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细菌学与病理学检查技术对骨关节结核诊断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苏丹 车南颖 +6 位作者 欧喜超 赵颖丽 李琨 陈学敬 林海峰 穆晶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液标本细菌学检测技术和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技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送检同部位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 目的:回顾性分析脓液标本细菌学检测技术和组织标本病理学检测技术诊断骨关节结核的检测效能。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213例送检同部位脓液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的疑似骨关节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脓液标本进行涂片染色镜检、GeneXpert MTB/RIF(GeneXpert)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MGIT 960液体培养);组织标本经石蜡包埋后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和FQ-PCR检测。结果:根据骨结核临床诊断综合参考标准(CRS),186例纳入患者诊断为骨关节结核,其中124例为确诊结核患者,23例为高度疑似结核患者,39例为疑似结核患者;27例患者排除骨关节结核。与CRS比较,脓液标本涂片镜检、MGIT 960液体培养、FQ-PCR、GeneXpert以及组织标本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28.7%(49/171)、49.0%(48/98)、58.1%(25/43)、87.5%(161/184)、48.6%(90/185)和85.4%(146/171);特异度分别为100.0%(26/26)、11/11、8/9、96.2%(25/26)、96.3%(26/27)和100.0%(27/27)。结论:脓液标本GeneXpert检测和组织标本FQ-PCR检测的敏感度高,检测用时短,可用于骨关节结核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病理学 细菌学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咪孙 武娅宁 +1 位作者 李桂莲 刘海灿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然而受到生物样本载菌量低的限制导致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尚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需求。应用富集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富集后检测,对提高结核病病... 病原学检测方法是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结核病诊断方法,然而受到生物样本载菌量低的限制导致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及阳性检出率尚不能满足临床快速、准确的需求。应用富集技术对生物样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富集后检测,对提高结核病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结核分枝杆菌富集技术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为新型富集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期待开发出更多高效的富集方法,提高结核病病原学检测的敏感度,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结核病的传播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设置要求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邓海清 杨蕾 +2 位作者 陈成 王国治 陈国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定和《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对于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的相关规定,探讨了生物安全二级实验(BSL-2)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关于BSI,2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从事结核... 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对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定和《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对于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的相关规定,探讨了生物安全二级实验(BSL-2)的基本要求,分析了目前关于BSI,2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从事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涉及微生物学技术进行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与分型鉴定实验室提出改进的建议,解决该类实验室存在的生物安全隐患,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以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同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学技术 实验室 安全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2010年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点细菌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辉 马晓光 +3 位作者 石洁 闫国蕊 杨洪毅 赵玉玲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特征。方法依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的抽样规则,抽取河南省36个点代表,共涉及18个地市的36个县,实检49 091名,均进行X线摄片检查,共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或)X线胸... 目的了解河南省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流行特征。方法依据《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实施细则》的抽样规则,抽取河南省36个点代表,共涉及18个地市的36个县,实检49 091名,均进行X线摄片检查,共发现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或)X线胸片异常者2877例,收集此部分人群的痰标本,对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菌株鉴定,以及一、二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的耐药试验。结果在2877例可疑肺结核患者中发现痰涂片阳性者35例,涂阳率1.22%;分离培养的2875例中获得45株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1.57%,其中北京基因型菌株占91.11%(41/45),非北京基因型占8.89%(4/45)。肺结核患者任一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8.89%(13/45)、6.67%(3/45)。结论河南省结核分枝杆菌以北京基因型为主,仍为耐药结核病的高负担地区,需采取更加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来控制结核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学 分枝杆菌 细菌学技术 抽样研究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33例肺切除标本的细菌学结果评价外科治疗肺结核的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强 高孟秋 +7 位作者 王子彤 陆宇 韩鸣 谢汝明 赵伟杰 郑梅琴 李芃 付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798-801,共4页
目的从手术切除的33例肺结核标本的细菌学结果评价外科治疗肺结核的意义。方法采集33例自2008年10月—2009年6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行肺结核手术的手术切除标本,将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及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与术前痰菌结果进... 目的从手术切除的33例肺结核标本的细菌学结果评价外科治疗肺结核的意义。方法采集33例自2008年10月—2009年6月在北京胸科医院行肺结核手术的手术切除标本,将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及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与术前痰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培阳率为72.7%(24/33),痰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培阳率为21.2%(7/33)。24例培养阳性的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于影像学上显示已经稳定的纤维化、钙化病灶,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仍较高。结论手术治疗肺结核是避免复发和产生耐药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外科学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分离技术关键点的研究和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胡雪明 杨兰萍 +3 位作者 金汇明 许学斌 冉陆 阚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研究沙门菌常规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方法用库存菌株和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测试评估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 目的研究沙门菌常规分离方法的技术关键点。方法用库存菌株和肛拭、食品增菌标本测试评估5种沙门菌选择性平板分别与3种选择性增菌液配伍检测沙门菌的敏感性;将亚硒酸煌绿增菌液(SBG)与木糖赖氨酸胆酸盐琼脂平板(XLD)和CHROMagarTM沙门菌显色琼脂平板(CAS)配伍组合作为首选优化方法 (方法 1)通过全球沙门菌监测(GSS)和静安区预防性职业体检标本进行验证;8家临床医院实验室使用SBG-XLD组合的次选优化方法 (方法 2)和4个CDC实验室使用方法 1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CAS和XLD菌株测试的敏感性为100%和85.7%,肛拭标本经SBG增菌后用CAS和XLD分离的敏感性为94.4%和89.7%,优于其他2种选择性增菌液与平板组合的检测效果。方法 1检测2005-2009年GSS和2008年体检标本的高峰阳性率达到5%~7%和1%。方法 2经2年的室间比对敏感性达到方法 1的78.7%,最高为88.9%。结论沙门菌常规分离的技术关键点在于有效增菌,实验室使用模块化的可选平板进行组合分离才能兼顾效率和成本。优化方法 1适用所有沙门菌的检测,优化方法 2适用非伤寒沙门菌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细菌学技术 敏感性 有效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夹层杯技术用于基层实验室结核病诊断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宋红焕 季明 +5 位作者 唐国锋 朱玮 朱澄玉 陈诚 许卫国 陆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441-444,共4页
目的评价液基夹层杯法在基层实验室用于结核病诊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泰兴、江阴CDC两个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对3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754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液基夹层杯法与直接痰涂片法进行镜检,结合临床诊断,比较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 目的评价液基夹层杯法在基层实验室用于结核病诊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泰兴、江阴CDC两个县级结核病实验室,对385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754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液基夹层杯法与直接痰涂片法进行镜检,结合临床诊断,比较2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采用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性状、不同时间收集的痰标本的阳性率。选取12份阳性痰标本,设定不同的痰消化液比例,不同的消化时间,加热与否处理痰标本,将处理后的消化液接种到罗氏培养基,37℃培养,通过比较生长情况评价液基法的安全性。结果液基夹层杯法、直接痰涂片法对754份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5%(177/754)、16.8%(127/754),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2,P=0.000);比较不同性状、不同时间采集的痰标本采用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得出脓痰直涂法阳性检出率为40.9%(81/198),液基法阳性检出率为47.5%(94/198),两种方法对于脓痰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确切概率<0.001);非脓性痰(包括血痰、黏液痰、口水痰)直涂法阳性检出率为4.7%(9/193),液基法阳性检出率为13.5%(26/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确切概率值均<0.001)。安全性试验发现经消化液处理的痰标本,培养8周后未见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结论液基夹层杯法提高了疑似肺结核患者细菌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且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适合在基层实验室应用并便于开展质量控制,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可行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培养法联合菌种鉴定技术诊断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昭瑛 赵秀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利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法联合菌种鉴定技术诊断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以了解目前华北地区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收治的53例疑似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患者的可疑感染部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菌种... 目的利用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法联合菌种鉴定技术诊断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以了解目前华北地区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9—2011年收治的53例疑似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患者的可疑感染部位标本进行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菌种鉴定。收集所有经确诊为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53例疑似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的患者中,病原学证实存在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为19例,11例(57.9%)为单纯肺脏累及,2例(10.5%)为肺外累及,4例(21.1%)为分枝杆菌血症,2例(10.5%)为肺脏累及和分枝杆菌血症并存。16例患者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3例患者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感染。15例(78.9%,15/19)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结论联合应用液体培养法与菌种鉴定技术对于诊断HIV与分枝杆菌双重感染是有效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HIV感染 分枝杆菌感染 分枝杆菌属 细菌学技术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夹层杯技术检测抗酸杆菌应用性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华林 谭云洪 +1 位作者 白丽琼 胡培磊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评价液基夹层杯技术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190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642份晨痰标本和1 140份即时痰标本,每份痰标本均采用液基夹层杯技术、直接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技术和罗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技术进行检测,比较直涂法、... 目的评价液基夹层杯技术检测抗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190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642份晨痰标本和1 140份即时痰标本,每份痰标本均采用液基夹层杯技术、直接涂片查找抗酸杆菌技术和罗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技术进行检测,比较直涂法、液基法与培养法对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并在以培养法为金标准的前提下考察液基法、直涂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评价晨痰和即时痰、1次痰和2次痰对肺结核涂阳病人发现的差异。结果液基法、直涂法和培养法对642份晨痰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3.5%、12.7%和26.6%,对1 140份即时痰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9.6%和23.3%。以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液基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9%和95.8%,并与直涂法相对应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基法检测表明:642份晨痰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1 140份即时痰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液基法能够提高痰标本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操作标准化,且所需设备简单,便于基层开展,是一种可能具有推广价值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诊断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性与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庄玉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185-188,共4页
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性与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庄玉辉关键词分支杆菌属.非结核性,细菌学技术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一直统称为非典型分支杆菌。无论从细菌学还是临床特点看,“非典型”的命名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一... 非结核分支杆菌的致病性与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庄玉辉关键词分支杆菌属.非结核性,细菌学技术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一直统称为非典型分支杆菌。无论从细菌学还是临床特点看,“非典型”的命名是不合理的,因为每一种分支杆菌都有其固有的生物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杆菌属 非结核性 细菌学技术 致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L型细菌培养基的研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银 文斌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90-392,共3页
关键词 非典型性细菌 培养基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在颅内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苏高健 崔倩倩 +3 位作者 高杰 朱栋梁 吴楚伟 黄贤键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在颅内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颅内感染患者,均于启动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前收集脑脊液行微生物培养(常规培养组,58...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在颅内感染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颅内感染患者,均于启动经验性广谱抗生素治疗前收集脑脊液行微生物培养(常规培养组,58例)和(或)mNGS测序(mNGS组,59例),并根据结果回报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病原体检出率和结果回报时间、抗生素强度分级,以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本组117例患者经脑脊液微生物培养和(或)mNGS测序共检出65种病原体,尤以病毒占比最高,为49.23%(32/65),其次依次为革兰阴性菌(24.62%,16/65)、革兰阳性菌(18.46%,12/65)和真菌(7.69%,5/65)。脑脊液mNGS测序的病原体检出率高于(χ2=22.781,P=0.000)、结果回报早于(t=⁃32.588,P=0.000)微生物培养;根据结果回报,mNGS组有20例(33.90%)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抗生素应用强度降级5例、升级15例,常规培养组有30例(51.72%)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抗生素应用强度降级17例、升级13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17,P=0.055);两组ICU住院时间(Z=⁃0.716,P=0.474)、总住院时间(Z=⁃0.933,P=0.351)和病死率(Fisher确切概率法:P=0.496)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脊液mNGS测序可以有效提高颅内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尽可能减少广谱抗生素应用时间、降低抗生素总体应用强度,有助于临床准确诊断与精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髓液 序列分析 DNA 细菌学技术 抗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易俊莉 杨新宇 +8 位作者 陈昊 赵琰枫 陈双双 张洁 丁北川 代小伟 孙闪华 武文清 李传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77-681,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为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12月北京市各结防机构收集的1241株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临床分离株采用对硝基... 目的分析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为北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9年1—12月北京市各结防机构收集的1241株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临床分离株采用对硝基苯甲酸/噻吩-2-羧酸肼(PNB/TCH)生长试验法进行初步菌种鉴定,使用比例法进行8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药品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左氧氟沙星(Lfx)、阿米卡星(Am)、卷曲霉素(Cm)、对氨基水杨酸(PAS)。结果 1241株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临床分离株中,结核分枝杆菌(MTB)1156株,占93.15%,非结核分枝杆菌(NTM)85株,占6.85%。1156株MTB分离株总耐药率为24.83%(287/1156),RFP耐药率为7.27%(84/1156),多耐药率为6.75%(78/1156),耐多药率为5.28%(61/1156),准广泛耐药率为1.73%(20/1156),广泛耐药率为0.17%(2/1156)。8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依次为Sm(17.91%,207/1156)>INH(11.76%,136/1156)>RFP(7.27%,84/1156)>EMB(4.84%,56/1156)>Lfx(4.76%,55/1156)>PAS(2.16%,25/1156)>Cm(1.47%,17/1156)>Am(0.69%,8/1156)。耐药谱共有43种,包括单药耐药7种、耐多药6种、准广泛耐药8种、广泛耐药1种、多耐药21种。结论北京市结防机构管理的结核病患者临床分离株耐药谱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应重视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筛查,加强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抗药性 细菌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对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效果的评估 被引量:21
14
作者 丁卫忠 陈巍 +12 位作者 石莲 梁秋 李玲 孙德斌 王悦 张申富 孙娇 谭珂 孙炳奇 冈田耕辅 野口典久 安中敏光 吴邦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18-822,共5页
目的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效果的临床验证与应用,评估该方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本院临床诊断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483份,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 目的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对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效果的临床验证与应用,评估该方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本院临床诊断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483份,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及Lamp法检测痰标本,并应用χ^2检验对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483例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以传统检测方法(涂片+培养)为标准进行比较,Lamp检测的敏感度为84.67%[232/(232+42)],特异度为87.08%[182/(27+182)],阳性预测值为89.58%[232/(232+27)],阴性预测值为81.25%[182/(42+182)],一致性为85.71%[(232+182)/483]。在干酪样痰标本中,Lamp和传统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96%(145/186)和77.42%(144/186),均高于黏液痰的阳性率[38.46%(110/286)和42.66%(122/286)](χ^2=70.78和χ^2=53.05,P值均〈0.01)。结论与传统检测方法比较,Lamp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一致性。Lamp对于酪样痰标本的检出阳性率高于传统检测方法,而对于同一性状的标本检测,两种方法之间并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扩增技术 分枝杆菌 结核 结核 细菌学技术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IT960与罗氏培养法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中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45
15
作者 张娟 蒋俊 +5 位作者 张红 贾琳 魏成翠 石莲 马静红 杨立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61-365,共5页
目的比对全自动Bactec MGIT960(MGIT960)系统与改良罗氏(L-J)培养方法2者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中的优越性。方法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碧迪项目辽宁工作方案要求和国际标准WS288-2009《肺结核诊断标准》纳... 目的比对全自动Bactec MGIT960(MGIT960)系统与改良罗氏(L-J)培养方法2者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中的优越性。方法按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碧迪项目辽宁工作方案要求和国际标准WS288-2009《肺结核诊断标准》纳入临床病例。本实验共纳入病例435例,其中男性319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52.3岁(10-86岁)。上述每份病例标本均分别进行痰液涂片抗酸染色(萋-尼法)镜检,L-J固体培养和MGIT960系统液体培养。培养阳性者分别进行一线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TR)和乙胺丁醇(EMB)的L-J法药敏试验(比例法)和MGIT960药敏试验;分别计算出抗酸染色镜检与MGIT960和L-J培养的符合率;L-J培养和MGIT960培养阳性检出率;L-J和MGIT960两种培养方法药敏试验所需的培养时间及符合率等。结果 MGIT960培养法和L-J培养法与痰涂片镜检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8%(187/206)和89.3%(184/206);MGIT960与L-J结果符合率92.8%(219/236);MGIT960和L-J平均培养时间分别为9.5 d和31.5 d;MGIT960和L-J一线药物INH、RIF、STR和EMB敏感性试验的符合率分别为92.7%、95.9%、91.8%和97.3%。结论全自动MGIT960系统培养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L-J培养法,报告时间平均缩短至9.5 d,该系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快速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结核各类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与PCR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分析 被引量:26
16
作者 董伟杰 秦世炳 +2 位作者 赵立平 付育红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比较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脓液、干酪、肉芽及死骨组织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及结核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PCR检测的联合阳性率.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目的 比较骨关节结核病灶中脓液、干酪、肉芽及死骨组织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及结核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培养、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PCR检测的联合阳性率.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明确诊断为骨关节结核的患者50例,通过手术获取病灶中的脓液(50份)、干酪(42份)、肉芽(48份)及死骨组织标本(43份),分别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GIT 960培养及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比较4种组织标本的培养阳性率,计算2种培养方法的联合阳性率;对脓液标本单独通过PCR方法进行了阳性率检测;计算脓液标本3种方法的联合阳性率.结果 4种标本MGIT 960培养的阳性率依次为:死骨组织(41.9%,18/43)>脓液(40.0%,20/50)>肉芽(33.3%,16/48)=干酪(33.3 %,14/42);4种标本改良罗氏培养阳性率依次为:肉芽(20.8%,10/48)>脓液(20.0%,10/50)>死骨组织(16.3 %,7/43)>干酪(14.3%,6/42);脓液的PCR检测阳性率为48.0%(24/50).MGIT 960和改良罗氏培养2种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为50.0%(25/50),而PCR检测、MGIT960和改良罗氏培养3种方法的联合阳性率为68.0(34/50).结论 骨关节结核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多种标本以提高培养阳性率.MGIT 960培养可以作为首选的细菌学诊断方法,但如果再联合使用改良罗氏培养和PCR扩增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检出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分枝杆菌 结核 细菌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痰标本处理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罗氏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赵立平 朱玛 +2 位作者 姜广路 于霞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采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处理痰标本,以及采用离心法处理痰标本时不同离心条件对罗氏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11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标本198份,其中涂... 目的分析采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处理痰标本,以及采用离心法处理痰标本时不同离心条件对罗氏培养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11月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的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标本198份,其中涂片阳性的痰标本99份,涂片阴性的痰标本99份。同时应用简单法和离心法对198份痰标本进行罗氏培养;离心法培养时分别采用5种不同的离心条件:3000×g离心15min、3000×g离心8min、3000×g离心25min、2000×g离心15min、5000×g离心15min。结果任何一种方法培养阳性即认定标本培养阳性,198份痰标本中共有126份培养阳性,其中97份来自涂阳痰标本,29份来自涂阴痰标本;简单法的阳性率为93.65%(118/126),离心法最高的阳性率为96.03%(121/126)。简单法的平均初生长时间为(20±8.56)d,离心法(3000×g离心15min)的平均初生长时间为(22±9.10)d,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1,P<0.001)。在125份离心法培养阳性的标本中,3000×g离心15min、3000×g离心8min、3000×g离心25min、2000×g离心15min、5000×g离心15min,5种不同离心条件下的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6.03%(121/126)、89.68%(113/126)、95.24%(120/126)、92.06%(116/126)和96.03%(121/126)。结论罗氏培养过程中,简单法的阳性率与离心法接近,但由于简单法操作简单、污染率较低,初生长时间较短,因而可能更符合临床的需要;应用离心法进行罗氏培养时,离心力或离心时间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标本制备 培养基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培养法与PCR-荧光探针法鉴定分枝杆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洁 邢青 +4 位作者 王甦民 易俊莉 杨新宇 丁北川 苏建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在分枝杆菌的鉴定中有无差异。方法对1552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同时用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二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及PCR-荧光探针法进行鉴定,结果有差别的菌株用16SrRNA基因... 目的比较传统培养法和PCR荧光探针法在分枝杆菌的鉴定中有无差异。方法对1552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同时用传统培养法对硝基苯甲酸(PNB)、噻吩二羧酸肼(TCH)培养基生长试验及PCR-荧光探针法进行鉴定,结果有差别的菌株用16SrRNA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确认。结果两种方法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符合率为75.4%(46/61),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的符合率为99.0%(1491/1506),总体符合率为99.0%(1537/1552)。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同的15株样本经16SrRNA基因测序进行鉴定,PCR-探针法与16SrRNA结果一致的有14株,另外1株经传代分离纯化后测序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的混合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PNB培养基的敏感度为21.7%(13/60),有0.1%(1/1492)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对PNB表现耐受性。对PNB敏感的1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76.9%(10/13)为堪萨斯分枝杆菌。结论部分非结核分枝杆菌使用PNBTCH生长试验进行鉴定时会出现误判,而PCD荧光探针法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学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涂片镜检在涂阳肺结核患者随访中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夏辉 陈丽 +3 位作者 柳正卫 李发滨 王晓萌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736-741,共6页
【摘要】目的以MTB分离培养的结果为参考,探讨痰涂片镜检在涂阳肺结核随访患者中的疗效监测及评估其准确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黑龙江省和浙江省各2个县(市)787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收集经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至2个月末的... 【摘要】目的以MTB分离培养的结果为参考,探讨痰涂片镜检在涂阳肺结核随访患者中的疗效监测及评估其准确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黑龙江省和浙江省各2个县(市)787例涂阳肺结核患者。收集经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至2个月末的679例随访患者痰标本,开展MTB痰涂片镜检和分离培养。以MTB分离培养的结果为参考,对有培养结果的670例患者计算痰涂片镜检用于疗效监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评估痰涂片镜检对疗效监测的准确性。结果679例随访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镜检结果有522例(76.9%)发生阴转,其中初治患者454例(454/578,78.5%)痰涂片镜检阴转,高于复治患者[68例(68/101,67.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P=0.014)。670例患者治疗至2个月末分离培养结果有582例(86.9%)阴性,其中初治患者502例(502/569,88.2%),复治患者80例(80/10,79.2%),二者分离培养阴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P=0.013)。以分离培养结果为参考标准,治疗至2个月末痰涂片镜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3%(61/88,95%CI:59.7%~78.9%)和83.7%(487/582,95%CI:80.7%~86.7%)。其中,初治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2%(43/67,95%CI:52.7%~75.7%)和84.1%(422/502,95%CI:80.9%~87.3%);复治患者分别为85.7%(18/21,95%CI:70.7%~100.OYoo)和81.3%(65/80,95%CI:72.8%~89.8%);治疗至2个月末痰涂片镜检对初治与复治患者疗效监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3.28,P=0.070;x^2=0.40,P=0.527)。结论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应用痰涂片镜检进行疗效监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应结合分离培养技术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痰/显微镜检查 细菌学技术 治疗结果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肢体爆炸伤易感菌谱的测定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正雷 王涛 +9 位作者 李阳 张文进 刘建辉 孔军 郭宁 宫明 孙鹏 范文宪 王海斌 齐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寒区寒冷环境下,肢体爆炸伤后易感菌的种类与药敏情况,为战创伤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中俄边界、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用800只兔制作成高寒区寒冷环境下爆炸伤模型,于伤后1、3、6、12、24、48、72、96h进行大... 目的探讨高寒区寒冷环境下,肢体爆炸伤后易感菌的种类与药敏情况,为战创伤感染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中俄边界、黑龙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用800只兔制作成高寒区寒冷环境下爆炸伤模型,于伤后1、3、6、12、24、48、72、96h进行大体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分类及药敏试验,同时对靶场空气、地表雪、土壤、动物皮毛进行细菌培养和分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靶场空气、地表雪中主要为芽孢杆菌,并有部分微球菌,土壤中主要为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兔皮毛培养主要为葡萄球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伤后兔呼吸、脉搏加快,体温下降;致伤后24h呼吸、脉搏恢复正常,但体温仍低于致伤前。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伤后伤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菌株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枯草芽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等药物敏感,耐药菌较少;革兰阴性菌对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等敏感。结论高寒区寒冷干燥环境下爆炸伤后伤口细菌生长繁殖慢,清创时限可适当延长2~3h,易感菌群主要为革兰阳性菌,与周围环境中菌群存在相关性,应联合使用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红霉素之一联用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中的一种)来预防爆炸伤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爆炸伤 细菌学技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