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刷牙后不同存放条件下牙刷的细菌学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孟宏 尹伟 +2 位作者 胡德渝 何松霖 林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2-784,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存放条件对刷牙后牙刷细菌定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设计。41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使用指定牙膏及牙刷(2组牙刷为同一型号)按照指定方法刷牙后,其交回牙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n=20)将牙刷密封放置,B组(n=... 目的:评价不同存放条件对刷牙后牙刷细菌定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设计。41名健康大学生志愿者使用指定牙膏及牙刷(2组牙刷为同一型号)按照指定方法刷牙后,其交回牙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n=20)将牙刷密封放置,B组(n=21)将牙刷倒立自然风干,12h后进行牙刷附着细菌的全菌培养和变异链球菌选择性培养,采用自动菌落计数仪计数。经过1周洗脱期后重复上述操作,但交换2组牙刷存放方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通风干燥条件下牙刷总细菌计数的对数值为5.68±2.09,变异链球菌计数的对数值为4.56±2.06,检出率为95.1%;密封条件下总细菌计数的对数值为8.48±1.49,变异链球菌计数的对数值为7.91±1.97,检出率为73.2%;细菌计数的组间差异均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变异链球菌的检出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刷牙后牙刷保存方式对其表面细菌滋生情况有影响;将牙刷置于通风干燥处对于降低其细菌污染程度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刷 污染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细菌学检测及分离菌的药敏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信刚 张耀相 +2 位作者 刘炳琪 伊岚 闫保英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3,22,共4页
从陕西省某养猪场发生猪呼吸系疾病的病死猪肺脏中分离到4株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一系列的系统鉴定,确定分离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动物致病性试验... 从陕西省某养猪场发生猪呼吸系疾病的病死猪肺脏中分离到4株细菌,通过培养特性、菌体形态、菌落形态、染色特性、生化试验等一系列的系统鉴定,确定分离菌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和中间葡萄球菌。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小白鼠有很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小鼠死亡。药敏试验表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不敏感,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细菌学检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黄杆菌的细菌学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叶枫 钟淑卿 +3 位作者 袁锦屏 许锦民 杨灵 钟南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0期875-876,共2页
目的 :探讨黄杆菌在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药敏分析。方法 :回顾调查 1998年1月~ 1999年 12月本所 31例下呼吸道黄杆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受检黄杆菌 31株 ,药敏试验表明大多数黄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 /... 目的 :探讨黄杆菌在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并进行药敏分析。方法 :回顾调查 1998年1月~ 1999年 12月本所 31例下呼吸道黄杆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受检黄杆菌 31株 ,药敏试验表明大多数黄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哌酮 /舒巴坦、哌啦西林 /他唑巴坦敏感 ,而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耐药。结论 :应加强临床黄杆菌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黄杆菌 细菌学检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后细菌学检测在死因鉴定中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云 唐任宽 李剑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4-697,共4页
目的探讨死后细菌学检测在死因鉴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27例尸体用相对无菌方法提取心血进行培养。结果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结果一致或基本一致仅48.1%(13例)。27例中培养有细菌生长24例(88.9%),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 目的探讨死后细菌学检测在死因鉴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27例尸体用相对无菌方法提取心血进行培养。结果临床诊断与法医病理结果一致或基本一致仅48.1%(13例)。27例中培养有细菌生长24例(88.9%),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心血培养结果的阳性预测值(PPV)83.3%(20/24),单一菌PPV是79.2%(19/24),阴性预测值(NPV)66.7%(2/3)。死后至尸解时间与微生物分离和繁殖无统计学相关性,年龄、性别、死后至尸解时间、临床诊断、死因和抗生素治疗与否并不影响培养结果。结论心血培养结果与临床、病理联系起来确定死因及病原菌,单一致病菌绝大多数是真性感染,心血培养可作为死因鉴定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培养 死后细菌学检测 死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级实验动物细菌学检测用主要培养基的筛选 被引量:2
5
作者 范薇 隋丽华 +2 位作者 刘永梅 田克恭 贺争鸣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为解决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用培养基标准化的问题 ,选择目前国内几个比较大的培养基生产厂家和一个国外知名培养基生产厂家的DHL、SS、营养琼脂 3种培养基 ,利用已知标准菌株进行对比、优选 ,从而形成标准产品 ,最终确定适合于实验... 目的 为解决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用培养基标准化的问题 ,选择目前国内几个比较大的培养基生产厂家和一个国外知名培养基生产厂家的DHL、SS、营养琼脂 3种培养基 ,利用已知标准菌株进行对比、优选 ,从而形成标准产品 ,最终确定适合于实验动物细菌检测用的培养基。方法 用标准沙门菌、嗜肺巴斯德杆菌、鼠棒状杆菌对培养基进行定性 (生长实验 )和定量 (平板菌落计数实验 )筛选。结果  6个厂家的 3种培养基除SS琼脂有差异外 ,其余均无显著差异 ,Merck公司的血琼脂上嗜肺巴斯德杆菌未能生长。结论 在实际检测应用中Merck公司的血琼脂不能选用。而Merck公司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的SS琼脂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在实际检测中有可能造成漏检 ,也不宜选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检测 实验动物 Merck公司 细菌学检测 沙门菌 菌落计数 琼脂 培养基 生长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病人牙刷的细菌学检测及清洁管理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功莲 师清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牙刷 细菌学检测 清洁管理 住院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院内感染与氧气设备污染的细菌学检测结果观察
7
作者 罗春燕 张子屏 《山西护理杂志》 1993年第3期22-23,共2页
近年来有关氧气湿化瓶污染及消毒、管理方面很多人进行了研究报道.认为氧气装置污染是造成呼吸系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从1991年3月~1992年3月对神经外科、骨科、呼吸科、小儿科、急诊科、心肾科、胸泌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 近年来有关氧气湿化瓶污染及消毒、管理方面很多人进行了研究报道.认为氧气装置污染是造成呼吸系统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从1991年3月~1992年3月对神经外科、骨科、呼吸科、小儿科、急诊科、心肾科、胸泌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病率进行了分析,并对患者痰液和氧气设备进行了细菌学检验,分离病原菌的种类,了解其分布。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标本采集 1.1 将患者口腔清洁后取去痰液,避免混入咽及口腔内的细菌.用无菌肉汤中的棉拭子直接取患者痰液立即插入无菌肉汤管中待检. 1.2 取氧气湿化瓶中水,按水的卫生细菌学检验程序检查.吸氧管口用无菌棉拭子取样,置无菌肉汤管中待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氧气湿化瓶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饮用水(氯化消毒技术)细菌学检测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邵锦香 钱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蛋鸡 饮用水 氯化消毒技术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149)大肠菌株的细菌学检测与肠毒素鉴定
9
作者 金志强 杨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3期9-11,共3页
通过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的调查研究 ,从患黄痢的新生仔猪分离出 13株 O14 9大肠杆菌 ,采用兔肠结扎试验、平板免疫溶血试验对其产肠毒素性能进行了鉴定。生物学试验和血清学反应的结果表明 ,O14 9大肠菌株的被检滤液中存在热敏肠毒素 ( L T)
关键词 O149大肠菌株 肠毒素 细菌学检测 鉴定 大肠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加压输液的细菌学检测
10
作者 李玉华 邹云霞 +1 位作者 彭丽华 胡立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5期305-305,共1页
关键词 输液疗法 空气加压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9年泰州兴化地区脱水裙带菜的细菌学检测状况调查
11
作者 朱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3期347-347,351,共2页
于2007~2009年对泰州兴化地区脱水裙带菜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测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泰州兴化地区脱水裙带菜超标指标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致病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各超标指标和病原菌检出率每年都呈递减趋势... 于2007~2009年对泰州兴化地区脱水裙带菜加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食品卫生细菌学检测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泰州兴化地区脱水裙带菜超标指标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致病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各超标指标和病原菌检出率每年都呈递减趋势,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各生产企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保障脱水裙带菜的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裙带菜 细菌学检测 致病菌 江苏泰州 兴化地区 2007~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来元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2-324,共3页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重要原因,该病原菌能侵犯人体多个脏器,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杀死,部分病菌能长期潜伏在机体内实现共存。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将会造成结核分枝杆菌的大量复... 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重要原因,该病原菌能侵犯人体多个脏器,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杀死,部分病菌能长期潜伏在机体内实现共存。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其他因素作用下,将会造成结核分枝杆菌的大量复制、定植,从而增加结核病发生率。我国是全球肺结核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患者发病起初症状不明显,增加患者临床诊疗难度。因此,加强结核分枝杆菌患者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可指导临床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技术主要包括:细菌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测等,不同诊断检测技术各有优缺点。本综述将以结核分枝杆菌为起点,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诊断技术,分析不同诊断技术的优缺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诊断技术 细菌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齐兴峰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63-1266,共4页
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细菌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工作者需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过程和优缺点,再根据各医院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MTB检测方案,以提高不同层次检测的准确性。现将近年来结核杆菌的检测技术概况和研究进展... 结核杆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细菌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病理工作者需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过程和优缺点,再根据各医院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MTB检测方案,以提高不同层次检测的准确性。现将近年来结核杆菌的检测技术概况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合理使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以早期精准诊断结核病 被引量:10
14
作者 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83-986,共4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数约83.3万,约占全球8.4%,居全球第三位,其中,仅47%通过病原学证实,低于全世界57%的检出率[1]。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切断结核病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 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中国新发结核病患者数约83.3万,约占全球8.4%,居全球第三位,其中,仅47%通过病原学证实,低于全世界57%的检出率[1]。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切断结核病传播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结核病早期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纷纷涌现。2013年WHO修订了结核病的诊断标准,推荐将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和TB-LAMP技术阳性检出结果视同于细菌学检测阳性,作为病原学阳性结核病的诊断依据[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学检测 诊断标准 早期诊断 结核病 快速检测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早期干预 精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常见细菌病及其消毒效果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君艳 《饲料博览》 CAS 2021年第11期88-89,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量的不断增加,猪场常见多发的细菌病也日益引起关注。笔者对养殖场和兽医门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特意收集了1个养殖场连续4个月的36份临床病料,并对这些病料进行了一次集中的细菌学检测,现将该次调查方法、检测结果... 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量的不断增加,猪场常见多发的细菌病也日益引起关注。笔者对养殖场和兽医门诊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特意收集了1个养殖场连续4个月的36份临床病料,并对这些病料进行了一次集中的细菌学检测,现将该次调查方法、检测结果及心得体会陈述如下,以期为猪场细菌性疾病的防控和正确消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疾病 兽医门诊 流行病学调查 细菌 常见细菌 消毒效果 生猪养殖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组织及胆汁中厌氧菌谱的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景森 卢云 +2 位作者 卓健生 刘刚 韩文胜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526-528,共3页
为探讨厌氧菌感染与胆囊组织癌变的相关关系 ,采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系统 ,对 2 9例胆囊癌患者的胆囊胆汁及 9例胆囊癌中心组织进行厌氧菌培养及自动检测分析。结果 2 9例胆囊癌胆汁中厌氧菌检出率为 6 5 .5 % ( 1 9/2 9) ,胆囊癌组织... 为探讨厌氧菌感染与胆囊组织癌变的相关关系 ,采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系统 ,对 2 9例胆囊癌患者的胆囊胆汁及 9例胆囊癌中心组织进行厌氧菌培养及自动检测分析。结果 2 9例胆囊癌胆汁中厌氧菌检出率为 6 5 .5 % ( 1 9/2 9) ,胆囊癌组织检出率为 5 5 .6 % ( 5 /9) ,且均为兼性厌氧。两者厌氧菌株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认为胆囊粘膜癌变可能与厌氧菌尤其是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有关 ,厌氧菌与需氧菌协同作用 ,长期刺激胆囊粘膜是导致其癌变的主要因素。而利用微生物生长曲线中对数生长期进行培养是提高厌氧菌阳性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胆汁 厌氧菌谱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春梅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及细菌学检测等均会出现异常,如病牛乳汁的pH值明显提升,约为7.0以上并呈碱性,同时乳汁中氯化钠的含量会提升至0.14%以上,细菌数量超过1130万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乳房炎 牛乳汁 奶牛乳房炎 临床型 细菌学检测 亚临床型乳房炎 养殖人员 细菌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增菌PCR方法对痰涂片阴性肺结核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9
18
作者 武玮 潘毓萱 +2 位作者 田苗 王甦民 赵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 建立增菌PCR方法 ,以达到对涂片阴性痰标本中结核菌早期检定和确认活菌的目的。方法 采用 7H12半流休培养和PCR扩增相结合的增菌PCR方法 ,对 4 6份初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检测 ,并对杂交结果进行凝胶呈像灰度分析。结果 应用... 目的 建立增菌PCR方法 ,以达到对涂片阴性痰标本中结核菌早期检定和确认活菌的目的。方法 采用 7H12半流休培养和PCR扩增相结合的增菌PCR方法 ,对 4 6份初治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检测 ,并对杂交结果进行凝胶呈像灰度分析。结果 应用增菌PCR检测涂片阴性痰标本 ,其中 86 .2 %的标本在增菌 7d内得到阳性结果 ,于 4周时得到最大阳性率 ,较培养法的阳性检出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 ,较普通标本PCR阳性率明显提高 (P <0 .0 5 ) ;有 6 3.0 %的标本增菌 7d时的杂交结果凝胶灰度值与 0d时相比 >1;并有 6 2 .1%的增菌PCR 7d内得到阳性的标本得到同一样本7H12半流培养阳性结果的支持和活菌判定。结论 增菌PCR不是单纯的PCR ,增菌 7d后PCR阳性率明显增加 ,且有杂交结果凝胶灰度比值的增加和随后的培养结果对其进行支持和活菌判断 ,有助于临床诊断的确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菌PCR方法 痰涂片阴性 肺结核 早期诊断 细菌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开功 程振涛 +3 位作者 王天奇 刘刚 朱军 何三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诊断方法 细菌学检测 细胞学检测 体细胞计数 化学检测 CELL 经济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规模化猪场保育猪传染病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泉云 周锦萍 +8 位作者 王建 刘佩红 鞠龚讷 沈莉萍 卢军 徐锋 薛霞 张维谊 李凯航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于2003年-2004年间对上海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进行了集中采样,并结合临床检查、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诊断等方式对保育猪传染病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基本弄清了保育猪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为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提供... 于2003年-2004年间对上海的13个规模化猪场的保育猪进行了集中采样,并结合临床检查、细菌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和病毒学诊断等方式对保育猪传染病进行了综合性调查,基本弄清了保育猪传染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为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传染病 临床检查 细菌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病毒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