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春光 吴郁文 +1 位作者 张翠兰 张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7-61,共5页
关键词 小麦 异源细胞质 细胞质遗传 利用 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细胞质遗传芽黄突变体的发现 被引量:25
2
作者 马国荣 刘佑斌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34-338,共5页
本研究新发现一个大豆芽黄突变体NJ89-3.该突变体典型表现为,从第一对真叶开始,新生叶表现明显黄化,但随叶片充分伸展定形,逐渐变为正常绿色.植株最后一张叶片充分伸展定形后,芽黄植株与正常绿色植株并无明显区别.研究表明NJ89-3的芽黄... 本研究新发现一个大豆芽黄突变体NJ89-3.该突变体典型表现为,从第一对真叶开始,新生叶表现明显黄化,但随叶片充分伸展定形,逐渐变为正常绿色.植株最后一张叶片充分伸展定形后,芽黄植株与正常绿色植株并无明显区别.研究表明NJ89-3的芽黄性状由细胞质基因突变引起,属细胞质遗传,建议将此细胞质基因命名为cyt-Y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芽黄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单单杂交过程中核迁移和细胞质遗传规律 被引量:6
3
作者 宋晓霞 章炉军 +5 位作者 赵妍 宋春艳 李传华 陈明杰 谭琦 黄建春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21,共6页
通过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P65、EFISAAS5053P1和YAASM363P1原生质体单核菌丝体两两单单杂交,观察杂交过程中的菌落形态变化,利用ITS和rrnL部分序列分别鉴定双核菌丝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以明确单单杂交过程中核迁移路径和细胞... 通过香菇(Lentinula edodes)L808P65、EFISAAS5053P1和YAASM363P1原生质体单核菌丝体两两单单杂交,观察杂交过程中的菌落形态变化,利用ITS和rrnL部分序列分别鉴定双核菌丝体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以明确单单杂交过程中核迁移路径和细胞质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双亲菌落接触部位存在一条明显比周围菌丝体稀疏的分界线,3个亲本菌落的扩大速度从快到慢依次为EFISAAS5053P1、L808P65和YAASM363P1,双亲菌落接触区域的分界线均向菌落扩大速度慢的亲本菌落弯曲,有的甚至在分界线两端生长出两个与亲本菌落存在分界线的扇形菌落;细胞核迁移起始于分界线,双亲的细胞核互相向对方菌落迁移,不同培养皿中核迁移速度最快的区域不同;除位于分界线上的双核菌丝体外,左边亲本菌落的双核菌丝体细胞质来源于左边亲本菌落,右边亲本菌落的双核菌丝体细胞质来源于右边亲本菌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单单杂交 细胞遗传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Ⅰ):生殖细胞和精细胞中细胞质DNA的存在状况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彬彬 李云 +1 位作者 金晓洁 冯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62,共9页
应用DAPI、DiOC荧光法与激光共聚焦电镜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及其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精细胞中不存在具有DNA的细胞器,为白杨... 应用DAPI、DiOC荧光法与激光共聚焦电镜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生殖细胞的细胞质DNA及其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生殖细胞、精细胞中不存在具有DNA的细胞器,为白杨派树种具有母系遗传的潜能提供了细胞学证据;其中,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但其DNA发生了降解,从而使父系线粒体DNA的传递中断,导致了线粒体的母系遗传。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及其DNA被排除和降解的时期相对迟缓。本文还对被子植物线粒体遗传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生殖细胞 细胞 细胞质DNA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书芬 宋文光 +2 位作者 田保明 任乐见 李好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9,共3页
采用不育胞质杂种和可育胞质杂种,对3种不育胞质在经济和品质性状及抗病性上的遗传效应研究表明:不育胞质2485A对各种经济、品质性状和抗病性等没有影响;不育胞质252A对株高、分枝高度等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而对品质和抗病性没有影响;... 采用不育胞质杂种和可育胞质杂种,对3种不育胞质在经济和品质性状及抗病性上的遗传效应研究表明:不育胞质2485A对各种经济、品质性状和抗病性等没有影响;不育胞质252A对株高、分枝高度等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而对品质和抗病性没有影响;不育胞质32A仅对株高、分枝高度有一定影响,对其它性状均无影响。因此,可以认为这3种不育胞质对杂种F_1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质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Ⅱ)——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崔彬彬 杨妮娜 +4 位作者 孙宇涵 徐兆翮 陈萍 冯慧 李云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共4页
应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在小孢子第1次有丝分裂时质体由于极性分布,导致早期生殖细胞的细胞质内缺少质体,为白杨派树... 应用电子显微技术,观察白杨派树种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中国山杨花粉发育中质体和线粒体在生殖细胞、营养细胞中的分布与变化。结果表明:在小孢子第1次有丝分裂时质体由于极性分布,导致早期生殖细胞的细胞质内缺少质体,为白杨派树种质体母系遗传提供了确切的细胞学证据;线粒体在花粉发育过程中一直存在。同时,细胞学观察发现银腺杨少数质体被排除的时期相对迟缓。然而,不同发育时期营养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质体和线粒体。结合以往的研究工作,还对白杨质体的极性分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 质体 线粒体 生殖细胞 营养细胞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彬彬 李云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1期24-28,32,共6页
综述了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主要物质基础质体和线粒体的遗传研究进展。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母系遗传、父系遗传和双亲遗传,母系遗传是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征,但是不能代表细胞质遗传的全部内容;被子植物的质体多数表现... 综述了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主要物质基础质体和线粒体的遗传研究进展。高等植物细胞质遗传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母系遗传、父系遗传和双亲遗传,母系遗传是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征,但是不能代表细胞质遗传的全部内容;被子植物的质体多数表现为单亲母系遗传,大多裸子植物的质体则为单亲父系遗传;高等植物线粒体有母系、父系和双亲遗传现象的存在;细胞质遗传的本质是细胞器DNA的传递。被子植物花粉发育中雄性生殖细胞中核外DNA的保存或丢失是质体和线粒体遗传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植物 细胞质遗传 质体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反交试验结果不同一定是细胞质遗传吗
8
作者 陈九云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正反交试验 细胞质遗传 性状分析 后代性状 细胞遗传 母系遗传 正交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军营 王中发 +2 位作者 皮素琴 王保民 郑平伟 《麦类文摘》 1996年第5期4-7,共4页
自从木原均(1951)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通过连续回交的方法导入尾形山羊草(Aegilops caudata)细胞质中首次获得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以来,不少学者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属(Triticum)和山羊草属(Aegilops)的细胞质基因组之间... 自从木原均(1951)将普通小麦的细胞核通过连续回交的方法导入尾形山羊草(Aegilops caudata)细胞质中首次获得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以来,不少学者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属(Triticum)和山羊草属(Aegilops)的细胞质基因组之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差异。常胁等人(1980)根据小麦属和山羊草属中33个种的细胞质对12个六倍体不同小麦种和品种的20种性状(包括生育期、干物质重、育性和重要农艺性状等)的影响.将其分为: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细胞质 细胞质类型 普通小麦 细胞质遗传效应 小伞山羊草 山羊草细胞质 中国春小麦 研究进展 细胞质雄性不育 山羊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CMS不育系细胞质遗传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牟凤娟 张树华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3期47-52,共6页
在三系杂交水稻生产中,不育系的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效应。同一种不育细胞质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是不同的;不同的不育细胞质对同一性状的效应也存在着差异;且对大多数性状表现为负向效应。可通过扩大不育细胞质源以选用优质... 在三系杂交水稻生产中,不育系的细胞质对杂种一代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效应。同一种不育细胞质对不同性状的效应是不同的;不同的不育细胞质对同一性状的效应也存在着差异;且对大多数性状表现为负向效应。可通过扩大不育细胞质源以选用优质细胞质或选用强优恢复系来减少或消除其负效应,培育同核异质的多胞质不育系来适应杂交水稻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同核异质体 细胞质遗传效应 杂交水稻 CMS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母本性状一致都是细胞质遗传吗
11
作者 毕景花 刘鸿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母本性状一致 细胞质遗传 中学 遗传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遗传
12
作者 袁朝辉 《生物学教学》 1982年第1期7-10,共4页
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这已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不完全相同,它们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核中,极少数居于细胞质内。据此,细胞遗传学家将受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体系称为细胞核遗传(核遗传),而将细胞质内的基因所... 生物体的性状受基因控制,这已得到了人们的公认。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不完全相同,它们绝大多数存在于细胞核中,极少数居于细胞质内。据此,细胞遗传学家将受细胞核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体系称为细胞核遗传(核遗传),而将细胞质内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体系称为细胞质遗传(质遗传)。与核基因一样,细胞质基因也是能自我复制、在遗传上有一定功能的DNA片段。所不同的是,核基因按孟德尔规律传递,而细胞质基因则不按孟德尔规律传递,仅随母本一起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遗传 孟德尔 遗传体系 细胞质基因 细胞遗传 细胞质 基因控制 核基因 细胞遗传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细胞质遗传的育种意义
13
作者 赵守城 《河北渔业》 1997年第6期12-12,共1页
众所周知,鱼类是由精子和卵子受精之后,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现代细胞生物学知识表明,精子和卵子均为单倍体。虽然精、卵的遗传物质数量相当,可是二者的细胞质成分和数量却相差悬殊。与精子相比。
关键词 鱼类 细胞质遗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绿素缺失的细胞质遗传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道藩 许馥华 《遗传》 CAS 1979年第5期15-19,共5页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质体,它在阳光照射下能形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也能发生突变,使叶绿素缺失或削弱叶绿素的功能,因而引起植株白化、或部分白化,表现为白色和绿色嵌镶的花斑及条纹、或呈现黄绿色。许多植物都...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质体,它在阳光照射下能形成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叶绿体也能发生突变,使叶绿素缺失或削弱叶绿素的功能,因而引起植株白化、或部分白化,表现为白色和绿色嵌镶的花斑及条纹、或呈现黄绿色。许多植物都有这种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红苗 绿苗 花朵 赤苗 苞叶 棉属 鸡脚棉 花斑现象 非孟德尔式遗传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细胞质遗传
15
作者 方宗熙 江乃萼 《遗传》 CAS 1979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基因学说为基础理论的细胞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发展很快,已在实践中发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又由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成为分子遗传学。这为遗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质体基因 分子基础 线粒体 遗传系统 染色体 白斑 植株 枝条 粒线体 癌前状态 叶绿体遗传 细胞质遗传 非孟德尔式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类香菇菌株体细胞不亲和性与遗传差异
16
作者 罗莉媛 王车昭 +2 位作者 周雨灵 聂梦涵 刘新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7-575,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香菇菌株体细胞不亲和性与遗传差异的关系,为利用体细胞不亲和性评价香菇菌株间遗传差异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香菇单孢菌株为亲本构建双核菌株,结合体细胞不亲和性检测以及简单重复序列间多态性(ISSR)和相关序列扩... 【目的】通过分析香菇菌株体细胞不亲和性与遗传差异的关系,为利用体细胞不亲和性评价香菇菌株间遗传差异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香菇单孢菌株为亲本构建双核菌株,结合体细胞不亲和性检测以及简单重复序列间多态性(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综合分析双核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构建了3类遗传来源明确的15个不同双核菌株。体细胞不亲和反应分为亲和与不亲和两类。其中,Ⅰ类双核菌株易出现“伴拮抗”现象,Ⅱ类和Ⅲ类双核菌株多表现出典型的拮抗反应。两种分子标记综合分析显示,15个菌株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1.00。当相似系数为0.58时,15个菌株可划分为两类,该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菌株的遗传来源。【结论】香菇双核菌株间细胞核差异影响体细胞不亲和反应的强度,且拮抗反应结果与菌株遗传背景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菌株 拮抗 遗传关系 分子标记 细胞质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的耐盐特征及其遗传基础(英文)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春光 侯宁 +4 位作者 刘立科 刘根齐 吴郁文 张翠兰 张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007-1013,共7页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mmol/L,171.04mmol/L,256.67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对核基因型鉴26存在明显的耐盐性遗...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mmol/L,171.04mmol/L,256.67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对核基因型鉴26存在明显的耐盐性遗传效应,效应值的大小因性状而异,核基因型鉴26与科遗26之间也存在差异;盐胁迫下,D2型细胞质能有效降低核基因型鉴26的生长受抑程度,提高其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减轻其细胞质膜损伤度和增强对K+的选择性吸收能力,改变叶片功能蛋白的表达。这些研究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是小麦耐盐育种的有用资源;异质系D2-鉴26是一个新的耐盐种质材料,其生长发育和渗透调节等相关耐盐特征可以作为D2型细胞质小麦遗传育种耐盐选择的有用指标;D2型细胞质小麦耐盐相关机制的阐明与利用也必将丰富小麦耐盐育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D^2型) 细胞质遗传效应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宁海龙 李文霞 李文滨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73-1877,共5页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20个杂交组合,采用广义种子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效应。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是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亚麻... 利用5个大豆品种配制20个杂交组合,采用广义种子遗传模型分析了大豆脂肪酸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等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效应。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是以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为主。亚麻酸和油酸的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相近。在脂肪酸组分的遗传主效应中,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含量是以胚主效应为主。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细胞质主效应为主。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中,脂肪酸组分以极显著的胚互作方差为主。亚麻酸含量是以基因的加性效应和加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以基因的显性和显性×环境互作效应为主。棕榈酸含量和油酸含量是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硬脂酸、亚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在普通狭义遗传率中,棕榈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细胞质普通遗传率和母体普通遗传率为主。在互作狭义遗传率中,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以胚互作狭义遗传率为主,亚油酸含量以母体植株互作遗传率为主。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以细胞质及母体选择响应和互作选择响应为主,亚麻酸含量的胚普通选择响应和互作选择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酸组分 遗传效应 细胞质遗传效应 母体遗传效应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DNA对畜牧业生产性状的影响
19
作者 郑新民 毕延震 +4 位作者 华再东 张立苹 肖红卫 任红艳 李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777-4779,共3页
从细胞质DNA组成、细胞质DNA变化、异常突变的威胁和胞质DNA资源的利用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细胞质DNA特殊性及对畜牧业生产性状的影响。
关键词 细胞质遗传 线粒体 DNA 变化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的分子机理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继耕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7-40,共4页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在高等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同杂种优势的利用有直接关系,从而受到育种学家的广泛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形成机理同细胞质遗传理论密切相关,是遗传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关于雄性... 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在高等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它同杂种优势的利用有直接关系,从而受到育种学家的广泛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形成机理同细胞质遗传理论密切相关,是遗传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关于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从杂交育种和细胞学的角度做了许多工作,并提出了若干相应的理论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遗传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