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细胞表面受体为靶点的噬菌体抗体库筛选策略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巍 胡卓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14-816,共3页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获得全人抗体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发现和确认的药物靶点中,大部分是细胞表面受体。利用抗体库筛选难以提纯、性质不明或表达量极低的膜受体时,经典的筛选方法很难获得有开发价值的抗体。抗原表位研究、全细胞筛选及...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是获得全人抗体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发现和确认的药物靶点中,大部分是细胞表面受体。利用抗体库筛选难以提纯、性质不明或表达量极低的膜受体时,经典的筛选方法很难获得有开发价值的抗体。抗原表位研究、全细胞筛选及自动化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些困难提供了可能。本文中综述了根据不同细胞表面受体特点,采用不同噬菌体抗体库筛选策略的相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 细胞表面受体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表面受体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祺 李成龙 戚思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3-887,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围术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下降,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社会负担。目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引发的神经炎症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围术期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下降,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社会负担。目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引发的神经炎症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麻醉和手术等刺激可通过小胶质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导致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引发神经炎症的恶性循环,损伤神经元,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小胶质细胞表面受体是导致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对小胶质细胞表面受体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细胞表面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表面受体MRGPRB2介导药物引起的类过敏反应
3
作者 李志清 Benjamin D.McN eil +1 位作者 Priyanka Pundir Sonya Meeke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2,共1页
MRGPRB2属于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该家族在人类中只有四个基因:MrgX 1-X4。但是在小鼠得到了扩增,增加到32个基因:MrgprA 1-A22,MrgprB 1-B13,MrgprC 1-C14,and MrgprD-G。其主要表达在小鼠的背根神经节中感知伤痛觉的神经元表... MRGPRB2属于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该家族在人类中只有四个基因:MrgX 1-X4。但是在小鼠得到了扩增,增加到32个基因:MrgprA 1-A22,MrgprB 1-B13,MrgprC 1-C14,and MrgprD-G。其主要表达在小鼠的背根神经节中感知伤痛觉的神经元表面。目前研究较清楚的是MrgX 1(小鼠体内的同源基因为A3,C11)主要介导了抗疟疾药氯喹引起的瘙痒反应。早在2006年,已经研究证明人类MrgX 2主要分布在肥大细胞上,其可能是基础促分泌素的受体,介导肥大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疟疾药 同源基因 肥大细胞 促分泌素 类过敏反应 MRGPRB2 受体超家族 细胞表面受体 小鼠腹腔 重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病毒作用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可防治感冒
4
作者 刘均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7-87,共1页
感冒的发病率极高,迄今尚缺乏有力的治疗及预防手段。普通感冒的致病因子有一半是鼻病毒。由于100种以上的鼻病毒相互间无免疫学交叉反应,所以用疫苗预防感冒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90%的鼻病毒(主要组)作用于同一种人体细胞表面受体,这... 感冒的发病率极高,迄今尚缺乏有力的治疗及预防手段。普通感冒的致病因子有一半是鼻病毒。由于100种以上的鼻病毒相互间无免疫学交叉反应,所以用疫苗预防感冒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90%的鼻病毒(主要组)作用于同一种人体细胞表面受体,这为感冒防治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病毒 细胞表面受体 疫苗预防 致病因子 免疫学 交叉反应 预防手段 淋巴细胞功能 病毒感染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在脓毒血症中的调控作用
5
作者 刘汉林 代鑫 +1 位作者 李琴 吴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0,共5页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作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REM-1...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免疫失调疾病,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和免疫细胞在脓毒血症的发病及疾病进展中具有关键作用。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TREM-1)作为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TREM-1在脓毒血症中可调控炎症介质和免疫细胞,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REM-1在脓毒血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做一总结,为该疾病的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髓源细胞表面触发受体-1 免疫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后NK细胞及其表面受体的早期重建 被引量:5
6
作者 程杰 孙自敏 +2 位作者 刘会兰 耿良权 王兴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26-430,共5页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UCBT)后早期NK细胞及其表面受体重建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临床的重要性。对11例接受UCB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UCBT后受者早期(植活后90天内...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UCBT)后早期NK细胞及其表面受体重建的特点和规律及其对临床的重要性。对11例接受UCBT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UCBT后受者早期(植活后90天内)NK细胞及其表面受体的重建以及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重建情况。结果表明:UCBT后NK细胞重建较早,植活时外周血中NK细胞数即高于正常水平;植活后30天达峰值,60天时绝对值达峰值水平。NK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重建早,植活时即高表达,并逐步上升,约60天达峰值(82.55±9.10)%;NK细胞的另一种活化性受体NKp46也获得早期重建,至植活后90天仍维持在高水平。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在UCBT后表达较活化性受体低并持续至移植后90天。UCBT后T细胞的重建较晚,表达水平低。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UCBT后早期NK细胞的重建较早;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特别是NKG2D的重建早于抑制性受体,提示NK细胞的活化可能在UCBT后早期移植物抗白血病(GVL)作用中承担了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急性白血病 非血缘脐血移植 NK细胞表面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H-PE40与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细胞表面LHRH受体结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刚 龚守良 朱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 4 0 (LHRH PE4 0 )与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特性的差异。方法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的方法测定亲和力和受体容量。结果 LHRH PE4 0与肝癌细胞HEPG细胞的亲和力Kd为 (0 ... 目的 探讨重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绿脓杆菌外毒素 4 0 (LHRH PE4 0 )与正常肝脏组织和肝癌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特性的差异。方法 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的方法测定亲和力和受体容量。结果 LHRH PE4 0与肝癌细胞HEPG细胞的亲和力Kd为 (0 .4 3± 0 .12 )nmol·L-1,受体容量Bmax为 (0 .37± 0 .15 )nmol·mg-1,与正常肝脏组织未见结合。结论 重组毒素LHRH PE4 0和肝癌细胞HEPG的表面受体有较强的结合 ,而和正常肝脏组织无特异性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RH-PE40 正常肝组织 肝癌 细胞表面LHRH受体 重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绿脓杆菌外毒素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牛体内抗原呈递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熠洁 王潍波 +1 位作者 韩庆广 赵国琦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动物体内 抗原呈递细胞 获得性免疫 免疫系统 细胞表面受体 自身抗体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支杆菌的巨噬细胞受体
9
作者 魏财文 郑明 +1 位作者 宋丽琴 毛向群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支杆菌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活性及其数量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康静琼 李清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7,共3页
为探讨脑梗塞 ( CI)患者红细胞表面补体受体 1( ECR1)活性及 CR1数量基因表型分布 ,分别从细胞及基因 2个水平揭示了脑梗塞 ECR1活性下降的机理 ,并为基因重组产物补体受体 ( r CR1)用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CI提供理论基础。用红细胞 -酵母... 为探讨脑梗塞 ( CI)患者红细胞表面补体受体 1( ECR1)活性及 CR1数量基因表型分布 ,分别从细胞及基因 2个水平揭示了脑梗塞 ECR1活性下降的机理 ,并为基因重组产物补体受体 ( r CR1)用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CI提供理论基础。用红细胞 -酵母菌花环结合试验测定 CI组及对照组 ECR1活性 ,测定参数为 C3 b RR( C3 b受体花环率 )、CICR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PCR- RFL P)方法测定 CI组及对照组的数量基因多态性各表型分布情况。与对照组相比 ,CI组 C3 b RR下降、 CICRR上升 ,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 P<0 .0 5 )。CR1数量基因表型分布 :CI组与对照组相比 ,HH型下降 ,HL 增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 P<0 .0 5 )。结果表明 :CI患者 ECR1活性下降与 CR1基因表型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细胞表面补体受体1活性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频率、功能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爱民 柳芳芳 +3 位作者 杨晓 李文刚 韩萍 段学章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21-1124,共4页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频率、功能及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例作为肝硬化组,另收集30例健康献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频率、功能及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4例作为肝硬化组,另收集30例健康献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外周血NK细胞频率及其受体CD158a、CD158b、NKG2D、NKP30、NKP44、NKP46的表达情况,用白细胞介素(IL)12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分泌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能力,并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效率,对两组NK细胞频率、受体表达及功能进行分析和比较。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CD56dimNK细胞频率肝硬化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9,P<0.05),CD56brightNK细胞频率肝硬化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5,P<0.05)。CD56dimNK细胞的活化性受体NKP44、NKP46表达率肝硬化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834、3.404,P值均<0.05)。CD56brightNK细胞的受体NKP30、NKP44、NKP46表达率肝硬化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518、4.003、4.480,P值均<0.05)。在IL-12刺激下肝硬化组CD56dimNK细胞TNFα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10,P<0.05),CD56brightNK细胞IFNγ表达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01,P<0.05)。肝硬化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比例在效靶比3∶1、10∶1、30∶1时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55、-2.523、-2.523,P值均<0.05)。结论肝硬化患者NK细胞功能下降,可能与CD56dimNK细胞频率减低,细胞因子分泌下降有关,与受体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杀伤细胞 天然 受体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在滋养细胞肿瘤中高表达可用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2
作者 Inaguma S Wang Z +2 位作者 Lasota J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47-1247,共1页
PD-1/PD-L是调控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关键点。PD-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的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PD-L1是PD-1的配体,一旦与受体结合可抑制与T细胞活化相关的蛋白激酶。研究证实PD-L1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 PD-1/PD-L是调控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关键点。PD-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的细胞表面受体,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PD-L1是PD-1的配体,一旦与受体结合可抑制与T细胞活化相关的蛋白激酶。研究证实PD-L1高表达可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且与肿瘤侵袭性及预后差相关。近年来,针对PD-1/PD-L的免疫抑制剂应用于肿瘤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而PD-L1免疫组化染色是判断新型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的有效方法。Inaguma等采用免疫组化分析5536例各种类型肿瘤(包括生殖细胞、上皮细胞、间皮细胞、黑色素细胞/神经外胚层及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以及人正常组织(包括胚胎组织)中PD-L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细胞肿瘤 PD-L1 鉴别诊断 T细胞活化 免疫抑制剂 PD-1 免疫耐受机制 细胞表面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细胞信息传递”部分理解误区的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修 董祥宁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3-74,共2页
1误认为受体只分布在细胞膜上事实上,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外信息分子分亲水性和亲脂性两大类。亲水性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肽类、蛋白质类及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等;亲脂性信息分子包括类固醇激素(如... 1误认为受体只分布在细胞膜上事实上,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外信息分子分亲水性和亲脂性两大类。亲水性信息分子包括神经递质、肽类、蛋白质类及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等;亲脂性信息分子包括类固醇激素(如性激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信息传递 细胞表面受体 解析 误区 信息分子 类固醇激素 神经递质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后大鼠海马CB1受体表达及病理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佩芳 朱涛 +4 位作者 夏哲智 赵正言 江克文 杨翠薇 水泉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35-54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大麻素CB1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并观察海马的结构改变。方法:42只Sprague-D aw ley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环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睡眠剥夺组和环境对照组又分为1 d、3 d...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对大鼠海马大麻素CB1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并观察海马的结构改变。方法:42只Sprague-D aw ley大鼠随机分为睡眠剥夺组、环境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睡眠剥夺组和环境对照组又分为1 d、3 d和5 d 3个时点,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麻素CB1受体mRNA表达,并观察海马的病理变化。结果:睡眠剥夺1 d组CB1受体mRNA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环境对照组、睡眠剥夺3 d及5 d组显著升高(P<0.05),而睡眠剥夺3 d组较睡眠剥夺1 d及5 d组显著降低(P<0.05),睡眠剥夺5 d组较睡眠剥夺3 d组显著升高(P<0.05)。光镜与电镜观察显示睡眠剥夺1 d组神经元轻度固缩,染色质轻度边聚,睡眠剥夺3 d及5 d组有神经元凋亡。结论:REM睡眠剥夺可导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睡眠剥夺早期CB1受体表达反应性增高而后降低,至晚期出现一定程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病理学 受体 细胞表面 细胞凋亡 睡眠剥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及MD2反义基因对内毒素诱导的肺泡Ⅱ型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永旺 麻莉 +1 位作者 张德明 钱桂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及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反义基因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肺泡Ⅱ型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LPS组、LPS+...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及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MD2)反义基因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肺泡Ⅱ型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分为:正常细胞(对照)组、LPS组、LPS+转染空载体组、LPS+转染TLR4反义基因组、LPS+转染MD2反义基因组、LPS+转染TLR4-MD2反义基因组(n=8)。North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的TLR4及MD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TLR4及MD2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法检测NF-κΒ的活性,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刺激后的细胞TLR4及MD2mRNA和蛋白表达、NF-κB活性、TNF-α和IL-6的生成均显著增加(P<0.01);而转染反义基因组细胞与其他LPS刺激组比较,TLR4及MD2mRNA和蛋白的表达、NF-κB活性及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TLR4及MD2反义基因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肺泡Ⅱ型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类 肺泡 上皮细胞 细胞 培养的 受体 细胞表面 信号转导 TOLL样受体4 M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Th2细胞平衡和MCP-1/CCR2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侯丽萍 耿建林 +1 位作者 谷巍 刘晴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kine receptor 2,MCP-1/CCR2)信号的影响。方法:将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猪甲状腺球蛋白(porcine thyroglobulin,pTG)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大鼠模型,治疗组按照每只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2D_(3)],隔天1次,共用4周,其余2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逐步线性回归分析TSH与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中MCP-1/CCR2信号轴。结果:模型组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甲状腺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并趋向于对照组。治疗组TSH、TGAb、TPOAb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4.000、2.603、5.279,P=0.000、0.015、0.000),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0、2.216、7.392,P=0.025、0.037、0.000)。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t=3.522、2.432,P=0.001、0.022),IFN-γ、IL-12水平及IFN-γ/IL-4、IL-12/IL-10比值明显降低(t=2.940、4.700、5.416、8.178,P=0.007、0.000、0.000、0.000),均趋向于对照组水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与TGAb、TPOAb、IFN-γ、IL-12均呈正相关,与IL-4和IL-10呈负相关(r=0.872、0.868、0.731、0.706、-0.557、-0.236,均P<0.001),其中TGAb、TPOAb和IL-12对TSH的影响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MCP-1及CCR2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2、2.267、5.143,P=0.000、0.031、0.000)。结论:维生素D_(3)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进而降低Th1/Th2比值,还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CCR2信号轴,最终减轻EAT大鼠甲状腺炎,改善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腺抗体生成,保护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艳萍 赵鲁杭 吴海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5-272,共8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结合、内吞壳寡糖以及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物质2-氨基吖啶酮标记壳寡糖,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吞壳寡糖的过程,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荧光强度,通过竞争性抑制实验及钙离子、胰蛋白...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结合、内吞壳寡糖以及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的机制。方法:利用荧光物质2-氨基吖啶酮标记壳寡糖,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巨噬细胞内吞壳寡糖的过程,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荧光强度,通过竞争性抑制实验及钙离子、胰蛋白酶、秋水仙碱对内吞的影响来确定巨噬细胞内吞壳寡糖的机制。通过RT-PCR方法检测TNF-α来反映结合及内吞过程对壳寡糖刺激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巨噬细胞可结合内吞壳寡糖。内吞易受温度影响,37℃较迅速(<2m in),4℃只能结合不能内吞。EDTA可抑制巨噬细胞内吞壳寡糖;经胰蛋白酶预处理的巨噬细胞摄取壳寡糖的能力大大降低,终止胰蛋白酶后巨噬细胞摄取壳寡糖的能力得到恢复。秋水仙碱预处理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摄取壳寡糖,并呈剂量依赖性。0.1 m o l/L甘露糖可抑制壳寡糖对巨噬细胞的刺激作用。结论:甘露糖受体介导的吞饮是巨噬细胞内吞壳寡糖的一条重要途径,甘露糖受体在壳寡糖激活巨噬细胞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寡糖类/药理学 甘露糖 受体 细胞表面 胰蛋白酶/药理学 秋水仙碱/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和受体FLT-1、FLK-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文清 丁丽红 +2 位作者 曹立宇 潘美华 张洪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VEGFR:FLT-1、FLK-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大肠癌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和FLT-1、FLK-1的表达,分析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F...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其受体(VEGFR:FLT-1、FLK-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大肠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大肠癌及14例正常大肠组织中VEGF和FLT-1、FLK-1的表达,分析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FLT-1、FLK-1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VEGF和受体FLT-1、FLK-1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大肠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不同的Duke′s分期中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FLT-1和FLK-1在大肠癌组织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457,P=0.000)。结论VEGF和受体FLT-1、FLK-1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VEGF与大肠癌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病理学 结直肠肿瘤/代谢 内皮生长因子/生物合成 受体 细胞表面/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R4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包悍英 王丽娟 +1 位作者 杨杨 蔡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TLR4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P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瘤细胞株中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增殖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检测细胞经LPS预处理后... 目的:探讨TLR4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PCR和PE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瘤细胞株中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增殖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检测细胞经LPS预处理后对阿霉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骨髓瘤细胞株中存在TLR4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但表达水平有差异。骨髓瘤细胞在LPS刺激下,表达TLR4的MM1-s细胞增殖明显(P<0.05),对阿霉素诱导的凋亡有明显的抵抗作用;而不表达TLR4的U266细胞增殖未受明显影响。而且LPS不能保护阿霉素对U26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TLR4信号对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增殖和生存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学 细胞凋亡 脂多糖类 膜糖蛋白类/代谢 受体 细胞表面 细胞增殖 信号传导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ORγt对肠道和皮肤中NKp46^+CD3^-细胞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高强国 韩岩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89,共1页
关键词 肠道 细胞发育 皮肤 转录因子 CD3^-细胞 NK细胞 B淋巴细胞 细胞表面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