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成骨样细胞MG-63中c-fos基因和丝状肌动蛋白相互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堵安庆 王羽 +2 位作者 赵森 李炜鹏 赵志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0-433,438,共5页
目的探讨成骨样细胞MG-63中c-fos基因和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的相互关系。方法对MG-63细胞施加周期性张应力,频率为0.5 Hz,细胞应变为2 000μstrain,按3、6、12 h不同时间段进行加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fos m... 目的探讨成骨样细胞MG-63中c-fos基因和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的相互关系。方法对MG-63细胞施加周期性张应力,频率为0.5 Hz,细胞应变为2 000μstrain,按3、6、12 h不同时间段进行加载,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fos mRNA的变化,筛选最佳加载时间点,并作为实验组和0 h组进行对比,检测在细胞松弛素D作用下c-fos mRNA和F-actin的表达变化。结果周期性张应力可以诱导c-fos mRNA的表达增加,至3 h达到峰值;在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MG-63细胞中F-actin的结构、排列发生改变,但荧光强度无明显变化;经细胞松弛素D处理后,张应力作用下的MG-63细胞的应力纤维明显减少,F-actin荧光强度降低,c-fos mRNA表达受抑制。结论周期性张应力作用下,F-actin的量并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出现了结构上的重组,且重组的是既有的F-actin。F-actin重组是应力诱导c-fos基因高表达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张应力 成骨细胞 C-FOS基因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BPL2介导RhoA/ROCK2信号通路调控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2
作者 张城 杨倩 +1 位作者 姚俊 曹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8-654,共7页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 目的:探索氧化固醇结合蛋白样蛋白2(oxysterol binding protein-like 2,OSBPL2)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OSBPL2基因敲除(Osbpl2-KO)HEI-OC1细胞探讨OSBPL2缺陷对听觉细胞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Osbpl2-KO小鼠毛细胞静纤毛形态;Western blot实验检测HEI-OC1细胞和耳蜗内Rho/ROCK信号通路关键效应因子Rho激酶2(Rho-associated coiled-coil-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2,ROCK2)、Lim激酶1(LIM domain kinase 1,LIMK1)、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1(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cofilin 1,ADF/CFL-1)的表达水平。结果:Osbpl2-KO HEI-OC1细胞微丝骨架中纤维肌动蛋白(F-actin)的分布明显减少,细胞外周微刺突和丝状伪足明显减少,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减弱;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Osbpl2敲除导致小鼠耳蜗内毛细胞静纤毛变短且排列紊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在HEI-OC1细胞和小鼠耳蜗中OSBPL2-KO均导致RhoA/ROCK2信号通路的抑制。结论:在听觉细胞中OSBPL2介导的RhoA/ROCK2信号通路在维持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形态和功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固醇结合蛋白蛋白2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RhoA/ROCK2信号通路 肌动蛋白解聚因子 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触发肺Ⅱ型上皮细胞微丝肌动蛋白重排的钙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邦牢 尹一兵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1,176,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肺炎链球菌(S.pn)是否可通过肺型上皮细胞(A549)钙信号转导途径触发微丝肌动蛋白(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而导致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方法采用F-actin特异性FITC-phalloidin荧光染料,观察S.pn作用A549细胞前后F-...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肺炎链球菌(S.pn)是否可通过肺型上皮细胞(A549)钙信号转导途径触发微丝肌动蛋白(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而导致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方法采用F-actin特异性FITC-phalloidin荧光染料,观察S.pn作用A549细胞前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情况,以重排百分率表示;用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A549细胞,观察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使用Ca2+信号转导抑制剂dantrolene预处理A549细胞,观察其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百分率间是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用Fura-2/AM荧光探针负载A549细胞后测定S.pn粘附A549细胞30、60、90 min的胞内[Ca2+]i。结果S.pn作用A549细胞后,经FITC-phalloidin荧光染色,F-actin细胞骨架呈黄绿色块状聚集;F-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可明显降低S.pn对A549细胞的侵袭,在其浓度为0.25 μg/ml时,未得到可测的细菌数;Ca2+信号转导抑制剂可部分抑制A549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且与F-actin细胞骨架重排百分率间存在量效关系;S.pn粘附A549细胞30、60、90 min后的胞内[Ca2+]i高于对照[(187.4±17.3 nmol/L)],并达到饱和,分别为(487.5±38.1)、(548.2±35.6)和(557.2±47.5)nmol/L。结论S.pn可通过Ca2+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触发A549细胞F-actin细胞骨架重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肺Ⅱ型上皮细胞 肌动蛋白 钙信号转导 细胞骨架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shRNA下调PTEN表达对活化肝星状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郝礼森 宋小杰 +5 位作者 章广玲 王静 刘博 张朋垒 张明婷 靳丽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57-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shRNA下调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表达对体外培养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纤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活化HSC(HSCT6),将携带靶向PTEN的RNA干扰序列[短发夹RNA(shR...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shRNA下调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表达对体外培养的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纤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活化HSC(HSCT6),将携带靶向PTEN的RNA干扰序列[短发夹RNA(shRNA)]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shRNA/PTEN及仅表达GFP的对照空病毒Ad-GFP转染HSC,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HSC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HSC的形态、F-actin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伪足以及应力纤维的变化,并采用钙荧光探针Rhod-2/AM负载检测HSC内Ca^(2+)浓度的变化。实验分为对照(control)组(在腺病毒转染步骤以DMEM代替腺病毒液)、Ad-GFP组(转染表达GFP的空病毒Ad-GFP)和Ad-shRNA/PTEN组(转染重组腺病毒Ad-shRNA/PTEN)。结果:靶向PTEN的shRNA成功转染体外活化HSC,显著下调HSC的PTEN mRNA及蛋白表达(P<0.05);PTEN表达下调使活化HSC呈星形向四周伸展,F-actin排列紧密规则,数量增多,伪足充分向外伸展,应力纤维丝增长增粗;Ad-shRNA/PTEN组F-actin的荧光强度较control组及Ad-GFP组显著增强(P<0.05),而control组与Ad-GF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Ad-shRNA/PTEN组HSC内Ca^(2+)浓度较control组及Ad-GFP组明显升高(P<0.05),而control组与Ad-GF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PTEN表达下调使体外活化肝星状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形成及细胞骨架的重构增强,并增加了HSC内的Ca^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RNA干扰 肝星细胞 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切蛋白调控前列腺癌进展的作用机制及潜在的治疗策略
5
作者 符方智 吴丽通 +4 位作者 冯恩敏 赵祥 王能 王彪 周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6-1211,共6页
前列腺癌的发病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该综述探讨了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中的丝切蛋白在前列腺癌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复杂作用。丝切蛋白是细胞骨架动力学中的重要蛋白质,任何失调都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研... 前列腺癌的发病和转移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该综述探讨了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中的丝切蛋白在前列腺癌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复杂作用。丝切蛋白是细胞骨架动力学中的重要蛋白质,任何失调都可能导致正常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研究发现丝切蛋白的活性受到多种机制的调控,包括磷酸化/去磷酸化以及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此外,该综述探讨了有前途的治疗干预措施,包括丝切蛋白抑制剂、基因治疗和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等,并在临床前模型中证明了疗效。临床阻止前列腺癌去势抵抗转化和肿瘤转移的挑战是公认的,因此需要开发精确的药物治疗以及生物标志物鉴定。丝切蛋白作为一个关键调节蛋白,为前列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切割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 细胞骨架 前列腺癌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样细胞受力后细胞骨架中微丝形态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国平 周征 +1 位作者 郑翼 罗颂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 :探讨成骨样细胞株UMR_10 6受机械力作用后细胞骨架微丝蛋白F_actin的变化。方法 :成骨样细胞株UMR_10 6体外扩增 ,实验组以 2 2 5×g相对离心力离心 10min后 ,分 7组分别继续培养 15、30min ,1、4、6、12、2 4h ,并设立相应... 目的 :探讨成骨样细胞株UMR_10 6受机械力作用后细胞骨架微丝蛋白F_actin的变化。方法 :成骨样细胞株UMR_10 6体外扩增 ,实验组以 2 2 5×g相对离心力离心 10min后 ,分 7组分别继续培养 15、30min ,1、4、6、12、2 4h ,并设立相应对照组。所有样本经BODIPYFLPhallacidin处理后 ,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图片并测定单个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对照组F_actin较粗 ,呈束状 ,排列较整齐 ;实验组除 2 4h外 ,其余各组的纤维明显较对照组纤细、短 ,散乱分布于胞浆内、无方向性 ;但两组间差异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除 2 4h外 ,实验组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随时间延长 ,实验组荧光强度逐渐回升 ,到 2 4h组时较对照组增强。结论 :成骨样细胞受力后细胞骨架微丝的结构明显变化 ,荧光染色变弱 ,表明在机械力作用下微丝结构趋于解聚。去除刺激后随时间延长 ,实验组逐渐恢复并比对照组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结构 成骨细胞 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机械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微丝骨架对真菌侵染的反应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晓波 王冬梅 +1 位作者 刘娟 王智炘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0-104,共5页
植物细胞骨架对真菌侵染的反应是近 10年来才兴起的一个新研究领域。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包括 :植物微丝骨架的结构和功能的简介 ;真菌侵染时植物细胞骨架 (主要是微丝骨架 )的变化情况 ;
关键词 植物 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 真菌侵染 结构 功能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P、Arp2/3与细菌感染时的细胞骨架重排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伟 严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5-997,共3页
关键词 细胞骨架重排 细菌感染 WASP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 蛋白质纤维 宿主细胞 细菌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足伸出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重组动态模拟
9
作者 冯世亮 朱卫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 伪足 胞外 信号转导 伸出 动态模拟 转导机制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骨架相关力学敏感基因对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10
作者 许庆鹏 张培贤 +2 位作者 裴冰 顾晶 刘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99-299,共1页
目的癌症的转移是癌细胞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的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对细胞骨架进行重塑。先前研究发现,肌动蛋白、微观和中间丝通过复杂的网络来协调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通过研究力学敏感基因对细胞骨架的影响获... 目的癌症的转移是癌细胞从一个部位到另一个部位的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对细胞骨架进行重塑。先前研究发现,肌动蛋白、微观和中间丝通过复杂的网络来协调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转移。通过研究力学敏感基因对细胞骨架的影响获得人类胶质母细胞瘤迁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 细胞骨架 侵袭和转移 中间 敏感基因 肌动蛋白 细胞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长链非编码RNA AFAP1-AS1抑制TPC-1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其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慧洁 董其娟 +4 位作者 于江红 殷璐 孙晓菲 杨雪 张闻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的表达,敲低TPC-1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AFAP1-AS1,研究其对TP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甲状...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的表达,敲低TPC-1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AFAP1-AS1,研究其对TP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lncRNA AFAP1-AS1表达;利用RNA干扰技术(RNAi)敲低TPC-1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AFAP1-AS1,设置AFAP1-AS1敲低(shAFAP1-AS1)组和阴性对照RNA(shNC)组及未转染的TPC-1细胞为对照组。通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TPC-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TranswellTM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敲低AFAP1-AS1后,细胞上皮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β联蛋白(β-caten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2的mRNA水平, 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水平。结果与癌旁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AFAP1-AS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敲低AFAP1-AS1后, TPC-1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与shNC组和对照组相比,敲低AFAP1-AS1后,细胞snail2、 vimentin和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lncRNA AFAP1-AS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高表达,敲低TPC-1细胞AFAP1-AS1后,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侵袭和迁移能力显著下调,可能与抑制细胞EMT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乳头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1反义RNA1(AFAP1-AS1) TPC-1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EMT) 集落形成实验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ngshot丝切蛋白磷酸酶家族的定位及调节研究新进展
12
作者 张卫珍 蔡绍曦 赵海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69-771,共3页
Slingshot(SSH)最先是在果蝇的遗传研究中证实的一种专用的丝切蛋白磷酸酶.SSH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磷酸化-丝切蛋白(p-cofilin)和丝状肌动蛋白(F—actin)水平上升及表皮细胞形态改变,包括刚毛的分裂。因分裂的刚毛形状如“弹弓(... Slingshot(SSH)最先是在果蝇的遗传研究中证实的一种专用的丝切蛋白磷酸酶.SSH功能的异常可以导致磷酸化-丝切蛋白(p-cofilin)和丝状肌动蛋白(F—actin)水平上升及表皮细胞形态改变,包括刚毛的分裂。因分裂的刚毛形状如“弹弓(slingshot)”,因此将其命名为SlingshotE”。研究表明SSH家族可以通过对丝切蛋白的去磷酸化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SSH的精确调控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拟重点对SSH的定位和调节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 调节 家族 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 去磷酸化 SSH 形态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层肌动结合蛋白不同位点磷酸化对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5AC分泌的影响
13
作者 李琪 周向东 +3 位作者 曾曼 钟有清 维克多.科罗索夫 尤列.皮尔曼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皮层肌动结合蛋白(cortical actin-binding protein,又称cortactin)在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mucin,MUC)5AC分泌中的作用及不同磷酸化位点对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HBE16,以皮层肌动结合蛋白不同磷酸化位点突变载体... 目的:了解皮层肌动结合蛋白(cortical actin-binding protein,又称cortactin)在人气道上皮细胞黏蛋白(mucin,MUC)5AC分泌中的作用及不同磷酸化位点对其的影响。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HBE16,以皮层肌动结合蛋白不同磷酸化位点突变载体转染细胞,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剪应力刺激组、剪应力+增强绿色荧光蛋白质粒(enhanced greenfluorescentproteinplasmid,p EGFP)-N1组、剪应力+p EGFP-N1-cortactin(Cort)组、剪应力+p EGFP-N1-Cort-Y421A组、剪应力+p EGFP-N1-Cort-Y470A组及剪应力+p EGFP-N1-Cort-Y486A组,剪应力设定为4 dynes/cm^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real-time PCR法测定转染前后各组细胞及培养上清中MUC5AC蛋白和m RNA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皮层肌动结合蛋白及磷酸化皮层肌动结合蛋白含量;异硫氰酸荧光素(fl 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观察丝状肌动蛋白(fi lamentous actin,F-actin)的分布情况。结果:4 dynes/cm^2剪应力刺激30 min后,细胞中磷酸化皮层肌动结合蛋白表达增加,在2 h时表达水平最高;剪应力刺激2 h后,MUC5AC m RNA表达增强,细胞及培养上清中MUC5AC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组均显著增加(均P<0.05);与剪应力刺激组相比,剪应力+p EGFP-N1-cortactin(Cort)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UC5AC蛋白含量显著增加,F-actin在胞膜的分布也明显增多(均P<0.05),而胞质内MUC5AC蛋白及MUC5AC m RNA水平变化不大。与剪应力+p EGFP-N1-Cort组相比,剪应力+p EGFP-N1-Cort-Y421A组、剪应力+p EGFP-N1-Cort-Y470A组培养上清液中的MUC5AC蛋白含量有明显降低,F-actin在胞膜的聚集也有所减少(均P<0.05),而剪应力+p EGFP-N1-Cort-Y486A组中MUC5AC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皮层肌动结合蛋白参与了剪应力诱导产生的人气道上皮细胞MUC5AC蛋白分泌,Tyr421和Tyr470位点磷酸化在其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分泌 剪应力 皮层肌动结合蛋白 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ctin重构对树突状细胞形态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鲜梅 曾柱 姚伟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1,126,共6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启动和放大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它的细胞形态、迁移与黏附、抗原捕获及抗原提呈等多方面与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存在密切...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启动和放大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它的细胞形态、迁移与黏附、抗原捕获及抗原提呈等多方面与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存在密切的关系。细胞骨架的动态重构是一个由多种细胞骨架蛋白共同参与调节的复杂的结构体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这种结构体系的认知越来越清晰。基于这些研究,本文综述了纤维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actin)重构对树突状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细胞骨架 纤维肌动蛋白 形态 抗原提呈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鲁卡品致小鼠癫痫神经元模型的建立及其F-actin、Calponin 3和ROCK2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古小云 张舒岩 +3 位作者 袁羽帆 杨立彬 李艳超 李树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I0002,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匹鲁卡品所致小鼠癫痫神经元中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调宁蛋白3(Calponin 3)和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的表达,研究癫痫发作后RhoA/ROCK2通路与Calponin 3和F-actin解聚和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木瓜... 目的:探讨匹鲁卡品所致小鼠癫痫神经元中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F-actin)、调宁蛋白3(Calponin 3)和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OCK2)的表达,研究癫痫发作后RhoA/ROCK2通路与Calponin 3和F-actin解聚和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分离ICR新生小鼠乳鼠皮层神经元,生长至第7天时用微管关联蛋白2(MAP2)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元。将培养7d的神经元分为对照组和癫痫模型组,对照组用神经元培养基培养,癫痫模型组在神经元培养基中分别加入终浓度为2、3和4mmol·L^(-1)匹鲁卡品,24h后换为正常培养基。分别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取出各组细胞固定,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采用Alex-546标记的phalloidin进行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元中F-actin分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元中Calponin 3、ROCK2和磷酸化ROCK2(p-ROCK2)表达和分布。结果:光镜下观察和F-acitn荧光染色,与对照组比较,造模24h后,2mmol·L^(-1)匹鲁卡品组细胞无明显变化;3mmol·L^(-1)匹鲁卡品组神经元中F-acitn出现解构,神经元部分突起消失,但在更换正常培养基后,细胞形态和F-actin结构在造模7d后逐渐恢复;4mmol·L^(-1)匹鲁卡品组神经元中F-actin结构崩解破坏严重,神经元突起不可逆性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组Calponin 3和ROCK2弥散分布于胞质中;在造模1d时癫痫模型组(3mmol·L^(-1)匹鲁卡品)神经细胞中Calponin 3和ROCK2明显聚集在细胞膜下方,随培养时间延长其表达量明显上调,位于细胞膜下方的p-ROCK2表达量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同样随培养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利用3mmol·L^(-1)匹鲁卡品成功建立癫痫神经元模型。3mmol·L^(-1)匹鲁卡品可使神经元细胞内ROCK2活化为p-ROCK2,并上调神经元内的ROCK2和p-ROCK2表达量,促使F-actin解聚导致神经元突起部分消失,p-ROCK2激活Calponin 3磷酸化,促进F-actin重构和神经元形态结构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元 匹鲁卡品 细胞骨架丝状肌动蛋白 调宁蛋白3 Rho相关含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Z诱导的癫痫急性发作大鼠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春旭 李树蕾 +4 位作者 古小云 黄可欣 李艳超 张舒岩 杨立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99-3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发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对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癫痫急性发作时阻断F-actin异常解聚、触发F-actin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56只分为对照组(n=6)和癫痫组(n=...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诱发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对大脑神经元中F-actin、Calponin3和ROCK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癫痫急性发作时阻断F-actin异常解聚、触发F-actin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Wistar幼鼠56只分为对照组(n=6)和癫痫组(n=50)。对照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癫痫组大鼠经腹腔注射60mg·kg-1 PTZ建立癫痫急性发作模型,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分别在癫痫急性发作后的相应时间点(1、2、3和7d时)随机处死6只用于取材。采用Alex-488标记的phalloidine进行荧光染色观察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分子层的F-actin荧光强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中Calponin3和ROCK2的分布;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alponin3、ROCK2和磷酸化ROCK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癫痫急性发作1d后,癫痫组大鼠大脑树突棘密集的海马中分子层的F-actin荧光强度降低(P<0.05),点状聚集结构消失。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大鼠Calponin3在神经元胞质中弥漫性分布,而癫痫急性发作7d后,癫痫组大鼠神经元中Calponin3则聚集在细胞皮质;对照组大鼠ROCK2仅在少量神经元突起中分布,而癫痫急性发作7d后,癫痫组大鼠大量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中均可见ROCK2分布。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各时间点海马组织中Calponin3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是随着时间延长,1周内逐渐升高并趋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大鼠海马组织中ROC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从癫痫急性发作后3d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至造模后7d(P<0.05);磷酸化ROCK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则从癫痫急性发作后1d就开始显著增加并持续到7d(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PTZ诱导幼鼠癫痫急性发作导致F-actin异常解聚,同时激活RhoA/ROCK2信号途径,上调ROCK2和Calponin3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戊四氮 肌动蛋白 钙调节蛋白3 ROCK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