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混凝土拉压强度尺寸效应的细观非均质机理
被引量:10
1
作者
杜敏
杜修力
金浏
卢爱贞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防灾科技学院
出处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8127)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20120104)~~
文摘
为了从材料细观非均质角度揭示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机理,建立了混凝土细观单元等效非均质力学模型,开展了立方体抗拉、抗压强度尺寸效应细观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尺寸效应根源于材料细观非均质性,随着模型尺寸的增加,混凝土材料细观单元弹性模量变异系数增大,材料细观非均质性增强,大尺寸模型内部存在更多的低强度单元或缺陷,导致混凝土立方体抗拉、抗压强度降低,极限应变减小,脆性增大;混凝土损伤破坏由少量集中区域,发散扩展形成多条非贯通的裂纹带;数值模拟结果与尺寸效应实验数据相吻合。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非均质
细观 单元等效化模型
强度尺寸效应
破坏模式
Keywords
concrete
meso-heterogeneity
meso-element equivalent model
strength size effect
failure mode
分类号
TU528.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V33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题名 细观非均质岩石蠕变特征的物理元胞自动机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谭云亮
颜伟
马洪岭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9-12,共4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Y2004F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50534080)
+1 种基金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联合资助
文摘
岩石是经历多次地质运动形成的极为复杂的材料,而蠕变是其典型的力学特征之一,因此,探索模拟岩石蠕变新方法是岩石力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八邻居 Moore 元胞,根据岩石蠕变特征,采用广义能量构造元胞蠕变及破坏演化算法,建立相应岩石蠕变的物理元胞自动机模型,编制相应软件,实现了对细观非均质岩石从稳定蠕变、临界蠕变到加速蠕变特征进行了有效模拟,为进一步研究岩石的蠕变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细观非均质 性
岩石蠕变
物理元胞自动机
Keywords
meso-heterogeneity
creep property of rock
physical cellular automaton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题名 基于颗粒流理论的煤岩冲击倾向性细观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同彬
尹延春
谭云亮
魏平
邹建超
机构
山东科技大学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0-285,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10CB226805)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3718110013)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研究煤岩不同细观参数均质度对冲击倾向性的影响,利用细观颗粒流软件模拟了弹性模量和黏结强度分别服从Weibull分布的非均质煤岩,并通过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积聚与释放,研究了不同均质度m的煤岩冲击倾向性。分析表明:颗粒弹性模量均质度m与宏观弹性模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m越大,峰前积聚的能量越多,冲击倾向性越明显;颗粒间黏结强度均质度m与宏观抗压强度之间呈幂函数关系,m越大,峰前积聚的能量越多,煤岩破坏由塑性向脆性转化,峰后能量释放速度加快,冲击倾向性越明显;黏结强度均质性影响峰前的能量积聚和峰后的能量释放,而弹性模量均质性只影响峰前的能量积聚,黏结强度均质性对冲击倾向性的影响大于弹性模量,起主导作用。
关键词
颗粒流
煤岩冲击倾向性
细观非均质
Keywords
particle flow
bursting liability of coal
microscopic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TD32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题名 细观尺度下大孔隙环氧沥青混合料损伤演化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江洋
钱振东
王亚奇
机构
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
镇江市公路管理处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3-122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1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9BAG15B03)
文摘
通过数字图像技术获取了大孔隙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多相细观结构,建立了包含集料、沥青砂浆、空隙在内的细观结构有限元仿真模型,引入了内聚力模型,通过劈裂试验数值模拟,对内部结构应力响应、裂纹扩展及损伤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隙、集料等细观结构的不均匀分布,对混合料的应力响应及其分布均造成一定影响;劈裂试验模拟过程中,损伤变量D值达到1时,试件开始启裂,预设内聚力单元模拟的启裂位置与室内试验观察较为一致,而后裂缝开始扩展,但扩展速率逐渐变小;双线性内聚力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混合料损伤规律与裂纹启裂、扩展路径.
关键词
大孔隙环氧沥青混合料
双线性内聚力模型
非 均 质 细观 结构
裂纹扩展与损伤演化
Keywords
porous epoxy asphalt mixture
bilinear cohesive zone model
heterogeneous microstructure
crack propagation and damage evolution
分类号
U416.2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题名 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单轴压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白卫峰
李汶昊
杨光
郑永杰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河南省水工结构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6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092,51779095)。
文摘
再生骨料混凝土已经逐渐成为工程应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实用性,针对水灰比为0.49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开展了硅粉掺量分别为0%、3%、6%、9%、12%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峰值应变的变化规律则与之相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建立了考虑硅粉掺量影响的损伤本构模型,分析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本构模型5个特征参数E0、εa、εh、εb、H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硅粉掺量的增加,这5个参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试件的强度和延性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其中9%硅粉掺量的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最高,延性最小,在硅粉掺量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5个特征参数关系曲线中,9%硅粉掺量处是曲线的拐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硅粉掺量与混凝土特征损伤参数的演化方程,探讨了硅粉掺量对再生骨料混凝土损伤演化机制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硅粉
单轴压缩试验
本构模型
细观非均质 损伤理论
力学性能
Keywords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silicon fume
the experiment of uniaxial compression
constitutive model
mesoheterogeneous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