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飞秒激光表面织构化对CFRP/2060铝锂合金高速激光连接接头剪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栋 徐洁洁 +3 位作者 黄婷 景若木 张景泉 肖荣诗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4,102,共7页
激光表面织构化作为提高异质结构接头剪切性能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金属材料激光连接领域中。采用波长515 nm的飞秒激光在2060铝锂合金表面制备微结构,采用能量密度分布均匀的矩形光斑实现CFRP和2060铝锂... 激光表面织构化作为提高异质结构接头剪切性能的有效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金属材料激光连接领域中。采用波长515 nm的飞秒激光在2060铝锂合金表面制备微结构,采用能量密度分布均匀的矩形光斑实现CFRP和2060铝锂合金异质接头的高速光纤激光连接,探讨飞秒激光刻蚀深度、扫描线间距对异质结构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飞秒激光织构化处理,异质接头剪切强度得到了大幅提升,接头破坏形式均为界面断裂和基体断裂的混合断裂模式。在激光功率5 kW、焊接速度高达3.6 m/min条件下,接头平均剪切强度可达35.7 MPa,是未经飞秒激光织构化接头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2060铝锂合金 飞秒激光织构化 激光连接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对材料摩擦学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郑晓辉 宋皓 +3 位作者 张庆 叶雄 孟令东 谭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8-74,共7页
总结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其在摩擦学中应用的现状,分别讨论了激光表面织构的不同几何形状、尺寸和织构密度等因素,以及织构引起的金属材料表面硬度的升高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 总结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的特点,并介绍了其在摩擦学中应用的现状,分别讨论了激光表面织构的不同几何形状、尺寸和织构密度等因素,以及织构引起的金属材料表面硬度的升高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展望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及应用领域,指出应加强理论模拟和计算研究,以期与实验研究相辅相成;实验研究应注重规律的摸索和总结;机理方面应深入研究织构引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的规律,及其对材料摩擦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表面织构化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单晶硅表面织构化正交试验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辉 柳锡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4,共4页
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经常利用碱溶液对电池表面进行“织构”,以形成陷光,增强对光的吸收.在NaOH溶液中制备硅片时,由于各个晶面的腐蚀速率不同,在硅片表面会形成类“金字塔”形绒面.碱溶液浓度、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 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中,经常利用碱溶液对电池表面进行“织构”,以形成陷光,增强对光的吸收.在NaOH溶液中制备硅片时,由于各个晶面的腐蚀速率不同,在硅片表面会形成类“金字塔”形绒面.碱溶液浓度、添加剂用量、反应温度以及时间等都会影响到绒面的形成.文中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各个因素对绒面形成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试验条件为:碱溶液浓度为2.5%;反应温度为95℃;添加剂用量为5%;腐蚀时间为30m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 正交试验 织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化径向轴承的弹流润滑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于如飞 陈渭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1-6,11,共7页
为研究表面织构和轴承表面弹性变形对径向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计算轴承表面的变形量,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经典雷诺方程,最终计算并对比含表面织构和无织构情况以及柔性和刚性条件下的轴承润滑性能。数值模拟... 为研究表面织构和轴承表面弹性变形对径向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利用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计算轴承表面的变形量,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经典雷诺方程,最终计算并对比含表面织构和无织构情况以及柔性和刚性条件下的轴承润滑性能。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轴承表面的弹性变形相比,表面织构对径向轴承静特性的影响更加显著,且织构可以明显改变油膜压力的分布情况;此外,织构在轴承上的分布位置对轴承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作用,分布在压力上升区域的织构对轴承特性有正面的影响,分布在压力下降区域的织构对轴承特性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化 径向轴承 弹流润滑 Winkler弹性基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单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化工艺 被引量:7
5
作者 赵汝强 江得福 +2 位作者 李军勇 梁宗存 沈辉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441-446,共6页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碱各向异性腐蚀制备单晶硅绒面进行了优化,制备的硅片样品绒面反射率为11.07%.在表面沉积减反射膜(ARC)后的平均反射率为2.56%。制绒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3%时,制备的单晶硅绒面反射率较低.Na2SiO3... 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碱各向异性腐蚀制备单晶硅绒面进行了优化,制备的硅片样品绒面反射率为11.07%.在表面沉积减反射膜(ARC)后的平均反射率为2.56%。制绒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3%时,制备的单晶硅绒面反射率较低.Na2SiO3的存在为反应提供了更多的起始点,所制作的绒面排列更为紧密.但Na2SiO3的浓度过高会阻碍反应进行,得不到理想的绒面.IPA可以加速反应产生的氢气泡从硅片表面逃逸,减弱NaOH的腐蚀强度,获得良好的各向异性因子.随着制绒反应时间延长,硅片表面的金字塔长大,反射率降低,这个过程是“金字塔”不断长大和被削平的过程.常温下难以制得绒面,要在减少醇挥发的情况下尽量提高反应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表面织构化 正交实验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与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改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睿哲 朱丽娜 +2 位作者 岳文 付志强 康嘉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0-115,共6页
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LST)具有加工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可以实现加工图案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表面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与固体润滑复合处理,可以起到"1+1>2"的协同作用,从而使... 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LST)具有加工速度快、对环境无污染并且可以实现加工图案尺寸和形状的精确控制等优点,可以有效改善表面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将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与固体润滑复合处理,可以起到"1+1>2"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得基体材料的表面摩擦学性能达到进一步的优化。对国内外LST与不同的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系统归纳了表面织构的几何形状、尺寸、密度等对不同固体润滑材料寿命的影响,分析了二者协同润滑效应的机理,并对LST与固体润滑技术复合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织构化 固体润滑技术 复合处理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钛合金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涌海 陈文刚 时冰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48-50,53,共4页
通过激光刻蚀在钛合金表面形成50,100,150,200μm等宽栅条和50,100,200μm直径均布点坑。采用UMT-2进行富油润滑摩擦磨损实验。通过Phillips XL3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等宽栅条和均布点坑都有储存油液、利于形成... 通过激光刻蚀在钛合金表面形成50,100,150,200μm等宽栅条和50,100,200μm直径均布点坑。采用UMT-2进行富油润滑摩擦磨损实验。通过Phillips XL30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等宽栅条和均布点坑都有储存油液、利于形成润滑油膜、收集磨屑的作用;纹理表面摩擦因数都有所降低,减摩效果与纹理尺寸相关,也受荷载影响;等宽栅条减摩效果优于均布点坑;纹理尺寸越小摩擦因数越低,耐磨性越差;载荷为1~3 N时,50μm等宽栅条取得最好减摩抗磨效果,摩擦因数为0.116~0.124,耐磨时间也较长;4~6 N时,100μm等宽栅条最好,摩擦因数约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织构化 摩擦因数 UM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构化表面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兵 邢志国 +4 位作者 王海斗 吕晓仁 黄艳斐 郭伟玲 张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171-23178,共8页
表面织构作为一种提高表面性能的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表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精细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控制表面织构的尺寸和形状来改善样品的表面性能。仿生技术为表面织构设计提供了源泉,将生物体表面微观形状特征... 表面织构作为一种提高表面性能的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表面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精细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控制表面织构的尺寸和形状来改善样品的表面性能。仿生技术为表面织构设计提供了源泉,将生物体表面微观形状特征加工到材料表面,使仿生结构表面展现出优异的性能。目前,对表面织构的精确制造以及加工影响因素的模型化研究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对某些特定接触条件下表面织构化的有效性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研究中没有能够适用于任何方案的织构设计,因为大多数表面织构技术只有在特定的尺寸和几何条件下才能使用,对不同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技术来处理。织构化表面比未织构化表面具有更好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对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讨论,首先介绍了使用激光刻蚀技术、化学刻蚀技术、光刻蚀技术、电化学加工技术、激光喷丸技术和超声波振动辅助加工技术在材料表面制备微观结构的方法,通过改变被加工表面织构的几何尺寸、加工精度,面积密度等条件,可以得到不同的减摩抗磨织构;然后分析了在不同摩擦状态下的减摩机制;最后总结了当前各种表面织构制备技术的优缺点。目前,对最佳织构参数的研究仍在进行,减摩抗磨表面织构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实际接触情况和应用。表面织构设计参数较多,主要有织构形状、面积密度、特征尺寸等。必须优化织构化技术,才能使表面织构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特征尺寸。因此,最佳织构参数的预测很有必要。模拟不同摩擦状态下表面织构的摩擦磨损,可以代替耗时长、价格昂贵的“反复试验”,为机械和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最后,对织构化表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构方法 织构化表面 摩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凸起织构化PDMS表面静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贾洪铎 于海武 +2 位作者 唐火红 李德宝 李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4-1618,共5页
为研究微凸起织构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体材料表面静摩擦特性的影响,文章分别设计了圆柱形、六边形、密封六边形裙边结构和非密封六边形裙边结构4种类型的微凸起表面织构,并进行静摩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实验载荷下,同一... 为研究微凸起织构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体材料表面静摩擦特性的影响,文章分别设计了圆柱形、六边形、密封六边形裙边结构和非密封六边形裙边结构4种类型的微凸起表面织构,并进行静摩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实验载荷下,同一试样在干燥条件下所获得的静摩擦力大于湿润条件下的静摩擦力;无论干燥与湿润,相同类型的织构化表面所产生的静摩擦力均随表面微凸起面积率的增大而增大;与圆柱形及六边形织构化试样相比,具有密封六边形裙边结构和非密封六边形裙边结构的织构化试样,其静摩擦力随表面微凸起面积率的变化更加剧烈,表现出表面微凸起面积率的微小增加将导致静摩擦力的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体微织构化表面 静摩擦力 微凸起形状 微凸起尺寸参数 润滑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织构化工艺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2-36,49,共6页
材料微结构的织构化能充分发挥材料中晶体各向异性所表征的物理效应,改善材料的性能。评述了近年来织构化工艺在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状况,归纳和分析了热锻(HF)、模板晶粒生长(TGG)、反应模板晶粒生长(RTGG)和多层晶粒生... 材料微结构的织构化能充分发挥材料中晶体各向异性所表征的物理效应,改善材料的性能。评述了近年来织构化工艺在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和进展状况,归纳和分析了热锻(HF)、模板晶粒生长(TGG)、反应模板晶粒生长(RTGG)和多层晶粒生长(MLGG)等技术间的差异、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重点讲述了TGG和RTGG技术在高对称性钙钛矿型NBT陶瓷中的应用及织构化过程中的晶粒生长机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织构化工艺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对电子标签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成彬 吴宏坚 +3 位作者 王灿灿 张林裕 陈晨艳 凌晨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6-512,共7页
采用激光对ABS塑料板待粘接表面进行激光表面织构化,以研究其对电子标签粘接性能的影响。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处理待粘接表面,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激光表面织构化前后基板的表面形貌,并分析激光表面织构化前后基板表面粗糙度变化,利... 采用激光对ABS塑料板待粘接表面进行激光表面织构化,以研究其对电子标签粘接性能的影响。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处理待粘接表面,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激光表面织构化前后基板的表面形貌,并分析激光表面织构化前后基板表面粗糙度变化,利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激光表面织构化后其粘接表面的结合力,研究激光表面织构化对其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及结合力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最佳激光表面织构化工艺参数。激光表面织构化可有效的提高待粘接表面粗糙度,激光表面织构化后基板的表面粗糙度较未处理前的0.077μm提高到1.222μm;激光表面织构化后的粘接力可到达35.5 N,较未处理表面的11.2 N提升了217%。最终确定最佳的激光表面织构化工艺为激光功率200 W,扫描速度6900 mm/s,重复频率50 kHz,脉冲宽度270 ns,填充线间距0.15 mm。最佳激光表面织构化工艺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这使材料的粘接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织构化 表面形貌 表面粗糙度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电层表面纳米织构化及其电润湿行为影响研究
12
作者 黎相孟 郭少豪 +2 位作者 祝锡晶 魏慧芬 崔学良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82-288,共7页
为了更好地调控液滴的形状,探讨了纳米织构化介电层表面的电润湿行为.采用刻蚀和软压印方法在导电基底上实现了紫外光固化聚合物(NOA61)介电层的纳米织构;搭建了实验平台,观察对比了厚度相同而形貌不同的介电层表面的电润湿响应.结果表... 为了更好地调控液滴的形状,探讨了纳米织构化介电层表面的电润湿行为.采用刻蚀和软压印方法在导电基底上实现了紫外光固化聚合物(NOA61)介电层的纳米织构;搭建了实验平台,观察对比了厚度相同而形貌不同的介电层表面的电润湿响应.结果表明,平整光滑介电层在电压较低时表现为不可逆的电润湿响应,当方波电压大于200V时则表现为可逆的电润湿响应;网格纳米织构介电层的可逆转变临界电压为350V,而纳米锥织构介电层则在高达500V以上直至产生接触角饱和现象也仍保持不可逆的电润湿响应;几种介电层的饱和接触角趋于一致.之所以水滴在纳米织构化的介电层表面发生了不可逆的Wenzel接触模式润湿转变,是由于水滴在电场下与织构微观表面之间具有较高的粘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层 表面织构化 刻蚀 软压印 纳米织构 电润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在磁场中凝固方法制备大块的织构化Bi—2223陶瓷
13
作者 熊寿高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1997年第9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磁场 铋-2223 凝固 织构化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构化设计对船舶轴承性能影响研究
14
作者 于海洋 张佰顺 李海峰 《珠江水运》 2022年第14期93-95,共3页
为研究织构化设计对船舶轴承性能的影响作用,建立了船舶轴承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船舶轴承相比,具有织构化设计的轴承具有更小的温升、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小的摩擦力,轴承整体性能得到... 为研究织构化设计对船舶轴承性能的影响作用,建立了船舶轴承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数值结果表明:与传统船舶轴承相比,具有织构化设计的轴承具有更小的温升、更大的承载能力和更小的摩擦力,轴承整体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织构深度,能一定程度改善织构化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摩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轴承 织构化设计 温升 承载能力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形织构表面对水液压马达配流副振动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志强 项锦波 +2 位作者 傅祺 毋少峰 高殿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74-3183,共10页
为探寻表面织构对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配流副工作振动噪声的影响,首先,在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配流副接触端面引入楔形表面织构设计,获得良好的动压承载能力;其次,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ANSYS和声学分析软件ACTRUN进行联合仿真,研究配流... 为探寻表面织构对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配流副工作振动噪声的影响,首先,在低速大扭矩水液压马达配流副接触端面引入楔形表面织构设计,获得良好的动压承载能力;其次,通过动力学分析软件ANSYS和声学分析软件ACTRUN进行联合仿真,研究配流副在预紧压力为100 N、马达转速为50 r/min工况下的振动和表面辐射噪声情况,探究配流副的材料和织构位置方案对工作振动以及表面辐射噪声的影响;最后,通过配流副试样的摩擦实验测得摩擦因数,并利用ACTRUN软件模拟阻抗管法计算光滑表面和织构化表面的材料吸声系数,进一步探究表面织构降噪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不开设织构的光滑端面,端面进行织构化处理的配流副均产生了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且不同织构位置方案以及配流副材料会产生不同的减振降噪效果;织构开在配流体端面的减振降噪效果要强于开在转子体端面的减振效果;正反楔形织构产生的减振降噪效果相较于正楔形织构更稳定;配流副接触表面的织构化处理会引入大量边缘,这打断和分散了接触界面的应力集中并对其重新排布,减少了不稳定振动,同时增大了端面与声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材料吸声性能从而减振降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压马达 织构化表面 振动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锶掺杂二钛酸钡的熔盐法制备及其介电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军 唐甲 杨薇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40-43,共4页
为了获得织构化的二钛酸钡陶瓷,并利用元素替代调控和改善陶瓷介电性能的特点,采用熔盐法,以碳酸钡,二氧化钛和碳酸锶为原料,以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熔盐,在840℃反应5h,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得到的粉体为单相,说明锶离子完全进入了二钛酸钡晶... 为了获得织构化的二钛酸钡陶瓷,并利用元素替代调控和改善陶瓷介电性能的特点,采用熔盐法,以碳酸钡,二氧化钛和碳酸锶为原料,以氯化钠和氯化钾为熔盐,在840℃反应5h,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得到的粉体为单相,说明锶离子完全进入了二钛酸钡晶格,成功制备出了摩尔比为1%锶掺杂的二钛酸钡粉体.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显示,制备的二钛酸钡锶单晶颗粒呈棒状,长约2.0μm,矩形截面宽约为100~200nm.棒状颗粒所组成的粉体经单轴压力压片、烧结后得到的二钛酸钡锶陶瓷,居里温度约为415℃,说明当锶掺杂量为1%(摩尔比)时,相比未掺杂的单晶二钛酸钡的居里温度略有降低.在测量频率为10kHz~10MHz的范围内,陶瓷片在成型时压力轴垂直方向上的介电常数峰值约是平行方向上介电常数峰值的3倍,说明陶瓷的介电性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成功获得了织构化的二钛酸钡锶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钛酸钡 熔盐法 锶替代 织构化陶瓷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和掺杂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晓梅 龚跃球 刘斯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结合目前有关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粉体制备、陶瓷的成型、烧结以及陶瓷的织构化特别是反应模板晶粒取向等制备技术上研究的新进展,并比较分析了NNK、NNK-LN、NNK-LT-LS等不同的掺杂改性... 结合目前有关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粉体制备、陶瓷的成型、烧结以及陶瓷的织构化特别是反应模板晶粒取向等制备技术上研究的新进展,并比较分析了NNK、NNK-LN、NNK-LT-LS等不同的掺杂改性体系在压电性能上的差异和改进。结果显示,改进后的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致密度高,在压电、介电等性能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出现较宽的准同型相界。最后从不同方面展望了今后铌酸钾钠基无铅压电陶瓷在性能改进上的研究趋势及其制备技术上可能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钾钠 陶瓷的织构化 无铅压电陶瓷 掺杂改性 准同型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湿法腐蚀制备多晶Si低反射表面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艺帆 周浪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为降低光在多晶Si表面的反射,一种以湿法腐蚀为基础,添加超声波震荡的新方法,首次被用来腐蚀多晶Si太阳能电池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此法所制备的多晶Si片表面形成了较多窄而深的沟壑状结构。其反射谱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所... 为降低光在多晶Si表面的反射,一种以湿法腐蚀为基础,添加超声波震荡的新方法,首次被用来腐蚀多晶Si太阳能电池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此法所制备的多晶Si片表面形成了较多窄而深的沟壑状结构。其反射谱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所获得的凹凸表面的减反射效果良好,加权反射率达到3.5%;同时减反射效果对入射光波长选择性不明显。最后,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腐蚀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超声波的空泡特性有利于腐蚀的纵向深入,抑制了腐蚀的横向发展,是形成此沟壑状形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织构化 湿法腐蚀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bust Background Subtraction Method via Low-Rank and Structured Sparse Decomposition 被引量:1
19
作者 Minsheng Ma Ruimin Hu +2 位作者 Shihong Chen Jing Xiao Zhongyuan Wa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8年第7期156-167,共12页
Background subtraction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surveillance scenes. Although the low-rank and sparse decomposition(LRSD) methods offer an appropriate framework for background modeling, they fail to account for ima... Background subtraction is a challenging problem in surveillance scenes. Although the low-rank and sparse decomposition(LRSD) methods offer an appropriate framework for background modeling, they fail to account for image's local structure,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is, we propose a background subtraction method via low-rank and SILTP-based structured sparse decomposition, named LRSSD. In this method, a novel SILTP-inducing sparsity norm is introduced to enhance the structured presentation of the foreground region. As an assistance, saliency detection is employed to render a rough shape and location of foreground. The final refined foreground is decided jointly by sparse component and attention map.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different datasets show its superiority over the competing methods, especially under noise and changing illumination scenar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ground subtraction LRSD structured sparse SIL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derstanding BitTorrent Through Real Measurements
20
作者 Wojciech Mazurczyk Pawe Kopiczk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3年第11期107-118,共12页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resuks of the BitTorrent measurement study. Two sources of BitTorrent data were utilised: meta- data files and the logs of one of the currently most popular BitTorrent clients--gTorren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resuks of the BitTorrent measurement study. Two sources of BitTorrent data were utilised: meta- data files and the logs of one of the currently most popular BitTorrent clients--gTorrent. Experimental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fifteen days from the popular torrent-discovery site thepiratebay.org (more than 30 000 torrents were captured and analysed). During this pe- riod the activity and logs of an unmodified version of μTorrent client downloading ses- sions were also captured. The obtained ex- perimental results are swarm-oriented, which allows us to look at BitTorrent and its users from an exchanged resources perspective. Moreove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ients' connections with and without the μTP proto- col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extent to which μTP improves BitTorrent transmissions. To the authors' best knowledge, none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se 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tTorrent traffic analysis meas-urement study meta-data files μTorrent μ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