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埃希氏菌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旺林 曹杰 +4 位作者 肖焕擎 张伟健 杨平 钟俊斌 张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评价肠道大肠埃希氏菌(E.coli)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目的: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评价肠道大肠埃希氏菌(E.coli)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BALB/c小鼠饮用含3.5%DSS的饮用水5 d,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拟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空白对照组饮用未添加DSS的饮用水。饮用DSS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1)单纯DSS处理组;(2)细菌耗竭小鼠(bacteria-depleted mice,BD小鼠)单纯DSS处理组;(3)细菌耗竭小鼠大肠埃希氏菌处理组。从4方面评价各组的处理反应:(1)一般情况:包括体重、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结肠长度和重量;(2)组织病理评分;(3)化学比色法检测病变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的核转录因子-κΒ(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结果:无E.coli处理的细菌耗竭小鼠难以从DSS诱导的肠炎中恢复。E.coli处理组和无E.coli处理组比较,大体评分、组织病理评分和MPO活性明显改善(P<0.05)。E.coli处理组NF-κB活性显著高于无E.coli处理组(均P<0.05)。结论:肠道正常菌群是肠道炎症恢复的必需条件。大肠埃希氏菌能够促进小鼠DSS结肠炎的恢复;该作用与促进NF-κB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细菌耗竭小鼠 大肠埃希氏菌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