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抗菌中药单体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利
凌保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2-803,共2页
近年来,很多天然药物已经分离出了多种抗菌单体化合物可以影响细菌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或通过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效果。本文主要对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中药单体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
近年来,很多天然药物已经分离出了多种抗菌单体化合物可以影响细菌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或通过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效果。本文主要对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中药单体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群体感应是一种细菌间通信交流机制,细菌通过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感知自身周围群体密度,其信号分子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启动菌体中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多种细菌行为。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主要分为3类:①在革兰阴性菌中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I-1)介导;②在革兰阳性菌中的由自身诱导肽(AIP)介导;③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中均能由硼酸二酯(AI-2)介导。干扰群体感应系统可影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毒力因子的分泌以及外排泵的表达等,这为临床耐药菌的治疗和生物被膜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2.具有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有黄酮类、苯甲酸衍生物、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都具有抗群体感应的特性,并且主要通过抑制信号分子的合成、促进信号分子的降解和与信号分子竞争结合受体蛋白3种机制发挥作用。3.将中药单体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传统抗菌药物结合是提高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以及恢复抗菌药物对细菌敏感性的一种新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吡 肟、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等发现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黄芩苷联合替加环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能够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姜黄素和头孢他啶联合使用能够恢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这些中药单体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其他群体感应抑制剂 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出现协同或相加的抗菌效果。中药单体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作与抗菌剂联合应用于耐药细菌,通过 影响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不仅可产生协同抗菌和协同抗生物被膜作用,还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形成,为临床多重耐药菌 以及生物被膜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
中药单体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lass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定性及群体感应系统鉴定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林昊
钱宇
+1 位作者
汪慧超
薛秀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筛选具有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系统广谱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产Class 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将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干扰作用的10株乳酸菌,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分泌细菌素...
筛选具有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系统广谱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产Class 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将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干扰作用的10株乳酸菌,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分泌细菌素广谱抑菌效果的乳酸菌和最小抑菌实验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通过16S rDNA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设计合成乳杆菌Class Ⅱ细菌素5个操纵子plnEFI、plnJKLR、plnGHSTUV、plnABCD和plnMNOP的特异性引物,PCR和电泳鉴定L-4分泌Class Ⅱ细菌素基因群体感应系统,通过UPLC和尿素-SDS-PAGE确定细菌素的分子质量。L-4为可能具有广谱抑菌作用革兰氏阳性植物乳杆菌,它对指示菌产生的抑菌圈分别为(18.83±0.39)mm和(19.96±0.49)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5μg/mL和57μg/mL;L-4具有分泌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基因系统,能够分泌分子质量为10 ku蛋白类细菌素且符合Class Ⅱ细菌素分子量大小范围。L-4是1株具广谱抑菌作用且能分泌10 ku Class Ⅱ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
素
16S
rDNA鉴定
系统
进化树
CLASS
Ⅱ
细菌
素
群体
感应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洋发光弧菌生长和发光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方宏达
董燕红
+2 位作者
袁茵
李秀芹
易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山的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p sP.,编号为D2),对这株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
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山的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p sP.,编号为D2),对这株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度35℃、NaCl浓度为2.0%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6、温度20℃、NaCl浓度为3.0%、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细菌
生长条件
发光强度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抗菌中药单体
被引量:
6
1
作者
曾利
凌保东
机构
成都医学院药学院
成都医学院结构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研究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02-803,共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454)。
文摘
近年来,很多天然药物已经分离出了多种抗菌单体化合物可以影响细菌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或通过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效果。本文主要对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中药单体抗感染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群体感应是一种细菌间通信交流机制,细菌通过自身分泌的信号分子感知自身周围群体密度,其信号分子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启动菌体中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多种细菌行为。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主要分为3类:①在革兰阴性菌中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I-1)介导;②在革兰阳性菌中的由自身诱导肽(AIP)介导;③在革兰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中均能由硼酸二酯(AI-2)介导。干扰群体感应系统可影响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毒力因子的分泌以及外排泵的表达等,这为临床耐药菌的治疗和生物被膜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思路。2.具有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中药单体有黄酮类、苯甲酸衍生物、萜类化合物、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都具有抗群体感应的特性,并且主要通过抑制信号分子的合成、促进信号分子的降解和与信号分子竞争结合受体蛋白3种机制发挥作用。3.将中药单体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传统抗菌药物结合是提高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以及恢复抗菌药物对细菌敏感性的一种新的策略。越来越多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吡 肟、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等发现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黄芩苷联合替加环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能够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姜黄素和头孢他啶联合使用能够恢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这些中药单体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其他群体感应抑制剂 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可以出现协同或相加的抗菌效果。中药单体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作与抗菌剂联合应用于耐药细菌,通过 影响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不仅可产生协同抗菌和协同抗生物被膜作用,还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性形成,为临床多重耐药菌 以及生物被膜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
中药单体
抗菌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lass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定性及群体感应系统鉴定
被引量:
4
2
作者
吴林昊
钱宇
汪慧超
薛秀恒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1,共7页
文摘
筛选具有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系统广谱抑菌作用的乳酸菌并进行鉴定,为产Class 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研究应用奠定基础。将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干扰作用的10株乳酸菌,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采用牛津杯法筛选具有分泌细菌素广谱抑菌效果的乳酸菌和最小抑菌实验检测其最小抑菌浓度,通过16S rDNA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设计合成乳杆菌Class Ⅱ细菌素5个操纵子plnEFI、plnJKLR、plnGHSTUV、plnABCD和plnMNOP的特异性引物,PCR和电泳鉴定L-4分泌Class Ⅱ细菌素基因群体感应系统,通过UPLC和尿素-SDS-PAGE确定细菌素的分子质量。L-4为可能具有广谱抑菌作用革兰氏阳性植物乳杆菌,它对指示菌产生的抑菌圈分别为(18.83±0.39)mm和(19.96±0.49)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55μg/mL和57μg/mL;L-4具有分泌Class Ⅱ细菌素群体感应基因系统,能够分泌分子质量为10 ku蛋白类细菌素且符合Class Ⅱ细菌素分子量大小范围。L-4是1株具广谱抑菌作用且能分泌10 ku Class Ⅱ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关键词
乳酸菌
细菌
素
16S
rDNA鉴定
系统
进化树
CLASS
Ⅱ
细菌
素
群体
感应
系统
Keywords
lactic acid bacteria
bacteriocin
16S rDNA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tree
Class II bacteriocin quo- rum sensing system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发光弧菌生长和发光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方宏达
董燕红
袁茵
李秀芹
易斌
机构
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0,共5页
文摘
海洋生物发光研究对渔业、环境监测等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从湛江东海岛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山的一株海洋发光弧菌(Vibrp sP.,编号为D2),对这株菌的生长和发光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发光弧菌D2在pH7.0、温度35℃、NaCl浓度为2.0%时,生长状态最好;在pH5—6、温度20℃、NaCl浓度为3.0%、细菌密度OD600达0.08时,发光强度最高。
关键词
发光
细菌
生长条件
发光强度
细菌群体感应系统
Keywords
Luminous bacterium: growth conditions: luminescent intensity
quorum sensing system
分类号
Q93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用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抗菌中药单体
曾利
凌保东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ClassⅡ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定性及群体感应系统鉴定
吴林昊
钱宇
汪慧超
薛秀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海洋发光弧菌生长和发光条件的研究
方宏达
董燕红
袁茵
李秀芹
易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