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针扣刺预处理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莹 赵璞 刘宏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 目的:探索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是否能显著提高常规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的效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收集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临床及病理均诊断为口腔白斑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ALA-PDT治疗,试验组先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细针扣刺预处理,再接受常规ALA-PDT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分型,测量病损面积,评价临床疗效,分析单位面积病损治疗时间和治疗次数等,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对两组的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共纳入患者11例,对照组共纳入患者19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病损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5%和36.8%,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4.5%和57.9%,无缓解率分别为0%和5%;总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分别为100%和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31,P=0.456)。试验组和对照组单位面积病损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9.05±5.74)min/cm^(2)和(21.38±15.44)min/cm^(2),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2.36±0.67)次和(3.58±1.57)次,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5;t=-2.932,P<0.05)。进一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也再次证实预处理能够显著缩短治疗时间(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针扣刺预处理并没有增加ALA-PDT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细针扣刺预处理后行常规ALA-PDT对于口腔白斑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减少患者就诊次数,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光动力治疗 细针扣刺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