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0~90年代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文奎 许伟石 +2 位作者 孙珍 陈小琳 徐丽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8-140,共3页
1993年1月~1994年12月378例住院烧伤病人作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与7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所作的调查作比较。结果表明金葡菌三个时期占烧伤创面细菌检出率22.37%~26.62%,各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铜绿假单胞菌90年代虽较70年代初显著下降(... 1993年1月~1994年12月378例住院烧伤病人作创面细菌生态学调查,与7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所作的调查作比较。结果表明金葡菌三个时期占烧伤创面细菌检出率22.37%~26.62%,各时期间无显著性差异。铜绿假单胞菌90年代虽较70年代初显著下降(P<0.01),但较80年代中期显著上升(P<0.01)。而肠杆菌科细菌较80年代中期显著下降,呈现铜绿假单胞菌上升,肠肝菌科细菌下降的模式。这可能与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嘧啶银产生一定程度耐药和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亚胺配能作为首选抗生素有关。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占金葡菌的83.04%,而80年代中期为73.04%,呈上升趋势。应用敏感的去甲基万古霉素并不能减少 MRSA 在金葡菌中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 细菌生态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微生物菌群对养虾水体细菌生态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永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养虾水体中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池中添加EM,对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实验组异养细菌数量比传统对照池减少40.... 研究有效微生物菌群(EM)对养虾水体中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放线菌的数量以及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养殖池中添加EM,对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弧菌、光合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均有显著影响:实验组异养细菌数量比传统对照池减少40.0%,弧菌数量减少7.8%,光合细菌数量增加98.2%,放线菌数量增加99.2%。EM能改良水质条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溶解氧提高11.0%,COD降低8.0%,氨氮含量降低20.7%,亚硝酸氮含量降低10.0%。另外,实验组对虾成活率比对照组提高23.08%,饵料系数下降9.4%,利润提高了16.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生物菌群(EM) 斑节对虾 对虾养殖 水质改良 细菌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川市阅海湿地水体细菌生态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罗玲玲 钟艳霞 谢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290-4293,共4页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银川市阅海湿地13个位点进行4个季节水质评价,发现阅海湿地水体全年均呈污染状态,春季水质状况最差。各季节相应位点分别进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计数及菌种鉴定,发现各位点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呈夏﹥秋﹥春﹥冬的总体变... 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银川市阅海湿地13个位点进行4个季节水质评价,发现阅海湿地水体全年均呈污染状态,春季水质状况最差。各季节相应位点分别进行水体中可培养细菌计数及菌种鉴定,发现各位点可培养细菌总数均呈夏﹥秋﹥春﹥冬的总体变化趋势,夏、秋季细菌数量明显高于春、冬季,夏、秋季间各位点细菌数量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共分离获得6属13种细菌,细菌种属多样,分布广泛。阅海湿地水体细菌数量、种属可影响湿地水体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海湿地 细菌生态 水质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场底泥中芽孢杆菌属细菌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亚南 彭志英 刘双江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对近海养殖场底泥细菌的研究 ,发现养殖池底泥中芽孢菌为优势菌群。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 16SrDNA序列测定 ,对芽孢杆菌属细菌做进一步分类的结果表明 ,该属细菌在底泥中的主要种群为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坚强... 对近海养殖场底泥细菌的研究 ,发现养殖池底泥中芽孢菌为优势菌群。应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 16SrDNA序列测定 ,对芽孢杆菌属细菌做进一步分类的结果表明 ,该属细菌在底泥中的主要种群为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baekryungensis等。同时 ,还分析了这些芽孢杆菌属细菌在底泥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认为这类细菌应属于陆生微生物 ,在养殖环境中代谢有机化合物产生氨、亚硝酸盐和H2 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态 芽孢杆菌 分类 元素地球化学循环 海水养殖池 底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网纹红土结构土壤细菌群落及其生态网络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晓蕊 吴华勇 张甘霖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86-992,共7页
我国亚热带地区均质红土剖面下部的网纹红土通常被认为是第四纪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记录载体。迄今为止,对土壤细菌群落在土壤结构体尺度上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甚少。作为红壤关键带地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纹红土独特的红–... 我国亚热带地区均质红土剖面下部的网纹红土通常被认为是第四纪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记录载体。迄今为止,对土壤细菌群落在土壤结构体尺度上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甚少。作为红壤关键带地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纹红土独特的红–白相间的土体结构可能引起土壤细菌群落在其上的差异分布。阐明网纹红土结构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探索红壤关键带深部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研究以典型网纹红土结构体为研究对象,将其拆分为红色基质和白色网纹两部分,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红/白部分细菌群落与细菌生态网络的特征。结果显示,网纹结构体红白部分细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红色基质部分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等细菌显著富集;白色网纹部分酸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等细菌的相对丰度更高。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白色网纹部分的细菌网络节点和连线较多,聚类系数较低,说明白色网纹部分细菌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更复杂。典范对应分析表明,网纹结构体环境异质性造成了细菌群落组成在网纹红白部分的差异分布。其中,质地是决定细菌群落及其生态网络差异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此外,在网纹的红色基质部分,矿质养分的含量也与细菌群落的组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关键带 网纹红土结构 土壤细菌群落 细菌生态网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树内生细菌GD2对松材线虫入侵寄主时转录组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阳雪 赵晓佳 谈家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45,共9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采用松材线虫(CK)和松材线虫与马尾松内生细菌GD2的混合物(T)分别接种马尾松,对松材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Gene Ontology(GO)及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目... 为了进一步阐明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作用,采用松材线虫(CK)和松材线虫与马尾松内生细菌GD2的混合物(T)分别接种马尾松,对松材线虫进行转录组测序、Gene Ontology(GO)及KEGG富集分析,并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验证目标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空白虫)CK相比,共筛选到143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其中有63个上调基因,80个下调基因。Gene Ontolog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免疫系统过程、细胞膜、代谢过程、转运活性等功能类富集。KEGG通路在ECM-receptor互作、肾素-血管紧张素、糖酵解、胰岛素信号等通路富集。这些GO功能与KEGG通路涉及机体的免疫调节。选取8个基因进行RT-qPCR验证,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测序结果的准确性。表明菌株GD2可以通过提高松材线虫的免疫调节能力来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分析 松材线虫 马尾松内生细菌GD2 差异表达基因 线虫-细菌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