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构强化计算及在钛制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荣 《压力容器》 1990年第5期28-33,5,共7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织构强化的概念,然后根据Hill的屈服条件和关系式σ_(1s)(1+1/R_1)1/2=σ_(2s)(1+1/R_2)^(1/2)导出了正交各向异性金属板织构强化的一个新算式,并分析了织构强化的效果与织构强化因子及应力状态的关系。最后,指出了此算... 本文首先介绍了织构强化的概念,然后根据Hill的屈服条件和关系式σ_(1s)(1+1/R_1)1/2=σ_(2s)(1+1/R_2)^(1/2)导出了正交各向异性金属板织构强化的一个新算式,并分析了织构强化的效果与织构强化因子及应力状态的关系。最后,指出了此算法在压力容器设计中的应用,并举出一个数字实例,以示此算法与常规算法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强化 钛制 压力容器 设计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相陶瓷强化方式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何乃如 周昊 +3 位作者 文怀兴 方媛 黄琰 贾均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共9页
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高铁、核工业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MAX相的强度和硬度偏低,这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总结了MAX相陶瓷材料的强化方式及机理,重点介绍了固溶强化、第... 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高铁、核工业等许多高新技术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是,MAX相的强度和硬度偏低,这限制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总结了MAX相陶瓷材料的强化方式及机理,重点介绍了固溶强化、第二相颗粒强化和织构强化等强化方式对MAX相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MAX相材料强化的研究前景。为该材料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陶瓷 固溶强化 第二相颗粒强化 织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_(3)AlC_(2)陶瓷力学性能强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解厚波 李可琢 +3 位作者 苑高千 张竞哲 张海军 李发亮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27,共14页
Ti_(3)AlC_(2)具有由边缘共享的Ti;C八面体和二维密排的Al平面交替堆积而成的六方层状特殊结构,既具有陶瓷的熔点高、弹性模量高、耐腐蚀和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又兼具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好、剪切模量高和可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 Ti_(3)AlC_(2)具有由边缘共享的Ti;C八面体和二维密排的Al平面交替堆积而成的六方层状特殊结构,既具有陶瓷的熔点高、弹性模量高、耐腐蚀和高温抗氧化能力强等特点,又兼具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好、剪切模量高和可加工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用作高温涂层材料、高温结构材料、化学防腐材料、电极电刷材料、受电弓材料和MXene前驱体材料等。但是,Ti_(3)AlC_(2)陶瓷存在硬度和强度比传统结构陶瓷低以及中低温区(<1100℃)抗氧化能力较差等缺点,其作为结构材料在工程实际中的进一步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究者们开发了固溶强化、第二相复合强化以及织构强化等方法对Ti_(3)AlC_(2)陶瓷的力学性能进行强化。通过综述提高Ti_(3)AlC_(2)陶瓷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和对比不同方法的优劣,提出了当前方法中亟待解决的难点。最后,基于Ti_(3)AlC_(2)陶瓷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其强化方法可能的改进方向及可行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3)AlC_(2)陶瓷 固溶强化 第二相复合强化 织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Zr复合微合金化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孙玉崇 陈泽夫 +3 位作者 徐振 田爽 刘志敏 张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200,共7页
目的为了探究Mn,Zr复合微合金化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种不同成分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分别为原始6061铝合金板材、单独添加Mn元素的6061-0.4Mn铝合金板材和Mn/Zr复合添加的6061-0.4Mn-0.3Zr铝合金板材。... 目的为了探究Mn,Zr复合微合金化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材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3种不同成分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分别为原始6061铝合金板材、单独添加Mn元素的6061-0.4Mn铝合金板材和Mn/Zr复合添加的6061-0.4Mn-0.3Zr铝合金板材。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检测和拉伸断口分析等方式对3种6061铝合金铸轧板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Mn元素不仅可以细化6061铝合金铸轧板的晶粒组织、提高小角度晶界的比例、抑制再结晶,还可以促进AlFeSi相向α-AlFeMnSi相转变,改善AlFeSi相形貌,减小AlFeSi相体积分数、抑制AlFeSi相的聚集促使其弥散分布。常温拉伸力学性能检测和拉伸断口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6061铝合金铸轧板相比,单独添加Mn元素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强度提升,但塑性明显下降,且断口呈现为脆性。Mn,Zr复合微合金化可以大幅降低小角度晶界比例,增强对6061铝合金铸轧板材组织再结晶的抑制作用。铸轧板组织中形成{100}<001>Cube织构,实现织构强化,进一步提高了铸轧板的强度和塑性,此时断口表现为韧性。结论Mn,Zr复合微合金化的6061铝合金铸轧板的综合力学性能更好,与单独添加0.4%Mn的铸轧板相比,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分别提高了18.8%,37.8%,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微合金化 铸轧 织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压裂球和桥塞用GW104+1Zn镁合金挤压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苏鹏 李兵兵 +2 位作者 靳丽 董杰 王锋华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0,共9页
为了满足石油完井可溶压裂球和桥塞的应用需求,需要开发强度超过500 MPa且可工业规模生产的镁合金棒材。在实验室研发的高强度Mg-10Gd-4Y(GW104)合金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为1.32%的Zn元素,采用可工业规模生产的半连续铸造、热挤压和热处... 为了满足石油完井可溶压裂球和桥塞的应用需求,需要开发强度超过500 MPa且可工业规模生产的镁合金棒材。在实验室研发的高强度Mg-10Gd-4Y(GW104)合金基础上,添加质量分数为1.32%的Zn元素,采用可工业规模生产的半连续铸造、热挤压和热处理等常规工艺得到GW104+1Zn合金,并系统地研究了Zn元素和各个工艺参数等对GW104+1Zn合金相组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的添加使得合金中存在LPSO相,LPSO相可以抑制动态再结晶的发生,而动态再结晶过程则会吞噬这种LPSO相。小挤压比和低温挤压有利于获得由未完全动态再结晶形成的双峰组织,双峰组织不仅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而且使其断裂伸长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挤压温度为400℃,挤压比为4时,挤压态合金具有最佳综合性能,其屈服强度为307 MPa,抗拉强度为386 MPa,断裂伸长率为7.6%;峰值时效后合金屈服强度为400 MPa,抗拉强度为521 MPa,断裂伸长率为2.1%,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镁稀土合金 动态再结晶 LPSO相 细晶强化 织构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