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瘤性结肠息肉(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间黏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文玲 祝文思 +3 位作者 牛海波 朱峰 宋莉 李卓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3-139,共7页
目的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细胞黏附测定实验检验MDCK-N2-APC及MDCK-GFP稳定表达株系的黏附率。相对于对照细胞MDCK-GFP,MDC... 目的探讨腺瘤性结肠息肉(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蛋白截短突变对MDCK细胞中细胞-细胞和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细胞黏附测定实验检验MDCK-N2-APC及MDCK-GFP稳定表达株系的黏附率。相对于对照细胞MDCK-GFP,MDCK-N2-APC细胞为稳定突变株,表达APC蛋白N端449-781氨基酸片段。免疫荧光染色、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测定在细胞黏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黏附分子(CD29、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N2细胞-基质之间黏附率增加,平均升高约180%,而细胞-细胞间黏附率约下降30%。在MDCK-N2-APC细胞中CD29的表达水平增加,E-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APC蛋白在细胞-基质及细胞-细胞间黏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截短突变片段N2可能通过改变CD29和E-cadherin等黏附分子的表达量来影响细胞黏附,进而影响细胞的侵袭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性结肠息肉(APC)蛋白 细胞-基质黏附 细胞-细胞黏附 截短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DDT对大肠癌细胞DLD1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君宇 刘建新 +5 位作者 晋小婷 贾慧 贾丹 李丹丹 李卓玉 宋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9-293,共5页
为了探讨p,p'-DDT对大肠癌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以肠癌细胞DLD1为试验材料,采用细胞聚集试验、细胞与基质间黏附分析方法,研究了1 nmol/L的p,p'-DDT作用于DLD1细胞48 h后,p,p'-DDT对DLD1细胞-细胞黏附和细胞-基质黏附的影... 为了探讨p,p'-DDT对大肠癌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以肠癌细胞DLD1为试验材料,采用细胞聚集试验、细胞与基质间黏附分析方法,研究了1 nmol/L的p,p'-DDT作用于DLD1细胞48 h后,p,p'-DDT对DLD1细胞-细胞黏附和细胞-基质黏附的影响。通过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细胞黏附关键因子E-cadherin、CD29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 nmol/L的p,p'-DDT作用于DLD1细胞48 h后,DLD1细胞-细胞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细胞-基质黏附率明显升高(p<0.01);1 nmol/L的p,p'-DDT作用于DLD1细胞48 h后,降低了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同时提高了CD29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p,p'-DDT具有降低DLD1细胞-细胞黏附并提高其细胞-基质黏附的作用。p,p'-DDT可能通过改变黏附关键因子E-cadherin和CD29的表达来影响细胞黏附,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滴滴涕 DLD1细胞 细胞-细胞黏附 细胞-基质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猪眼小梁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周崎 刘玉琴 +1 位作者 赵家良 张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397,I0008,共5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猪眼小梁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诱导的ELAM-1的表达与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经过血清饥饿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猪眼小梁细胞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表达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诱导的ELAM-1的表达与白细胞介素1α(IL-1α)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经过血清饥饿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α)处理或直接用1mmol/L的H2O2刺激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小梁细胞E-LAM-1的表达。结果H2O2处理的原代培养的猪眼小梁细胞中ELAM-1表达呈阳性,高浓度(180μg/ml和600μg/ml)拮抗剂IL-1rα预处理的猪眼小梁细胞ELAM-1表达呈阴性。结论氧化应激可诱导猪眼小梁细胞表达ELAM-1。在体外细胞培养体系,高浓度的IL-1rα可拮抗氧化应激对ELAM-1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小梁细胞 内皮细胞细胞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C的获取与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的表达
4
作者 李军 冯志华 +3 位作者 李光玉 牟丹蕾 王平忠 徐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066-1068,i0018,共4页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 目的:证实体外诱导分化的人树突状细胞(DC)表面高效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DC-SIGN),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丙型肝炎病毒传播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F 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黏附2 h后接种于完全培养液中,并加入rhGM-CSF、rhIL-4刺激分化,共培养7天,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以DC表面特异性标志DC-SIGN的特异性抗体进行荧光染色,检测DC-SIGN的表达。结果:经诱导产生的细胞具有典型的DC形态特征,高表达DC特异性标志物DC-SIGN。结论:GM-CSF与IL-4联合刺激PBMC可分化为DC,且高表达DC-SIGN,为后续研究DC-SIGN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因子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和DC-SIGN的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菲 刘军连 +3 位作者 宋淑军 徐冰心 谭小青 司少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TLR7、TLR9与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的表达。方法分离CU患者20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PBMC,部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TLR7、TLR9与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的表达。方法分离CU患者20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PBMC,部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LR2、TLR7、TLR9和DC-SIGN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剩余PBMC中TLR2、TLR7、TLR9和DC-SIGN的蛋白表达。结果 CU患者PBMC的DC-SIGN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U患者PBMC TLR2蛋白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C-SIGN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CU患者PBMC的DC-SIGN表达降低,TLR2蛋白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树突细胞特异性细胞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 慢性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