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拉莫德抑制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减缓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
1
作者 杨铖铖 倪斌 +3 位作者 郑明 谭若芸 顾民 沈百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6,共8页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iguratimod,IGT)在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了同种异体小鼠慢性移植肾失功(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模型,并使用IGT灌胃干预,通过组织学染色评估移植肾损伤及纤维化程... 目的:探讨艾拉莫德(iguratimod,IGT)在慢性移植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构建并鉴定了同种异体小鼠慢性移植肾失功(chronic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模型,并使用IGT灌胃干预,通过组织学染色评估移植肾损伤及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及qRT⁃PCR等方法检测IGT干预后的CAD小鼠移植肾中纤维化指标和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macrophage⁃to⁃myofibrolast transition,MMT)的变化。使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诱导小鼠原代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发生MMT并使用IGT干预,转录组测序用于探索IGT调节MMT的下游分子机制。结果:同种异体小鼠CAD模型出现了显著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染色显示MMT相关标志物在移植肾中显著上调,IGT可显著减轻16周时CAD小鼠的移植肾间质纤维化,并减少MMT细胞的数量。体外实验表明IGT可显著减缓TGF⁃β诱导的MMT,细胞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IGT可能通过诱导铁死亡相关通路抑制MMT、减轻纤维化。结论:IGT可能通过诱导铁死亡相关通路抑制MMT并减轻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为IGT在同种异体肾移植中的应用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莫德 慢性移植肾失功 巨噬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间质纤维化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黄芪超滤物介导Jagged1/Notch1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抗放射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雯 蒋虎刚 +3 位作者 王新强 李应东 刘凯 赵信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基于Jagged1/Notch1通路,研究当归黄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 sinensis and astragalus mongholicus extract,RAS-AM)抑制成纤维细胞转分化(cardiac fibroblast-myofibroblast transformation,CMT)抗放射性心肌纤维化(radiationind... 目的:基于Jagged1/Notch1通路,研究当归黄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 sinensis and astragalus mongholicus extract,RAS-AM)抑制成纤维细胞转分化(cardiac fibroblast-myofibroblast transformation,CMT)抗放射性心肌纤维化(radiationinduced myocardial fibrosis,RIMF)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贝那普利组、RAS-AM低剂量组、RAS-AM中剂量组、RAS-AM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能射线诱导建立RIMF模型。空白组、模型组无菌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给药干预4周:盐酸贝那普利组(1.0 mg·kg^(-1)·d^(-1))、RAS-AM低剂量组(150 mg·kg^(-1)·d^(-1))、RAS-AM中剂量组(300 mg·kg^(-1)·d^(-1))、RAS-AM高剂量组(600 mg·kg^(-1)·d^(-1))。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采用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CMT相关蛋白Vimentin、α-SM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cTnI、ST2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gged1、Notch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均有精神萎靡、厌食、稀便等症状;心肌部分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原纤维溶解、断裂,部分Z线结构异常,线粒体排列紊乱、线粒体膜破裂、线粒体部分嵴结构断裂或消失,心肌大量胶原纤维增生、沉积,纤维化面积明显增加(P<0.01);心肌组织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5),Jagged1、Notch1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清IL-6、TNF-α、cTnI、ST2等炎症因子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RAS-AM各剂量组及盐酸贝那普利组一般情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心肌超微结构病理变化有所改善,心肌纤维化有所减轻;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P<0.01);心肌组织Vimentin、α-SMA蛋白表达降低(P<0.05),Jagged1、Notch1表达升高(P<0.05);血清IL-6、TNF-α、cTnI、ST2等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5)。结论:RAS-AM可能通过干预Jagged1/Notch1通路抑制CMT而减轻RIMF,但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黄芪超滤物 Jagged1/Notch1通路 成纤维细胞转分化 放射性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肾颗粒对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miR-23b和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金华 张叶青 +4 位作者 呼琴 张磊 陈诺 韩燕全 王亿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70,共9页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 目的 探讨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中miR-23b对PINK1/Parkin通路的靶向调节机制,并阐明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对NRK-52E细胞转分化的干预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法对清肾颗粒进行全指纹图谱分析。构建TGF-β1诱导大鼠NRK-52E细胞转分化模型,转染siRNA后分为模拟物空载对照组、miR-23b-5p模拟物组、抑制剂空载对照组、miR-23b-5p抑制剂组,观察miR-23b-5p对PINK1表达量的影响。再将NRK-52E细胞分组为正常组、TGF-β1组、清肾颗粒组、miR-23b-mimic-NC组、miR-23b-mimic组、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Western blot法检测NRK-52E细胞中Pink1、Parkin、LC3Ⅱ、Beclin-1、P62、α-SMA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NRK-52E细胞中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α-SMA mRNA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3b-5p与PINK1的靶向关系。结果 UPLC指纹图谱法鉴定出清肾颗粒中11个活性成分。miR-23b-5p过表达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而miR-23b-5p表达沉默后,PINK1 mRNA表达量也显著减少(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显示,Rno-miR-23b-5p能显著下调Rno-PINK1-WT荧光素酶活性(P<0.05),但未能下调突变Rno-PINK1-mut荧光素酶活性(P>0.05)。清肾颗粒含药血清干预实验发现,TGF-β1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清肾颗粒组和miR-23b-mimic组的miR-23b-5p、Pink1、Parkin、Beclin-1、LC3Ⅱ表达及LC3Ⅱ/Ⅰ比值均明显高于TGF-β1组,P62和α-SMA表达明显低于TGF-β1组(P<0.05)。miR-23b-mimic+清肾颗粒组的表现更优于miR-23b-mimic组(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上调NRK-52E细胞内miR-23b-5p表达,并通过增强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活性,抑制NRK-52E细胞转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b-5p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NRK-52E细胞 清肾颗粒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Wnt/β-catenin信号途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闫喆 姚芳 +4 位作者 张丽萍 刘力强 郝军 傅淑霞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30-1634,共5页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该途径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对该途径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Wnt4、β-catenin、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nt4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糖及渗透浓度对照组Wnt4蛋白及mRNA、α-SMA蛋白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β-catenin总蛋白及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细胞质及核蛋白表达增强。Wnt4和β-catenin核蛋白表达在高糖诱导24h达高峰;厄贝沙坦下调Wnt4、α-SMA及β-catenin核蛋白表达,升高E-cadherin表达水平。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途径可能参与了高糖介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厄贝沙坦可能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途径活性而抑制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4 Β-连环蛋白 E-钙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厄贝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红细胞生成素对高糖诱导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炎性因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艳霞 杨丽萍 +4 位作者 吴险峰 秦晓华 黄翀 房向东 涂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33-243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 目的探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高糖诱导的正常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未加任何刺激物)、高糖诱导组(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甘露醇对照组(甘露醇为24.5 mmol/L)、rhEPO对照组(rhEPO终浓度为20 U/ml)、不同浓度rhEPO干预组(rhEPO终浓度分别为5、10、20 U/ml+高糖)及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组(Y27632终浓度为30μmol/L,加入Y27632 30 min后加高糖,高糖终浓度为30 mmol/L),以上各组均培养24 h。采用RT-PCR检测各组细胞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人纤维连接蛋白(FN)、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诱导组与5 U/ml 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10 U/ml rhEPO组、20 U/ml rhEPO组及Rho激酶抑制剂组RhoA 、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高糖诱导组(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ROCK1 mRNA表达低于高糖诱导组(P<0.05);10 U/ml rhEPO组与20 U/ml 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5 U/ml rhEPO组(P<0.05);20 U/ml rhEPO组RhoA mRNA、ROCK1 mRNA表达均低于10 U/ml rhEPO组(P<0.05)。各组α-SMA、E-cadherin、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糖诱导组、不同浓度rhEPO组、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E-cadherin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rhEPO组、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高糖诱导组,E-cadherin均高于高糖诱导组(P<0.05);10 U/ml rhEPO组、20 U/ml rhEPO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5 U/ml rhEPO组,E-cadherin均高于5 U/ml rhEPO组(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FN蛋白表达均低于5 U/ml rhEPO组,E-cadherin均高于5 U/ml rhEPO组(P<0.05);20U/ml rhEPO组α-SMA、FN、IL-6及TNF-α蛋白表达均低于10 U/ml rhEPO组,E-cadherin均高于10 U/ml rhEPO组(P<0.05);Rho激酶抑制剂组α-SMA、E-cadherin、FN蛋白表达均低于10 U/ml rhEPO组(P<0.05)。Pearson直线相关结果分析,高糖诱导组、不同浓度rhEPO干预组RhoA mRNA与ROCK1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5、0.901、0.886、0.868,P<0.05)。结论 rhEPO可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rhEPO还可以通过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DN)的进展,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RhoA /ROC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细胞生成素 细胞转分化 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RhoA/ROC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连接激酶在梗阻性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表达调节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凤 喻陆 +4 位作者 童俊容 罗正茂 朱起之 王寅 张建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913,共5页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20)、UUO组(UUO,n=28)和尿激酶治疗组(uPA,n=28),分别于术后1、3、7和14d处...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尿激酶对其的影响。方法将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n=20)、UUO组(UUO,n=28)和尿激酶治疗组(uPA,n=28),分别于术后1、3、7和14d处死小鼠。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印迹检测小鼠肾组织ILK的分布及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herin)的表达。RT-PCR检测ILK、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组术后1d ILK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高,7d达到高峰;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少,α-SMA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与UUO组同时间点相比,uPA治疗组ILK、α-SMA表达均被显著抑制(P<0.05);E-cadherin表达则增高(P<0.05)。结论ILK通过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而参与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uPA能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这可能与其抑制肾小管细胞IL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尿激酶 梗阻性肾病 上皮细胞转分化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郭亮 毕胜 +4 位作者 王珍祥 陈亮 李喆 黄书鹏 李世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染色体10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编码蛋白对TGF-β1刺激下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重组PTEN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成... 目的观察染色体10上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编码蛋白对TGF-β1刺激下瘢痕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重组PTEN腺病毒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成纤维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PTEN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将实验分为对照组、PTEN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TGF-β1刺激组(给予TGF-β1刺激)、PTEN+TGF-β1组(PTEN基因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空载体+TGF-β1组(空载体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对照组、PTEN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中PTEN 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α-SMA、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 PTEN基因转染瘢痕成纤维细胞36h后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TEN转染组PTEN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kt和α-SM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TGF-β1组α-SM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伴有p-Akt表达上升,与对照组、PTEN转染组、PTEN+TGF-β1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载体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Akt、α-SMA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载体+TGF-β1组与TGF-β1刺激组相比,p-Akt、α-SMA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细胞的Akt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可促进PI3K/Akt通路活化,使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升高,促进其转分化;空载体转染对p-Akt、α-SM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高表达PTEN可使瘢痕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并且可拮抗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转分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PI3K/Akt通路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成纤维细胞 细胞转分化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对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GSK-3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闫喆 姚芳 +4 位作者 史永红 郝军 傅淑霞 李绍梅 段惠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T1Ra)厄贝沙坦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 目的探讨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T1Ra)厄贝沙坦对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分为正常糖组、甘露醇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厄贝沙坦干预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磷酸化GSK-3β(p-GSK-3β)在肾小管细胞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GSK-3β、p-GSK-3β、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GSK-3β和TGF-β1mRNA表达。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糖及甘露醇对照组p-GSK-3β、α-SMA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增高,E-cadherin表达降低。高糖刺激细胞12hp-GSK-3β表达增强,24h达到高峰。厄贝沙坦能够下调高糖诱导的p-GSK-3β、α-SMA蛋白及TGF-β1mRNA表达,同时逆转E-cadherin下降水平。结论GSK-3β可能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厄贝沙坦抑制该过程可能是通过调节GSK-3β的活性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E-钙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PTEN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5
9
作者 位红兰 曾锐 +4 位作者 刘林 张娟 罗昀 葛树旺 徐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研究PTEN高表达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含人全长PTEN基因或空载体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PTEN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 目的研究PTEN高表达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抑制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脂质体介导含人全长PTEN基因或空载体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细胞)48 h,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PTEN转染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正常组、PTEN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中PTEN蛋白表达;RT-PCR检测3组中PTEN mRNA表达。然后将实验分为正常组、TGF-β1刺激组(给予TGF-β1刺激)、PTEN+TGF-β1组(PTEN基因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空载体+TGF-β1组(空载体转染后给予TGF-β1刺激),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α-SMA、Akt、p-Akt表达水平。结果PTEN基因及空载体转染HKC细胞48 h后可见明显绿色荧光蛋白表达;PTEN转染组PTEN蛋白及PTEN mRNA表达较正常组及空载体转染组细胞均显著上升(均P<0.05)。在正常组、TGF-β1刺激组、PTEN+TGF-β1组、空载体+TGF-β1组中,TGF-β1刺激组及空载体+TGF-β1组较正常组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而α-SMA及p-Akt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PTEN+TGF-β1组较TGF-β1刺激组及空载体+TGF-β1组α-SMA及p-Akt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而E-cadherin表达上升(均P<0.05);各组细胞Akt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PTEN通过阻止PI3K/Akt通路活化而抑制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肾小管上皮细胞 细胞转分化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秋根 郑法雷 +3 位作者 文煜冰 谭小月 段林 李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5-331,i001,共8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GFβ1诱导HK-2转分化,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SMA和VEGFmRNA表达,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上清中的VEGF,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裂解物中的VEGF及其受体。结果(1)HK-2细胞在TGFβ1(5、8ng/ml)刺激后,α-SMA免疫染色均为阳性,以8ng/ml时最强;TGFβ1呈剂量和时间依赖诱导α-SMAmRNA表达(P<0.001)。(2)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从基因到蛋白水平呈双相改变:0.1和1ng/mlTGFβ1刺激后VEGF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而3、5和8ng/mlTGFβ1刺激后表达强度则低于对照组(P<0.001)。8ng/mlTGFβ1刺激较短时间(12和24h),VEGF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01);而刺激较长时间(36、48和72h),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01)。(3)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VEGF受体表达增强(P<0.001)。结论TGFβ1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VEGF受体表达增强,而VEGF表达出现双相变化,高浓度的TGFβ1刺激可引起VEGF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固酮及其拮抗剂安体舒通对高糖刺激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抗寒 周巧玲 +4 位作者 敖翔 Veeraragoo Pouranan 洪学敏 肖舟 袁明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9,共8页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及其拮抗剂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SP)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epithelial cell,NRK-52E)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影响,探讨Aldo及SP在糖... 目的:通过观察高糖环境下,醛固酮(aldosterone,Aldo)及其拮抗剂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SP)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 epithelial cell,NRK-52E)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的影响,探讨Aldo及SP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用无血清DMEM(Dulbecco's modification of Eagle's medium Dulbecco)同步化培养NRK-52E细胞系12h后分为6组。LG组:采用低糖(1000mg/L)DMEM;HG组:采用高糖(4500mg/L)DMEM培养;10nmol/L Aldo组、50nmol/L Aldo组、100nmol/L Aldo组:分别采用高糖DMEM加10,50,100nmol/L Al-do培养;SP组采用高糖(4500mg/L)DMEM加10-7mol/L SP培养。采用细胞免疫化学、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细胞E-cadherin和α-SMA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表明,与LG组比较,HG组E-cadherin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α-SMA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50nmol/L Aldo组、100nmol/L Aldo组E-cadherin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糖组,而α-SMAmRNA表达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两者与Aldo呈浓度依赖关系(r=-0.70,P<0.05;r=0.67,P<0.05);SP组E-cadherinmRNA明显高于HG组,而α-SMAmRNA表达低于HG组(P<0.01)。细胞免疫化学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表明,与低糖组比较,HG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减低,而α-SMA表达明显升高(P<0.01);10nmol/L Aldo组、50nmol/L Aldo组、100nmol/L Aldo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HG组,而α-SM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HG组(P<0.05),与Aldo呈浓度依赖关系(r=-0.83,P<0.05;r=0.81,P<0.05);而SP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高糖组,α-SMA蛋白则明显低于HG组(P<0.05)。结论:Aldo能促进高糖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EMT的发生,致DN肾间质纤维化,而使用SP可抑制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这可能是其阻遏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醛固酮 安体舒通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芮国华 潘荣华 +2 位作者 姚刚 武晓春 徐玲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5-1689,共5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分为3组:①对照组:未加入丹酚酸B或者TGF-β1;②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TGF-β1(浓度为5ng/ml);③丹酚酸B+TGF-β1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丹酚酸B和TGF-β1(浓度为5ng/ml),按丹酚酸B的浓度分为A、B、C、D4个亚组:丹酚酸B的浓度分别为A组:0.1μmol/L,B组:1μmol/L,C组:10μmol/L,D组:100μmol/L。72h后,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组HK-2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胞浆内大量表达α-SMA,同时E-cadherind的表达明显减少;不同剂量丹酚酸B治疗可减轻TGF-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和胞浆内α-SMA的表达,同时E-cadherind的表达得到明显恢复,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酚酸B具有阻止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潜能,而这一作用与其能有效阻止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ectin-1在高糖腹透液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映红 戴洪勤 +3 位作者 刘伏友 孙林 肖力 刘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6,共7页
目的:研究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中galectin-1的表达和在高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ate solution,PDS)刺激下galectin-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 目的:研究人腹膜间皮细胞(human peritoneal mesothelial cells,HPMCs)中galectin-1的表达和在高糖腹透液(peritoneal dialysate solution,PDS)刺激下galectin-1表达的变化及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方法:以HPMCs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含1.5%葡萄糖的PDS(1.5%PDS)组,2.5%PDS组及4.25%PDS组。培养48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galectin-1,vimentin和z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galectin-1与vimentin和zo-1表达的相关性。使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galectin-1 siRNA至HPMCs内,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5.5mmol/L葡萄糖),高糖组(4.25%PDS)和转染组(galectin-1 siRNA+4.25%PDS)。观察galectin siRNA干预后vimentin和zo-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PDS刺激HPMCs 48 h后,与对照组比,galectin-1mRNA表达上调,尤以4.25%PDS组明显(P<0.05),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同时vimentin mRNA表达上调,以2.5%PDS组和4.25%PDS组更明显(P<0.05),其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而zo-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不同浓度高糖PDS刺激下galecti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z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Galectin-1 siRNA干预后viment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下调(P<0.05),而zo-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较高糖组明显上调(P<0.05)。结论:Galectin-1与高糖PDS诱导的HPMCs EMT相关,galectin-1 siRNA能够抑制高糖PDS诱导的HPMCs转分化。Galectin-1可能参与腹膜纤维化的发生环节,成为防治腹膜纤维化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ECTIN-1 高糖 腹透液 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Smad信号通路在大黄素干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金国华 秦晓华 +2 位作者 秦艳东 房向东 涂卫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 目的:探讨大黄素干预白蛋白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发生转分化过程中是否涉及对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方法:用5mg/mL人白蛋白刺激体外培养的HK-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法检测α-SMA、E-cadherin、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蛋白呈时间依赖性诱导α-SMA、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的表达下调。使用一定浓度的大黄素干预后,明显抑制了白蛋白诱导的上述效应。相关性分析显示:TGF-β1、Smad2 mRNA的表达与α-SMA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大黄素抑制人白蛋白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过程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白蛋白 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在TGF-β_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琳丰 陈明 +4 位作者 金立新 樊力 陈莹 王明勇 陈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探讨Notchl蛋白及其mRNA在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KTECT)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及TGF-β1(10ng/mL)诱导组。加入TGF-β1作用后分别于12h... 目的:探讨Notchl蛋白及其mRNA在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KTECT)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及TGF-β1(10ng/mL)诱导组。加入TGF-β1作用后分别于12h、24h、48h及72h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连素(E-cadherin)和Notchl蛋白表达的变化;用RT-PCR法检测α-SMAmRNA、E-cadherinmRNA和Notchl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在加入TGF-β1作用后12h、24h、48h及72h,TGF-β1诱导组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Notchl蛋白及其mRNA在TGF-β1作用后的24h、48h、72h表达逐渐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及其mRNA表达在24h、48h、72h明显减少(P<0.05);Notchl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与E-cadherin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蛋白=-0.937;rmRNA=-0.921;假设检验结果(P<0.05),与α-SM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蛋白=0.958;rmRNA=0.944;假设检验结果(P<0.05)。结论:Notchl极有可能参与了TGF-β1诱导的KT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转分化 TGF-β1 NOTCH1 E-钙黏连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莪术通过ILK信号通路干预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睿轩 胡振奋 +3 位作者 程锦国 王文文 吴芊葭 胡冬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8期1708-1711,I0009,共5页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及体外药物血清技术,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温莪术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 目的:探讨温莪术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及体外药物血清技术,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温莪术含药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mRNA表达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胶原Ⅰ(Col-Ⅰ)的分泌水平。结果:TGF-β1可诱导NRK-52E向成纤维细胞转化,出现肥大、拉长,显现梭形,胞浆内α-SMA表达明显增多(P<0.05),ILKmRNA的表达、Col-Ⅰ的分泌水平升高(P<0.05)。温莪术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转分化发生,减少形态变化,下调α-SMA、ILK、Col-Ⅰ表达(P<0.05)。结论:TGF-β1可诱导转分化发生,伴有α-SMA、ILK、Col-Ⅰ等表达升高,而温莪术可抑制TGF-β1诱导的转分化,减少α-SMA、ILK、Col-Ⅰ的表达水平,并且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莪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整合素连接激酶 胶原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urf2在梗阻性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若芸 王晓华 +3 位作者 苏卫芳 杨俊伟 张炜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66-1572,共7页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雄性CD-1小鼠单侧输尿管(UUO)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设假手术为对照组(Sham组)。术后3、7、14 d处死小鼠。用常... 目的:探讨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小鼠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雄性CD-1小鼠单侧输尿管(UUO)的方法建立肾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设假手术为对照组(Sham组)。术后3、7、14 d处死小鼠。用常规病理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肾组织形态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以免疫蛋白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小鼠肾组织中Smurf2、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素(FN)的表达和分布。结果:与Sham组相比,UUO术后7 d小鼠出现部分肾小管扩张、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同时,UUO术后肾组织中Smurf2、α-SMA和FN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升高,E-cadherin表达则明显下降。并且,Smurf2蛋白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内;α-SMA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中;FN则分布于肾间质中。相关回归分析表明:UUO术后小鼠肾组织内Smurf2表达与α-SMA(r=0.765,P<0.001)和FN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73,P<0.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656,P<0.001)。结论:梗阻性肾病小鼠肾组织中Smurf2可能通过诱导肾小管EMT形成促进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URF2 梗阻性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转分化及慢性移植肾失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翔 王子杰 +8 位作者 郑明 韩前广 黄正楷 易小敏 陶俊 韩志坚 谭若芸 居小兵 顾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96-1303,1309,共9页
目的:探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um-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ndMT)及慢性肾移植失功(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中的作用。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下载GSE21374转录组测序数据,并使用C... 目的:探究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ndothelium-to-myofibroblast transition,EndMT)及慢性肾移植失功(chronic allograft dysfunction,CAD)中的作用。方法:从GEO公共数据库中下载GSE21374转录组测序数据,并使用Cibersort软件分析CAD患者移植肾中的免疫细胞的浸润状态。收集本中心CAD患者的移植肾切除标本,使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等方法观察M1型巨噬细胞在移植肾组织中的浸润情况。体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向M1极化。Transwell小室构建M1型巨噬细胞和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共培养模型。使用PCR、WB和细胞免疫荧光观察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的CD31与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基于GEO公共数据库,发现单核-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CAD移植肾组织中(P<0.05);在本中心的CAD患者移植肾标本中,CD68(+)iNOS(+)M1型巨噬细胞亦明显浸润于肾小球及间质中,且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在细胞共培养模型中发现,M1型巨噬细胞可明显促进内皮细胞发生EndMT过程。结论:M1型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CAD患者的移植肾组织中,并可能通过诱导内皮细胞发生EndMT促进CA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分化 慢性移植肾失功 肾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波 贺红焰 +1 位作者 王明勇 刘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2-964,96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经Ang-(1-7)和AngⅡ(终浓度均为1×10-6mol/L)干预24、48、72、96 h后,应...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经Ang-(1-7)和AngⅡ(终浓度均为1×10-6mol/L)干预24、48、72、96 h后,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E-cadherin,α-SMA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黏连蛋白(FN)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 e PCR)检测细胞中E-cadherin、α-SMA、ColⅠ和F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AngⅡ作用96 h后,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5),α-SMA、ColⅠ、F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加入Ang-(1-7)后,与AngⅡ组比较,E-cadherin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强(P<0.05),α-SMA、ColⅠ、FN蛋白及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Ang-(1-7)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血管紧张素Ⅱ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人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邹潇 曾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A549间充质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抑制剂组,正常对照组不加入TGF-β1,TGF-β1组加入10ng/mLTGF-β1,抑制剂组加入TGF-β1(10ng/mL)和PI3K的抑制剂Ly294002(10nmol/L),72h后通过RT-PCR检测各组A549细胞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ELISA方法检测间充质细胞标志物纤连蛋白(Fn)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Akt磷酸化(p-Akt)水平的变化。所有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有E-cad表达及微量的α-SMA、Fn、p-Akt表达;TGF-β1组E-cad的表达下调,α-SMA、Fn、p-Akt的表达上调;抑制剂组与TGF-β1组比较E-cad的表达上调,α-SMA、Fn、p-Akt的表达明显抑制。结论:PI3K/Akt途径参与TGF-β1介导的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肺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肺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 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