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鉴定
1
作者
唐元瑜
池茗
+3 位作者
李柏霖
林志美
赖素玉
马华根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50-1056,共7页
目的:采用“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为开展再生医学及组织损伤修复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分离3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的脂肪垫,经消毒、漂洗、剪碎、0.1%Ⅱ型胶原酶消...
目的:采用“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为开展再生医学及组织损伤修复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分离3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的脂肪垫,经消毒、漂洗、剪碎、0.1%Ⅱ型胶原酶消化30 min后,严格精准地控制低糖型DMEM完全培养液用量,进行“半悬浮”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度达到90%时进行传代扩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志物CD分子检测、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原代接种培养6~8 d后,贴壁生长的短梭形细胞铺满皿底,呈“成纤维样”漩涡式排列生长;细胞传代至第8代时其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未见明显“蝉翼样”变宽分化现象。第4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分子流式检测结果高表达CD90(97.3%)、CD73(96.7%)、CD44(84.1%),低表达CD34(0.4%)、CD45(8.1%)、CD11b/c(3.6%);诱导成脂、成骨分化实验均为阳性。结论:“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AD-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
细胞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
原代培养
干
细胞表面标志物
三系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枯否细胞亚群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赛
于倩
刘亮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枯否细胞(KC)是位于肝脏血窦内的常驻巨噬细胞群,在清除肠道来源的病原体和受损的红细胞、调节铁和脂肪代谢、维持免疫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性和慢性肝病中,KC通过与其他肝脏细胞群如肝细胞、星状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肝...
枯否细胞(KC)是位于肝脏血窦内的常驻巨噬细胞群,在清除肠道来源的病原体和受损的红细胞、调节铁和脂肪代谢、维持免疫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性和慢性肝病中,KC通过与其他肝脏细胞群如肝细胞、星状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肝组织的损伤和修复,维持肝脏内环境的动态平衡。KC具有高度可塑性,不同的肝脏疾病模型和不同的组织微环境信号都可诱导肝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本综述根据细胞起源、细胞极化、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单细胞测序技术鉴定的基因表达谱对KC亚群及其在特定肝脏疾病模型中的功能进行概括,这有助于靶向特定KC亚群预防或者治疗相关的肝脏疾病,推动肝脏疾病精准医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
细胞
细胞
极化
细胞表面标志物
单
细胞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阿仑膦酸钠维D3或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炎症细胞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美岑
邓微
+4 位作者
霍丽丽
兰玲
王倩
徐晓杰
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维D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维D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理组(阿仑膦酸钠维D3组,n=3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组(维生素D2组,n=31)、无预处理组(对照组,n=33)。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前及输注唑来膦酸24 h后留取外周血,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输注唑来膦酸前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对照组、维生素D2组、阿仑膦酸钠维D3组输注唑来膦酸前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3^(+)/CD3^(+)CD69^(+)(CD3^(+)与CD3^(+)CD69^(+)两者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IL-6、TNF-α、IFN-γ均较输注前升高(均P<0.05),对照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IL-6升高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维生素D2组高于阿仑膦酸钠维D3组(P=0.002)。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TNF-α、IFN-γ升高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CD3^(+)T淋巴细胞均较输注前减少,阿仑膦酸钠维D3组CD3^(+)T淋巴细胞减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40)。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CD3^(+)/CD3^(+)CD69^(+)T淋巴细胞均较前增多,且对照组、维生素D2组较阿仑膦酸钠维D3组增加更多(P=0.047、0.046)。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前后CD3^(+)/CD3^(+)TCRγδ^(+)、CD3^(+)/CD3^(+)TCRγδ^(+)/CD27-IL-23R^(+)、CD3^(+)/CD3^(+)TCRγδ^(+)/CD27-IL-23R-、CD3^(+)/CD3^(+)TCRγδ^(+)/CD27^(dim) IL-23R-、CD3^(+)/CD3^(+)TCRγδ^(+)/CD27 High IL-23R-水平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维D3、维生素D2预处理可减少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引起急性时相反应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6的产生,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理保留了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的CD3^(+)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CD3^(+)/CD3^(+)CD69^(+)T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炎症相关淋巴细胞活化,可减轻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出现的急性时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急性时相反应
唑来膦酸
细胞
因子
T淋巴
细胞表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岳冬丽
韩交玲
+1 位作者
关方霞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发展中国家高居第二位,而在发达国家更是高居榜首,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
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发展中国家高居第二位,而在发达国家更是高居榜首,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已经极大改善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使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儿童白血病、霍奇金病和睾丸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突破,已达治愈水平。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肿瘤预防的开展,乳癌及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也急剧下降。但是大量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已发生远处转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这成为肿瘤诊断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
细胞
干
细胞表面标志物
肿瘤干
细胞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发性流产CBA/J×DBA/2小鼠母-胎界面DX5^+CD69^+细胞的浸润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羿
曾耀英
+3 位作者
狄静芳
曾山
曾祥凤
詹美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2,529,共6页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活化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百分率,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并对细胞数量与胚胎吸收率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A组孕13.5 d胚胎吸收率为34.1%(45/132),显著高于B组(6.6%,9/137;P<0.001)。同时A组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28.1±11.9)%显著高于B组(19.5±5.7)%,(P<0.01)。此外,A组DX5+CD69+与DX5+细胞比率(x)和胚胎吸收率(y)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r=0.807,P<0.001,y=-1.157+1.278x)。结论:母-胎界面过多的DX5+CD69+细胞浸润可能与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动
物
模型
细胞表面标志物
淋巴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NOD/SCID孕鼠脾脏和胎盘CD45^+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
1
6
作者
林羿
陈艺菁
+3 位作者
曾山
冯铮
狄静芳
曾耀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研究NOD/SCID孕鼠胚胎吸收率(Resorption rate,RR)与母-胎界面局部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计算并比较孕13.5天同基因妊娠NOD/SCID×NOD/SCID小鼠和非免疫缺陷的BALB/c×BALB/c小鼠的RR,并采用4色流式细胞术检测NOD/SCID小鼠...
目的研究NOD/SCID孕鼠胚胎吸收率(Resorption rate,RR)与母-胎界面局部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计算并比较孕13.5天同基因妊娠NOD/SCID×NOD/SCID小鼠和非免疫缺陷的BALB/c×BALB/c小鼠的RR,并采用4色流式细胞术检测NOD/SCID小鼠非孕期和孕13.5天脾脏和胎盘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以明确其与妊娠耐受相关的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结果NOD/SCID小鼠的RR与对照组BALB/c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此相应,虽然能够证实NOD/SCID小鼠具有多重免疫缺陷,但是孕期母-胎界面多种功能性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发生自发性改变。结论NOD/SCID小鼠脾脏和胎盘某些细胞百分率的自发性改变可能对妊娠结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
物
模型
细胞表面标志物
免疫缺陷
妊娠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鼠表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体内植入研究(英文)
7
作者
林羿
李海标
+3 位作者
黄锦桃
曾山
狄静芳
曾耀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18-2423,共6页
目的:将小鼠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种植到可生物降解的载体内并移植到同基因受者小鼠皮下,研究其分化潜能。方法:在体外诱导ES细胞分化为ESC,经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后,种植到含有胶原凝胶的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
目的:将小鼠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种植到可生物降解的载体内并移植到同基因受者小鼠皮下,研究其分化潜能。方法:在体外诱导ES细胞分化为ESC,经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后,种植到含有胶原凝胶的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小网内,作为细胞载体移植到与干细胞同基因的129/J小鼠皮下。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ESC在移植物内至少能存活3周以上,并能分化形成毛囊样和腺样结构,形成与天然真皮相似的结构。在植入后10周内未观察到明显排斥或毒性反应。结论:ESC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制备具有形成真皮附属结构潜能的皮肤替代物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标志物
表皮
干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仁济”首次成功分离卵巢癌干细胞
8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0-1190,共1页
关键词
肿瘤干
细胞
卵巢癌组织
分离
细胞表面标志物
肿瘤组织
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工作者
仁济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勘误
9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536,共1页
勘误本刊2024年7月第21卷第7期《急性颈动脉血栓性闭塞形成后巨噬细胞浸润行为的动态演变研究》一文中,第433页摘要中结果部分“(3)M0型巨噬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为CD206)”有误,更正为“(3)M0型巨噬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为CD68)”。
关键词
巨噬
细胞
浸润
细胞表面标志物
动态演变
勘误
CD68
颈动脉
血栓性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鉴定
1
作者
唐元瑜
池茗
李柏霖
林志美
赖素玉
马华根
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出处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050-10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072714)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545)。
文摘
目的:采用“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MSCs),为开展再生医学及组织损伤修复等研究提供理想的细胞来源。方法:无菌分离3周龄雄性SD大鼠双侧腹股沟和附睾处的脂肪垫,经消毒、漂洗、剪碎、0.1%Ⅱ型胶原酶消化30 min后,严格精准地控制低糖型DMEM完全培养液用量,进行“半悬浮”原代培养;当细胞生长融合度达到90%时进行传代扩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细胞表面标志物CD分子检测、成脂/成骨诱导分化实验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原代接种培养6~8 d后,贴壁生长的短梭形细胞铺满皿底,呈“成纤维样”漩涡式排列生长;细胞传代至第8代时其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未见明显“蝉翼样”变宽分化现象。第4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分子流式检测结果高表达CD90(97.3%)、CD73(96.7%)、CD44(84.1%),低表达CD34(0.4%)、CD45(8.1%)、CD11b/c(3.6%);诱导成脂、成骨分化实验均为阳性。结论:“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能够成功提取原代大鼠AD-MSCs。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
细胞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
原代培养
干
细胞表面标志物
三系分化潜能
Keywords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Semi-suspension organ culture method
Primary culture
Surface markers of stem cells
Trilinear differentiation potential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枯否细胞亚群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赛
于倩
刘亮明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上海松江临床医学院
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0612)。
文摘
枯否细胞(KC)是位于肝脏血窦内的常驻巨噬细胞群,在清除肠道来源的病原体和受损的红细胞、调节铁和脂肪代谢、维持免疫耐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性和慢性肝病中,KC通过与其他肝脏细胞群如肝细胞、星状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肝组织的损伤和修复,维持肝脏内环境的动态平衡。KC具有高度可塑性,不同的肝脏疾病模型和不同的组织微环境信号都可诱导肝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的变化。本综述根据细胞起源、细胞极化、细胞表面标志物以及单细胞测序技术鉴定的基因表达谱对KC亚群及其在特定肝脏疾病模型中的功能进行概括,这有助于靶向特定KC亚群预防或者治疗相关的肝脏疾病,推动肝脏疾病精准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
枯否
细胞
细胞
极化
细胞表面标志物
单
细胞
RNA测序
Keywords
Kupffer cells
Cell polarization
Cell surface markers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分类号
R575.3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阿仑膦酸钠维D3或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炎症细胞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周美岑
邓微
霍丽丽
兰玲
王倩
徐晓杰
陈佳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内分泌科
出处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基金
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项目(PZ20230402)。
文摘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维D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理组(阿仑膦酸钠维D3组,n=33)、单次肌肉注射维生素D2组(维生素D2组,n=31)、无预处理组(对照组,n=33)。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前及输注唑来膦酸24 h后留取外周血,比较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输注唑来膦酸前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对照组、维生素D2组、阿仑膦酸钠维D3组输注唑来膦酸前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及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3^(+)、CD3^(+)/CD3^(+)CD69^(+)(CD3^(+)与CD3^(+)CD69^(+)两者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IL-6、TNF-α、IFN-γ均较输注前升高(均P<0.05),对照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IL-6升高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维生素D2组高于阿仑膦酸钠维D3组(P=0.002)。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TNF-α、IFN-γ升高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CD3^(+)T淋巴细胞均较输注前减少,阿仑膦酸钠维D3组CD3^(+)T淋巴细胞减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40)。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CD3^(+)/CD3^(+)CD69^(+)T淋巴细胞均较前增多,且对照组、维生素D2组较阿仑膦酸钠维D3组增加更多(P=0.047、0.046)。三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前后CD3^(+)/CD3^(+)TCRγδ^(+)、CD3^(+)/CD3^(+)TCRγδ^(+)/CD27-IL-23R^(+)、CD3^(+)/CD3^(+)TCRγδ^(+)/CD27-IL-23R-、CD3^(+)/CD3^(+)TCRγδ^(+)/CD27^(dim) IL-23R-、CD3^(+)/CD3^(+)TCRγδ^(+)/CD27 High IL-23R-水平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仑膦酸钠维D3、维生素D2预处理可减少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引起急性时相反应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6的产生,阿仑膦酸钠维D3预处理保留了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后的CD3^(+)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CD3^(+)/CD3^(+)CD69^(+)T淋巴细胞的产生,减少炎症相关淋巴细胞活化,可减轻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出现的急性时相反应。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急性时相反应
唑来膦酸
细胞
因子
T淋巴
细胞表面标志物
Keywords
osteoporosis
acute-phase response
zoledronic acid
cytokines
T lymphocyte surface markers
分类号
R68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2
4
作者
岳冬丽
韩交玲
关方霞
张毅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
郑州大学生物工程系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恶性肿瘤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发展中国家高居第二位,而在发达国家更是高居榜首,是发达国家的首要死亡原因[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存。目前,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已有了极大提高,化疗、放疗、手术治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已经极大改善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使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儿童白血病、霍奇金病和睾丸癌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突破,已达治愈水平。由于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以及肿瘤预防的开展,乳癌及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也急剧下降。但是大量肿瘤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已发生远处转移,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这成为肿瘤诊断中的一个严峻问题。
关键词
肿瘤干
细胞
干
细胞表面标志物
肿瘤干
细胞
疫苗
分类号
R329.2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发性流产CBA/J×DBA/2小鼠母-胎界面DX5^+CD69^+细胞的浸润
被引量:
2
5
作者
林羿
曾耀英
狄静芳
曾山
曾祥凤
詹美意
机构
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研究中心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出处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8-512,529,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2032244)
暨南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5120406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300213)资助项目
文摘
目的:研究DX5+CD69+细胞浸润与CBA/J×DBA/2小鼠自发性胚胎吸收的关系。方法:CBA/J×DBA/2小鼠(A组)和CBA/J×BALB/c小鼠(B组)分别用作自发性流产模型和生育力正常对照。DX5用作广泛性NK细胞标志物,CD69作为NK细胞和T细胞活化标志物。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母-胎界面淋巴细胞中CD69+细胞百分率,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并对细胞数量与胚胎吸收率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A组孕13.5 d胚胎吸收率为34.1%(45/132),显著高于B组(6.6%,9/137;P<0.001)。同时A组DX5+CD69+细胞与DX5+细胞比率(28.1±11.9)%显著高于B组(19.5±5.7)%,(P<0.01)。此外,A组DX5+CD69+与DX5+细胞比率(x)和胚胎吸收率(y)之间存在强线性相关(r=0.807,P<0.001,y=-1.157+1.278x)。结论:母-胎界面过多的DX5+CD69+细胞浸润可能与CBA/J×DBA/2小鼠胚胎吸收有关。
关键词
流产
动
物
模型
细胞表面标志物
淋巴
细胞
Keywords
abortion
animal model
cell surface marker
lymphocyte
分类号
R392.3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NOD/SCID孕鼠脾脏和胎盘CD45^+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
1
6
作者
林羿
陈艺菁
曾山
冯铮
狄静芳
曾耀英
机构
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23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2032244)
+1 种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4300213)
暨南大学引进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51204067)资助
文摘
目的研究NOD/SCID孕鼠胚胎吸收率(Resorption rate,RR)与母-胎界面局部免疫状况的关系。方法计算并比较孕13.5天同基因妊娠NOD/SCID×NOD/SCID小鼠和非免疫缺陷的BALB/c×BALB/c小鼠的RR,并采用4色流式细胞术检测NOD/SCID小鼠非孕期和孕13.5天脾脏和胎盘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状况,以明确其与妊娠耐受相关的淋巴细胞功能亚群。结果NOD/SCID小鼠的RR与对照组BALB/c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此相应,虽然能够证实NOD/SCID小鼠具有多重免疫缺陷,但是孕期母-胎界面多种功能性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发生自发性改变。结论NOD/SCID小鼠脾脏和胎盘某些细胞百分率的自发性改变可能对妊娠结局有利。
关键词
动
物
模型
细胞表面标志物
免疫缺陷
妊娠耐受
Keywords
Animal model
Cell surface marker
Immunodeficiency
Pregnancy tolerance
分类号
R392.3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鼠表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体内植入研究(英文)
7
作者
林羿
李海标
黄锦桃
曾山
狄静芳
曾耀英
机构
中山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暨南大学组织移植与免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18-2423,共6页
基金
Supported by National Key Fundamental Research Plan(973)Project,China(No.G1999054301-2)
Nature and Science Found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No.4300213)
Postdocto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2002032244)
文摘
目的:将小鼠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种植到可生物降解的载体内并移植到同基因受者小鼠皮下,研究其分化潜能。方法:在体外诱导ES细胞分化为ESC,经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后,种植到含有胶原凝胶的聚乙醇酸(polyglycolic acid,PGA)小网内,作为细胞载体移植到与干细胞同基因的129/J小鼠皮下。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ESC在移植物内至少能存活3周以上,并能分化形成毛囊样和腺样结构,形成与天然真皮相似的结构。在植入后10周内未观察到明显排斥或毒性反应。结论:ESC可作为种子细胞用于制备具有形成真皮附属结构潜能的皮肤替代物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
细胞表面标志物
表皮
干
细胞
Keywords
Cell surface marker
Epidermis
Stem cells
分类号
R329.28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仁济”首次成功分离卵巢癌干细胞
8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90-1190,共1页
关键词
肿瘤干
细胞
卵巢癌组织
分离
细胞表面标志物
肿瘤组织
上海交通大学
科研工作者
仁济医院
分类号
R737.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勘误
9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6-536,共1页
文摘
勘误本刊2024年7月第21卷第7期《急性颈动脉血栓性闭塞形成后巨噬细胞浸润行为的动态演变研究》一文中,第433页摘要中结果部分“(3)M0型巨噬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为CD206)”有误,更正为“(3)M0型巨噬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为CD68)”。
关键词
巨噬
细胞
浸润
细胞表面标志物
动态演变
勘误
CD68
颈动脉
血栓性闭塞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半悬浮组织器官培养法提取原代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其鉴定
唐元瑜
池茗
李柏霖
林志美
赖素玉
马华根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枯否细胞亚群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赵赛
于倩
刘亮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阿仑膦酸钠维D3或维生素D2预处理对首次静脉输注唑来膦酸炎症细胞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
周美岑
邓微
霍丽丽
兰玲
王倩
徐晓杰
陈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岳冬丽
韩交玲
关方霞
张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自发性流产CBA/J×DBA/2小鼠母-胎界面DX5^+CD69^+细胞的浸润
林羿
曾耀英
狄静芳
曾山
曾祥凤
詹美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NOD/SCID孕鼠脾脏和胎盘CD45^+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林羿
陈艺菁
曾山
冯铮
狄静芳
曾耀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小鼠表皮干细胞分化潜能的体内植入研究(英文)
林羿
李海标
黄锦桃
曾山
狄静芳
曾耀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仁济”首次成功分离卵巢癌干细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勘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