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吕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145-145,共1页
目的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别人群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2014年来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别人群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观察测定结果,并ROC曲线计算出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计算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结果患者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和健康人之间有显著差异,C-反应蛋白的Cutoff值为0.8 mg/L,敏感度82%,特异度70%,诊断符合率78.7%。结论 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方法,特异度高,诊断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感染疾病 诊断价值 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蒋廷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患儿,将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分析组,无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和WBC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WBC...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20例患儿,将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分析组,无细菌性感染的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反应蛋白和WBC检测,比较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和WBC阳性情况。结果分析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例数为49例,阳性率为81.67%;阴性例数为11例,阴性率为18.33%;对照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例数为8例,阳性率为13.33%;阴性例数为52例,阴性率为86.67%;分析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的WBC阳性例数为34例,阳性率为56.67%;阴性例数为26例,阴性率为43.33%;对照组患儿的WBC阳性例数为4例,阳性率为6.67%;阴性例数为56例,阴性率为93.33%;分析组患儿的WBC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和WBC联合检测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意义,是体现早期诊断和监测治疗的重要指标,为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和预后做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 联合检测 细菌性感染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PCT、WBC、NEUT%、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3
作者 周宏 柴琳 +2 位作者 刘荣均 赵若莲 李云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2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WBC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1例及...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WBC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10月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61例及同期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类型分为两组。比较不同感染类型患者血液指标水平,分析5种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WBC、NEUT%、PCT及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A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CRP及5种指标联合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5种指标联合诊断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曲线下面积高于5种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PA、PCT、WBC、NEUT%及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白蛋白 降钙素原 血常规 C反应蛋白 重症细菌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义迁 杨姣婧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于南通市紫琅医院长期住院并伴有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于南通市紫琅医院长期住院并伴有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细菌性感染的精神疾病患者9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分析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效能。结果: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总面积分别为0.918、0.874、0.923,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更高。结论: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长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住院 精神疾病 细菌感染疾病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居柳 臧成信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平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健康组。两组均行h... 目的:探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东平县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50例,纳入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纳入健康组。两组均行hs-CRP、WBC计数检测,对比两组hs-CRP水平、WBC计数及二者的阳性检出率,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hs-CRP水平和WBC计数均较健康组高(P<0.05)。病例组hs-CRP、WBC及hs-CRP联合WBC的阳性检出率均较健康组高(P<0.05)。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92%(47/49)、94.12%(48/51)、95.00%(95/100)。结论:hs-CRP联合WBC计数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能较高,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小儿细菌感染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析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引入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实施CRP检验、血常规检验,以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 目的 探析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引入C-反应蛋白(CRP)联合血常规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疑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实施CRP检验、血常规检验,以病毒分离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诊断效能。结果 病毒分离培养检验后,确诊为细菌感染性疾病59例;CRP检验阳性51例,阴性51例;血常规检验阳性48例,阴性39例;CRP+血常规检验阳性58例,阴性29例。CRP、血常规联合检验灵敏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高于CRP、血常规单独检验(P<0.05)。结论 CRP、血常规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疾病诊断方面均具有较高价值,两者联合检验有助于提高诊断灵敏性与准确性,进一步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儿童细菌感染疾病 灵敏度 特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程相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86例细菌性... 目的:分析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8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划分为试验A组,将76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划分为试验B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86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儿空腹血清,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分析其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患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铜蓝蛋白(CE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患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CER、CRP、PCT,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IL-6、IL-8水平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检测阳性均低于二者联合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低于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呈现异常高表达,说明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且两者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急时相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细菌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蒋玉莲 张聪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3期135-135,137,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小儿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统计分析疾病诊断正确率。结果高敏C...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小儿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统计分析疾病诊断正确率。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70.9%,血常规检查阳性率为53.6%,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为59.1%,联合行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的血常规检查及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患者行血常规与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能够提高临床检查的阳性率,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而言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细菌性感染疾病 血常规 高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和P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9
作者 武静 于瑞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6期58-59,6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36例(感染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7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P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菌感染性疾病...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36例(感染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7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CT、P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P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WBC、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T、PA单独或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 338、0. 362,P均<0. 05),与血清P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 300,P <0. 05),与WBC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 237,P> 0. 05);血清P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 190,P <0. 05),与WBC、中性粒细胞计数无明显相关性(r=-0. 171、-0. 025,P均> 0. 05)。血清PCT、PA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 3%、82. 95%,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结论细菌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血清PCT水平升高、血清PA水平降低,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降钙素原 前白蛋白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玉先 常久利 +1 位作者 李雨生 李堂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6-7,共2页
目的 确定瘦素 (L eptin)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 ,探讨 L eptin改变的调节机制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放射法 (IRMA)和酶标免疫分析 (EASIA)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 33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L 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 目的 确定瘦素 (L eptin)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 ,探讨 L eptin改变的调节机制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放射法 (IRMA)和酶标免疫分析 (EASIA)检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 33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L 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 ,与对照组比较 ,并对 L eptin和 TNF- α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急性期血清 L epti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与 TNF- 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 L eptin的测定对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对进一步探讨内分泌与免疫网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血清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血清前白蛋白、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燕 李新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前白蛋白(PA)、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儿10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前白蛋白(PA)、血常规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住院患者儿10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各50例;均进行CRP、PCT、PA、WBC水平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CRP、PCT、PA、WBC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非细菌感染组CRP、PCT、WBC检测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阳性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感染患儿CRP、PCT、PA、WBC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患儿和健康儿童,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任一单项检测,CRP、PCT、PA、WBC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小儿细菌感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乃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287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重症监护室26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A组,同期行...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287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重症监护室26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A组,同期行健康检查的2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B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CT、WBC、CRP变化以及PCT、WBC、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PCT、WBC计数及CRP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但WBC计数下降缓慢,仍呈较高水平,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2%(275/287)、96.67%(523/541),血清CRP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5%(255/287)、83.18%(450/54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27%(239/287)、78.37%(424/541),血清PC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WBC计数及CRP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较WBC、CRP敏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细菌感染疾病 白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特异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注射用头孢唑肟注射液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随机双盲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蓓 卢萍 +5 位作者 黄文祥 刘成伟 周向东 张唯力 吴国明 张艮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4期164-167,共4页
目的:评价头孢唑肟国产品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共160例患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病人入组,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各80例.治疗方法均为头孢唑肟2g,每日二次,疗程7~14天.结果:国产品组和进口品... 目的:评价头孢唑肟国产品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观察,共160例患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的病人入组,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各80例.治疗方法均为头孢唑肟2g,每日二次,疗程7~14天.结果:国产品组和进口品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2.5%(50/80)、56.25%(45/80),有效率均为90%(72/8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1%(54/62)和90.3%(56/62),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5%(7/80)和7.50%(6/80).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国产注射用头孢唑肟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进口头孢唑肟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随机双盲对照 头孢唑肟 治疗方法 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国产品 进口品 多中心 注射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优化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初始给药方案 被引量:1
14
作者 寇晨 韩冬 +1 位作者 张亚南 高正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优化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初始给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2017年制定的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标准,明确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对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敏感折点,结合拉氧头... 目的:应用蒙特卡罗模拟优化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初始给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参考2017年制定的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标准,明确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对敏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敏感折点,结合拉氧头孢钠的药品说明书,制定15种不同MIC的初始给药方案,应用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10000例“真实患者”的获得目标概率(PTA),优化获得最佳的初始给药方案。结果: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对敏感菌的敏感折点为MIC≤8μg/mL。当MIC=1μg/mL,所有给药方案PTA>90.0%;当MIC=2μg/mL,除“40 mg/(kg·d)分2次给药,50 mg/(kg·d)分2次给药”方案外,其余给药方案PTA>90.0%;当MIC=4μg/mL,“每天4次所有剂量、80 mg/(kg·d)分3次给药、70 mg/(kg·d)分3次给药、60 mg/(kg·d)分3次给药”共8种给药方案PTA>90.0%;当MIC=8μg/mL,仅“80 mg/(kg·d)分4次给药、70 mg/(kg·d)分4次给药”两种给药方案PTA>90.0%;当4μg/mL≤MIC≤8μg/mL,同一给药剂量下,不同给药频次PT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MIC≤2μg/mL,同一给药剂量下,不同给药频次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推荐“60 mg/(kg·d)分2次给药”为注射用拉氧头孢钠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初始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拉氧头孢钠 新生儿 细菌感染疾病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雪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9期123-123,125,共2页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8例。观察组34例给予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P<0.05)...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8例。观察组34例给予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细菌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疾病 血常规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阿奇霉素与头孢呋辛钠随机对照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经川 吴炜 +1 位作者 俞云松 陈亚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8-48,共1页
为了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120例各种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行抗感染疗效及安全性评价。随机分成二组,其中试验药组60例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对照药组60例应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关键词 注射用阿奇霉素 头孢呋辛钠 治疗 细菌感染疾病 药组 随机对照 临床研究 有效 应用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检测值的变化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舒丽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5期817-819,共3页
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检测值的变化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08例资料,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号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分析其hs-CRP与血常规... 目的:探究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常检测值的变化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108例资料,按照患儿入院顺序号将其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分析其hs-CRP与血常规测得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疾病确诊率差异;并将治疗组按照白细胞计数低到高将其分为轻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重度感染组,比较患儿不同感染程度的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测得值的差异,分析其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儿检测值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确诊率为94.44%明显高于参照组为70.37%(P<0.05);不同感染程度患儿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测得值高低程度(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P<0.05);hs-CRP测得值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采用hs-CRP与血常规检测方法,能够提升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的确诊率,hs-CRP的检出与疾病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 HS-CRP 血常规检测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滴眼液与诺氟沙星滴眼液对外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军杰 王彬河 张方坤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6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比较环丙沙星滴眼液与诺氟沙星滴眼液对外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外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6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 目的:比较环丙沙星滴眼液与诺氟沙星滴眼液对外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外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6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细菌培养结果的清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为88.37%(P<0.05),细菌培养结果的清除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3.72%(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5%稍低于对照组为6.98%,但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丙沙星治疗外眼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诺氟沙星滴眼液,且细菌培养结果的清除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滴眼液 诺氟沙星滴眼 外眼细菌感染疾病 细菌培养 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检测对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9
作者 金宇亭 张宇 +3 位作者 胡维 邹墅 魏实林 黄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检测对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细菌感染患者79例为细菌感染组(脓毒血症组24例、局部细菌感染组55例)、病毒感染患者39例(病毒感染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检测对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细菌感染患者79例为细菌感染组(脓毒血症组24例、局部细菌感染组55例)、病毒感染患者39例(病毒感染组)、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检测抗生素使用前和使用后血清HNL、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NL、PCT、CRP水平变化对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治疗前,血清HNL、PCT、CRP水平脓毒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对照组(P均<0.05);随着治疗时间增加,局部细菌感染组HNL和PCT检测值在诊断界值以上患者的比例显著降低。分析ROC曲线,血清HNL诊断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能与PCT相仿(P>0.05),优于CRP(P<0.05);其cut-off值为141.43μg/L时,灵敏度、特异度最高。结论血清HNL(141.43μg/L)可作为急性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指标,且其水平变化能反映患者细菌感染控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粒细胞载脂蛋白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孟君 程旭 解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8期96-96,9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儿童20例作为研讨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小儿2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于清晨抽取静脉抗凝血做血常规和hs-CRP检测。结果:研讨组患儿hs...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儿童20例作为研讨组和同期健康体检小儿2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于清晨抽取静脉抗凝血做血常规和hs-CRP检测。结果:研讨组患儿hs-CRP阳性率90%,对照组hs-CRP阳性率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患儿WBC阳性率75%,NEC阳性率80%。结论:联合检测白细胞和hs-CRP有助于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疾病 小儿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