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RS@Au微阵列芯片快速检测细菌性结膜炎病原体
1
作者 刘文博 李含 +5 位作者 徐瑗聪 刘梦东 王惠琴 林太凤 郑大威 张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6-482,共7页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医治不及时会严重损害视力。目前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常规的诊断方法仍为微生物培养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开发了一种SERS@Au微阵列芯片,将其作为增强基底收...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医治不及时会严重损害视力。目前针对细菌性结膜炎常规的诊断方法仍为微生物培养法,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耗时耗力,难以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该研究开发了一种SERS@Au微阵列芯片,将其作为增强基底收集细菌性结膜炎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SERS图谱。结果表明,该芯片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重现性和稳定性。选取400~1800 cm^(-1)波段,通过建立SVM模型和OPLS-DA模型对四种致病菌进行判别分析,区分准确率分别达到97%和90%。采用SERS@Au微阵列芯片对加标泪液进行检测,仅需短暂培养即可快速、准确、便捷、无损筛查致病菌,减少患者的痛苦。该研究开发的SERS@Au微阵列芯片与便携式拉曼光谱仪配套使用,具有准确、便携、快速、现场检测及微量样品检测的特点,适用于眼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快速筛查。该方法无需标记、无需鉴定培养基、对患者无损,实现了对复杂生物样本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有望成为眼科疾病的新型辅助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微阵列芯片 细菌性结膜炎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新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7
2
作者 姜洋 金玉梅 +3 位作者 罗岩 王忠海 徐婧 李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新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对52例(89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给予患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1d4次滴眼治疗7d后,于第8天再次行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细... 目的探讨我国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新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对52例(89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给予患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1d4次滴眼治疗7d后,于第8天再次行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78.65%,其中,革兰阳性细菌81.43%,以表皮葡萄球菌(80.70%)及金黄色葡萄球菌(10.53%)占其前2位;革兰阴性细菌18.57%,其中不动杆菌居首位(38.46%)。应用抗生素治疗7d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治愈,再次行病原学检查,病菌转阴率为85.71%。治疗后细菌培养仍阳性的7例患者(10眼)细菌培养结果全部为表皮葡萄球菌。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我国目前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首要致病菌,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培养 病原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及角膜炎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丽娅 张月琴 +4 位作者 祝磊 王印其 贺燚 李家臣 张俊杰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比较北京医工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的 15mg/5mL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海伦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平行研究。共选择 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疗程 3~ 14d ,主要疗效参... 目的 比较北京医工生物技术研究所研制的 15mg/5mL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海伦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随机、双盲、平行研究。共选择 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3 0例。疗程 3~ 14d ,主要疗效参数为治疗第 7、14d的临床疗效。结果 用药 7d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72 %( 18/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 62 % ( 2 2 /2 6)。用药 14d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10 0 % ( 2 5 /2 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6 15 % ( 2 5 /2 6) ,两组间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的疗效相当。细菌性结膜炎和角膜炎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 10 0 % ;对照组总清除率 98 0 4% ,两组间清除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和细菌性角膜炎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滴眼液 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珊珊 潘晓晶 +1 位作者 王洪格 赵桂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背景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加速恢复。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滴眼液都需要每天数次给药治疗,而阿奇霉素不需频繁给药且治疗疗程短。目的评价质量分数1%阿奇霉素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 背景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加速恢复。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滴眼液都需要每天数次给药治疗,而阿奇霉素不需频繁给药且治疗疗程短。目的评价质量分数1%阿奇霉素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经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遵循Helsinki宣言,受试者进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于2011年5—9月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80例,按随机双盲分组的原则分为试验组89例,对照组91例,分别单独使用1%阿奇霉素滴眼液和安慰剂点眼,两组用药方法一致,共随访9d。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检查受试者球结膜炎症情况后评分,并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记录随访期间受试者与药物相关或不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评价以临床治愈率为主要指标,以细菌清除率为次要指标,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观察受试者用药后的眼部刺激性、晶状体改变和眼压变化,两组受试者上述检测结果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随访,无病例脱落和中止或剔除病例。试验组受试者用1%阿奇霉素滴眼液点眼后细菌性结膜炎临床治愈率为76.40%(68/89),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3.96%(40/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P〈0.01);试验组受试眼细菌清除率为85.71%(24/28),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0.53%(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阿奇霉素滴眼液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药物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滴眼液 细菌性结膜炎 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晓谦 刘海凤 宋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1-85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为进一步了解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理过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72眼)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分别于首次就诊当天、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行患眼基础泪液... 目的观察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的眼表改变,为进一步了解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病理过程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1例(72眼)确诊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疗,分别于首次就诊当天、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行患眼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当天为(7.6±2.7)mm,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分别为(5.8±2.7)mm、(8.8±3.5)mm、(9.3±2·4)mm、(11.9±3·4)mm,与正常人群12.5mm比较,治疗后1周、2周、3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显示:首次就诊当天为(6.8±3.0)s,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分别为(6.2±2.6)s、(8.6±3.6)s、(8.4±4.0)s、(24.3±3.9)s,与正常人群25.0s比较,治疗后1周、2周、3周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首次就诊当天阳性49眼,治疗后1周、2周、3周、1个月阳性分别为50眼、36眼、30眼、10眼。结论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发病时及治疗恢复过程中会出现干眼症状的眼表改变,在治疗中可考虑使用药物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结膜炎 眼表改变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颖 祝肇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为对照。试验组36眼,对照组36眼。两组给药方法均为1滴/次,3次/d,涂入结膜囊内,疗程均为7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为对照。试验组36眼,对照组36眼。两组给药方法均为1滴/次,3次/d,涂入结膜囊内,疗程均为7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视力及局部用药后耐受性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 双盲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52/56),明显高于对照组[83.93%(47/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时间为(3.07±1.0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6.75±1.17)天],差异具有显著性(t=-18.912,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56),明显低于对照组[8.93%(5/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结膜炎 加替沙星滴眼液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6
8
作者 张月琴 贺翔鸽 +11 位作者 阴正勤 王林农 李龙标 张虹 王勤美 吴建伟 王丽娅 赵东卿 贺燚 祝磊 李家臣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552,共7页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0眼,采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对照组130眼,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作为阳性对照。2个组均每日点眼4次,每次1~2滴,疗程均为7~14d。分别于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收集各组患眼结膜囊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于用药前和用药后0、7和14d对患眼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评分,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意向性分析(ITT)证实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59.38%和60.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80%和86.05%,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2)。临床可评价(CE)分析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3.48%和63.87%,总有效率分别为92.46%和88.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意向性分析(M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0.57%和62.07%,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88.51%,校正中心效应后2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可评价分析(ME)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71%和63.41%,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和90.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42%和90.80%,CE分析分别为90.11%和92.77%,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χ^2=0.82,P=0.36)。用药后3、7和14d,2个组患眼眼部不良反应(包括耐受性、烧灼感、刺痛感和眼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与左氧氟沙星等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左氧氟沙星接近,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 结膜炎 细菌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治疗结局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新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洋 李莹 +4 位作者 龙琴 刘小伟 王忠海 罗岩 金玉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2,287,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最新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对50例(50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给予患者10 g·L^(-1)阿奇霉素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滴眼2 d后改为每天1次,治疗3 d,于第8天再次行细菌培养检查。... 目的探讨我国最新急性细菌性结膜炎致病菌的种类。方法对50例(50眼)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给予患者10 g·L^(-1)阿奇霉素滴眼液滴眼,每天2次,滴眼2 d后改为每天1次,治疗3 d,于第8天再次行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80.0%,革兰阳性细菌占97.5%,表皮葡萄球菌占首位(占培养阳性总数72.5%),其中包括2例苯唑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应用抗生素治疗后,47例(94.0%)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再次行病原学检查,原致病菌全部清除率为60.0%,部分清除率为5.0%。治疗后细菌培养仍阳性细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占培养阳性总数56.2%)。结论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我国目前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首要致病菌,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其予以重视,选择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培养 表皮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麻醉包内创口敷贴
10
作者 程丽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一次麻醉包 敷贴 创口 细菌性结膜炎 术前消毒 头面部手术 全麻手术 眼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一次性麻醉包内创口敷贴
11
作者 程丽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4期288-288,共1页
关键词 一次麻醉包 敷贴 创口 全身麻醉手术 细菌性结膜炎 术前消毒 头面部手术 眼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的研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道秋 张斌 +1 位作者 汪华蓉 丁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壳聚糖 滴眼液 研制 细菌感染眼病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 细菌性结膜炎 革兰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苄唑滴眼液
13
作者 吴陆 《医药导报》 CAS 1988年第1期37-37,共1页
本品主要成份是2-(2-羟基苄基)一苯骈咪唑盐酸盐,它对引起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产品经上海市十六个临床单位试验证明,对流行性急性出血结膜炎有良好的疗效,并对细菌性结膜炎、病... 本品主要成份是2-(2-羟基苄基)一苯骈咪唑盐酸盐,它对引起流行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的微小核糖核酸病毒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本产品经上海市十六个临床单位试验证明,对流行性急性出血结膜炎有良好的疗效,并对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亦有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适应症]主要用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也可用于其他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及细菌性结膜炎等。 [用法用量]滴眼一次1~2滴。每小时1~2次,病情严重者每小时3~4次。 [规格]0.1%。8ml:8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防治“红眼病”
14
作者 朱财茂 《农家科技》 2001年第7期38-38,共1页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通过手、毛巾、水等传染,在公共场所、家庭、同事之间传播。本病多见于夏季和秋季,具有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红眼病初起时,眼睛有痒痛异物感、灼热感、视物模糊、...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通过手、毛巾、水等传染,在公共场所、家庭、同事之间传播。本病多见于夏季和秋季,具有发病急骤、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的特点。红眼病初起时,眼睛有痒痛异物感、灼热感、视物模糊、怕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及睫毛常被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粘住,结成千痂无法睁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眼病 细菌感染 公共场所 病初起 细菌性结膜炎 传染 毛巾 眼睑 夏季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动物滴眼剂—依里斯
15
作者 李有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1年第7期14-14,共1页
依里斯(Ирис)是俄罗斯新研制的动物用眼科制剂,它的特点是具长效抗微生物作用,每天滴注不逾3—4次;抗菌谱广,效高价廉;能促进角膜再生,缩短溃疡和术后痊愈时间等。它的组成是:(1)N-聚乙烯r-氨基丁酸酐,呈长效、再生之效;(2)庆大霉素... 依里斯(Ирис)是俄罗斯新研制的动物用眼科制剂,它的特点是具长效抗微生物作用,每天滴注不逾3—4次;抗菌谱广,效高价廉;能促进角膜再生,缩短溃疡和术后痊愈时间等。它的组成是:(1)N-聚乙烯r-氨基丁酸酐,呈长效、再生之效;(2)庆大霉素,呈广谱强大抗菌之效;(3)矿物盐钾、钙和镁的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眼剂 抗微生物作用 角膜结膜炎 R-氨基丁酸 人工晶状体手术 聚乙烯 角膜移植 白内障摘除 膜再生 细菌性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