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精利浊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及对前列腺液TNF-α、IL-8的影响
1
作者 王志强 曾广启 +3 位作者 刘春辉 关雁 陕文生 杨杰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益精利浊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临床效果及对前列腺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 目的观察益精利浊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临床效果及对前列腺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ɑ,TNF-ɑ)、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CNP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精利浊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前列腺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积分指数(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IH-CPSI评分均有显著下降,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IL-8、IL-1β、TNF-ɑ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2.31%(8/65)与10.77%(7/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精利浊法治疗CNP患者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NIH-CPSI评分,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精利浊法 细菌性前列腺炎 TNF-Α IL-8 NIH-CP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柏-王不留行药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党静静 于文涛 +2 位作者 莫小萱 刘兴超 邓国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4-554,536,共12页
探讨黄柏-王不留行(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Vaccariae Semen,PCC-VS)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使用TCMSP及文献检索的方式筛选黄柏-王不留行中药有效成分41个... 探讨黄柏-王不留行(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Vaccariae Semen,PCC-VS)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CNP)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使用TCMSP及文献检索的方式筛选黄柏-王不留行中药有效成分41个、对应靶点蛋白156个;利用OMIM、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9848个与CNP相关疾病靶点;使用Cystoscape、String软件构建蛋白靶点网络互作图(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及药物-有效成分-疾病靶点-通路,PPI结果主要涉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肿瘤蛋白p53(tumor protein-53,TP53)、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RAC-alpha 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1)等关键蛋白;使用Metascape对核心靶点蛋白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KEGG富集通路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前列腺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并将药物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为了验证以上数据,动物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TNF-α含量变化,对前列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结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药物与疾病相关的核心靶点蛋白IL-6、TNF-α、IL-1β及筛选出通路上相关蛋白表达。动物实验发现各给药组对炎症因子的调控及炎症相关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黄柏-王不留行通过多成分多靶点途径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药对 细菌性前列腺炎 黄柏 王不留行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3
作者 乔玉海 杜春花 +2 位作者 赵新鸿 孟晓东 张剑飞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24-2230,共7页
目的分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患者临床特点,分析CAP相关因素,构建和验证CAP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252例疑似CAP患者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集(n=177)和验证集(n=75)。基于建模集数... 目的分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患者临床特点,分析CAP相关因素,构建和验证CAP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252例疑似CAP患者临床资料,按7∶3比例将患者分为建模集(n=177)和验证集(n=75)。基于建模集数据,采用Lasso筛选CAP相关预测因子,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CAP的独立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验证集患者数据绘制ROC与DCA,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集中86例CAP,占48.59%;验证集中32例CAP,占42.6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腰臀比、前列腺液IL-8、COX-2及PGE2异常升高是CA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此构建Nomogram列线图。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判断建模集与验证集患者发生CAP的敏感度分别为0.814和0.802,特异度分别为0.673和0.703。DCA分析显示,列线图用于建模集与验证集的净效益阈值分别为0.1~0.9和0.2~1.0。结论CAP的发生与患者BMI、腰臀比、前列腺液IL-8、COX-2及PGE2水平相关,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准确性高,有助于CAP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复方金钱草颗粒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佩莹 龚小妹 +6 位作者 候小利 宋志军 欧春丽 张华 吴文华 刘艳芳 王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95-2801,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合动物实验探讨金钱草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金钱草作用CBP的核心靶点及信号通路,并计算活性成分与靶蛋白对接分数。建立痤疮丙酸杆菌联合表皮葡萄球菌诱导CB...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合动物实验探讨金钱草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预测金钱草作用CBP的核心靶点及信号通路,并计算活性成分与靶蛋白对接分数。建立痤疮丙酸杆菌联合表皮葡萄球菌诱导CBP大鼠模型,分析前列腺指数,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PGE_(2)、IL-6、IL-8、TNF-α和COX-2水平,Western blot法验证前列腺组织中COX-2、IL-6、TNF-α和STAT3蛋白表达。结果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金钱草作用CBP的潜在靶点86个,主要涉及6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24个“核心靶点-活性成分”的结合能均≤-6 kcal/mol,表明结合活性好。动物实验显示,金钱草可降低CBP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P<0.05),减少炎症细胞浸润,改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状态,以及降低血清COX-2、PGE_(2)、IL-6和TNF-α水平(P<0.05),下调前列腺组织COX-2、IL-6、TNF-α和STAT3蛋白表达(P<0.05)。结论复方金钱草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OX-2、PGE2、IL-6和TNF-α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前列腺组织内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金钱草颗粒 细菌性前列腺炎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雄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
5
作者 程丹丹 高德民 +5 位作者 王岱杰 梁栋 庞志勇 徐亚振 王惠敏 袁文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2-348,共7页
为探究牡丹雄蕊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理作用。实验以去势+皮下注射激素(苯甲酸雌二醇0.25 mg·kg^(-1))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为动物模型。将40只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模型组、阳性组... 为探究牡丹雄蕊对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药理作用。实验以去势+皮下注射激素(苯甲酸雌二醇0.25 mg·kg^(-1))诱导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为动物模型。将40只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模型组、阳性组(塞来昔布250 mg·kg^(-1))和牡丹雄蕊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1))。另外选取等量生理盐水处理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以大鼠卵磷脂小体密度、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及血液中TXB2和6-K-PGF1α的表达水平为评价指标,评价牡丹雄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大鼠前列腺组织炎症病变程度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牡丹雄蕊各剂量组白细胞数目、大鼠前列腺重、前列腺指数、TXB2以及大鼠前列腺组织中PGE2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P<0.05);牡丹雄蕊高剂量组ICAM-1、INF-γ、TNF-α、MCP-1以及IL-8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低剂量组也均有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牡丹雄蕊高剂量中6-keto-PGF1α及NO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低剂量组也均有升高,但无差异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牡丹雄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具有治疗作用,为牡丹雄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雄蕊 细菌性前列腺炎 苯甲酸雌二醇 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徐磊 车宪平 +3 位作者 古军 陈化磊 胡鑫明 周世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热...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经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的效果。方法:7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3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热淋清颗粒+多沙唑嗪+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EPS-WBC)、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P〈0.05)。观察组治疗后EPS-WBC(3.48±0.80)个、排尿障碍(2.87±0.67)分、疼痛或不适(5.41±1.43)分、生活质量(3.23±0.82)分与对照组治疗后EPS-WBC(8.52±0.83)个、排尿障碍(5.76±1.58)分、疼痛或不适(8.70±2.01)分、生活质量(5.78±1.94)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103.29±27.65)pg/mL、CRP(6.21±1.65)mg/mL、TNF-γ(14.82±2.33)pg/mL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158.03±42.94)pg/mL、CRP(10.44±2.86)mg/mL、TNF-γ(23.76±6.3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照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0%、5.17%,两组均具有较良好的用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淋清颗粒联合多沙唑嗪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EPS-WBC、NIH-CPSI评分以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热淋清颗粒 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萍 潘伯臣 谭书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7例(A组)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B组),比较2组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差异,同时统计... 目的分析慢性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对男性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7例(A组)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60例(B组),比较2组精液质量及精子功能的差异,同时统计2组患者的不育率。结果2组中,精液量异常(<2 mL或>6 mL)、pH值异常(<7.2或>8.0)及少精子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B组相比,A组精液不液化(>60 min)患者所占比例、弱精子症发生率及不育率较高,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的形态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相比,精液不液化的比例较高,精子功能较弱,不育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细菌性前列腺炎 精液质量 精子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盆底痛综合征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SCL-90分析与治疗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伟 宁玻 +3 位作者 金光庭 于相国 刘敬松 李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特异治疗 SCL-90 综合征 盆底 细菌性前列腺炎 膀胱颈功能失调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丽君 王峰 +1 位作者 莫俊銮 彭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I0004-I0006,共3页
目的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前列腺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87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前列腺液做细菌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Phoenix 100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经前列腺液培养证实为CBP的数... 目的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前列腺液中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87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取前列腺液做细菌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Phoenix 100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经前列腺液培养证实为CBP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75例标本,经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证实的CBP患者共629例。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细菌所占比例(584株,92.9%)明显高于革兰阴性细菌(45株,7.1%)。共分离出37个菌种,主要为溶血性葡萄球菌265株(42.1%)、表皮葡萄球菌127株(20.9%)、粪肠球菌35株(5.0%)。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且呈多重耐药。结论临床CBP以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为主,抗菌谱复杂,应对每一个CBP患者进行正确的病原体评估,根据药物体外敏感试验,选择合适以及个性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病原菌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灵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中IL-8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尹静 曲晓伟 +2 位作者 林浩成 张培海 张蜀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研究前列灵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人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前列灵胶囊和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疗程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IL-8... 目的:研究前列灵胶囊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病人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前列灵胶囊和前列通瘀胶囊治疗,疗程4周。采用ELISA法检测前列腺液中IL-8、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IL-8、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组间差异P>0.05。结论:前列灵胶囊可降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细胞因子IL-8、TNF-α水平。其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机制为降低前列腺液中TNF-α、IL-8水平,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减轻及控制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IL-8 TNF-Α 前列灵胶囊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坦索罗辛对大鼠细菌性前列腺炎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秦国东 肖明朝 +4 位作者 周远大 何海霞 杨静 曾洋 何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0,I0001,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96只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左氧氟沙星和坦索罗辛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分别在给药后0...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96只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左氧氟沙星和坦索罗辛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组),每组48只,分别在给药后0.125、0.25、0.5、1、2、4、8和12h每个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采集两组动物的前列腺制作组织匀浆,用HPLC法测定前列腺组织中左氧氟沙星浓度,3p97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4.78±0.75)h和(3.64±0.88)h,tpeak分别为(1.18±0.10)h和(O.81±0.29)h,Cmax分别为(6.16±0.57)μg/g和(3.91±0.62)gg/g,AUC0-12分别为(41.91±1.01)μg·h/g和(22.70±3.08)μg·h/g。结论坦索罗辛可以明显提高左氧氟沙星在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索罗辛 左氧氟沙星 大鼠 细菌性前列腺炎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原菌检测及耐药谱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苏运钦 刘菊珍 +2 位作者 李菊香 谢庆芳 尹更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1-943,共3页
目的:了解引起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利用VITEK2 Compact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种属... 目的:了解引起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谱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提供依据。方法:用无菌方法采集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利用VITEK2 Compact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方法,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耐药谱特征。结果:121例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中,革兰阳性细菌感染患者93例(76.8%),革兰阴性细菌28例(23.2%),其中分离率前3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9例,23.9%)、溶血性葡萄球菌(23例,19.0%)和表皮葡萄球菌(18例,14.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种主要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全部敏感,对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和环丙沙星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7.1%~78.4%),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全部敏感,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4.5%~69.7%)。结论:我院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锻炼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辅助康复效果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花云 唐锋 +2 位作者 孙洪涛 连天 李源湘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辅助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8月~2010年8月符合CAP诊断标准的20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抗生素、抗炎药物和α-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 目的:探讨体育锻炼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辅助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2008年8月~2010年8月符合CAP诊断标准的20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即抗生素、抗炎药物和α-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治疗、前列腺按摩等。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体育锻炼,即采用瑜伽、羽毛球、气排球三种锻炼形式,每周4~5次,每次40~60分钟,以患者感觉轻微疲劳为限,共90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天、治疗90天,采用美国国家健康组织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hronic prostatitis symptom index,NIH-CPSI)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进行评分。测定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及精浆IL-1、TNF-α水平,并统计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1)实验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前列腺炎NIH-CPSI评分、精浆IL-1及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0天和90天时,两组NIH-CPSI评分、精浆IL-1及TNF-α水平较实验前均显著下降(P<0.05),最大尿流率显著上升(P<0.05)。治疗30天和90天时,实验组NIH-CPSI评分、精浆IL-1及TNF-α水平分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实验组最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2)90天治疗后,对照组治愈率为50%,有效率为69%;实验组治愈率68%,有效率86%,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AP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体育锻炼,效果好于常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体育运动 前列腺症状评分指数 精浆IL-1 TNF-Α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TNF-α、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耀东 王喜凤 +2 位作者 王建文 韩豆瑛 赵中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25%消痔灵注射液0.2 m L(每单侧叶注射0.1 m L)注入前列腺背侧叶,造成慢...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25%消痔灵注射液0.2 m L(每单侧叶注射0.1 m L)注入前列腺背侧叶,造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药物组、平补平泻组和温通针法4组,每组15只。模型组不予任何刺激,药物组给予前列康灌胃,平补平泻组和温通针法组均取关元、曲骨、行间,平补平泻组行平补平泻手法,温通针法组行温通针法,三治疗组均是每日治疗1次,共治15次,最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温通针法组较平补平泻组和药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NF-α(P均<0.01);温通针法组较药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的IL-1β(P<0.01),与平补平泻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效果独特,其机理与降低TNF-α、IL-1β含量,减轻前列腺组织内炎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具有抗炎和调节局部免疫反应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法 细菌性前列腺炎 TNF-α、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荀建宁 朱闽 +4 位作者 覃兆伟 周凯 梁永协 胡恩宜 徐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71-1573,共3页
目的:观察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加前列安栓、前列安栓,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N... 目的:观察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加前列安栓、前列安栓,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前列腺炎pH值,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21%和68.9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学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及前列腺炎pH值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湿热消腰部外敷热导入疗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湿热消 外敷热导入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贝母对免疫原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夏金鑫 韩蕾 +1 位作者 周晓辉 魏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5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探讨浙贝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参考Robinette的方法选取25-35g昆明种小鼠,于第1、14天分别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0.5 mg/只皮下注射,观察实验小鼠前列腺组... 目的:建立小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探讨浙贝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方法:参考Robinette的方法选取25-35g昆明种小鼠,于第1、14天分别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0.5 mg/只皮下注射,观察实验小鼠前列腺组织的大体病理表现。给药组每日浙贝母灌胃,每只0.1mL/10g给药,7天后观察浙贝母对大鼠病理学与血清NO的影响。结果:建模14天后,模型组小鼠前列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湿重增加、组织粘连等大体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则具有较轻的炎症表现,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NO含量亦呈相同趋势变化。结论:运用小鼠前列腺匀浆+免疫佐剂饱和氢氧化铝溶液方法建立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了另一种方法。浙贝母则有减轻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炎症表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动物模型 免疫方法 浙贝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钱伯初 史红 郑晓亮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难于诊治的泌尿科常见病。研究制备的动物模型是阐明该病发病机理和开发新药的有效方法。因此,用作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有效性是选择动物模型最重要的标准,由于不同动物模型的不同...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理未明、难于诊治的泌尿科常见病。研究制备的动物模型是阐明该病发病机理和开发新药的有效方法。因此,用作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的有效性是选择动物模型最重要的标准,由于不同动物模型的不同特点,实验时应适当选择。本文就近年来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前列腺炎 动物模型 自身免疫 部分尿道阻塞 雌二醇 角叉菜胶 消痔灵注射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钟淑霞 李珊山 +2 位作者 张朝英 赵翠扬 马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Mg)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Mg,并与正常对照组125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在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 目的:探讨生殖支原体(Mg)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培养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Mg,并与正常对照组125例进行比较。结果:①在987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302例(31.5%),其中153例并发其他病原体感染,以并发解脲支原体(Uu)最多见(128例);②125例正常人前列腺液标本中Mg阳性3例 (2.53%),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4.32,P<0.01)。结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Mg感染率高,Mg可能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病因学 细菌性前列腺炎 支原体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内环境因素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莉 王永 +5 位作者 骆永伟 王蓉 孟祥 贾玉玲 刘向云 孙祖越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95-1000,共6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诱导的SD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与内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为阴性对照组,其它两组为试验组,第0、7天多点皮内注射浓度分别为20、40mg/mL的大鼠前列腺... 目的:探讨前列腺组织蛋白结合免疫佐剂法诱导的SD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炎症反应与内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为阴性对照组,其它两组为试验组,第0、7天多点皮内注射浓度分别为20、40mg/mL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联合完全弗氏佐剂(1∶1的混悬液)1.0mL,腹腔注射百白破疫苗0.5mL,第21天皮内注射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0.5mL,阴性对照组在相同时间和部位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55天处死大鼠。结果: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制作诱导SD大鼠前列腺炎后,可见前列腺间质有大量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呈现明显的慢性炎症表现。免疫因素引起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可导致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明显升高(P<0.05),免疫球蛋白M(IgM)浓度明显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免疫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体内IgG、IgM、CRP和PSA含量呈现关联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前列腺 细菌性前列腺炎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香血藤醇提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章春 孙海波 +4 位作者 党荣敏 叶劲松 李珀 胡先运 杨政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50-1954,共5页
目的 观察五香血藤醇提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前列舒通胶囊水溶液354 mg/kg),五香血藤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63、126、252 mg/kg),每组10只,注射消痔灵进行... 目的 观察五香血藤醇提物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前列舒通胶囊水溶液354 mg/kg),五香血藤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63、126、252 mg/kg),每组10只,注射消痔灵进行造模。RT-qPCR法检测miR-155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TLR4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IL-6、IL-8水平,比较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评分,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五香血藤醇提物各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TNF-α、IL-6、IL-8、NF-κB p65、TLR4、miR-155表达降低(P<0.05);五香血藤醇提物高剂量组与阳性药物组病理评分最低;五香血藤醇提物高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腺体增生、血管扩张充血等症状有改善。miR-155表达与NF-κB p65、TLR4、TNF-α、IL-6、IL-8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五香血藤醇提物能够改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的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miR-155表达,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香血藤 细菌性前列腺炎 MIR-155 TLR4/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