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种结核分枝杆菌特异蛋白质的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柳 苏明权 +4 位作者 岳乔红 张建芳 马越云 刘家云 郝晓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381-383,共3页
目的评价14、16、38kD、mtb81和ESAT-6等5种结核分枝杆菌特异蛋白质的抗原性。方法利用14、16、38kD、mtb81和ESAT-6等5种重组蛋白建立ELISA方法,检测120份结核病人、30份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病人和30份健康人血清中相应抗体。结果ELISA显... 目的评价14、16、38kD、mtb81和ESAT-6等5种结核分枝杆菌特异蛋白质的抗原性。方法利用14、16、38kD、mtb81和ESAT-6等5种重组蛋白建立ELISA方法,检测120份结核病人、30份非结核呼吸道感染病人和30份健康人血清中相应抗体。结果ELISA显示5种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质的特异性均高于95%;敏感性和准确性则不尽相同,其中38kD的检测敏感性最高,为80.8%;14、16kD、mtb81和ESAT-6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52.5%、68.3%、35.8%和44.2%。结论5种结核杆菌特异性蛋白质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原性。进一步提高抗原或抗体的检测灵敏度将有利于结核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蛋白质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质的组成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曲勍 王玉飞 +7 位作者 徐杰 钟志军 乔凤 杜昕颖 汪舟佳 黄留玉 于雅琴 陈泽良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5-811,共7页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技术阐明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主要组成。方法:提取并纯化羊布鲁氏菌的外膜蛋白,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选取双向电泳图上主要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同时主要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利用Mascot在NCBInr蛋白数据库中... 目的:通过蛋白质组技术阐明羊布鲁氏菌外膜蛋白的主要组成。方法:提取并纯化羊布鲁氏菌的外膜蛋白,应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选取双向电泳图上主要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同时主要蛋白质点的肽指纹图谱利用Mascot在NCBInr蛋白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结果:共鉴定到67个蛋白点,主要外膜蛋白为Omp25和Omp31,其他外膜蛋白如Imp、Frp、GroEL等,功能涉及物质运输、能量代谢、应激等。结论:对主要外膜蛋白Omp25和Omp31的识别与分析不仅有助于对布鲁氏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而且为布鲁氏菌病的疫苗研制提供靶标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细菌外膜蛋白质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B-SA)抗体检测试剂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强 赵冰 +7 位作者 夏辉 欧喜超 傅衍勇 王撷秀 王海英 彭琳 李辉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93-696,共4页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uberculosis specific antigen, TB-SA)抗体检测试剂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天津市和平区结核病控制中心、山东省烟台芝罘区肺科医院和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结核病防治中心为研究现场,连续纳入2...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tuberculosis specific antigen, TB-SA)抗体检测试剂在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天津市和平区结核病控制中心、山东省烟台芝罘区肺科医院和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结核病防治中心为研究现场,连续纳入2012年4月至10月门诊就诊的所有肺结核疑似患者944例,同时纳入1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纳入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进行痰涂片、培养、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胸部X线检查,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留取血清进行TB-SA抗体检测。痰涂片采用萋-尼(Ziehl-Neelsen)染色法,培养采用接种酸性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现场数据由双人录入,在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统一整理分析。结果755例确诊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TB-SA抗体检测法阳性率为74.8%(565/755,95%CI=71.7%-77.9%),远高于涂片阳性率25.6%(193/755)(X^2=366.59,P〈0.0001)和培养阳性率39.6%(21)9/755)(X^2=190.12,P〈0.0001)。在培养阳性结核病患者中,TB-SA抗体检查敏感度为88.5%(255/288,95%CI=84.8%~92.2%)。在菌阴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TB-SA抗体检查敏感度为68.0%(310/456,95%CI=63.7%-72.3%)。TB-SA抗体检测法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阳性预测值为92.3%(565/612,95%CI=90.2%~94.4%),在健康人群中检测特异度为97.3%(95%CI=94.3%~100.3%)。结论TB-SA抗体检测法在结核病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涂片和培养,适用于结核病,特别是菌阴结核病的诊断;TB-SA抗体检测法诊断结核病的特异度高,可用于人群健康体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诊断 细菌蛋白质类 抗体 细菌 试剂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三种蛋白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毅 张旭霞 +1 位作者 张雨晴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15-820,共6页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以下采用38kD表示)、线粒体通透性转换蛋白64(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64,MPT-64)和肝素结合血凝素(heparin-binding haemaggIutinin,HBHA)蛋白在外周血中抗体的表达水平...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相对分子质量为38000(以下采用38kD表示)、线粒体通透性转换蛋白64(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64,MPT-64)和肝素结合血凝素(heparin-binding haemaggIutinin,HBHA)蛋白在外周血中抗体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对它们在结核病血清学方面的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肺结核(ATB)组,共78例;选取同期36例潜伏结核感染(LTBI)患者作为LTBI组;同期在北京胸科医院进行体检的31名健康人群(HC)作为HC组。将本实验室前期纯化的38kD、MPT64和HBHA作为抗原应用于免疫学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三种蛋白抗体的表达水平,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分别比较ATB、LTBI和HC三组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蛋白抗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评价三种蛋白血清抗体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ELISA检测ATB组38kD蛋白抗体的吸光度(A)450cm处的A值(0.343±0.120)高于LTBI组(0.221±0.102)和HC组(0.143±0.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5);MPT64抗体的A450值(0.234±0.102)高于LTBI组(0.198±0.087)和HC组(0.123±0.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P〈0.05);HBHA抗体的A450值(0.263±0.113)高于LTBI组(0.188±0.091)和HC组(0.148±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5)。以38kD、MPT64和HBHA蛋白抗体表达水平从LTBI组鉴别ATB组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0.61和0.62,敏感度分别为71.79%、62.82%和52.56%,特异度为72.22%、58.33%和69.44%;从HC组鉴别ATB组时的AUC分别为0.91、0.81和0.79,敏感度分别为87.17%、69.23%和73.08%,特异度为80.65%、74.19%和74.19%;从HC组鉴别LTBI组AUC分别为0.63、0.75和0.69,敏感度分别为58.33%、77.78%和63.89%,特异度为64.52%、51.61%和74.19%。结论MTB38kD、MPT64和HBHA蛋白都有较好的免疫反应性,3种蛋白抗体在不同患者人群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对肺结核诊断价值的评估结果表明采用ELISA对外周血中MTB蛋白抗体进行检测可作为结核病临床检测诊断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体 血清学试验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蒲江 陶立峰 +1 位作者 邓海清 王德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676-680,共5页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临床常见致病分枝杆菌及常见环境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方法以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瘰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 目的研究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临床常见致病分枝杆菌及常见环境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方法以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蟾蜍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瘰疠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苏加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偶发分枝杆菌、草分枝杆菌、微黄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与卡介菌等16株菌株的活菌菌液分别经腹股沟皮下攻击豚鼠,每组5只,3~4周后,分别皮内注射TB-PPD、PPD-B和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各0.1ml,于注射后24、48h观察局部硬结的纵径与横径,根据48h的反应结果进行判定。结果PPD-B对16种分枝杆菌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硬结直径均≥5mm,呈阳性,阳性比例均为5/5;TB-PPD对结核、牛、非洲分枝杆菌和卡介菌等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硬结直径均≥5mm,呈阳性,阳性比例均为5/5;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对结核、牛和非洲分枝杆菌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硬结直径均≥5mm,呈阳性,阳性比例均为5/5;而对鸟、胞内、蟾蜍、堪萨斯、海、瘰疠、戈登、苏加、龟脓、偶发、草、微黄和卡介菌等分枝杆菌活菌、结核分枝杆菌死菌致敏豚鼠的皮试反应均呈阴性,阳性比例均为0/5。结论重组结核分枝杆菌ESAT6-CFP10蛋白能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并能区别结核分枝杆菌是否存活、卡介菌致敏导致的皮试超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属 皮肤试验 重组融合蛋白质 细菌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Mtb81蛋白抗原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阳幼荣 吴雪琼 +5 位作者 张俊仙 梁艳 张翠英 董梅 陈红兵 何菊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391-394,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Mtb81(rMtb81)蛋白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更有效的结核病诊断试剂。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rMtb81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92名健康者和21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抗结核... 目的研究重组Mtb81(rMtb81)蛋白的抗原性,评价其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寻找更有效的结核病诊断试剂。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纯化rMtb81蛋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192名健康者和21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抗结核抗体。结果 rMtb81蛋白在大肠埃希菌细胞内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左右,相对分子量约80.7kD,具有良好的抗原特异性。在210例结核病患者血清中,103例菌阳患者和107例菌阴患者抗rMtb8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37.9%和41.1%,总的灵敏度为39.5%。在192例正常人血清中,95例PPD阴性者和97例PPD阳性者抗Mtb81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1%和6.2%。结论 rMtb81蛋白可能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组合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试验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蛋白质 细菌蛋白质类 抗原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1419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 被引量:4
7
作者 刘银萍 王全立 +4 位作者 张俊仙 梁艳 阳幼荣 白雪娟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1419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Protean软件对Rvl419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包括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性、可及性、柔韧性、电荷分布等多参数预测其二级结构及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Rvl41... 目的预测结核分枝杆菌Rv1419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利用DNAStar软件包中Protean软件对Rvl419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包括二级结构、亲水性、抗原性、可及性、柔韧性、电荷分布等多参数预测其二级结构及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Rvl419蛋白具有丰富的二级结构和多处抗原指数较高的区段,含有少数潜在的B细胞抗原肽表位(可能在67-70、72-82、142-154、131-137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这些表位抗原性较好,都含有B转角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呈现在表面的可能性和柔韧性都较大。该蛋白含有较多潜在的T细胞抗原肽表位(可能在5-15、18-22、29-32、43-55、58-62、64--68、86-97、99-109、110-114、117-123、126-128、136-140位氨基酸残基或其附近)。结论结核分枝杆菌Rv1419蛋白是一个T细胞抗原表位占优势的蛋白抗原,也存在B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结果为该蛋白抗原表位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位 细菌蛋白质类 蛋白质结构 二级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分枝杆菌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CFP32的表达及其抗原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文霞 谭云洪 +3 位作者 袁仕善 谭笑 夏燕 陈婧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306-309,共4页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CFP10和ESAT6的融合蛋白及卡介苗(BCG)CFP32,分析其抗原性。方法用重组PCR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从BCG基因组DNA中扩增cfp32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分别亚克隆... 目的重组表达结核分枝杆菌CFP10和ESAT6的融合蛋白及卡介苗(BCG)CFP32,分析其抗原性。方法用重组PCR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融合基因cfp10-esat6;从BCG基因组DNA中扩增cfp32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分别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QE-30和pET-23a(+),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表达重组蛋白,予以纯化、鉴定,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分析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QE30-cfp10-esat6和pET-cfp32,表达了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CFP32。CFP10-ESAT6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5.2%,纯化后蛋白纯度约为92%,浓度为0.456g/L;CFP32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6%,纯化后蛋白纯度约为90%,浓度为0.310g/L。纯化CFP10-ESAT6融合蛋白和CFP32检测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85.7%和71.4%,特异性均为100%。结论重组表达获得具有良好抗原性的重组融合蛋白CFP10-ESAT6和重组蛋白CFP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融合蛋白质 细菌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片段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cagA基因和CagA蛋白及感染者血清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媛 罗依惠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cagA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系统,建立ELISA检测CagA及其抗体,了解表达CagA的Hp菌株(CagA+Hp)感染与所致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从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156例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Hp。采用...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cagA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系统,建立ELISA检测CagA及其抗体,了解表达CagA的Hp菌株(CagA+Hp)感染与所致疾病种类的关系。方法:从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的156例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Hp。采用PCR检测109株HpcagA基因,并从临床菌株Y06中扩增2148bp的cagA基因片段(cagA1)。构建cagA1原核表达系统,用SDS-PAGE检查目的重组蛋白(rCagA1)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blot和免疫双扩散试验鉴定rCagA1的免疫反应性和抗原性。建立ELISA,检测109株HpCagA表达和相应患者血清中CagA抗体。分析CagA+Hp感染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结果:80.8%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出Hp(126/156),97.2%的Hp菌株(106/109)cagA基因阳性。与文献报道比较,所克隆的cagA1片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83%和93.30%。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rCagA1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30.0%。rCagA1能与Hp全菌抗体发生结合反应,免疫家兔产生双扩散效价为1∶4的抗体。92.6%菌株(101/109)可表达CagA,88.1%患者(96/109)血清CagA抗体阳性。消化性溃疡标本中CagA+Hp菌株分离阳性率(97.9%)高于胃炎标本(88.5%),但无统计学差异(χ2=3.48,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细菌/分析 CAGA基因 基因表达 抗原 细菌 克隆 分子 螺杆菌 幽门/免疫学 螺杆菌 幽门/遗传学 免疫性 细菌蛋白质类/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Rv0222的表达及血清学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庆 杨华 +2 位作者 金瑞良 胡忠义 刘忠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构建Mtb重组蛋白Rv0222的重组质粒,评价其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PCR从Mtb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出Rv0222基因片段,插入pMD18-T载体后,再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30a中,诱导表达重组菌,组氨酸标签(His-tag)亲和层析纯化蛋白... 目的构建Mtb重组蛋白Rv0222的重组质粒,评价其用于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PCR从Mtb染色体基因组中扩增出Rv0222基因片段,插入pMD18-T载体后,再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30a中,诱导表达重组菌,组氨酸标签(His-tag)亲和层析纯化蛋白,通过免疫印迹法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142例血清样本,来自82例结核病患者(痰涂片或痰培养阳性,抗结核治疗症状减轻者),28例非结核病患者(8例肺癌、15例肺炎和5例肺气肿)和32例健康体检者,检测数据通过专业医学软件MedCalc 11.5.0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和最佳阳性判定值。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载体,重组蛋白Rv0222经电泳后显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7 000,镍柱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5%以上,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重组蛋白Rv0222与结核病患者血清能特异性结合。酶联免疫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最佳阳性判定值为0.12时,结核病患者组抗体检测敏感度为69.5%(57/82),非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抗体检测特异度为90.0%(54/60),结核病患者与非结核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8,P<0.0001)。结论成功构建pET30a-Rv0222表达载体,获得高纯度的重组蛋白Rv0222,ELISA结果显示Rv0222蛋白有望成为结核病血清学诊断的有效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重组蛋白质 细菌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v0341蛋白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园 胡频频 +3 位作者 王易伟 李秀全 毛旭虎 钟敏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756-759,共4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假设蛋白Rv0341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确认其保守性,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在利福平(R)培养管中Rv0341高表达的可能原因。方法用大肠埃希菌做为阴性对照,提取依R菌(14株)、耐R菌(23株)、R敏感的结核分...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假设蛋白Rv0341编码基因iniB的多态性,确认其保守性,分析依赖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依R菌)在利福平(R)培养管中Rv0341高表达的可能原因。方法用大肠埃希菌做为阴性对照,提取依R菌(14株)、耐R菌(23株)、R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12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及BCG(共51株)的细菌基因组DNA,利用PCR自基因组DNA中扩增iniB基因,通过ApaⅠ/EcoRⅤ、KpnⅠ/SmaⅠ双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带型,对ini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测序。结果实验组中iniB基因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测序结果亦证实iniB基因无突变。结论 iniB基因在对R依赖、耐药和敏感等不同类型的结核分枝杆菌中是相对保守的;依R菌在Rv0341蛋白表达方面的差异可能是RNA转录差异或利福平诱导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蛋白质类 多态性 限制性诊断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苏促生长因子结构域及其突变体重组蛋白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奕 赵善民 +1 位作者 师长宏 史皆然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1-336,共6页
目的评价复苏促生长因子结构域蛋白(Rpfd)及其突变体蛋白(Rpfd1、Rpfd2)等3种重组蛋白的免疫效能。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分别以本实验前期制备的重组蛋白Rpfd(A组)、Rpfd1(A1组)、Rpfd2(A2组)分别于0、2、4周免疫无特定病原体(S... 目的评价复苏促生长因子结构域蛋白(Rpfd)及其突变体蛋白(Rpfd1、Rpfd2)等3种重组蛋白的免疫效能。方法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间,分别以本实验前期制备的重组蛋白Rpfd(A组)、Rpfd1(A1组)、Rpfd2(A2组)分别于0、2、4周免疫无特定病原体(SPF)级BALB/c小鼠,每组14只,并分别以BCG(B组)和生理盐水(C组)同期免疫同种小鼠各14只作为对照。第5周,每组取7只小鼠摘眼球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血清IFN-γ和IL-2表达水平;第8周,每组剩余7只小鼠用1×105 CFU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感染小鼠,第9周检测感染后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结果 (1)抗体水平:①Rpfd抗原包被。A1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A450的检测值(0.990±0.272)高于B组(0.631±0.180)(t=4.635,P<0.05);A2组(1.470±0.455)高于B组(t=6.634,P<0.05)。②Rpfd1抗原包被。A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A450的检测值(1.030±0.304)高于B组(0.573±0.004)(t=5.276,P<0.05);A1组(1.368±0.171)高于B组(t=17.20,P<0.05);A2组(2.766±0.245)高于B组(t=31.643,P<0.05);③Rpfd2抗原包被。A1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A450的检测值(1.055±0.202)高于B组(0.538±0.100)(t=8.009,P<0.05);A2组(1.605±0.544)高于B组(t=8.192,P<0.05)。(2)IFN-γ水平:①感染前。A组刺激小鼠产生IFN-γ水平[(553.47±132.00)pg/ml]高于B组[(385.28±129.07)pg/ml](t=3.150,P<0.05);②感染后。A1蛋白组刺激小鼠产生IFN-γ水平[(492.41±211.74)pg/ml]高于B组[(335.36±207.72)pg/ml](t=2.874,P<0.05);A2组[(543.09±223.07)pg/ml]高于B组(t=3.15,P<0.05)。(3)IL-2水平:①感染前。A组刺激小鼠产生IL-2水平[(1490.05±215.35)pg/ml]高于B组[(718.70±269.29)pg/ml](t=7.763,P<0.05);A1组[(1738.91±358.40)pg/ml]高于B组(t=7.903,P<0.05);A2组[(2270.74±193.40)pg/ml]高于B组(t=16.308,P<0.05);②感染后。A组刺激小鼠产生IL-2水平[(806.81±306.39)pg/ml]高于B组[(335.26±176.81)pg/ml](t=4.627,P<0.05);A1组[(1373.22±143.75)pg/ml]高于B组(t=15.90,P<0.05)。结论Rpfd、Rpfd1、Rpfd2蛋白具有启动宿主体液免疫功能及增强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可能成为预防及治疗Mtb感染的免疫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蛋白质类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Ⅱ型 重组蛋白质 抗体生成 免疫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抗原表位预测及免疫学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姜久昆 林旭瑷 +1 位作者 严杰 薛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85-591,621,共8页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 目的:预测及筛选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LipL41有效T和B细胞(T/B)联合表位,了解不同基因型LipL41s差异T/B联合表位的免疫反应性差别。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LipL41/1和LipL41/2分子中T/B联合表位。采用PCR扩增候选T/B联合表位片段,采用噬菌体展示及SDS-PAGE等技术获得含不同T/B联合表位的重组P。分别以rLipL41/1和rLipL41/2抗血清、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全菌抗血清和钩体患者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抗血清与各重组P免疫杂交反应性。结果:根据预测结果选择了LipL41s中8个共有或差异T/B联合表位。经PCR扩增获得了上述T/B联合表位片段。各T/B联合表位片段均准确插入噬菌体P蛋白N端并有效表达。各抗血清均能识别上述8个T/B联合表位,但其WesternBlot杂交信号强度存在差异,其中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与不同抗血清的信号较强且稳定。结论:所选择的8个T/B联合表位均为LipL41的有效抗原表位。共有T/B联合表位LipL41/1-30和LipL41/1-233可作为钩体MAP疫苗的首选抗原表位。差异T/B联合表位LipL41s-89和LipL41s-299与不同抗血清有免疫交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免疫学 细菌外膜蛋白质/生物合成 细菌外膜蛋白质/分离 外膜脂蛋白/属特异性抗原 LipL41/1/LipL41/2 抗原表位/预测 噬菌体展示 免疫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分泌抗原靶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评估结核性毁损肺严重程度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霓虹 孙娅萍 +2 位作者 金媛 夏加伟 杨永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抗原靶6(early secretory antigen target-6,ESAT-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评估结核性毁损肺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结核性... 目的探讨早期分泌抗原靶6(early secretory antigen target-6,ESAT-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评估结核性毁损肺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A组),40例继发性肺结核患者(B组),以及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名(C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和分析各组ESAT-6、MMP-9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及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四分位数)]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ESAT-6表达水平为28.83(19.26,38.20)pg/ml,B组为22.26(17.85,25.01)pg/ml,均明显高于C组[0.06(0.03,1.5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63.155,P<0.01;U=49.725,P<0.01)。A组MMP-9表达水平为12.54(9.01,18.11)μg/ml,明显高于B组的6.80(4.10,12.29)μg/ml和C组的1.14(0.72,1.29)μ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26.097,P<0.01;U=66.309,P<0.01)。所有入组肺结核患者(A组和B组)ESAT-6的表达量水平为24.05(18.54,34.89)pg/ml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476.00(312.00,647.00)个/μl]和CD3+T淋巴细胞计数[599.00(456.00,762.00)个/μl]呈负相关关系(r=-0.462,P<0.01;r=-0.275,P=0.003);MMP-9表达水平为11.05(6.30,14.28)μg/ml,与CD4^(+)和CD3+T淋巴细胞计数也呈负相关关系(r=-0.499,P<0.01;r=-0.341,P<0.01)。A组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者(52.7%,29/55)MMP-9表达水平[10.79(7.10,12.54)μg/ml]明显低于极重度通气功能障碍者(47.3%,26/55)MMP-9表达水平[17.39(12.47,33.30)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0.000,P<0.01)。结论ESAT-6与MMP-9在肺结核患者中表达增高,与患者免疫功能相关。MMP-9水平与结核性毁损肺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蛋白质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结核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抗原靶6家族其他蛋白抗原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阳幼荣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03-508,共6页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宿主的防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有助于该问题的阐明,将为结核病疫苗、免疫诊断试剂和新药的开发奠定基础.早期分泌抗原靶6(ESAT-6)家族蛋白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呈螺旋状结构,它们通过ESAT-6分泌系统(ESAT-6 secretion system,ESX)分泌到细胞外.该家族共有23个成员(EsxA~W),其在基因组上相邻排列的2个蛋白编码基因形成11个类操纵子结构的基因对.该家族蛋白参与宿主与致病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免疫系统识别的优势抗原,大多数是T细胞优势抗原,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和机体的免疫保护机制方面起关键作用.鉴于EsxA和EsxB的研究概况国内外报道较多,而其他ESAT-6家族成员研究报道较少.因此,笔者着重概要地介绍ESAT-6家族其他成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DNA结合蛋白质 原癌基因蛋白质 转录因子 分枝杆菌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外膜囊泡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琪 吴敏 +4 位作者 白宏震 郭则灵 周峻 王青青 汤谷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4,共7页
目的:以细菌外膜囊泡(OMV)结合三嵌段聚合物普朗尼克F127(PEO_(100)-PPO_(65)-PEO_(100)),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巨噬细胞分泌抗肿瘤细胞因子的纳米载药体系OMV-F127。方法:培养减毒沙门菌,用超滤离心法与超声破碎法提取OMV,机械挤压法制得OM... 目的:以细菌外膜囊泡(OMV)结合三嵌段聚合物普朗尼克F127(PEO_(100)-PPO_(65)-PEO_(100)),构建能够有效促进巨噬细胞分泌抗肿瘤细胞因子的纳米载药体系OMV-F127。方法:培养减毒沙门菌,用超滤离心法与超声破碎法提取OMV,机械挤压法制得OMV-F127;蛋白质定量试剂盒和SDS-PAGE法检测OMV的蛋白含量和成分;荧光显微镜、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法检测OMV-F127形态学特征、粒径、电位及其稳定性;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46.7为细胞模型,ELISA检测OMV-F127对抗肿瘤细胞因子的分泌作用。结果:两种方法成功提取到减毒沙门菌的OMV,其蛋白质总量分别为2.8 mg/mL和2.7 mg/mL。成功制备OMV-F127且含有OMV的标志蛋白OmpF/C。OMV为纳米级囊泡结构,F127以及OMV-F127为球形纳米颗粒。OMV、F127、OMV-F127颗粒平均直径分别为(72±2)nm、(90±3)nm、(92±2)nm。OMV-F127能促进抗肿瘤细胞因子IL-12、α-TNF、γ干扰素的分泌。结论:基于细菌OMV的纳米载体OMV-F127能够有效促进巨噬细胞分泌抗肿瘤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菌苗 佐剂 免疫 细菌外膜蛋白质 纳米结构 聚合物/ 药理学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过程中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抗原表达水平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林立 葛玉梅 +1 位作者 胡玮琳 严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6-163,共8页
目的:了解感染人巨噬细胞过程中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主要外膜蛋白(OMP)抗原表达水平变化及其OmpR相关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问号钩体赖株OmpR及其组氨酸激酶(HK)基因和结构功能域。采用实... 目的:了解感染人巨噬细胞过程中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主要外膜蛋白(OMP)抗原表达水平变化及其OmpR相关基因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问号钩体赖株OmpR及其组氨酸激酶(HK)基因和结构功能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钩体感染人THP-1巨噬细胞前后钩体主要OMP编码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HK胞外区多肽抗血清封闭试验及氯氰碘柳胺阻断试验,检测OmpR及其HK对感染过程中问号钩体OMP编码基因mRNA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LB015和LB333可能是问号钩体赖株OmpR编码基因,LB014可能是其HK编码基因。问号钩体赖株感染THP-1细胞后,lipL21、lipL32、lipL41基因mRNA水平迅速并持续下降(P<0.01),groEL、mce、loa22、ligB基因mRNA水平瞬时迅速升高(P<0.01)。氯氰碘柳胺或HK抗血清处理可使感染THP-1细胞而显著下降的问号钩体lipL21和lipL48基因mRNA水平明显回升(P<0.01),氯氰碘柳胺处理可使感染THP-1细胞而显著升高的groEL、mce、loa22、ligB基因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问号钩体赖株感染人巨噬细胞后主要OMP抗原表达水平发生明显变化。问号钩体赖株染色体中存在一组编码OmpR及其HK的基因,其主要功能可能是下调感染过程中部分OMP抗原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细菌外膜蛋白质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感染 外膜蛋白 表达 OMPR 氯氰碘柳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CFP-10和Ag85检测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丹 何玲 +3 位作者 初凤娜 丁曼 孙晓敏 崔俐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研究背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目前仍是临床难点,寻找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探讨脑脊液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 研究背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目前仍是临床难点,寻找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特异性诊断指标是目前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探讨脑脊液培养分泌蛋白10(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结核性脑膜炎(30例)、非结核性颅内感染(27例)和对照(29例)受试者脑脊液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CFP10和Ag85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0.74和1.10pg/ml,均高于非结核性颅内感染组[(0.02±0.01)、(0.54±0.10)pg/ml]和对照组[(0.02±0.01)、(0.52±0.11)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0.958,P=0.000;H=57.972,P=0.000)。非结核性颅内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8,P=0.253;t=0.980,P=0.329)。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FP10和Ag85蛋白复合物表达水平高于非结核性颅内感染患者和对照者,检测这两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可协助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脑脊髓液 细菌蛋白质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亚单位疫苗AEC/BC-C02诱导小鼠长期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应答 被引量:10
19
作者 卢锦标 杨蕾 +4 位作者 付丽丽 陈保文 都伟欣 王国治 徐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动态评价结核亚单位候选疫苗AEC/BC-C02在小鼠中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6~8周龄SPF级BALB/c雌鼠48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免疫AEC/BC-C02,另一组免疫PBS。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分别取两组小鼠(6只/组)分离脾淋巴细胞... 目的动态评价结核亚单位候选疫苗AEC/BC-C02在小鼠中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方法6~8周龄SPF级BALB/c雌鼠48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免疫AEC/BC-C02,另一组免疫PBS。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分别取两组小鼠(6只/组)分离脾淋巴细胞,ELISPOT检测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T细胞频率;在第2、4、8周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IFN-γ的分泌量;在第4、8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 (1)末次免疫后第1、2、4、8周,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Ag85B特异性的IFN-γ斑点形成细胞(spot forming cells,SFC)分别为168.8±103.5、205.2±51.0、206.8±65.3和160.0±67.9,与PBS对照组的8.9±6.0、16.1±18.8、9.3±4.9和7.7±6.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3.779、8.525、7.424、5.473;P值均<0.01);EC特异性的IFN-γSFC分别为45.1±18.6、75.6±39.3、86.2±50.4和54.3±26.3,与PBS对照组的4.5±3.5、11.7±10.5、3.8±5.8和5.2±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5.258、3.850、3.977、4.521;P值均<0.01)。(2)末次免疫后第2、4、8周,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Ag85B多肽刺激的IFN-γ分泌量分别是(1.27±0.13)ng/ml,(1.76±0.55)ng/ml和(1.44±0.44)ng/ml;EC多肽刺激的IFN-γ分泌量分别是(0.81±0.33)ng/ml,(0.81±0.69)ng/ml和(0.54±0.29)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分别为:t=3.008,P<0.05;t=2.631,P<0.05;t=10.02,P<0.01)。(3)末次免疫后第4、8周,Ag85B多肽对疫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SI)分别为1.756±0.339和1.936±0.287,均分别高于PBS组的1.287±0.0581和1.382±0.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分别为:t=3.030,P<0.05;t=4.387,P<0.01);EC多肽对疫苗组SI分别为1.599±0.154和1.581±0.156,均分别高于PBS组的1.380±0.126和1.314±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成组t检验,t值分别为2.540、2.844;P值均<0.05)。结论新型结核亚单位疫苗AEC/BC-C02免疫小鼠可诱导长期稳定存在的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为后期抗Mtb保护力研究提供药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亚单位 免疫 细胞 抗原 细菌 细菌蛋白质类 重组融合蛋白质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对卷曲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rrs和tlyA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孙勇 邢青 +3 位作者 张治国 易俊莉 王甦民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16-621,共6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Cm)和阿米卡星(Am)耐药与rrs基因和ayA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采用比例法对保存的临床菌株进行Cm和Am药敏试验测定,并对其中的临床菌株rrs基因和tlyA基因进行PCR、测序分析。筛选得到了10株Am...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卷曲霉素(Cm)和阿米卡星(Am)耐药与rrs基因和ayA基因突变相关性。方法采用比例法对保存的临床菌株进行Cm和Am药敏试验测定,并对其中的临床菌株rrs基因和tlyA基因进行PCR、测序分析。筛选得到了10株Am耐药菌株、25株Cm耐药菌株、15株Am和Cm交叉耐药菌株,并选择了30株敏感菌株作为对照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tlyA基因突变结果显示,Cm耐药菌株有6株突变(24.0%,6/25),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耐药菌株、Am和Cm交叉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rrs基因检测中,Am耐药、Cm耐药、Am和Cm交叉耐药突变率分别有30.0%(3/10)、8.0%(2/25)和26.7%(4/15),敏感菌株中也有10.0%(3/30)突变株,3组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53、0.06、1.161,P值均〉0.05)。在3组中,rrs基因A1401G突变位点突变比例分别是10.0%(1/10)、8.0%(2/25)和13.3%(2/15),1株在Am和Cm交叉耐药双位点突变,共计6株A1401G位点突变菌株,与敏感菌株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突变位点C1402T在Am、Am和Cm交叉耐药中各1株。结论结核分枝杆菌tlyA基因可能与Cm耐药相关,与Am耐药不相关;rrs基因A1401G和C1402T突变可能与Am和Cm交叉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卷曲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细菌蛋白质类 突变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