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纤维素材料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薛雨晴 唐颖 +1 位作者 袁久刚 孟媚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4,共8页
环保材料的应用是服装行业可持续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细菌纤维素(BC)作为一种环保无毒的生物材料,拥有在服装中应用的潜力与特征优势。为推动这一材料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进程,文章首先介绍了细菌纤维素循环低成本、稳定易获取及高效自... 环保材料的应用是服装行业可持续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细菌纤维素(BC)作为一种环保无毒的生物材料,拥有在服装中应用的潜力与特征优势。为推动这一材料在服装领域中的应用进程,文章首先介绍了细菌纤维素循环低成本、稳定易获取及高效自成型的生长特征,并从机械性能、染色性能与成形性能三方面,梳理了材料的服用性;其次,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论述了细菌纤维素材料在时尚服装、智能服装与防护服装中的应用潜力;最后,厘清了材料的舒适度与耐用性、设计方法革新与范式转变、生产的规模化与系统性相关的服用化问题,并从材料性能研究、服装应用方向及市场化推广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服装材料 生物材料 时尚服装 智能服装 防护服装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ε-聚赖氨酸的细菌纤维素壳聚糖微凝胶的制备及抑菌活性分析
2
作者 王晓庆 窦荷影 +6 位作者 廖文莹 刘晓丽 冯安琪 孙欣 孙田雨 杨维 于沛沛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3-70,共8页
为制备具有负载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PL)的微凝胶,本研究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为基材,采用简单、温和的制备工艺,明确了微凝胶(PL-BC/CSM)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其微观形态、结构特性、热稳... 为制备具有负载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PL)的微凝胶,本研究以壳聚糖(Chitosan,CS)和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为基材,采用简单、温和的制备工艺,明确了微凝胶(PL-BC/CSM)的主要工艺参数,并对其微观形态、结构特性、热稳定性、抑菌活性和缓释性能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BC与CS复合体积比为10:90,ST添加量为2%,PL含量为0.4 mg/mL、均质转速为10000 r/min,时间2 min的制备条件下,可获得包封率为48.23%,粒径为1423 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25和Zeta电位为33.26 mV的微凝胶。与不添加交联剂的物理复合组(BC/CSM)相比,SEM和TEM的结果显示PL-BC/CSM组具有良好的表面形态结构和热稳定性,FTIR分析表明PL分子成功负载到聚合物网络中,PL-BC/CSM的形成能促使PL进行缓释,有利于提高其利用率,对S.aureus的MIC和MBC分别为26和52μg/mL,对E.coli的MIC和MBC分别为52和104μg/mL,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本研究结果以期为此类微凝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壳聚糖 Ε-聚赖氨酸 微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菌纤维素的抗菌生物缝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
作者 刘秀童 姚春丽 陈阁谷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细菌纤维素(BC)因其具有高结晶度、优异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用领域如组织工程、伤口敷料及药物递送等方面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针对纯BC缝线柔韧性差及缺乏抗菌性的问题,以细菌纤维素凝胶膜为基底,利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 细菌纤维素(BC)因其具有高结晶度、优异的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用领域如组织工程、伤口敷料及药物递送等方面展现出潜在应用价值。针对纯BC缝线柔韧性差及缺乏抗菌性的问题,以细菌纤维素凝胶膜为基底,利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MAC)对BC进行阳离子季铵化改性处理,此举不仅降低了纯BC的结晶度,还赋予BC缝线良好的抗菌性,制备出具有阳离子性的BC凝胶膜。通过预拉伸—加捻—干燥三步法制备柔韧抗菌的阳离子细菌纤维素(CBC)缝线。研究结果表明,该缝线不仅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打结抗张强度为(21.5±1.1)N),还保持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细胞存活率高达92.0%,并展现出99.9%的高效抗金黄葡萄球菌能力。与石油基缝合线相比,这种BC基生物缝线成本更低,且性能优异,能有效减少缝合处的二次伤害风险,在外科缝线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缝线 抗菌 生物相容性 季铵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功能化改性及其在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琳元 张艺兵 +2 位作者 李杰 陈静 黎庆涛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4-2083,共10页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其孔隙率高、机械强度大、生物相容性好,可作为人造血管、组织工程以及伤口敷料的理想候选者,是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BC本身并不具备抗菌、生肌止血等特点...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具有独特的三维网络结构,其孔隙率高、机械强度大、生物相容性好,可作为人造血管、组织工程以及伤口敷料的理想候选者,是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BC本身并不具备抗菌、生肌止血等特点,限制了其在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通过非原位和原位改性方法将功能性聚合物、碳基纳米材料以及金属纳米颗粒引入BC,获得具有增强功能特性的复合材料,这些改性的BC材料在该领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综述介绍了BC的制备,及其功能化改性,并总结近年来其在医疗领域的主要成果,为开发低成本、绿色安全和多功能的医用材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生物合成 功能化改性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aCl_(2)对细菌纤维素/热塑性淀粉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梁锡宏 钟建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细菌纤维素(BC)/热塑性淀粉(TPS)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其断裂伸长率有待改善。为考察添加CaCl_(2)对BC/TPS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添加不同含量(0%~10%)CaCl_(2),制备获得各种BC/TPS复合膜,通过检测其机械性能、含水率、分子间相互... 细菌纤维素(BC)/热塑性淀粉(TPS)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其断裂伸长率有待改善。为考察添加CaCl_(2)对BC/TPS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添加不同含量(0%~10%)CaCl_(2),制备获得各种BC/TPS复合膜,通过检测其机械性能、含水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结晶度、热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率与氧气透过率,探讨CaCl_(2)对BC/TPS复合材料的影响与机理。研究结果表明,0.5%CaCl_(2)可在保持复合膜抗拉强度与杨氏模量的同时,使断裂伸长率增加1倍。CaCl_(2)会与体系中的羟基产生配位效应,取代部分氢键相互作用,从而提高BC/TPS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并影响结晶度、热稳定性与阻隔性能。另外,CaCl_(2)的添加还提高了该复合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_(2) 细菌纤维素 热塑性淀粉 复合膜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细菌纤维素/纳米氧化镁加固液增强纸质文献耐久性研究
6
作者 牟洪燕 张博尔 +2 位作者 张红杰 吴潇 吴婷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88,共9页
以细菌纤维素(BC)为加固基材,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化学改性,并与纳米氧化镁(MgO)复配,制得硅烷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氧化镁(APTES-BC/MgO)加固液,并应用于加固纸张耐久性研究。湿热老化过程中,APTES-BC/MgO加固纸张的机械性能始... 以细菌纤维素(BC)为加固基材,经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化学改性,并与纳米氧化镁(MgO)复配,制得硅烷化细菌纤维素/纳米氧化镁(APTES-BC/MgO)加固液,并应用于加固纸张耐久性研究。湿热老化过程中,APTES-BC/MgO加固纸张的机械性能始终高于BC加固纸张及未加固纸张。经过湿热老化30天,APTES-BC/MgO加固纸张的横向撕裂指数和横向抗张指数仍分别比未加固纸张高29.6%和27.1%,pH值和碱储量分别为7.56和0.25 mol/kg,白度变化与色差最小。老化纸质文献经APTES-BC/MgO加固后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硅烷化 纳米氧化镁 纸质文献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离子液体改性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在水果保鲜的应用
7
作者 刘景涛 杨苗秀 +7 位作者 刘振华 王欣 张煜昊 张丽静 李喜宽 杨梦浩 张景雯 钱立伟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7,共9页
本研究以L-苯丙氨酸为阴离子、1-乙烯基-3-氨丙基咪唑为阳离子,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vaim][Phe]),并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基功能薄膜材料(BC-CTA@PIL)。结果表明,当[vaim][Phe]添加量达300 mg时,制备的BC-... 本研究以L-苯丙氨酸为阴离子、1-乙烯基-3-氨丙基咪唑为阳离子,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vaim][Phe]),并通过接枝聚合方法,制备了细菌纤维素基功能薄膜材料(BC-CTA@PIL)。结果表明,当[vaim][Phe]添加量达300 mg时,制备的BC-CTA@PIL3的最大应力为5.97 MPa,对大肠埃希氏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分别达96.70%和99.00%,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63.78%;草莓保鲜实验结果显示,BC-CTA@PIL3作为包装材料可以显著延长果鲜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离子液体 抗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型细菌纤维素/二氧化硅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
8
作者 赵辉云 吴蓓 +2 位作者 王玲丽 柴娟 刘凯旋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0,共8页
为了改善细菌纤维素(BC)的亲水性,拓展其在纺织、包装等领域的应用,采用原位和异位改性法将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引入BC膜,制备BC/SiO_(2)纳米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 为了改善细菌纤维素(BC)的亲水性,拓展其在纺织、包装等领域的应用,采用原位和异位改性法将二氧化硅(SiO_(2))纳米颗粒引入BC膜,制备BC/SiO_(2)纳米复合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及接触角测试等对膜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原位和异位改性法均显著提升了BC膜的疏水性,其中异位复合膜的接触角达115.1°,疏水性能更优;SiO_(2)的引入减弱了纤维素羟基的氢键作用,导致复合膜结晶度下降(原位和异位复合膜分别降低33%和48%);原位法使SiO_(2)均匀分散于BC膜网络中,结构更致密;而异位法因颗粒较大且分布不均,增加了复合膜表面粗糙度;此外,SiO_(2)的加入降低了BC膜的热稳定性,但异位复合膜的颗粒负载效率更高;原位复合膜适用于对均一性要求高的医用或传感材料,而异位复合膜适用于防水纺织品等高疏水性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SiO2纳米颗粒 原位改性 异位改性 纳米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对脆化纸张加固处理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铭 田周玲 +1 位作者 易晓辉 谢谨诚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8,153,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细菌纤维素对脆化纸张的加固效果。以细菌纤维素为加固材料、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有机体系作为加固溶液,能够有效提高纸张的机械性能,当细菌纤维素用量为10%(相对于纸张绝干质量)时,与空白宣纸相比,纸张抗张指数为54.7... 本研究探讨了细菌纤维素对脆化纸张的加固效果。以细菌纤维素为加固材料、二甲基亚砜(DMSO)为溶剂的有机体系作为加固溶液,能够有效提高纸张的机械性能,当细菌纤维素用量为10%(相对于纸张绝干质量)时,与空白宣纸相比,纸张抗张指数为54.7 N·m/g,提高了50%;耐折度为1.57,提高了76%,且对厚度、紧度、白度和色差值等性能影响小,不透明度提高到95%,毛细吸液高度下降到2 mm。经过干热老化7天后,加固处理的纸张抗张指数为46.0 N·m/g、耐折度为1.38,其机械性能始终高于空白宣纸。加固处理纸张具有较好的耐久性,不发生褶皱变形,干燥过程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脆化纸张 加固 有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基CNFs/ZnO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0
作者 刘平安 林宝舜 +2 位作者 丁会玲 肖亮 张志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8-145,共8页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高效吸波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以生物多孔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碳源,采用碳化改性和水热法两步制备了细菌纤维素基CNFs/ZnO复合材料,研究了二水合醋酸锌的浓度对CNFs/ZnO复...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高效吸波材料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以生物多孔材料细菌纤维素为碳源,采用碳化改性和水热法两步制备了细菌纤维素基CNFs/ZnO复合材料,研究了二水合醋酸锌的浓度对CNFs/ZnO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吸波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NFs/ZnO复合材料被成功制备,其中碳纳米纤维(CNFs)没有明显的衍射峰,呈无定形状态;碳化和改性CNFs均保持了细菌纤维素三维网络多孔架构的精细纳米纤维微观形貌,但是CNFs变得卷曲且直径明显减小;CNFs/ZnO复合材料中,ZnO被紧密吸引在CNFs表面或随机插入CNFs的空隙中。通过改变二水合醋酸锌的浓度可以控制ZnO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进而调控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获得良好的阻抗匹配。当二水合醋酸锌的浓度为0.25 mol/L时,ZnO在CNFs上分散得最为均匀,此时CNFs和ZnO的电阻损耗、介电损耗和界面极化等协同作用于三维多孔网络结构上,增加了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多次反射、散射和长程耗散作用。该条件下制备的CNFs/ZnO复合材料,在涂层厚度为2.8 mm、频率为15.1 GHz附近时,其最佳反射损耗为−57.5 dB,有效吸收带宽为7.1 GHz,是一种可靠的复合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碳纳米纤维 ZNO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功能化改性及其在伤口敷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镁清 吴朝军 陈业红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细菌纤维素因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高结晶度、生物合成的可调控性等特点,被用于制备抗菌、自愈合可注射和增殖性伤口敷料的基质。由于细菌纤维素本身不具备抗菌、自愈合和止血生肌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本文总结了细菌纤维素... 细菌纤维素因具有生物可降解性、高结晶度、生物合成的可调控性等特点,被用于制备抗菌、自愈合可注射和增殖性伤口敷料的基质。由于细菌纤维素本身不具备抗菌、自愈合和止血生肌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本文总结了细菌纤维素的结构、生物合成原理和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细菌纤维素化学、物理和生物等功能化改性技术与原理,介绍了功能化细菌纤维素在伤口敷料的应用,并对其在伤口敷料应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伤口敷料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的形成途径及其在废弃茶叶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晴晴 聂晴 +3 位作者 刘助生 郭青 刘仲华 蔡淑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717,共11页
废弃茶叶资源和夏秋茶用于生产康普茶和细菌纤维素,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能开发高市场价值的产品。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高晶度、可再生的多糖,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环保包装、纺织、新能源电池、护肤品等领域。综述了近... 废弃茶叶资源和夏秋茶用于生产康普茶和细菌纤维素,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还能开发高市场价值的产品。细菌纤维素作为一种高晶度、可再生的多糖,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环保包装、纺织、新能源电池、护肤品等领域。综述了近年来细菌纤维素膜的应用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发酵环境和茶叶种类对细菌纤维素膜品质的影响,证实了通过调整发酵参数可获得具有特定结晶结构的纤维素。进一步探讨了茶叶成分在菌膜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提高康普茶细菌纤维素膜产量和质量的新思路。文章强调了康普茶细菌纤维素膜的保健功效及其在可持续产品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其工业化应用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普茶细菌纤维素 废弃茶叶资源利用 生物可降解材料 膳食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烟梗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猛 王龙飞 +7 位作者 何爱民 陈伟华 王晓如 沈薇 来苗 崔冰 肖梦兰 赵铭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6-756,共11页
【目的】探究以废弃烟梗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及所制备样品的吸附性能。【方法】使用3个烟草产地(河南、陕西、湖南)的废弃烟梗水提物作为发酵培养基,制备了3种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以BC产量为指标,对种龄、接种... 【目的】探究以废弃烟梗源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及所制备样品的吸附性能。【方法】使用3个烟草产地(河南、陕西、湖南)的废弃烟梗水提物作为发酵培养基,制备了3种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以BC产量为指标,对种龄、接种量、初始pH值、装液量、温度、时间6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不同的废弃烟梗水提物培养基和常规培养基所得BC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1)在不添加额外营养物质的情况下,烟梗水提物可直接作为发酵培养基生产细菌纤维素。2)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种龄18 h,接种量10%,初始pH值5.5,装液量50 mL,温度30℃,时间9~11 d。3)细菌纤维素产量与烟梗水提物中糖含量呈正相关关系。4)烟梗水提物制备的B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表征发现,其都具有BC典型的精细三维纤维网状结构,纤维直径约为30~100 nm,无明显差异且SX-BC结晶度较高。5)4种BC均能吸附溶液中的Cu^(2+)和Zn^(2+),其中SX-BC对Cu^(2+)和Zn^(2+)的吸附效果最佳,分别达到36和39 mg·g^(-1)。【结论】SX-BC的发酵产量最高,对Cu^(2+)和Zn^(2+)的吸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细菌纤维素 吸附 形貌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烟叶中产细菌纤维素菌株的筛选鉴定及混菌发酵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蕾 李媛媛 +5 位作者 何爱民 陈伟华 王晓如 崔冰 来苗 赵铭钦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8,共7页
以废弃烟叶为来源,分离筛选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对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废弃烟叶浸提液为碳源和氮源,采用筛选菌株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混菌(1∶1)发酵,考察废弃烟叶浸提液添加量... 以废弃烟叶为来源,分离筛选产细菌纤维素菌株,对筛选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废弃烟叶浸提液为碳源和氮源,采用筛选菌株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以混菌(1∶1)发酵,考察废弃烟叶浸提液添加量、混菌接种量、pH、发酵温度及发酵时间对细菌纤维素产量的影响,并利用单因素、Plackett-Burman和Box-Benhnken试验优化混菌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一株产细菌纤维素菌株YC1,其被鉴定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最佳混菌发酵工艺条件为:废弃烟叶浸提液添加量10%,菌株YC1与酿酒酵母(1∶1)混菌接种量1.0%,初始pH值5.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6 d。在该优化条件下,细菌纤维素产量最大,为2.71 g/L,比菌株YC1单独发酵细菌纤维素产量(1.18 g/L)提高了1.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菌株 筛选鉴定 废弃烟叶 混菌发酵工艺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F-8改性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对盐酸四环素吸附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杨旭 汪邓兵 +1 位作者 刘祖一 凤权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16-7223,共8页
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作为载体,沸石咪唑骨架-8(ZIF-8)为客体材料,采用一步真空抽滤法,制备BC/ZIF-8复合纤维膜。通过FT-IR、XRD、SEM、EDS、BET等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底物... 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作为载体,沸石咪唑骨架-8(ZIF-8)为客体材料,采用一步真空抽滤法,制备BC/ZIF-8复合纤维膜。通过FT-IR、XRD、SEM、EDS、BET等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膜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接触时间、温度、离子浓度,底物的初始浓度对复合纤维膜吸附盐酸四环素(TC)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复合纤维膜较初始BC膜具有更丰富的孔结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测得比表面积从6.2415 m^(2)/g增加到265.8820 m^(2)/g。吸附实验表明,离子浓度对吸附影响较小,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TC主要以单层吸附的形式吸附到在BC/ZIF-8复合纤维膜上,理论最大吸附量为438.5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沸石咪唑骨架 真空抽滤法 吸附 盐酸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气凝胶纤维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卫杰 薛仝 殷允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0,184,共8页
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掺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BC/TPU复合气凝胶纤维。通过FTIR、XRD、TG、SEM、全自动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和单丝强力仪对制备的BC/TPU复合气凝胶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使用生物基有机材料细菌纤维素(BC)掺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BC/TPU复合气凝胶纤维。通过FTIR、XRD、TG、SEM、全自动比表面积孔隙度分析仪和单丝强力仪对制备的BC/TPU复合气凝胶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探讨了BC、TPU的质量分数(以纺丝液质量为基准,下同)对BC/TPU复合气凝胶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C/TPU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为121 m~2/g,密度为0.464 g/cm~3,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当BC质量分数为2.0%、TPU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BC/TPU复合气凝胶纤维的拉伸性能最优,拉伸强度达到24.69 MPa,断裂伸长率为38.54%,热台温度从40℃升高到100℃时,纤维温度仅升高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气凝胶纤维 多孔性 隔热性能 力学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皮/聚乙烯醇/细菌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佳波 戴静 +2 位作者 廖庭霞 沙如意 毛建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4-111,共8页
该研究首先利用木糖驹形氏杆菌(Taonella mepensis)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然后将其与柠檬皮(lemon peel,LP)、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制备了一种新型的LP/PVA/BC生物复合膜。分别考察... 该研究首先利用木糖驹形氏杆菌(Taonella mepensis)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然后将其与柠檬皮(lemon peel,LP)、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制备了一种新型的LP/PVA/BC生物复合膜。分别考察了该复合膜的结构特点、物化特性(热稳定性、厚度、密度、溶胀性、溶解度和孔隙率)、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含量的BC对复合膜的微观结构有显著影响,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成功地制备了LP/PVA/BC复合膜。复合膜中添加BC可显著降低膜的溶胀性(70.94%~76.68%),提高热稳定性,并对其孔隙率产生影响。同时,还可提升膜的抗拉强度(93.41%~341.57%)和断裂伸长率(4.11%~44.03%)。采用物化特性和机械性能较优的4.8%BC复合膜进行抑菌实验,结果显示该复合膜对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5.93%、48.98%、62.12%和94.93%。以上结果表明,该复合膜显示了较优的物化特性、机械性能和抑菌特性,具有在食品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聚乙烯醇 柠檬皮 复合膜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聚吡咯导电复合膜制备与探讨
18
作者 郭琳 邓龙芝 +2 位作者 余杰 潘家乐 朱雄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由载体、高分子导电材料、氧化剂等组成,细菌纤维素膜韧性好、孔隙率优良,现已作为一种载体材料.本研究选用葡糖醋杆菌在特定培养基培养生长形成细菌(BC)纤维素膜,提取加工后与聚吡咯(PPy)和氧化剂原位...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由载体、高分子导电材料、氧化剂等组成,细菌纤维素膜韧性好、孔隙率优良,现已作为一种载体材料.本研究选用葡糖醋杆菌在特定培养基培养生长形成细菌(BC)纤维素膜,提取加工后与聚吡咯(PPy)和氧化剂原位聚合,以FeCl_(3)作为氧化剂使不同浓度的吡咯聚合附着在其表面形成超级电容器,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再根据渗流理论探讨膜的电导率与孔隙率的变化规律,最后测出含电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BC/PPy复合膜孔隙率与电导率并不成正比关系,孔隙率在25%~30%内,其电导率最大,0.01 mol/L浓度聚吡咯的孔隙率最大为60.05%,电导率却最小(1×10^(-6)S/m),0.06 mol/L浓度聚吡咯孔隙率为23.04%,却获得了最大的电导率(2.6×10^(-1)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聚吡咯 孔隙率 渗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醋杆菌和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烟用细菌纤维素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胡仙妹 于美逍 +2 位作者 杨雪鹏 张展 尹献忠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92,共9页
为丰富烟用细菌纤维素(BC)香气并改善其品质,利用木醋杆菌ATCC 23767和酿酒酵母Ye13混菌发酵烟草浸提液制备BC,以BC干重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为指标优化酿酒酵母接种时间和两菌接种比例,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探究混菌发酵... 为丰富烟用细菌纤维素(BC)香气并改善其品质,利用木醋杆菌ATCC 23767和酿酒酵母Ye13混菌发酵烟草浸提液制备BC,以BC干重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为指标优化酿酒酵母接种时间和两菌接种比例,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探究混菌发酵对BC结构的影响,并将BC制成重组再造烟叶后进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在木醋杆菌发酵12 h后再接入酿酒酵母有利于BC的合成,二者接种比例为2000∶1时制备的BC干重为11.63 g/L,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最高(269.05μg/g),较木醋杆菌单菌发酵增加了40.5%,香气成分种类增加了11种;混菌发酵后BC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但网络结构更松散,结晶度降低;由混菌发酵BC制备的再造烟叶香气有明显提升,有助于改善加热卷烟的香吃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杆菌 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细菌纤维素 香气成分 再造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减肥功能测定及其酸奶的制作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基亮 何欣 +2 位作者 李元敬 田华 雷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1-66,共6页
目的:确定细菌纤维素酸奶制作工艺,验证细菌纤维素酸奶的减肥功效。方法: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后,对小鼠按照500、417、333mg/kg(以体质量计)高、中、低的剂量进行细菌纤维素灌胃,每日1次,灌胃2周,检测小鼠血液中各项血脂指标;通过感官评价... 目的:确定细菌纤维素酸奶制作工艺,验证细菌纤维素酸奶的减肥功效。方法: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后,对小鼠按照500、417、333mg/kg(以体质量计)高、中、低的剂量进行细菌纤维素灌胃,每日1次,灌胃2周,检测小鼠血液中各项血脂指标;通过感官评价和质构分析确定制作细菌纤维素酸奶的关键工序参数。结果:细菌纤维素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使营养性肥胖小鼠体质量下降极其显著(P<0.01),细菌纤维素各剂量组使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下降显著(P<0.05),细菌纤维素各剂量组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显著(P<0.05)。按牛奶质量的3%添加平均粒径为0.1cm的细菌纤维素颗粒,同时添加7%绵白糖,使酸奶的弹性、内聚性等品质显著改善。营养性肥胖模型小鼠的喂养实验证明各剂量组细菌纤维素酸奶减肥效果均显著。结论:细菌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酸奶对营养性肥胖小鼠具有减肥作用,细菌纤维素对酸奶品质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减肥功能 细菌纤维素酸奶 品质评价 减肥功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