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晓梅 龚跃球 刘斯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结合目前有关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粉体制备、陶瓷的成型、烧结以及陶瓷的织构化特别是反应模板晶粒取向等制备技术上研究的新进展,并比较分析了NNK、NNK-LN、NNK-LT-LS等不同的掺杂改性... 结合目前有关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粉体制备、陶瓷的成型、烧结以及陶瓷的织构化特别是反应模板晶粒取向等制备技术上研究的新进展,并比较分析了NNK、NNK-LN、NNK-LT-LS等不同的掺杂改性体系在压电性能上的差异和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致密度高,在压电、介电等性能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出现较宽的准同型相界。最后从不同方面展望了今后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性能改进上的研究趋势及其制备技术上可能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钾钠 陶瓷织构 无铅压电陶瓷 掺杂改性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掺杂二钛酸钡的熔盐法制备及其介电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军 唐甲 杨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0-43,共4页
为了获得织构化的二钛酸钡陶瓷,并利用元素替代调控和改善陶瓷介电性能的特点,采用熔盐法,以碳酸钡,二氧化钛和碳酸锶为原料,以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熔盐,在840℃反应5h,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得到的粉体为单相,说明锶离子完全进入了二钛酸钡晶... 为了获得织构化的二钛酸钡陶瓷,并利用元素替代调控和改善陶瓷介电性能的特点,采用熔盐法,以碳酸钡,二氧化钛和碳酸锶为原料,以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熔盐,在840℃反应5h,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得到的粉体为单相,说明锶离子完全进入了二钛酸钡晶格,成功制备出了摩尔比为1%锶掺杂的二钛酸钡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显示,制备的二钛酸钡锶单晶颗粒呈棒状,长约2.0μm,矩形截面宽约为100~200nm.棒状颗粒所组成的粉体经单轴压力压片、烧结后得到的二钛酸钡锶陶瓷,居里温度约为415℃,说明当锶掺杂量为1%(摩尔比)时,相比未掺杂的单晶二钛酸钡的居里温度略有降低.在测量频率为10kHz~10MHz的范围内,陶瓷片在成型时压力轴垂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峰值约是平行方向上介电常数峰值的3倍,说明陶瓷的介电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成功获得了织构化的二钛酸钡锶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钛酸钡 熔盐法 锶替代 织构化陶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