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鳞裂腹鱼人工繁殖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礼强 吴青 郑曙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63,共4页
2005~2006年,分别用4种不同的催产剂组合对经人工驯养的180余尾性成熟的野生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chongi)进行了人工催产,共获得受精卵50余万粒,孵化出仔鱼9万余尾。催产效果较好的催产剂组合为:鲤鱼脑垂体(PG)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2005~2006年,分别用4种不同的催产剂组合对经人工驯养的180余尾性成熟的野生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chongi)进行了人工催产,共获得受精卵50余万粒,孵化出仔鱼9万余尾。催产效果较好的催产剂组合为:鲤鱼脑垂体(PG)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二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5 mg+600 IU)/kg鱼体重,第二次注射剂量为(12 mg+1000 IU)/kg鱼体重,在水温13~18℃效应时间为85~9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zothorax chongi) 培育 人工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细鳞裂腹鱼血液学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国勇 韩京成 +3 位作者 涂志英 马直科 石小涛 黄应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98-7300,共3页
[目的]研究水流速度对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比较了急流(4.2~5.0 m/s)和缓流(0.08~0.11 m/s)条件下,生长的细鳞裂腹鱼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等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急流... [目的]研究水流速度对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i)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比较了急流(4.2~5.0 m/s)和缓流(0.08~0.11 m/s)条件下,生长的细鳞裂腹鱼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白细胞数(WBC)等血液主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急流与缓流条件下细鳞裂腹鱼血液的RBC和WBC没有显著差异(P>0.05),急流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缓流组(P<0.01)。缓流组细鳞裂腹鱼的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等指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急流组,而缓流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急流组(P<0.01)。[结论]急流条件下细鳞裂腹鱼的营养水平明显低于缓流条件,急流条件可能导致细鳞裂腹鱼心脏和肝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对细鳞裂腹鱼受精卵孵化率及仔鱼生长、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秦希获 刘国勇 +2 位作者 邬玉娇 石小涛 王小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2,共6页
研究光照对细鳞裂腹鱼胚胎孵化及20日龄内仔鱼生长、摄食的影响,探讨了细鳞裂腹鱼胚胎及仔鱼所需的适宜光照条件,为该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也为人工繁殖和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仔鱼为人工育苗池中随机抽取的初孵仔鱼,仔鱼饵料为小... 研究光照对细鳞裂腹鱼胚胎孵化及20日龄内仔鱼生长、摄食的影响,探讨了细鳞裂腹鱼胚胎及仔鱼所需的适宜光照条件,为该鱼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也为人工繁殖和养殖生产提供参考。仔鱼为人工育苗池中随机抽取的初孵仔鱼,仔鱼饵料为小球藻和鲜酵母混合培育的褶皱臂尾轮虫。水源为天然河水,试验期间水温16.0~18.0℃、溶解氧6.8~8.5 mg/L、pH 6.5~6.8,采用三基色节能荧光灯为暗室内光源。结果表明,在10~360 lx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孵化率逐渐升高,300~360 lx时达到最高的孵化率88.1%,此后孵化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又有所下降,细鳞裂腹鱼受精卵孵化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720 lx。光照对细鳞裂腹鱼仔鱼的生长及摄食有显著影响。12日龄后的仔鱼在40~60 lx光照强度下生长最好、摄食强度最大,400~600 lx次之;此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摄食强度又显著下降。在40~6 000 lx范围内随光照强度的增强,摄食强度下降,生长则变差。黑暗条件下的仔鱼摄食强度和摄食率最低,生长接近停滞,在15日龄时全部死亡。细鳞裂腹鱼仔鱼在20日龄以内的适宜光照强度为40~600 l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孵化率 生长 摄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中下游细鳞裂腹鱼的年龄生长及种群动态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其广 唐会元 +3 位作者 林晖 龚云 李析男 杨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3,共8页
探究金沙江中下游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的年龄、生长及种群动态,可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3-2017年在金沙江中下游干流攀枝花、巧家及其支流雅砻江、黑水河下游江段采集细鳞裂腹鱼170尾,逐尾测量全长、体长、体重,取... 探究金沙江中下游细鳞裂腹鱼(Schizothorax chong)的年龄、生长及种群动态,可为其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2013-2017年在金沙江中下游干流攀枝花、巧家及其支流雅砻江、黑水河下游江段采集细鳞裂腹鱼170尾,逐尾测量全长、体长、体重,取臀鳞与微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研究细鳞裂腹鱼的年龄结构、生长特征与种群动态。结果表明,金沙江中下游细鳞裂腹鱼以低龄个体(1~3龄)为主,臀鳞及耳石均能够作为其低龄个体的年龄鉴定材料;细鳞裂腹鱼体重(W)和体长(L)关系式为W=7.00×10^(-6)L^(3.1885)(R^(2)=0.9867,n=170),雌雄个体间体长-体重关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渐进体长(L_(∞))为774.74 mm,生长系数(k)为0.13,理论生长起点年龄(t 0)为-0.13龄;渐进体重(W∞)为11407.01 g,体长生长方程为L_(t)=774.74[1-e^(-0.13(t+0.13))],体重生长方程为W_(t)=11407.01[1-e^(-0.13(t+0.13))^(]3.1885),拐点年龄为8.79龄;种群总死亡系数(Z)为0.82,自然死亡系数(M)为0.26,当前开发率(E)为0.68,高于理论最大开发率(E_(max))0.388;相对单位补充渔获量和生物量的结果也表现为过度捕捞特征,种群已处于过度利用状况。针对细鳞裂腹鱼的生态习性特征及其资源现状,建议采取生态调度、支流栖息地恢复及控制非法电捕等措施以保护其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与生长 开发率 种群动态 金沙江中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鳞裂腹鱼人工催产及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向成权 曾如奎 +3 位作者 邓龙君 甘维熊 申玲珑 黄江文 《现代农业》 2018年第8期78-78,共1页
对细鳞裂腹鱼人工催产和胚胎发育观察,旨在探索细鳞裂腹鱼的人工繁殖,人工养殖。繁殖一组细裂腹鱼,获卵8000粒,对受精卵显微镜观察,记录受精卵发育的每个时期。
关键词 (schicothorax) 人工催产 胚胎发育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口裂腹鱼鳞片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谢林 方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6-507,共2页
关键词 齐口 年龄鉴定 生长状态 表面结构 扫描电镜 基区 侧区 顶区 侧线 年轮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