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萍
王厚杰
+2 位作者
毕乃双
吴晓
张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共18页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度锋(盐度锋)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考虑冲绳海槽以东的海域),但底层锋面的强度和锋区范围明显大于表层。锋面的位置很好的体现了海区流系的基本格局。表、底层温度锋面基本处于几大水团的交界处,说明表、底层温度锋面的分布与研究区环流和水团配置情况密切相关。而表、底层盐度锋面的分布则与研究区入海径流、沿岸流以及暖流等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对比锋面与中国东部陆架各泥质沉积区的位置可以发现,研究区温盐锋面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对于泥质沉积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陆架海
锋面
时空变化
细颗粒沉积物
沉积物
输运
泥质
沉积
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颗粒沉积物的沿岸搬运
2
作者
Hugo N Rodriguez
乔淑卿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7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细颗粒沉积物
沿岸搬运
波浪
海滩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杭州湾北岸高潮滩沉积与沿岸物质输运趋势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华强
高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30,共6页
根据对杭州湾北岸高潮滩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粉砂为主,分选性、偏态和峰态分别属较差、正偏和宽峰,呈现明显的强潮高能潮滩特征。用Gao-Collins模型进行了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海盐附近和芦潮港以东附近均...
根据对杭州湾北岸高潮滩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粉砂为主,分选性、偏态和峰态分别属较差、正偏和宽峰,呈现明显的强潮高能潮滩特征。用Gao-Collins模型进行了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海盐附近和芦潮港以东附近均向西输运,乍浦和拓林之间向东输运。对比近岸余流方向后发现,沉积物沿岸输运趋势与近岸的余流方向较为一致,这是由于作为高潮滩堆积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的近岸水体中,悬浮沉积物的净输运是受余流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沉积物
潮滩
粒径趋势分析
余流
杭州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与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长期数据采集需求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抒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长江入海物质在东海内陆架水域形成了大规模泥质沉积区。内陆架泥区具有细颗粒沉积物和有机质的源/汇双重特征。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泥质沉积过程-产物关系、泥质沉积在生态系统动力学中的作用、泥质沉积碳库增量潜力,是区域性沉积动力学...
长江入海物质在东海内陆架水域形成了大规模泥质沉积区。内陆架泥区具有细颗粒沉积物和有机质的源/汇双重特征。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泥质沉积过程-产物关系、泥质沉积在生态系统动力学中的作用、泥质沉积碳库增量潜力,是区域性沉积动力学的3个前沿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长江河口泥区未来演化趋势、泥区沉积物重力流形成条件和过程、泥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与初级生产及低氧水层的关系、泥区消浪作用及其机制、颗粒态有机质衰减曲线(或曲线族)、颗粒态有机质碳库增量潜力等。其研究需要海洋观测站网在底部边界层、水层、新型数据上的支撑,以满足数据分辨率、连续性的要求。底部边界层连续观测将有助于重力流、泥区消浪作用、湍动影响下的沉积物起动曲线族等问题的解决。水层观测将有助于有机质衰减系数的研究,进而获得有机质埋藏率、浅层天然气、有机碳库增量等问题的答案。一些新型数据含有物源、沉积体特征和演化的大量信息,此类数据的获取将依赖于观测技术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观测站网
细颗粒沉积物
底部边界层
源/汇关系
碳收支
生态系统
长江口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萍
王厚杰
毕乃双
吴晓
张勇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42,共18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河口海岸学:现代黄河入海沉积物从源到汇的关键沉积动力过程”(4152502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大型水库调控下河口沉积动力过程及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2016YFA0600903)。
文摘
本文利用中国东部陆架海不同季节的航次观测数据与HYCOM模式数据,分析了HYCOM模式输出的水体温盐数据在中国东部陆架海的适用性,并探讨了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盐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陆架海表、底层温度锋(盐度锋)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不考虑冲绳海槽以东的海域),但底层锋面的强度和锋区范围明显大于表层。锋面的位置很好的体现了海区流系的基本格局。表、底层温度锋面基本处于几大水团的交界处,说明表、底层温度锋面的分布与研究区环流和水团配置情况密切相关。而表、底层盐度锋面的分布则与研究区入海径流、沿岸流以及暖流等的分布密切相关。此外,对比锋面与中国东部陆架各泥质沉积区的位置可以发现,研究区温盐锋面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对于泥质沉积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中国东部陆架海
锋面
时空变化
细颗粒沉积物
沉积物
输运
泥质
沉积
区
Keywords
East China Shelf Seas
oceanic front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fine-grained sediment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mud patches
分类号
P7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颗粒沉积物的沿岸搬运
2
作者
Hugo N Rodriguez
乔淑卿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2年第7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细颗粒沉积物
沿岸搬运
波浪
海滩剖面
分类号
P736.21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湾北岸高潮滩沉积与沿岸物质输运趋势
被引量:
12
3
作者
王华强
高抒
机构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3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0)
文摘
根据对杭州湾北岸高潮滩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析,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粉砂为主,分选性、偏态和峰态分别属较差、正偏和宽峰,呈现明显的强潮高能潮滩特征。用Gao-Collins模型进行了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海盐附近和芦潮港以东附近均向西输运,乍浦和拓林之间向东输运。对比近岸余流方向后发现,沉积物沿岸输运趋势与近岸的余流方向较为一致,这是由于作为高潮滩堆积细颗粒沉积物的主要来源的近岸水体中,悬浮沉积物的净输运是受余流控制的。
关键词
细颗粒沉积物
潮滩
粒径趋势分析
余流
杭州湾
Keywords
fine-grained sediment
tidal flats
grain size trend analysis
resi'dual currents
Hangzhou Bay
分类号
P737.1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与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长期数据采集需求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抒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962)。
文摘
长江入海物质在东海内陆架水域形成了大规模泥质沉积区。内陆架泥区具有细颗粒沉积物和有机质的源/汇双重特征。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泥质沉积过程-产物关系、泥质沉积在生态系统动力学中的作用、泥质沉积碳库增量潜力,是区域性沉积动力学的3个前沿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长江河口泥区未来演化趋势、泥区沉积物重力流形成条件和过程、泥区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与初级生产及低氧水层的关系、泥区消浪作用及其机制、颗粒态有机质衰减曲线(或曲线族)、颗粒态有机质碳库增量潜力等。其研究需要海洋观测站网在底部边界层、水层、新型数据上的支撑,以满足数据分辨率、连续性的要求。底部边界层连续观测将有助于重力流、泥区消浪作用、湍动影响下的沉积物起动曲线族等问题的解决。水层观测将有助于有机质衰减系数的研究,进而获得有机质埋藏率、浅层天然气、有机碳库增量等问题的答案。一些新型数据含有物源、沉积体特征和演化的大量信息,此类数据的获取将依赖于观测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
海洋观测站网
细颗粒沉积物
底部边界层
源/汇关系
碳收支
生态系统
长江口海域
Keywords
Ocean Observation Systems
fine-grain sediment
benthic boundary layer
source-sink relationship
carbon budgeting
ecosystems
Changjiang(Yangtze River)Estuarine-coastal waters
分类号
P736.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P7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东部陆架海锋面的时空变化及其对细颗粒沉积物输运和沉积的影响
袁萍
王厚杰
毕乃双
吴晓
张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细颗粒沉积物的沿岸搬运
Hugo N Rodriguez
乔淑卿
《海洋地质动态》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杭州湾北岸高潮滩沉积与沿岸物质输运趋势
王华强
高抒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长江口与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长期数据采集需求
高抒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