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秸秆还田下连作对黄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杨 宋立群 +4 位作者 敖静 刘晓辉 高晓梅 孙玉禄 朱巍巍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5,共11页
为研究秸秆还田下设施黄瓜连作不同年限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探索秸秆还田下连作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学机理,以玉米秸秆还田下设施黄瓜连作1、3、5、10和15年的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解析土壤... 为研究秸秆还田下设施黄瓜连作不同年限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探索秸秆还田下连作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学机理,以玉米秸秆还田下设施黄瓜连作1、3、5、10和15年的根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实时定量PCR技术解析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群落多样性和潜在功能的变化特征,分析其变化规律。秸秆还田下连作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提高,铵态氮含量降低,土壤pH呈先降后升的趋势,电导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升高。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的基因拷贝数为2.98×10^(9)~7.81×10^(9)个/g,秸秆还田下连作提高了土壤细菌的丰度。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4个菌门相对丰度稳定在75%以上,随着连作年限延长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有所减少。多样性分析表明,秸秆还田下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无显著变化(P>0.05)。主坐标分析显示,连作可以影响细菌群落结构,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均差异极显著(P<0.01)。FAPROTAX功能预测显示,化能异养型和好氧化能异养型为主要类型。共现网络分析中,秸秆还田下连作提升了属水平网络的复杂度和稳定性。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全磷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F=3.5,P=0.002),解释了21.3%的群落变化,贡献率依次为全磷>铵态氮>有效磷>pH>速效钾>电导率>全氮>有机质;细菌群落对脲酶的影响最显著(F=4.6,P=0.002),解释了26.3%的群落变化,对各酶活的影响顺序为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因此,秸秆还田对稳定连作土壤细菌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及在缓解设施作物连作障碍中的有益效果,土壤全磷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效环境因子,细菌群落的改变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连作 细菌群落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对黄芪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沙月霞 田兴芳 +1 位作者 贺彦怀 徐瑾瑜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9-958,共10页
为详细了解芽孢杆菌(Bacillus)浸种结合灌根处理对黄芪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提取黄芪内生细菌群落的总DNA后,采用植物微生物组测序技术检测黄芪根系及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的16SrRNA基因V3-V4序列,剖析黄芪根... 为详细了解芽孢杆菌(Bacillus)浸种结合灌根处理对黄芪不同组织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的影响。提取黄芪内生细菌群落的总DNA后,采用植物微生物组测序技术检测黄芪根系及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的16SrRNA基因V3-V4序列,剖析黄芪根部和茎叶部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显著影响黄芪幼苗根部和茎叶部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了分类单元OTU(OperationalTaxonomicUnits)(序列数≥5)的数量;黄芪幼苗根部内生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是空白对照的2.27倍以上,茎叶部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约42.7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丰度降低约19.38%;对根部与茎叶部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根部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及拟杆菌纲(Bacteroidia)丰度的影响趋势不一致;茎叶部的变形杆菌纲丰度降低约32.98%,增加了梭菌纲(Clostridia)、芽孢杆菌纲(Bacilli)、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和酸微菌纲(Acidimicro-biia)的相对丰度;芽孢杆菌处理组根部优势菌属(相对丰度≥5%)为根瘤菌属(Rhizobium),空白对照为嗜酸菌属(Acidovorax);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S5浸种结合灌根后黄芪幼苗茎叶部优势菌属为嗜酸菌属,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J2浸种结合灌根后茎叶部没有相对丰度≥5%的细菌属,空白对照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增加了未分类根瘤菌(unclassifiedRhizobium)、芽孢杆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中慢生根瘤菌(Mesobradybioticrhizobium)和德沃斯菌(unclassified_Devosia)的种水平丰度,降低了未分类嗜酸菌(unclassifiedAcidophil)和纤维弧菌(Cellvibrio)的种水平丰度。PICRUSt2功能预测分析表明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增加了黄芪组织中参与代谢、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细胞过程4个代谢通路的内生细菌相对丰度。总之,芽孢杆菌浸种结合灌根显著提高黄芪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改变优势菌属,改善黄芪幼苗生长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黄芪 内生细菌群落 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 植物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根腐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王燕平 杨永利 +3 位作者 陈松 王毛 刘旭 张翠翠 《中国果树》 2025年第6期88-95,共8页
研究石榴根腐病病株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为探究石榴根腐病的微生态发病机理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石榴根腐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特点。结果... 研究石榴根腐病病株与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为探究石榴根腐病的微生态发病机理及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石榴根腐病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特点。结果表明: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相比,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未达到显著差异;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患病植株与健康植株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优势门菌群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在患根腐病的植株根际土壤中均显著高于健康植株,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以及黏球菌门(Myxococcota)相对丰度在健康植株的根际土壤中均高于患病植株。在属水平上,链霉菌属(Streptomyces)、Actinospica属、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相对丰度在患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均高于健康植株;而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相对丰度在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高于患病植株;LefSe分析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在患病植株和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的差异最大。综上所述,健康石榴植株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链霉菌属为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在患根腐病的植株根际土壤中明显富集,可作为候选生防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根腐病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梁娥 金睿 +3 位作者 唐婷婷 黄系伦 朱正美 张来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0期146-153,158,共9页
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 以竹节参根、茎、叶、果实和根状茎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基于ITS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竹节参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以期为后续研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寻能够产生竹节参皂苷类活性物质或促进该物质积累的菌株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高通量测序25个样本共获得2668个ASVs,被注释到10门35纲98目242科475属714种,竹节参5个组织内生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表现为叶>茎>根状茎>根>果实,不同组织之间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存在差异。采用组织培养法获得形态特征差异明显的53株内生真菌,经ITS序列测序后,序列同源性大于97%的45株菌株被注释子囊菌门的3纲7目10科14属,不同组织之间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种方法比较下,茎和果实内生真菌物种组成相较于其他组织更为丰富。通过分析比较获得竹节参优势真菌如链格孢属(Alternaria)、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为后续探究竹节参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 内生真菌 群落结构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干热河谷草莓园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
5
作者 杨玉皎 李义林 +11 位作者 包玲凤 李坤 鲁雯 潘志贤 陈大明 麻继仙 李建查 杨晓琼 余建琳 史亮涛 岳学文 方海东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0,共10页
为探明有机肥对草莓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干热河谷区优化草莓园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蚯蚓肥(TA)、油枯肥(TB)、蚯蚓肥+油枯肥配施(TC)以及不施肥作为对照(CK)为试验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细菌... 为探明有机肥对草莓园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干热河谷区优化草莓园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蚯蚓肥(TA)、油枯肥(TB)、蚯蚓肥+油枯肥配施(TC)以及不施肥作为对照(CK)为试验处理,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施用有机肥对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及其群落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其中,TA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TB处理对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提升作用最明显,TB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脲酶活性、酸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升高。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其中,TA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Chao指数、Shannon指数,优化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使细菌共生群落变得丰富且更稳定;TB处理则显著降低了土壤Chao指数、Shannon指数,且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冗余分析表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与pH、全钾呈正相关,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与碱解氮、有机质、全氮呈正相关,Firmicutes与全磷、容重、速效钾、有效磷呈正相关。细菌群落与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表明,增施蚯蚓肥可以调节pH值,提高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类群丰度,油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两者配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养分供应水平,优化细菌群落结构,可优先作为干热河谷区草莓园土壤培肥改良的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草莓地 细菌群落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入侵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慧敏 李宁宁 +7 位作者 李俊颖 钟晓莹 胡曰会 朱琳 冀佳佳 龚佩聪 郭宏宇 王银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8,共8页
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解磷菌群落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中不同互花米草入侵程度样地的土壤样品,采用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土壤无机磷解磷菌,比较不同样地的... 互花米草入侵是当前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重要生态问题之一.为探究互花米草入侵对滨海湿地土壤解磷菌群落的影响,采集天津滨海湿地中不同互花米草入侵程度样地的土壤样品,采用无机磷培养基分离土壤无机磷解磷菌,比较不同样地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并对组成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随互花米草入侵程度的增加,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的数量显著增加;互花米草入侵明显改变了群落组成,总体上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的群落多样性.RDA结果显示:对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群落组成起主导作用的土壤因子为铵态氮含量(解释度37.30%)、总氮含量(解释度33.40%)、pH值(解释度31.40%)、有机质含量(解释度29.30%)和有效磷含量(解释度29.20%).综上,互花米草入侵提高了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无机磷解磷菌的数量及群落多样性,从而促进了滨海湿地土壤中的磷循环过程,这可能进一步促进了互花米草在滨海湿地中的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互花米草 生物入侵 解磷菌 群落组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落叶松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
7
作者 牛亚洁 李新 +3 位作者 韩有志 梁文俊 王传旭 王卓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5,共11页
华北落叶松是黄土高原中东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造林先锋树种,深入理解其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可为山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支撑。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华北落叶松林区6个海拔梯度(1720... 华北落叶松是黄土高原中东部典型生态脆弱区的造林先锋树种,深入理解其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可为山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管理提供理论支撑。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以华北落叶松林区6个海拔梯度(1720、1850、1950、2050、2150、2250 m)不同林分类型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土壤为对象,研究细菌群落β多样性及其环境解释。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对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强于海拔和土层深度,且华北落叶松纯林中土壤细菌群落的β多样性高于华北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环境因子(主要是碱解氮和全氮)是影响纯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关键因素,总效应值和直接效应值均为0.378,为正影响,其次为土层深度;土壤环境因子(主要是容重和全磷)是影响混交林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凋落物未分解层厚度,总效应值分别为-0.890和0.3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土壤细菌群落 Β多样性 海拔 林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典型高山河流尼洋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8
作者 母雪艳 李佳蔚 +4 位作者 郝兆 王艳红 黄帅帅 德吉 周永洪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710-7721,共12页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了尼洋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发现尼洋河上中下游以及支流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水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浮霉菌门等类群组成,优势种多为未知种... 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法探究了尼洋河水体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发现尼洋河上中下游以及支流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尼洋河水体细菌群落主要由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蓝藻门、浮霉菌门等类群组成,优势种多为未知种,分别为Sporichthyaceae_sp.、Pseudarcicella_sp.、Limnohabitans_sp.、Flavobacterium_sp.、Candidatus_planktophila、Rhodoferax_sp.、Candidatus_nanopelagicus、f-Ilumatobacteraceae和hgcI_sp.,大量未知种的发现为青藏高原远古细菌多样性研究以及开发相关生物功能提供了可能。尼洋河上游的ASV数明显高于其它河段,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其Shannon指数、ACE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以及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分段,说明尼洋河上游水体细菌的多样性最为丰富。中性群落拟合分析显示,相较于确定性过程而言,随机性过程对尼洋河水体细菌群落构建过程影响更大,不同区段细菌菌群差异主要与物种替换相关。生态位分析显示,巴河区段水体的生态位宽度均值最高但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值最低,说明巴河区段细菌优势种之间竞争程度较低。总的来说尼洋河水体细菌资源丰富,这对于青藏高原细菌多样性研究以及高原极端环境下功能性细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河流 尼洋河 水体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研究
9
作者 林文波 陈有先 +3 位作者 郭萍萍 王思凡 刘芳 袁宗胜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3,共8页
为探究内生细菌与秋茄的互作关系,通过采集秋茄根、枝、叶组织样本,提取样本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秋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秋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检测到26门、45纲、107目、186... 为探究内生细菌与秋茄的互作关系,通过采集秋茄根、枝、叶组织样本,提取样本基因组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秋茄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秋茄不同部位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检测到26门、45纲、107目、186科、391属的内生细菌,共1 893个OTUs。变形菌门在秋茄内生细菌群落中占据主体地位,甲基杆菌属是秋茄根、枝中的优势菌属,在秋茄叶中的相对丰度低于蓝细菌属。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呈现根>枝>叶,均匀度呈现枝>根>叶。优势菌群落与秋茄的新陈代谢、环境适应与遗传信息等功能显著相关。因此,秋茄根、枝、叶组织内生细菌群落的结构特征、多样性、优势菌属存在显著差异,内生细菌可能是秋茄具有优异适应性与抗逆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茄 内生细菌 生理功能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梅和陆均松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0
作者 纪克鹏 兰国玉 +1 位作者 魏亚情 李玉武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1,共9页
【目的】叶表和叶内是叶际的2个主要隔室,叶际中的细菌群落在维持宿主健康和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青梅(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和陆均松(DacrydiumpectinatumdeLaub)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及其相关环境因子,旨... 【目的】叶表和叶内是叶际的2个主要隔室,叶际中的细菌群落在维持宿主健康和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青梅(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和陆均松(DacrydiumpectinatumdeLaub)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组成和功能及其相关环境因子,旨在深入研究热带珍稀濒危植物的微生物群落。【方法】通过16S r RNA基因测序分析海南岛不同地区的青梅和陆均松叶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并探究叶际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植物隔室(P<0.001)和地理位置(P<0.01)是影响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2种不同树种间,叶表生细菌的α多样性差异显著(P<0.001)。全氮、降雨、温度显著影响叶表生细菌的α多样性,叶内生细菌α多样性则主要受到有机质、降雨的影响。隔室、树种和地理位置均显著影响叶际细菌群落。降雨、叶片镁含量和温度是叶表生细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影响因子,叶片镁含量、全氮、有机质与叶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呈显著相关。在功能方面,尿素分解、固氮、甲基营养和甲烷营养的丰度在不同隔室及树种间差异显著。将以上4种功能的丰度与环境因子进行Manteltest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是叶表生细菌群落功能丰度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有机质、全磷、叶片镁含量主要影响叶内生细菌群落功能丰度。【结论】隔室、树种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是青梅和陆均松叶际细菌群落的重要影响因素。叶片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影响细菌群落的定殖,进而可能影响到其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叶际 细菌多样性 群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复种模式对烟草黑胫病发生及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11
作者 黄思菁 肖金讯 +4 位作者 杨磊 肖楚文 宋潇瑜 朱丹丹 杨友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5,49,共8页
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4种复种模式(烤烟–大豆、烤烟–玉米、烤烟–水稻、烤烟–秋季休耕)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其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D)、烤烟–玉米(Y)和烤烟–水稻(S)复种... 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4种复种模式(烤烟–大豆、烤烟–玉米、烤烟–水稻、烤烟–秋季休耕)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差异及其与烟草黑胫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大豆(D)、烤烟–玉米(Y)和烤烟–水稻(S)复种模式下烟草黑胫病发病率分别为59.35%、39.81%和27.17%,均显著低于烤烟–秋季休耕(L)模式的(80.22%);L、D、Y、S复种模式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依次增加;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烟田土壤细菌群落中的优势菌门,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非培养酸杆菌和嗜酸杆菌属为共有优势属,不同复种模式的优势菌门和共有优势属相对丰度有差异;相比于L模式,其他3种复种模式下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酸热菌属的相对丰度下降明显;候选物种土源菌属、厌氧绳菌属和嗜盐囊菌属的相对丰度有所上升;朱氏杆菌属、罗河杆菌属、酸热菌属和厚皮杆菌属的丰度与黑胫病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候选物种土源菌属、厌氧绳菌属和嗜盐囊菌属的丰度与黑胫病发病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烤烟–秋季休耕模式相比,另外3种复种轮作模式可以塑造有利于抵抗病害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而减少烤烟黑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复种模式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
12
作者 张马啸 毛梦圆 +4 位作者 陈宇龙 袁宗胜 李树斌 潘辉 周丽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以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光滩为对照,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表层细菌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获得6 410个OTUs,分属97门、191纲、359目、468科、582属和170... 以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光滩为对照,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探讨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表层细菌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获得6 410个OTUs,分属97门、191纲、359目、468科、582属和170种。在门水平上,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Cyanobacteria、Firmicutes等,其中光滩土壤的主导菌门为Cyanobacteria,秋茄群落为Bacteroidota,芦苇群落和短叶茳芏群落为Proteobacteria;在纲水平上,Cyanobacteriia和Bacilli的相对丰度比例均为光滩>秋茄>芦苇>短叶茳芏;在目水平上,秋茄和芦苇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的目均为Flavobacteriales;在科水平上,Flavobacteriaceae同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土壤中的优势菌科,其相对丰度比例分别为29.60%、18.02%和6.17%;在属水平上,Flavobacterium均为3种有植被覆盖土壤中的主要优势菌属;在种水平上,Jeotgalibacillus malaysiensis为光滩中的特有菌种。不同植被群落的物种数量、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短叶茳芏>芦苇>秋茄>光滩,光滩与3种植被群落的土壤差异显著。闽江河口湿地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会根据有无植被覆盖及不同类型植被覆盖而表现出特定的环境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湿地 表层土壤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全缘叶绿绒蒿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PICRUSt功能预测
13
作者 黄顺满 周麟 +3 位作者 贾维嘉 崔明雷 梁实 屈燕 《西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5-795,共11页
【目的】探究海拔高度对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四川巴郎山3个不同海拔的全缘叶绿绒蒿居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使用PICRUSt功能预测鉴定其潜... 【目的】探究海拔高度对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四川巴郎山3个不同海拔的全缘叶绿绒蒿居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使用PICRUSt功能预测鉴定其潜在的功能差异,并结合环境因子和代谢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海拔的升高全缘叶绿绒蒿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逐渐增加,而同一海拔根际土壤细菌的多样性和丰富度与非根际土壤差异性不显著。酸杆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在不同海拔间具有显著差异性,也是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2个特异性生物标志物。PICRUSt功能预测表明,细菌群落主要涉及46个亚功能,包括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脂质代谢和糖代谢等。冗余分析发现,土壤pH和SOC是影响不同海拔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影响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显示,海拔高度对二级代谢通路具有显著影响。【结论】不同海拔全缘叶绿绒蒿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具有显著差异。土壤理化性质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海拔是影响代谢通路的关键因子,对土壤细菌的多个代谢功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海拔全缘叶绿绒蒿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预测功能基因可能存在潜在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缘叶绿绒蒿 不同海拔 土壤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喀斯特地貌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温宇力 招礼军 +1 位作者 吴庆标 蒙凤群 《广西林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为探究典型喀斯特地貌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拟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3个典型喀斯特地貌片区[都安-大化(DA处理)、乐业(LY处理)和环江片区(HJ处理)]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非典型喀斯特地貌土壤为对照(CK),测定土壤基本性... 为探究典型喀斯特地貌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拟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3个典型喀斯特地貌片区[都安-大化(DA处理)、乐业(LY处理)和环江片区(HJ处理)]土壤为研究对象,以非典型喀斯特地貌土壤为对照(CK),测定土壤基本性质,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共鉴定细菌2界52门109纲289目442科768属619种。CK及HJ、LY和DA处理土壤特有细菌OTU数量分别为3 859、3 104、3 054和2 941个。CK及HJ、LY和DA处理间土壤细菌丰富度和均匀度均相似;HJ、LY和DA处理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较相似,CK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HJ、LY和DA处理均差异较大。在门水平下,CK及HJ、LY和DA处理的土壤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ota);CK及LY和DA处理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均最高,HJ处理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最高。在目水平下,HJ、LY和DA处理的土壤细菌优势菌目均为嗜邻聚杆菌目(Vicinamibacterales)、根瘤菌目未命名目(Rhizobiales_A_504705)、盖亚女神菌目(Gaiellales)和罗库菌目(Rokubacteriales),CK的土壤细菌优势菌目为根瘤菌目未命名目、未鉴定目(Acidoferrales)、酸杆菌目(Acidobacteriales)和嗜邻聚杆菌目。pH值、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锌含量是影响典型喀斯特地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土壤基本性质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薰衣草不同连作年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变化
15
作者 张晓乐 吾尔恩·阿合别尔迪 +3 位作者 恩特马克·布拉提白 木古丽·木哈西 袁青青 白茹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6-714,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连作年限薰衣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以及演变规律,为薰衣草土壤科学管理及增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不同连作年限以及未种植薰衣草土壤样品各3组,对16S rDNA序列进行Illumin... 【目的】探究不同连作年限薰衣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以及演变规律,为薰衣草土壤科学管理及增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不同连作年限以及未种植薰衣草土壤样品各3组,对16S rDNA序列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比较各样品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分布规律及与种植年限的关联。【结果】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先降低后增高。在门水平上,酸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为酸杆菌门中未被分类的一个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嗜酸性杆菌属,不同年限的薰衣草土壤间细菌群组成相近,但相对丰度有所差异。Beta多样性与未种植土壤相比亦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第1年与第5年相似,均与第3年有较大差异。【结论】薰衣草连作种植造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连作障碍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16
作者 富哲峰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4期17-19,共3页
以辽宁新宾县的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相似立地条件的自然荒地为对照组,分析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与自然荒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是混交林及荒地表层(0~20 cm)... 以辽宁新宾县的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相似立地条件的自然荒地为对照组,分析长白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与自然荒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是混交林及荒地表层(0~20 cm)和底层(20~40 cm)土壤的优势门类。在科、属水平上,黄色杆菌科、分枝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等为混交林地表层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其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山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白桦树 混交林 土壤细菌群落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施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17
作者 何平 冯先翠 +5 位作者 李媛媛 曹鹏 吴吉利 江海燕 余磊 杨敏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1-38,共8页
为了探明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硒肥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魔芋的种植效益提供依据,借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硒肥对珠芽魔芋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硒肥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优化魔芋的种植效益提供依据,借助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外源硒处理有助于提升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与对照组相比,硒处理组的真菌OTU丰度、Shannon、ACE和Chao 1指数分别增加了17.02%、6.86%、9.29%和10.33%;样本层级聚类分析和PCoA主坐标分析发现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被聚类为不同的簇,暗示了硒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样本真菌群落组成明显不同。外施硒肥后,珠芽魔芋根际土壤中被孢霉属、青霉属、木霉属等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呈增加趋势,而丝核菌属、镰刀菌属等潜在植物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呈降低趋势。由此推测土壤外施硒肥有助于提升珠芽魔芋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促进珠芽魔芋根际微生态环境的有益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硒肥 根际土壤 真菌群落 多样性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
18
作者 魏晓雪 岳发号 +4 位作者 邓睿 焉志远 佟斌 杨雪冰 李德文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665,共9页
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寒温带针叶林间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差异,为该区寒温带针叶林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5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 探究大兴安岭地区不同寒温带针叶林间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耦合关系的差异,为该区寒温带针叶林的科学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5种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鱼鳞云杉林、红皮云杉林、偃松矮曲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特征进行调查并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究5种针叶林群系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寒温带针叶林植物种类贫乏,整体乔木层树种类型单一。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在5种针叶林群系建群种中均为最高;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为5种针叶林灌木层的主要物种;小叶章(Deyeuxia purpurea)、红花鹿蹄草(Pyrola asarifolia)、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为草本层主要物种。这5种针叶林群系具有明显不同的多样性特征,在耦合关系方面产生明显差异。多样性指标相对集中分布于第2轴左侧,且与乔木层树高、胸径、各层物种数呈正相关,而与海拔、郁闭度、灌木层盖度、草本层高度呈负相关。大兴安岭地区5种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林具有显著不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温带针叶林 群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伏阵列处理对滇中石漠化地区环境因子及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雲鹏 李艳梅 +3 位作者 胡元泽 王妍 车光欣 刘芳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0-1579,共10页
研究石漠化地区光伏电站土壤细菌群落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对于评估光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石林光伏示范区内3种不同高度的光伏阵列(高板、中板、低板)以及未架设光伏阵列的对照区域(板外)... 研究石漠化地区光伏电站土壤细菌群落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关键调控因子,对于评估光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云南石林光伏示范区内3种不同高度的光伏阵列(高板、中板、低板)以及未架设光伏阵列的对照区域(板外)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细菌进行测序,分析其在不同光伏阵列处理下的变化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环境因子、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会积极响应光伏阵列高度的变化,其中,土壤含水量、pH值、全钾含量、植物多样性沿光伏阵列高度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密度呈显著的减少变化;光伏阵列高度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但会降低酸杆菌的相对丰度。土壤细菌多样性(α和β多样性)沿光伏阵列高度呈显著的增加变化,在高板光伏阵列区域达到最大值;RDA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表明,土壤全钾和pH能够显著促进细菌的α多样性,且分别对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含水量会显著地改变细菌的β多样性。结果表明,光伏阵列的架设主要通过改变土壤全钾含量、含水量和pH值来影响优势细菌群落和多样性变化。该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土壤 细菌群落 多样性 光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戢爽 吴昊坤 +1 位作者 张绍雄 谢惠春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5-1094,共10页
为探究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本文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3300~4500 m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冗余分析探究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 为探究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沿海拔的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本文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海拔3300~4500 m的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冗余分析探究不同海拔高寒草甸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海拔高寒草甸0~20 cm土层土壤细菌优势群落主要由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组成。土壤细菌多样性对沿海拔上升的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Ace及Chao1指数沿海拔梯度上升均呈现出波动变化。就Ace及Chao1指数而言,海拔3900 m处土壤细菌多样性最高,而海拔4200 m处最低,且在海拔4200 m处土壤细菌群落组内差异性较大;海拔4500 m处与其余海拔处相比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特有的物种数目丰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受诸多土壤理化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速效钾含量、土壤pH值是影响该区域土壤细菌组成及其多样性的极重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细菌 群落多样性 高寒草甸 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