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真空包装淡腌青鱼品质和细菌类型及数量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郭全友
许钟
杨宪时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7M05)
-
文摘
在零售市场和生产企业抽取4批真空包装淡腌青鱼,对其感官、化学和细菌学品质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细菌类型和数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产品栅栏因子及强度存在差异,盐分含量6.68%-12.06%,平均值(9.36±2.2)%;水分活度值0.75~0.91,平均值0.82±0.07;pH值6.00—6.30,平均值6.20±0.13。栅栏因子种类和强度的不同决定产品品质的差异,感官评价均可接受,过氧化值均值为19.65±8.75meq/kg,挥发性盐基氮均值为24.50±15.30mg/100g,菌落总数均值为4.45±1.15cfu/g,大肠菌群均低于30MPN/100g。从4批淡腌青鱼样品分离到234株细菌,73.9%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中36.3%是葡萄球菌,31.6%是链球菌,并出现少量微球菌和棒状杆菌;由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动杆菌、摩氏杆菌和鞘氨醇单胞菌组成较小的细菌菌群约占总细菌群落的18.4%,显示水分活度、盐分含量和pH值等栅栏因子与产品细菌类型和数量呈一定相关性.
-
关键词
淡腌青鱼
栅栏效应
品质差异
细菌类型
优势细菌
-
Keywords
lightly salted black carp ( Mylopharyngodon piceus)
hurdle effect
difference of quality
types ofbacteria
dominated bacteria
-
分类号
S984.1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
-
题名即食醉鱼制品贮藏特性和细菌类型的变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哲恩
郭全友
许钟
杨宪时
-
机构
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6513-6515,共3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项目(2007M05)
-
文摘
研究了即食醉鱼制品的品质及微生物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对潜在病原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产品水分含量、水分活度、pH值和盐分含量分别为(53.50±0.50)%、0.930 0±0.005 3、6.29±0.03和(4.33±0.07)%。菌落总数、耐热菌数和厌氧菌数在贮藏起始时分别为2.00×105、1.55×102和<100 cfu/g;进入贮藏期后4个月期间,菌落总数急剧下降,厌氧菌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低于10cfu/g。在贮藏过程中各测试点菌落总数计数平板分离获得165株细菌,对其中157株进行分类鉴定。鉴定残存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84.8%,芽孢杆菌3.6%,李斯特菌6.7%,表明热杀菌强度不足。
-
关键词
即食醉鱼制品
品质
细菌类型
优势菌
-
Keywords
Ready-to-eat lightly salted freshwater fish
quality
Main bacterial flora
Latent pathogen
-
分类号
S984.12
[农业科学—捕捞与储运]
-
-
题名肉质的变化与细菌类型的探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樊文彬
-
机构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畜牧兽医局
-
出处
《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5期4-5,共2页
-
文摘
对鸡肉、猪肉和牛肉的理化特征及其细菌类型进行初步研究,采用室温和冷藏两种方法测定肉的各项指标。通过对感官、理化及细菌等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保存的肉类保鲜期很短,为12~24h;4~8℃冷藏条件下保鲜期相对较长,约为60h。热鲜肉是指凌晨屠宰、清早上市,肉温一般在室温至42℃之间(是微生物繁殖的适宜温度)。冷却肉是严格按照宰前检疫、宰后检验,采用科学的屠宰工艺,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分割加工,使屠体或分割肉深层中心温度在24h迅速降至4~8℃,并在随后的冷藏、运输、展销环节中始终保持连续的4~8℃冷藏链的一种预冷加工肉。通过试验比较研究证明,冷却肉的变质时间明显比热鲜肉的变质时间长得多。随着温度的降低,微生物繁殖减慢,对肉品的分解作用减弱,反之温度适宜,细菌繁殖速度加快。
-
关键词
肉质
变化
细菌类型
-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83
- 4
-
-
作者
汪复
朱德妹
吴湜
胡付品
张婴元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2期65-70,共6页
-
文摘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 :2 0 0 1年 1月至 12月上海 11家医院临床分离菌用Kirby 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3934株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 86 86株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5 2 4 8株 ,最常见的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与肠杆菌属等。与历年比较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有逐年增多趋势 ,其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也有逐年增多趋势。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上一年略有增高。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依次为亚胺培南 (IMP)、美罗培南 (MEM ) >头孢吡肟 (FEP) >头孢哌酮 舒巴坦 (CPZ SBT)、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PIP TAZ)、阿米卡星 (AMK) >头孢他啶 (CAZ) >环丙沙星 (CIP) ;对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作用依次为IMP、MEM >CPZ SBT、PIP TAZ >CAZ、CIP >FEP、AMK。IMP与MEM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基本相同。CPZ SBT和PIP TAZ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作用相近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对两者的敏感性相同 ,但对PIP TAZ耐药的菌株数较多。结论
-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变迁
肠杆菌科细菌
细菌耐药类型
-
Keywords
Enterobacteriaceae
Non fermentative Gram negative bacilli
Bacterial resistance pattern
-
分类号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电极-生物膜前后置条件下的反硝化脱氮性能比较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杨群
杨昌柱
陈建平
胡传侠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33,41,共4页
-
基金
武汉市"十五"科技攻关专项计划项目(20046004069-05)
-
文摘
进行了电极-生物膜前置和后置条件下去除污水中COD和硝酸盐氮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前置或后置条件下,电极-生物膜对COD的去除能力均一般;电极-生物膜后置时,对污水中的硝酸盐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与前置时相比去除率可提高28.6%。并从微生物营养的角度对电极-生物膜前置和后置条件下的反硝化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比较。
-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的营养类型
电极-生物膜法
前置型和后置型工艺流程
硝酸盐氮和COD去除率
-
Keywords
nutrient type of denitrifier
electrode-biofilm process
prepositoned and postpositioned technological process
nitrate and COD removal rate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