的吐蕃织锦为线索,结合文献资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流入吐蕃的织锦纹样,认为虽然吐蕃织锦遗存实物数量有限,但基本包括了所有当时流行的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织锦纹样 中亚系统 中原系统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纹样IP形象设计——TANG TANG家族
5
作者 刘静 钱锦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3-643,共1页
设计说明:此设计以唐代纹样的织锦纹样及动物纹样为原型,对其进行IP形象设计。通过对唐代纹样的造型、色彩、语意进行文化转译,对纹样进行分解、删减、抽象化及夸张的设计方法,结合潮流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IP形象,让越来越多年... 设计说明:此设计以唐代纹样的织锦纹样及动物纹样为原型,对其进行IP形象设计。通过对唐代纹样的造型、色彩、语意进行文化转译,对纹样进行分解、删减、抽象化及夸张的设计方法,结合潮流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IP形象,让越来越多年轻人认识、了解传统文化。唐纹样IP形象的拟人化赋予了唐纹样极强的生命力,将纹样传承的形式多样化、多元化,此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设计 织锦纹样 设计说明 拟人化 文化转译 动物 形式多 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织锦团窠纹分析及其创新设计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婉玉 陈宇 周春燕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6-132,共7页
团窠纹是唐代织锦中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其现代化发展出现了演变性差、创新性弱、时尚度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唐代团窠纹的文化内涵和构成规律,解构团窠纹的外环纹样和中心纹样,利用分裂语法规则将纹样分解成基本的单元形,结合形状文法规... 团窠纹是唐代织锦中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其现代化发展出现了演变性差、创新性弱、时尚度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唐代团窠纹的文化内涵和构成规律,解构团窠纹的外环纹样和中心纹样,利用分裂语法规则将纹样分解成基本的单元形,结合形状文法规则推衍重构,获得新的单元形并进行创新纹样开发,实现唐代织锦团窠纹的现代化设计与应用。文章以立狮宝花纹为例进行现代织锦纹样创新设计,提高了织锦的时尚美观度,在保护团窠纹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更加契合当代审美需要。研究旨在保护、创新唐代团窠纹,并为其他纹样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窠 唐代织锦 织锦纹样设计 分裂语法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物有灵”宗教观对佤锦土布图案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静 王宏付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将佤族"万物有灵"宗教观中体现的物体崇拜和织锦纹样相结合,通过对佤族波形纹、十字纹、牛头纹、菱形纹、松鼠牙纹及茅草纹等织锦土布代表性纹样的来源、图案特征及色彩特征进行详细解说和分析,得出佤族宗教"万物有灵&qu... 将佤族"万物有灵"宗教观中体现的物体崇拜和织锦纹样相结合,通过对佤族波形纹、十字纹、牛头纹、菱形纹、松鼠牙纹及茅草纹等织锦土布代表性纹样的来源、图案特征及色彩特征进行详细解说和分析,得出佤族宗教"万物有灵"说对佤锦土布图案的影响,认为"万物有灵"观铸就了佤族的纹样和色彩,彰显了极具特色的民族图案。既加深了人们对佤族"万物有灵"宗教观的了解,同时也使人们更加具体地感知了佤族丰富的织锦纹样和色彩运用,对现代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土布 织锦纹样 服饰图案 宗教观 万物有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