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联合Wells评分对产褥期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凝血、血小板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
1
作者 肖飞 张丽珍 +1 位作者 李萍 刘晓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CD40 ligand,CD40L)联合Wells评分对产褥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凝血、血小板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CD40 ligand,CD40L)联合Wells评分对产褥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凝血、血小板功能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23年7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7例产褥期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DVT组。选取同期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血清CD40L、Wells评分及凝血、血小板功能及炎症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CD40L、Wells评分对产褥期DVT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于对照组,DVT组血清CD40L、Wells评分、凝血指标[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功能指标[血小板黏附率(platelet adhesion rate,PAdT)、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gT)、P选择素(P-selection)]、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更高(P<0.05),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活化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更低(P<0.05)。经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D-D、FIB、PAdT、PAgT、P-selection、IL-6、IL-1β、hs-CRP与产褥期VTE患者血清CD40L、Well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APTT、PT与血清CD40L、Wells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D40L联合Wells评分诊断产褥期DVT的AUC、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CD40L联合Wells评分可提高产褥期DVT的诊断效能,有利于疾病的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 WELLS评分 产褥期深静脉血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一经 刘宝全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8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T细胞 表面分化抗原 分子结构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沈倍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或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由胞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构成.它们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由于这些细胞...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的不同阶段或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分子.它们大都是穿膜的蛋白质或糖蛋白,由胞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构成.它们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活化、增殖和分化.由于这些细胞表面分子都是有功能的分子,与机体重要的生理或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它们的抗体有可能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单克隆抗体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时抗排斥反应;异基因骨髓移植时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用于激活LAK细胞治疗肿瘤等的情况.同时对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单克隆抗体,抗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前景也作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单克隆抗体 细胞表面分子 肿瘤 胞浆 LAK细胞 胞外区 糖蛋白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中华鳖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琼林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5-461,共7页
以草鱼脑组织、中华鳖脑组织和胸腺细胞为抗原制备兔抗草鱼脑血清 (RACBS)、兔抗中华鳖脑血清 (RATBS)和兔抗中华鳖胸腺细胞血清 (RATTS)。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和不同组织对RATBS、RATTS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 :中华鳖胸腺细胞和脑组织均... 以草鱼脑组织、中华鳖脑组织和胸腺细胞为抗原制备兔抗草鱼脑血清 (RACBS)、兔抗中华鳖脑血清 (RATBS)和兔抗中华鳖胸腺细胞血清 (RATTS)。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和不同组织对RATBS、RATTS的吸收试验结果表明 :中华鳖胸腺细胞和脑组织均存在Thy1抗原(亦称脑组织抗原或胸腺 -脑组织T细胞抗原 ) ;草鱼脑组织缺乏Thy1抗原。应用间接酶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显示 :Thy1抗原阳性反应物沉淀于中华鳖胸腺细胞和外周一部分淋巴细胞表面。进一步用抗人白细胞分化抗原CD4、CD8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交叉反应提示中华鳖淋巴细胞膜上含有与人类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4、CD8类似结构的物质。本文讨论了Thy1抗原、CD抗原的出现及其意义 ,探讨了淋巴细胞异质性及RATBS、RATTS的特异性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中华鳖 Thy1抗原 细胞分化抗原 T淋巴细胞表面抗原 发育 水生动物 比较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介导的猪IPEC-J2细胞CD13基因敲除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晓朋 徐奎 +7 位作者 魏迎辉 张秀玲 刘莎莎 邱乙卿 刘颖 赵海全 牟玉莲 李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9-1327,共9页
旨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制备CD13基因敲除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系)细胞,揭示细胞表面分化抗原1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CD13)在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肠道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在猪CD13基因第2外显子区域设计... 旨在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制备CD13基因敲除的IPEC-J2(猪空肠上皮细胞系)细胞,揭示细胞表面分化抗原1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3,CD13)在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肠道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在猪CD13基因第2外显子区域设计2个向导RNA(guide RNA,gRNA),命名为g3、g5,然后分别将g3和g5克隆到pX330-GFP和pX330-RFP载体骨架上,电转染IPEC-J2细胞,48 h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具有双荧光标记的细胞,培养并获得单克隆细胞,PCR扩增、测序,从而获得CD13基因纯合敲除的阳性细胞系。对获得的20个细胞单克隆进行PCR,并挑取部分克隆PCR产物测序,发现共有7个克隆发生了基因片段缺失,其中1个克隆为单等位基因片段缺失,3个克隆为双等位基因杂合片段缺失,3个克隆为双等位基因纯合片段敲除。本研究检测双等位基因纯合片段敲除细胞的蛋白表达水平,其结果显示,在该纯合敲除细胞中CD13蛋白几乎不表达,表明成功构建了CD13敲除的IPEC-J2细胞系。本研究获得的CD13基因敲除细胞系为探究CD13在猪肠道病原微生物感染肠道细胞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13 IPEC-J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激活CD8^+T细胞表达CD69及γ-干扰素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丽慧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李振 孙荭 曾山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 :研究正常人外周血CD8+T细胞体外活化表达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及γ -干扰素 (IFN -γ)的规律 方法 :以佛波醇酯 (PDB) +离子霉素 (Ion)或植物血凝素 (PHA)体外活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细胞表达C... 目的 :研究正常人外周血CD8+T细胞体外活化表达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及γ -干扰素 (IFN -γ)的规律 方法 :以佛波醇酯 (PDB) +离子霉素 (Ion)或植物血凝素 (PHA)体外活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细胞表达CD69及IFN -γ的情况 结果 :PDB +Ion和PHA活化CD8+T细胞CD69的表达率 ( % )分别为 78.4± 5.3和 2 7.4± 4 .4 ( x±s) ,明显高于对照组 ( 1.5± 0 .6) (P <0 .0 5) 当monensin存在时以PDB +Ion及PHA刺激 4h后IFN -γ阳性CD8+T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 2 9.7± 6.5及 5.9± 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0 .7± 0 .2 ) (P <0 .0 5) ,其中前者表达率高于后者 (P <0 .0 5) 结论 :PDB +Ion和PHA均可刺激CD8+T细胞表达CD69以及IFN -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γ-干扰互 表面分化抗原69 流式细胞 CD69 体外激活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脑外伤对T细胞亚群、NK细胞和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成才 江基尧 卢亦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9-600,共2页
关键词 重型脑损伤 T细胞亚群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天然杀伤细胞 细胞免疫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分析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CD36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俊林 陈祉晴 +3 位作者 郑钦生 肖杰 曹庸 刘晓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究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determinant 36,CD36)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虾青素与CD36的结合作用,结合算法获得相互作用参数,确定结合位点,建立最佳匹配模型。同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 目的:探究虾青素与跨膜转运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determinant 36,CD36)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模拟虾青素与CD36的结合作用,结合算法获得相互作用参数,确定结合位点,建立最佳匹配模型。同时,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测定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和解离常数。结果:虾青素进入CD36内部的疏水腔中,对接结合能为-11.70 kcal/mol,且呈剂量依赖性结合,解离平衡常数KD为1.00×10^(-6) mol/L,表明虾青素与CD36以高亲和力结合,且动力学曲线显示虾青素与CD36的结合模式为慢结合慢解离;虾青素与CD36更多的氨基酸结合形成疏水相互作用,不同于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与CD36的极性氨基酸Asn53形成弱的范德华力,虾青素与天冬酰胺Asn53形成氢键作用,可能是虾青素以高亲和力结合CD36的部分原因,同时推断虾青素末端环上的酮基或羟基与酮基形成的α-羟基酮对于形成氢键起一定作用。结论:虾青素与CD36发生自发的相互作用且以高亲和力结合,结合模式为慢结合慢解离,从而实现有效的跨膜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细胞分化抗原36 分子对接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3调控肿瘤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庞敏 韩秋菊 张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66-1568,1574,共4页
CD13又称氨肽酶N(APN),是一种锌离子依赖的膜结合Ⅱ型金属蛋白酶,可以与寡肽N末端切除氨基酸的糖蛋白结合。早在1989年,CD13作为髓系细胞表面标志被人们熟知。后来发现,CD13在上皮细胞、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类... CD13又称氨肽酶N(APN),是一种锌离子依赖的膜结合Ⅱ型金属蛋白酶,可以与寡肽N末端切除氨基酸的糖蛋白结合。早在1989年,CD13作为髓系细胞表面标志被人们熟知。后来发现,CD13在上皮细胞、神经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类型均有表达[1]。引起人们关注的是,CD13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和多种实体瘤组织中过度表达[2],包括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卵巢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3 肿瘤免疫应答 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 调控 细胞表面标志 金属蛋白酶 成纤维细胞 鳞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免疫载体—MHCⅡ类分子的恒定链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芳芳 余为一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3-576,共4页
关键词 MHCⅡ类分子 恒定链 免疫载体 细胞分化抗原 肿瘤细胞表面 跨膜糖蛋白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研究
11
作者 黄婼 黄崭 +2 位作者 李静 苗红 周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3-863,共1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我们通过观察MS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细胞表面... 代谢综合征(MS)是以中心性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以多种代谢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我们通过观察MS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可溶性细胞表面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的变化,探讨MS和炎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因子表达 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细胞间黏附分子 炎性 血清 病理生理基础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