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鉴别与防治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郑雅楠
吕国忠
杨宇
庄敬华
-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大连民族学院大连生命科学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8-2128,2133,共2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由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和猝倒假单胞菌引起,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连作和虫害等都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并且提出了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病原
症状
防治
-
Keywords
Maize
Bacterial stalk rot
Pathogen
Symptom
Control
-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比色法测定壳聚糖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彭晓江
刘晓津
邱道寿
曾粮斌
-
机构
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湖南农业大学
-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B12期59-61,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C20524
2004A20402002)
+1 种基金
广东省农科院科技合作交流项目(2003-合作-04)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项目
-
文摘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建立了玉米细菌性茎腐病菌(Erwiniachrysanthemipv.zeae)悬浮液浓度与吸光值间的标准曲线,在LB液体培养基中分别设置6种壳聚糖浓度(0、0.5、1.0、2.0、3.5、5.5mg/mL),用比色分析法测定了各浓度下玉米茎腐病菌的生长状况,并建立生长曲线。通过生长曲线分析表明壳聚糖对玉米茎腐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壳聚糖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病菌
作用强度
生长状况
浓度
生长曲线
抑制作用
比色法测定
壳聚糖
-
分类号
S4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研究初报
被引量:5
- 3
-
-
作者
赵琳
石江
骆乐谈
詹生华
葛忠德
-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国内各地关于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及防治的报道日趋增多,该病是一种在玉米生长的任何阶段均可发生、分布广、传染性强、危害重且高温高湿环境下非常容易暴发流行的病害。国内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合理进行种子消毒、健身栽培、喷洒农药防控等方面,并未从其致病菌、抗性遗传规律及培育抗病品种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旨在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症状表现、致病菌类型的鉴定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描述,为今后寻找抗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基因奠定基础,进而为玉米的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玉米
病害
细菌性茎腐病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 4
-
-
作者
陈前
万泗梅
-
机构
广东省五华县农业局
广东省五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江西植保》
2004年第4期178-179,共2页
-
文摘
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近年来甜玉米常发病害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五华县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和传播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甜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发生条件
症状
防治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阜南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李守信
谢燕飞
冷大宾
-
机构
阜南县焦陂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阜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8期111-111,140,共2页
-
基金
"沿江及皖东南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综合治理标准化技术研究"项目内容之一
-
文摘
近年来,阜南县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时有发生,个别年份、个别田块发生重。总结了阜南县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病症状、病源、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主要包括:种子消毒、土壤消毒、合理施肥、及时治虫防病、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
-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发生
防治对策
阜南县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高产玉米谨防细菌性茎腐病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曾向荣
陈连兴
曾远洋
-
机构
广东省五华县农业局
-
出处
《农家科技》
2007年第7期15-15,共1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甜玉米种植获得高产的最大障碍.它主要发生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以及授粉结束后1~2个星期.表现出来的症状先是中上部叶片萎蔫.继而植株茎中部出现脓液.并发出恶臭味。最后整株植株死亡,如果防治不得当,全田死株率可达80%,严重影响产量。下面就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
关键词
细菌性茎腐病
高产玉米
防治方法
玉米种植
上部叶片
喇叭口
植株
萎蔫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李巧芝
高明
王自伟
高清珍
罗秦岳
-
机构
洛阳市植保植检站
伊川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43,共1页
-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防治
症状
病原
影响因素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4
- 8
-
-
作者
刘清瑞
张好万
张延梅
-
机构
新乡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新乡县原种一场
新乡县古固寨镇农技站
-
出处
《种业导刊》
2012年第3期22-23,共2页
-
文摘
随着近年来平均气温的升高,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制约着新乡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有效降低病害对玉米的危害,通过对发病原因的调查和研究,提出系统的综合防治措施。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发生
防治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控对策研究
被引量:2
- 9
-
-
作者
邢晓丽
王磊
-
机构
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
出处
《种业导刊》
2018年第11期17-18,共2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的次要病害,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具有分布广、侵染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危害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自2016年起,连续3年对该病田间症状、发生特点、致病因素、综合防治等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指导玉米安全生产。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症状
发生危害
致病因素、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徐月华
郑永权
-
机构
福建省永定县植保站
-
出处
《植物医生》
2014年第2期5-6,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永定县夏玉米种植区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情况调查,总结该病害的发生流行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便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为害,提高农户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警惕细菌性茎腐病危害玉米苗
被引量:4
- 11
-
-
作者
李利平
-
机构
永年县农业局植保站
-
出处
《河北农业》
2002年第3期21-21,共1页
-
-
关键词
玉米苗
细菌性茎腐病
防治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南繁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林兴祖
-
机构
海南省南繁植物检疫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0期88-89,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在南繁育种基地均有所发生,发生面积逐年增大,严重威协南繁玉米育种安全。笔者根据几年来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跟踪调查与指导防治实践,分析了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在南繁基地的发生特点,提出了防治策略。
-
关键词
南繁育种基地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
防治对策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李国利
于艳娟
李楠
王学臣
-
机构
蓟县植保植检站
-
出处
《天津农林科技》
2006年第3期20-21,共2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具有传染性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暴发流行的特点,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原因和症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灌溉、施肥,提高植株抗病性等防治措施,减少玉米产量损失。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发生原因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朱其添
-
机构
广东省平远县八尺镇农业站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1年第6期41-41,共1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以及授粉结束后1-2周,表现出来的症状先是中上部叶片萎蔫,继而植株茎中部出现水渍状液体并发出恶臭味,然后整株死亡;如果防治不得当,全田死苗率可达50%,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
关键词
细菌性茎腐病
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产量
上部叶片
喇叭口
死苗率
授粉
萎蔫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措施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梁建辉
-
机构
河北省宁晋县农业局
-
出处
《河北农业科技》
2007年第5期28-29,共2页
-
文摘
2004~2006年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在宁晋县普遍发生,尤其2006年7~8月气温高,雨水多,高温高湿的天气利于该病害的发生。全县70.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中,发病面积约为10万亩,一般地块病株率达4%,严重地块病株率达20%~30%,主要感病品种为浚单20和郑单958。
-
关键词
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
防治
种植面积
郑单958
高温高湿
感病品种
病株率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博爱县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张晓敏
-
机构
博爱县农科所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0年第9期19-19,共1页
-
文摘
博爱县玉米种植面积每年约为1.33万hm2左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浚单20、郑单958、浚单22、张玉9号、郑单17、秀青73—1等。2009年博爱县玉米平均产量591.2kg/667m2。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博爱县发生面积有上升趋势,加强对玉米细菌性茎腐病防治。对提高博爱县玉米产量和品质有很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生长
防治技术
博爱县
种植面积
玉米产量
郑单958
粮食作物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控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马庆凤
李成
-
机构
中牟县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
伊川县科技局
-
出处
《河南农业》
2018年第30期52-53,共2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高危性的病害,该病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具有分布广、侵染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变化,现已成为影响玉米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并呈逐年加重趋势。笔者自2016年起,已连续3年对该病田间症状、发生特点、致病因素、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该病的识别及防治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发生特点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控对策分析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柳保贞
-
机构
夏津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5期213-213,233,共2页
-
文摘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具有分布广、侵染性强、传播快、危害重等特点,是玉米种植行业中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对我国农业经济。从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发病原因出发,分析了玉米感染细菌性茎腐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特点,进而提出了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控措施,旨在指导玉米安全成产。
-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茎腐病
防治对策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 19
-
-
作者
李春影
-
机构
前郭县农业执法大队
-
出处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年第7期14-14,共1页
-
文摘
病原菌主要为菊欧文氏玉米致病变种,是一种杆状植物病原菌,细菌性茎腐病多在玉米生育期中期发生,主要危害植株中部茎杆和叶鞘,叶鞘上初见水渍状,并伴扩展后并伴形状不规则,呈黑褐色,边缘波浪状,浅红褐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其明显,发病部位的叶鞘和茎杆迅速软化、腐烂,散发出臭味有褐色菌脓,条件适宜时,并伴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蔓延。
-
关键词
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
植物病原菌
防治
致病变种
发病部位
生育期
叶鞘
-
分类号
S435.1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 20
-
-
作者
李春影
-
机构
前郭县农业执法大队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5期11-11,共1页
-
文摘
一、症状
病原菌主要为菊欧文氏玉米致病变种.是一种杆状植物病原菌。细菌性茎腐病多在玉米生育中期发生,主要危害植株中部茎杆和叶鞘,叶鞘上初见水渍状.病斑扩展后形状不规则.呈黑褐色,边缘波浪状,浅红褐色。与健康组织交界处水渍状尤其明显.发病部位的叶鞘和茎杆迅速软化、腐烂,散发出臭味,有褐色菌脓.条件适宜时,病斑迅速向上、向下扩展蔓延。
-
关键词
细菌性茎腐病
玉米
植物病原菌
防治
病斑扩展
致病变种
生育中期
发病部位
-
分类号
S435.13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