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支架复合体构建及其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戴刚 李起鸿 +1 位作者 周强 石国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3-56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动态倒置显微镜与扫描显微镜观察及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方法 ,以优化获取的单层传代培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及结构与性能优化的CPPf(Calc... 目的 探讨应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采用动态倒置显微镜与扫描显微镜观察及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方法 ,以优化获取的单层传代培养幼兔关节软骨细胞及结构与性能优化的CPPf(Calciumpolyphosphatefibers ,CPPf) /PLLA (poly L lacticacid ,PLLA)自制支架复合材料 ,进行细胞 支架复合体体外构建与培养及其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病理形态学实验研究。结果 将适宜密度培养细胞种植于支架材料中 ,细胞密集 ,分布均匀 ;经一定时间体外培养 ,其种植细胞与支架材料粘附、生长繁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 ;支架材料保持培养前的外形与内部微结构。其细胞 支架复合体异体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病理形态学特征为 :①修复后的关节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整合良好 ;②软骨细胞呈柱状排列 ;③Ⅱ型胶原及硫化糖胺多糖在空间上分布均匀 ;④软骨下板得以重建 ;⑤修复组织与其下方骨质紧密结合 ;⑥支架材料逐渐降解吸收。结论 应用细胞 支架复合体异体移植进行关节软骨缺损修复 ,具有种植细胞来源广泛、可根据缺损大小和形状设计支架外形、使缺损完全生物学再生修复的优点。这一组织工程技术为关节软骨缺损完全再生修复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关节软骨 细胞-支架复合体 移植 缺损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具优越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峰 范卫民 +2 位作者 崔维顶 马益民 朱长仁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应用HFB-40型旋转式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一定形状的人工软骨组织,为组织工程软骨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打下基础。方法:将第3代兔软骨细胞接种于2mm×4mm×4mm的长方体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 目的:应用HFB-40型旋转式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一定形状的人工软骨组织,为组织工程软骨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打下基础。方法:将第3代兔软骨细胞接种于2mm×4mm×4mm的长方体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合物(PLGA)上,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培养于生物反应器内;B组为对照组,培养于普通培养瓶内。4周后定量检测支架中氨基糖胺聚糖(GAG)、DNA含量,分析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面积百分比差异。结果:实验组支架-细胞复合体体积较大,较厚,表面光滑,有弹性,有光泽,其GAG、DNA含量以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物反应器相对于普通的培养瓶,能够提供更加有利于软骨细胞在PLGA中生长的外部环境,更有利于组织工程软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反应器 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