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鳞苔科psbA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晓霞 苏应娟 王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34-1544,共11页
在时间框架下,采用机理式模型(Mechanistic model)和MEC模型(Mechanistic-empirical combination mod-el)以及Datamonkey对细鳞苔科psbA基因的进化式样进行了分析.结果均未检测到统计上显著的正选择位点,显示负选择对细鳞苔科psbA... 在时间框架下,采用机理式模型(Mechanistic model)和MEC模型(Mechanistic-empirical combination mod-el)以及Datamonkey对细鳞苔科psbA基因的进化式样进行了分析.结果均未检测到统计上显著的正选择位点,显示负选择对细鳞苔科psbA基因起主导作用.另外,基于UCLD分子钟估算出的细鳞苔科各分支分歧时间表明,该科物种丰富度的辐射式增长发生在新生代渐新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鳞苔科 PSBA基因 分歧时间 正选择 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越南苔类植物新记录种--柏氏细鳞苔 被引量:2
2
作者 韦玉梅 唐启明 +1 位作者 Truong Van Do 朱瑞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3-186,共4页
报道了采自中国广西和越南北部地区细鳞苔属新记录种——柏氏细鳞苔[Lejeunea patersonii(Steph.)Steph.]。该种的主要特征为侧叶顶端圆形或钝形,叶边缘具圆齿;腹叶小,远生,宽为茎的1~2倍;叶细胞角质层平滑,三角体不明显或中等大,中部... 报道了采自中国广西和越南北部地区细鳞苔属新记录种——柏氏细鳞苔[Lejeunea patersonii(Steph.)Steph.]。该种的主要特征为侧叶顶端圆形或钝形,叶边缘具圆齿;腹叶小,远生,宽为茎的1~2倍;叶细胞角质层平滑,三角体不明显或中等大,中部球状加厚缺。该研究对柏氏细鳞苔与其相似种进行了细致的比较讨论,并对柏氏细鳞苔原有的地理分布信息进行了更正,重新确认了该种的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氏 细鳞苔科 新记录种 中国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种广西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新记录
3
作者 黄萍 唐启明 +3 位作者 向友良 何文钏 王顺莉 韦玉梅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162,共11页
经对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广西百色、桂林、河池和南宁等地采集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标本进行研究,共发现10个广西新记录种,即宽瓣钱苔(Riccia cavernosa Hoffm.)、日本钱苔(R.nipponica S.Hatt.)、疏叶假护蒴苔[Metacalypogeia alternifo... 经对2019年至2022年期间在广西百色、桂林、河池和南宁等地采集的苔类和角苔类植物标本进行研究,共发现10个广西新记录种,即宽瓣钱苔(Riccia cavernosa Hoffm.)、日本钱苔(R.nipponica S.Hatt.)、疏叶假护蒴苔[Metacalypogeia alternifolia(Nees)Grolle]、卵叶鞭苔(Bazzania angustistipula N.Kitag.)、异苞唇鳞苔(Cheilolejeunea kitagawae W.Ye&R.L.Zhu)、条瓣疣鳞苔[Cololejeunea magnistyla(Horik.)Mizut.]、管叶苔[Colura calyptrifolia(Hook.)Dumort.]、凹瓣细鳞苔(Lejeunea convexiloba M.L.So&R.L.Zhu)、台湾角苔(Anthoceros angustus Steph.)、微小角苔(A.subtilis Steph.),其中管叶苔是中国内地首次报道,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是广西新记录属。文中列出了新记录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标本信息和地理分布等信息,并提供了图版。该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广西及中国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本底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分布 护蒴 指叶 细鳞苔科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研究(五)——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植华 吴鹏程 《华南植物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23-27,共5页
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调查,为该省西部有关叶附生苔类的首次报道,发现了2科、7属、13种和1变种。它们分布于海拔350—600m之间的沟谷常绿阔叶林内,最习见种类为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和尖舌扁萼苔(Radu... 广东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调查,为该省西部有关叶附生苔类的首次报道,发现了2科、7属、13种和1变种。它们分布于海拔350—600m之间的沟谷常绿阔叶林内,最习见种类为尖叶薄鳞苔(Leptolejeunea elliptica)和尖舌扁萼苔(Radula acuminata),其次系海南薄鳞苔(Leptolejemea hainanensis)和棉毛疣鳞苔(Cololejeunea floccosa)等。从区系角度分析,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与我国西双版纳、福建武夷山和台湾的叶附生苔类分别有50—70%的种类相似,它们以南亚成分为主,并有明显的我国特有成分(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叶附生类植物 广东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 细鳞苔科 扁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 被引量:6
5
作者 南紫 朱瑞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发现猫儿山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9种,其中16种为猫儿山首次发现,15种属于典型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细角管叶苔(Colura tenuicornis)和叶生角鳞苔(Drepano... 首次系统调查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通过野外考察和文献考证,发现猫儿山现有叶附生苔类植物3科8属19种,其中16种为猫儿山首次发现,15种属于典型的叶附生苔类植物.细角管叶苔(Colura tenuicornis)和叶生角鳞苔(Drepanolejeunea foliicola)为广西苔类植物新记录.叶附生的管叶苔属(Colura)为广西新记录属.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的主要成分为东亚成分(占36.84%),这反映了猫儿山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区系具有显著的东亚特点.异胞扁萼苔为Radula gedenaGottsche ex Steph.的新拟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儿山 广西 叶附生类植物 细鳞苔科 扁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