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中钼辅因子调控溶血素表达并参与细菌毒力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ZHANG XIN-YANG HUANG DONG YAN CAI XU-WANG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26-1026,共1页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是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一种。UPEC感染人后可致膀胱炎、肾盂肾炎或败血症;UPEC还可感染动物致禽或猪的脑部及系统感染、犬猫等的尿路感染。UPEC菌株具有多样性,编码多种毒力因子,如菌毛、铁载体、毒素等...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是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一种。UPEC感染人后可致膀胱炎、肾盂肾炎或败血症;UPEC还可感染动物致禽或猪的脑部及系统感染、犬猫等的尿路感染。UPEC菌株具有多样性,编码多种毒力因子,如菌毛、铁载体、毒素等。其中,溶血素(Hemolysin)能诱导细胞死亡,与临床症状的严重性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素基因 钼辅因子 尿路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菌毒力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NA STnc440分子特征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静 宁程程 +6 位作者 李娜 季春晖 张星星 才学鹏 乔军 孟庆玲 夏咸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共8页
【目的】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TM)sRNA STnc440的分子特征及对细菌毒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STnc440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STnc440基因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采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STnc440缺失株△STnc440和回补株△STnc44... 【目的】探究鼠伤寒沙门菌(STM)sRNA STnc440的分子特征及对细菌毒力的影响,为进一步揭示STnc440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克隆STnc440基因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采用λ-Red重组技术构建了STnc440缺失株△STnc440和回补株△STnc440/STnc440,通过细胞侵染和小鼠感染试验研究STnc440对STM毒力的影响,预测分析STnc440调控的靶基因。【结果】sRNA STnc440基因大小为81 bp,上游序列含有-10 box和-35 box启动子核心区域,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沙门菌属中相对保守。与STM亲本株和回补株相比,缺失株△STnc440在生长特性上无明显差异,对巨噬细胞的粘附能力和侵袭力显著减弱,LD50显著升高,在小鼠肝脏和脾脏中的定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靶基因预测分析发现,STnc440的靶基因可能为SL1344_2880(Ⅰ型毒力岛蛋白)。【结论】sRNA STnc440对STM毒力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能通过调控SL1344_2880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STnc440 分子特征 细菌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毒力因子 被引量:10
3
作者 范红结 陆承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9-281,共3页
关键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因子 金属结合蛋白 sp. sub 注射疫苗 心内膜炎 密切接触 链球菌病 细菌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磷脂酶与其毒力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付萍 刘晓莉 李学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磷脂酶活力与其菌株毒力的关系。方法:来源于不同部位的96株白念珠菌,采用蛋黄培养基半定量测定其磷脂酶活力,分别选取不同活力的磷脂酶菌株,通过腹腔和静脉两种途径感染昆明小鼠,以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评价菌株毒力。结... 目的:探讨白念珠菌磷脂酶活力与其菌株毒力的关系。方法:来源于不同部位的96株白念珠菌,采用蛋黄培养基半定量测定其磷脂酶活力,分别选取不同活力的磷脂酶菌株,通过腹腔和静脉两种途径感染昆明小鼠,以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评价菌株毒力。结果:来源于深部感染的菌株磷脂酶阳性率和活力均高于来源于浅部感染和无感染菌株。结论:高磷脂酶活力的菌株不增加经腹腔感染小鼠的感染危险性,但能增加经静脉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磷脂酶 细菌毒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治疗的新模式—毒力因子靶向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朝喜 梁军 曹宗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1,共4页
各种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蔓延,亟需开辟新的抗感染途径。抗细菌毒力靶向药物治疗能选择性地遏制目标菌的毒素表达、毒素传递、调节毒力表达、黏附作用等,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疾病。这类药物并不直接影响菌体的存亡,故能有效降低细菌耐... 各种耐药细菌的出现和蔓延,亟需开辟新的抗感染途径。抗细菌毒力靶向药物治疗能选择性地遏制目标菌的毒素表达、毒素传递、调节毒力表达、黏附作用等,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感染疾病。这类药物并不直接影响菌体的存亡,故能有效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和流行,弥补现行抗感染药物的不足之处,是研发抗感染新药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细菌毒力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及其与毒力和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文建 祝兰兰 +3 位作者 杜芳玲 龙丹 张伟 刘洋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探究其与毒力和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非重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61株,使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4个相关基... 目的了解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探究其与毒力和耐药的关系。方法收集非重复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61株,使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4个相关基因(Cas1、Cas3、CRISPR1和CRISPR2)、筛查荚膜血清分型基因K1/K2、14种毒力基因及14种耐药基因,用χ2检验比较CRISPR-Cas系统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毒力基因及耐药差异。大蜡螟毒力实验分析比较两组细菌的毒力差异,并且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所有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分子分型与CRISPR-Cas系统的关系。结果CRISPR-Cas系统阳性检出率为34.4%(21/61),所有CRISPR-Cas系统阳性的菌株均为ST23型K1菌株,除毒力基因kpn、repA外,CRISPR-Cas系统阳性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携带毒力基因阳性率均大于对应的阴性菌,其中5种毒力基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除耐药基因blaNDM-1、qnrB外,CRISPR-Cas系统阳性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8种耐药基因阳性率均小于对应的阴性菌株,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RISPR-Cas系统阳性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大蜡螟平均半数生存时间少于对应的阴性菌感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LST结果表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CRISPR-Cas系统分布与分型密切相关。结论CRISPR-Cas系统阳性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主要为ST23型K1菌株,CRISPR-Cas系统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阴性菌株的毒力强,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临床上应警惕CRISPR-Cas系统阴性ST11型“碳青霉烯类耐药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暴发,此类细菌进化获得毒力质粒pLVPK毒力强、高度耐药、传播性强,可能成为危害公共健康并难以控制的超级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CRISPR-Cas 细菌毒力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1864基因敲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及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鸿 胥志敏 +5 位作者 陈炜 何晓梅 熊浚智 盛哈蕾 邱静 张克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473,共9页
目的评价PA1864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及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比较野生菌株(PAO1与PA1864基因敲除菌株(△PA1864)急性感染小鼠肺或A549肺癌细胞后细菌毒力表型及致病性的差异,包括小鼠的生存率、肺水肿、组织损伤,细胞活力,PAO1和... 目的评价PA1864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PA)毒力及致病性中的作用。方法比较野生菌株(PAO1与PA1864基因敲除菌株(△PA1864)急性感染小鼠肺或A549肺癌细胞后细菌毒力表型及致病性的差异,包括小鼠的生存率、肺水肿、组织损伤,细胞活力,PAO1和△PA1864菌株分泌性毒力因子、Ⅲ型毒力蛋白分泌系统(T3SS)及群体感应(QS)系统表达情况等。结果 PA1864基因敲除后,菌体对宿主的致病性及细胞毒性降低,细菌泳动能力、T3SS相关蛋白(ExoS、PcrV)表达下调,而绿脓素合成量增加,喹诺酮QS系统信号分子合成增加。结论 PA1864基因可促进PA毒力,且该调节作用可能与喹诺酮QS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PA1864基因 基因敲除 致病性 细菌毒力 群体感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潜在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小勇 马树芳 程志伟 《山东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57-60,共4页
副猪嗜血杆菌是引起猪格氏病的病原,多继发感染引起全身性疾病,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主要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外膜蛋白、荚膜多糖、、菌毛、转铁结合蛋白、酶类和毒素等主要毒力因子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因子 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 条件性致病菌 荚膜多糖 继发感染 细菌毒力 全身性感染 全身性疾病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的非抗菌药物治疗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戚智冬 杨斯博 +2 位作者 李明 曲晶东 李海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2-446,共5页
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这是由于重症患者在前期治疗中已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率明显上升,治疗中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随之增加;即使抗菌药物应用合理,也不能完全阻止感染导致的... 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这是由于重症患者在前期治疗中已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细菌耐药率明显上升,治疗中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随之增加;即使抗菌药物应用合理,也不能完全阻止感染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感染的发生,需要病原体通过传播途径侵害易感人群。对于感染性疾病,如果能够减弱致病微生物毒力、降低人群易感性也可以起到抗感染的作用。同时,人体作为有机整体,对整体进行支持治疗也是抗感染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染的治疗应该抗菌药物与非抗菌药物方法并重,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非抗菌药物 细菌毒力 支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噬菌体对宿主菌适应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宇 李若愚 +4 位作者 王晓 王丽丽 李纪彬 李淑英 徐永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96-2506,共11页
丝状噬菌体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细菌中,与裂解性噬菌体裂解杀死宿主不同,丝状噬菌体在侵染宿主之后,通过特异性识别位点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并利用宿主DNA复制机制完成自身DNA复制,最后成熟的丝状噬菌体通过宿主细胞膜分泌释放... 丝状噬菌体广泛分布于革兰阴性细菌中,与裂解性噬菌体裂解杀死宿主不同,丝状噬菌体在侵染宿主之后,通过特异性识别位点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并利用宿主DNA复制机制完成自身DNA复制,最后成熟的丝状噬菌体通过宿主细胞膜分泌释放,而宿主菌依然能增殖,但生长速度减缓。自1996年研究者发现丝状噬菌体CTXφ编码霍乱弧菌的主要毒力因子霍乱毒素基因ctxAB以来,细菌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前噬菌体与宿主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作为可移动遗传元件,丝状噬菌体不仅在细菌基因水平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且赋予了宿主菌很多致病性和生存力相关的特征。笔者着重从丝状噬菌体参与生物被膜的形成、编码细菌毒素和调控毒素的产生与释放、协助细菌适应海洋极端环境、协助细菌抵抗噬菌体的重复感染方面论述了丝状噬菌体对宿主适应性的影响,以增强人们对丝状噬菌体-宿主相互作用的了解,进而为噬菌体疗法防控细菌性疾病提供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噬菌体 环境适应性 细菌毒力 生物被膜 超感染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和龈沟液内牙周病标记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延华 刘鲁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2-94,共3页
关键词 牙周病 龈沟液 唾液 物研究 细菌毒力因子 组织损伤 炎症活动性 免疫标记物 病发病机制 直接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二元调控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浩 吴清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3,共4页
布鲁菌是一种缺乏典型毒力因子的胞内寄生菌,可以抵御宿主细胞内酸性、缺氧、强氧化性以及营养匮乏等多种不利环境,是形成布鲁菌致病力的重要原因。布鲁菌的二元调控系统可以对这些环境信号进行感应、传递并做出相应的适应。论文对布鲁... 布鲁菌是一种缺乏典型毒力因子的胞内寄生菌,可以抵御宿主细胞内酸性、缺氧、强氧化性以及营养匮乏等多种不利环境,是形成布鲁菌致病力的重要原因。布鲁菌的二元调控系统可以对这些环境信号进行感应、传递并做出相应的适应。论文对布鲁菌二元调控系统的研究现状及二元调控系统在布鲁菌病防控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二元调控系统 细菌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浩 吴清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布鲁菌病(布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布鲁菌作为布病的病原可以导致患病动物的流产及人类的马耳他热。群体感应系统对布鲁菌在胞内生存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细菌的Ⅳ型分泌系统和鞭毛相关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布鲁菌群... 布鲁菌病(布病)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布鲁菌作为布病的病原可以导致患病动物的流产及人类的马耳他热。群体感应系统对布鲁菌在胞内生存起到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细菌的Ⅳ型分泌系统和鞭毛相关基因的表达。除此之外,布鲁菌群体感应系统在布鲁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均有重要的价值。论文对布鲁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群体感应系统 细菌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bla_(NDM-1)基因阴沟肠杆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艳 刘淑敏 杜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5-229,共5页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伤口感染、血流感染以及新生儿脑膜炎等[1]。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及高度的酶稳定性,是治...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伤口感染、血流感染以及新生儿脑膜炎等[1]。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良好的细胞通透性及高度的酶稳定性,是治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主要药物,随着该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全球各地相继出现碳青霉烯耐药阴沟肠杆菌(CR-ECL)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M-1 阴沟肠杆菌 流行病学 细菌耐药 细菌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疮疖挤不得
15
作者 程新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7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疮疖 眼眶蜂窝组织炎 颅内静脉窦 多发性疖肿 延误治疗 抗菌药物 危险三角 多发性脓肿 细菌毒力 颅内蔓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